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圆柱体)
- 格式:xls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是测定规则形状岩石试样单轴抗压强度的方法。
主要用于岩石的强度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本方法采用饱水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强度(包括碎石或软石的原始岩石强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
1、量取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其顶面和底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
2、对试件进行饱水处理后进行强度试验。
记录试件的最大荷载记录以N 为单位,精度1%。
四、结果整理
公式:
R=P/A
R--岩石的抗压强度,MPa
P--极限破坏时的荷载,N
A--试件的截面积,mm2
K p=Rw/Rd
Kp:软化系数
Rw:岩石饱和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Rd:岩石烘干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抗压强度取6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计算精确至0.1MPa。
软化系数计算精确至0.01,3个试件平行测定,取算术平均值;3个值中最大与最小之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20%,否则,应另取第四个试件,并在4个试件中取最接近的3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同时在报告中将4个值全部给出。
长沙理工大学岩石力学试验报告年级班号姓名同组姓名实验日期月日理论课教师:指导教师签字:批阅教师签字: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实验七试验一、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测定一、试验的目的: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当无侧限试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天然状态下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试样制备:1、试料可用钻孔岩心或坑槽探中采取的岩块。
在取料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人为裂隙出现。
2、本次试验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样,直径为5cm,允许变化范围为4.8~5.4cm,高度为10cm,允许变化范围为9.5~10.5cm。
3、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之比宜为2.0~2.5。
4、制备试样时采用的冷却液,必须是洁净水,不许使用油液。
5、对于遇水崩解、溶解和干缩湿胀的岩石,应采用干法制样。
6、试样数量:每组须制备3个。
7、试样制备的精度。
(1)在试样整个高度上,直径误差不得超过0.3mm。
(2)两端面的不平行度,最大不超过0.05mm。
(3)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三、试样描述:试验前的描述,应包括如下内容:1、岩石名称、颜色、结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特征。
2、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并记述受载方向与层理、片理及节理裂隙之间的关系。
3、量测试样尺寸,检查试样加工精度,并记录试样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试件压坏后,应描述其破坏方式。
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
四、主要仪器设备:1、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2、测量平台、角尺、放大镜、游标卡尺。
3、压力机,应满足下列要求:(1)压力机应能连续加载且没有冲击,并具有足够的吨位,使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试验。
(2)压力机的承压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其中之一须具有球形座,板面须平整光滑。
7、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7.1概述当无侧限岩石试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在测定单轴抗压强度的同时,也可同时进行变形试验。
不同含水状态的试样均可按本规定进行测定,试样的含水状态用以下方法处理:(1)烘干状态的试样,在105~1100C下烘24h。
(2)饱和状态的试样,使试样逐步浸水,首先淹没试样高度的1/4,然后每隔2h分别升高水面至试样的1/3和1/2处,6h后全部浸没试样,试样在水下自由吸水48h;采用煮沸法饱和试样时,煮沸箱内水面应经常保持高于试样面,煮沸时间不少于6h。
7.2试样备制(1)试样可用钻孔岩芯或坑、槽探中采取的岩块,试件备制中不允许有人为裂隙出现。
按规程要求标准试件为圆柱体,直径为5cm,允许变化范围为4.8~5.2cm。
高度为10cm,允许变化范围为9.5~10.5cm。
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比必须保持=2:1~2.5:1。
(2)试样数量,视所要求的受力方向或含水状态而定,一般情况下必须制备3个。
(3)试样制备的精度,在试样整个高度上,直径误差不得超过0.3mm。
两端面的不平行度最大不超过0.05mm。
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度。
7.3试样描述试验前的描述,应包括如下内容:(1)岩石名称、颜色、结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胶结物性质等特征。
(2)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并记录受载方向与层理、片理及节理裂隙之间的关系。
(3)测量试样尺寸,并记录试样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7.4主要仪器设备7.4.1试样加工设备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7.4.2量测工具与有关检查仪器游标卡尺、天平(称量大于500g,感量0.01g),烘箱和干燥箱,水槽、煮沸设备。
7.4.3加载设备压力试验机。
压力机应满足下列要求:(1)有足够的吨位,即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试验,并能连续加载且无冲击。
二. 石料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之答禄夫天创作1.试验原理石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是石料力学性质中最重要的一项力学指标,是指石料尺度试件经吸水饱和后,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单轴受压达到极限破坏时,单位承压面积的强度。
测定石料在饱水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用于岩石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1)压力试验机(图2-3):加载范围为300~2000kn。
(2)承压板:圆盘形钢板。
两个承压板之一应是球面座,球面座应放在试件的上端面,并用矿物油稍加润滑,以使在滑块自重作用仍能闭锁。
试件、压板和球面座要精确地彼此对中,并与加载机器设备对中,球面座的曲率中心应与试件端面的中心相重合。
(3)石料加工全套设备:切石机或钻石机、磨平机(图2-4)。
(4)其他:游标卡尺(精度0.1mm)、角尺及水池等。
(单击观看视频)(1)用切石机(或钻石机)从岩石试样或岩芯中钻取尺度试件(即边长50mm±±0.5mm的圆柱体试件)6块。
对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应分别沿平行和垂直层理方向各取试件6块。
试件上下端面应平行和磨平,试件端面的平面度公差应小于0.05mm,端面对于试件轴线垂直度偏差不该超出0.25o。
(2)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尺寸(精确至0.1mm),对于立方体试件在顶面和底面各量取其边长,以各个面上相互平行的两个边长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承压面积;对于圆柱体试体在顶面和底面分别量取两个相互正交的直径,以其算术平均值计算顶面和底面的面积,取顶面和底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
(3)按吸水率试验方法对试件进行饱水处理,最后一次加水深度应使水面高出试件至少20mm。
(4)试件自由浸水48h后取出,擦干概况,放在压力机上进行强度试验。
施加在试件上的应力速率应在0.5~1.0mpa/s的限度内。
石料的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mpa:式中:r--石料的抗压强度,mpa;p --试件的极限破坏荷载,n;a --试件的截面积,mm2。
实验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1.1 概述当无侧限岩石试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在测定单轴抗压强度的同时,也可同时进行变形试验。
不同含水状态的试样均可按本规定进行测定,试样的含水状态用以下方法处理:(1)烘干状态的试样,在105~1100C下烘24h。
(2)饱和状态的试样,使试样逐步浸水,首先淹没试样高度的1/4,然后每隔2h分别升高水面至试样的1/3和1/2处,6h后全部浸没试样,试样在水下自由吸水48h;采用煮沸法饱和试样时,煮沸箱内水面应经常保持高于试样面,煮沸时间不少于6h。
1.2 试样备制(1)试样可用钻孔岩芯或坑、槽探中采取的岩块,试件备制中不允许有人为裂隙出现。
按规程要求标准试件为圆柱体,直径为50mm,允许变化范围为4.8~5.20m m。
高度为100m m,允许变化范围为9.5~10.50m m。
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比必须保持=2:1~2.5:1。
(2)试样数量,视所要求的受力方向或含水状态而定,一般情况下必须制备3个。
(3)试样制备的精度,在试样整个高度上,直径误差不得超过0.3mm。
两端面的不平行度最大不超过0.05mm。
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度。
1.3 试样描述试验前的描述,应包括如下内容:(1)岩石名称、颜色、结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胶结物性质等特征。
(2)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并记录受载方向与层理、片理及节理裂隙之间的关系。
(3)测量试样尺寸,并记录试样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1.4 主要仪器设备试样加工设备: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量测工具与有关检查仪器:游标卡尺、天平(称量大于500g,感量0.01g),烘箱和干燥箱,水槽、煮沸设备。
加载设备:压力试验机。
压力机应满足下列要求:(1)有足够的吨位,即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试验,并能连续加载且无冲击。
实验报告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xx系 xx 级 xxxx 专业 x班成绩姓名xxx 学号 xxxxx 第 x 组日期 xxxxxx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e。
当无侧卸式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式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主要用于岩石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天然状态下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实验仪器设备1、制样设备:钻石机、切石机及磨石机。
2、测量平台、游标卡尺等。
3、Y AW-2000型恒压加荷全自动压力试验机。
三、实验原理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样在单向受压至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压应力:(MPa)一般简称抗压强度。
根据岩石的含水状态不同,又有干抗压强度和饱和抗压强度之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常采用在压力机上直接压坏标准试样测得,也可与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同时进行,或用其它方法间接求得。
四、实验内容(一)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1)样品可用钻孔岩芯或在坑槽中采取的岩块,在取样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发生人为裂隙。
(2)试样规格:一般采用直径5cm、高10cm的园柱体,以及断面边长为5厘米,高为10厘米的方柱体,每组试样必须制备5块。
(3)试样制备的精度应満足如下要求:a沿试样高度,直径的误差不超过0.03cm;b试样两端面不平行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005cm;c端面应垂直于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d 方柱体试样的相邻两面应互相垂直,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2、测量试样尺寸量测试样断面的边长,求取其断面面积(A)。
3、安装试样、加荷将试样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中心,调整有球形座,使之均匀受载,然后以每秒0.5~1.0MPa的加载速度加荷,直至试样破坏,记下破坏荷载(P)。
4、描述试样破坏后的形态,并记录有关情况。
5、按下式计算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式中:σC――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MPa);P――破坏荷载(N);A――垂直于加荷方向试样断面积(mm2)。
岩石力学与岩体实验指导书及报告(内部资料)矿业工程学院实验总室2011年6月一、实验目的: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实验方法:将圆柱体岩石试样放在压力实验机上进行单轴压缩实验,试件破坏瞬间受压面上的极限应力值为该岩石的抗压强度。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试件制备。
描述和尺寸测量见<变形实验>。
每组试件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最好不少于三块。
(二)实验步骤1、试件安装将准备好的岩石试件放在压力实验机上、下加压板的中心位置,试件整个断面应与加压板严密接触,若不合要求,应予处理。
2、施加载荷保持恒定的应力速率(50~100N/cm2/s)对试件连续加载至破坏为止,记录破坏载荷数值。
描述试件的破坏情况,描述内容见<岩石抗拉强度实验>。
“施加载荷”部分,并记入记录表3-2内,发现试件初裂后仍能继续承受载荷,应记录出裂时的载荷值。
三、计算岩石的抗拉强度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c p Aσ=式中:cσ-岩石抗压强度(MPa);P-试件破坏时施加的最大载荷KN;A-试件横截面积cm2。
一、实验目的: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
二、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劈裂法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试件的制备、描述和尺寸测量。
(1)采用圆盘试件。
试件直径(D )为50毫米,厚度(T )为25毫米(T/D=0.5)。
(2)试件两端面应平等,试件轴心线与断面应垂直,二者的最大偏差均不得大于0.2毫米。
试件表面光滑平整。
试件数目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最好不少于10块。
(3)测量试件尺寸。
圆盘试件测直径和厚度。
沿厚度(T )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测直径,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试件的直径。
沿预定加载方向上、中、下三个部位测定试件厚度,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试件的厚度。
方片形试件参照圆盘形试件确定规格,测量其尺寸。
(二)试件安装将试件安装于抗拉模具上,要将试件安放在模具的中心线上,避免偏心加载。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日期:西安科技大学实验一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岩石力学性质的实验方法。
2、 熟悉试验机的操作技能及使用方法。
3、 对完整岩石强度分级和性能描述。
二、 实验原理利用材料试验机对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使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下达到破坏的极限强度,数值等于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其抗压强度等于破坏时的荷载与受力截面积之比。
即 10⨯=FPR Mpa 三、 实验设备及工具1、 材料实验机-----3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2、 游标卡尺(精度0.02毫米) 四、 岩石试件及数量标准试件采用直径5厘米的圆柱体,高径比为2,并且两端面平行(要求两端面不平行度小于0.01厘米),上下端直径偏差小于0.02厘米。
相同状态下同一种岩性试件(最好从同一块岩石上取下)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块,若测定结果偏离度大于20%级以上时应适当增补测试试件的数量,一保证测试结果。
五、 实验方法及程序1、 对岩石试件进行编号,并对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进行详细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2、 量测试件尺寸,量测时应在试件高度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量测两个相互正交的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直径,精度0.1毫米。
试件高度测定精度1.0毫米。
3、 选择压力机度盘(根据岩石试件的岩性及试件的完整情况进行选择),并挂上相应的摆锤。
4、 启动压力机,将度盘指针调整到零,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5、 将试件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心,调整球形坐使试件截面与压力机承压板平行,以便使试件上下受力均匀,必要时应设置防护网,以免试件压裂时崩出伤人。
6、 以每秒0.5~1Mpa 的速度加载直到破坏。
7、 记录破坏荷载以及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对破坏后的试件进行描述。
六、 实验结果计算1、单个试件的单项抗压强度 10⨯=FPRMpa 式中:P---------------试件破坏荷载,KN ;F---------------试件初始截面积,cm 2;2、每组试件单向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取小数点后1位);11np i i R R MPa n ==∑式中:R i ---------------第i 个试件单项抗压强度,Mpan----------------每组试件的数量。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范文姓名:学号:班级:同组者姓名:日期: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实验室目录一、单轴抗压强度试验……………………………………………………2二、单轴压缩变形试验……………………………………………………3三、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法) (6)一.单轴抗压强度试验1.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适用于能制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
2.试件可用岩芯或岩块加工制成。
试件在采取、运输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裂缝。
3.试件尺寸要求:⑴圆柱体直径宜为48~54mm。
⑵含大颗粒的岩石,试件的直径应大于岩石最大颗粒尺寸的10倍。
⑶试件高度与直径之比宜为2.0~2.5。
4.试件精度要求:⑴试件两端面不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
⑵沿试件高度,直径的误差不得大于0.3mm。
⑶端面应垂直于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250。
5.主要仪器和设备:⑴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车床等。
⑵测量平台。
⑶检测合格并能按规定速率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的200KN压力试验机。
6.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⑴将试件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心,使试件两端面接触均匀。
⑵以每秒0.5~1.0MPa的速度加荷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及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⑶试验结束后,应描述试件的破坏形态。
7.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⑴按下列公式计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PA式中R——岩石单轴抗压强度(MPa)P——试件破坏荷载(N)A——试件截面积(mm2)⑵计算值取3位有效数字。
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试验者___________计算者__________校核者__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_试件处理情况试件尺寸(mm)长宽直径高试件截面积A(mm2)极限荷载P(N)石料产地用途抗压强度平均抗压强度(MPa)备注PR=A(MPa)2二.单轴压缩变形试验1.单轴压缩变形试验适用于能制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
2.试件可用岩心或岩块加工制成。
试件在采取、运输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裂缝。
岩石强度测定试验报告记录
1. 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测定岩石的强度参数,为岩石工程和岩石力学研究提供依据。
2. 试验装置及材料
- 试验装置:岩石强度试验机、计时器、测量仪器等。
- 材料:岩石样本。
3. 试验方法
3.1 准备工作
1. 清理岩石样本表面,确保其光滑无瑕疵。
2. 将岩石样本固定在试验机上。
3.2 强度测定
1. 设置试验机施加的压力。
2. 启动试验机,开始施加压力。
3. 同步记录试验机施加的压力和实际变形的数据。
4. 持续施加压力直至岩石样本破坏。
3.3 数据处理
1. 整理试验数据,包括压力和变形数据。
2. 绘制压力-变形曲线图形,分析试验结果。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的岩石强度参数,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5. 结论
通过岩石强度测定试验,得出了岩石的强度参数,并为岩石工程和岩石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6. 建议与改进
在进行岩石强度测定试验时,需要注意岩石样本的选择和准备工作的细致程度,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岩石强度测定试验的分析与研究。
7. 参考文献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实验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实验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1.1 概述当无侧限岩石试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在测定单轴抗压强度的同时,也可同时进行变形试验。
不同含水状态的试样均可按本规定进行测定,试样的含水状态用以下方法处理:(1)烘干状态的试样,在105~1100C下烘24h。
(2)饱和状态的试样,使试样逐步浸水,首先淹没试样高度的1/4,然后每隔2h分别升高水面至试样的1/3和1/2处,6h后全部浸没试样,试样在水下自由吸水48h;采用煮沸法饱和试样时,煮沸箱内水面应经常保持高于试样面,煮沸时间不少于6h。
1.2 试样备制(1)试样可用钻孔岩芯或坑、槽探中采取的岩块,试件备制中不允许有人为裂隙出现。
按规程要求标准试件为圆柱体,直径为50mm,允许变化范围为4.8~5.20m m。
高度为100m m,允许变化范围为9.5~10.50m m。
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比必须保持=2:1~2.5:1。
(2)试样数量,视所要求的受力方向或含水状态而定,一般情况下必须制备3个。
(3)试样制备的精度,在试样整个高度上,直径误差不得超过0.3mm。
两端面的不平行度最大不超过0.05mm。
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度。
1.3 试样描述试验前的描述,应包括如下内容:(1)岩石名称、颜色、结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胶结物性质等特征。
(2)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并记录受载方向与层理、片理及节理裂隙之间的关系。
(3)测量试样尺寸,并记录试样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1.4 主要仪器设备试样加工设备: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量测工具与有关检查仪器:游标卡尺、天平(称量大于500g,感量0.01g),烘箱和干燥箱,水槽、煮沸设备。
加载设备:压力试验机。
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湿度记录1、概述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uniaxialcompressivestrength),或称为非限制性抗压强度(unconfinedcompressivestrength)。
因为试件只受到轴向压力作用,侧向没有压力,因此试件变形没有受到限制。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变形特征。
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的全过程可由图1所示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示。
由全应力-应变曲线可将岩石的变形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1)孔隙裂隙压密阶段(OA段)。
试件中原有张开性结构面或微裂隙逐渐闭合,岩石被压密,形成早期的非线性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呈上凹型。
在此阶段试件横向膨胀较小,试件体积随荷载增大而减小。
本阶段变形对裂隙化岩石来说较明显,而对坚硬少裂隙的岩石则不明显,甚至不显现。
(2)弹性变形至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AC段)。
该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呈近似直线形。
其中,AB段为弹性变形阶段,BC段为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
(3)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或称累进性破裂阶段(CD段)。
C 点是岩石从弹性变为塑性的转折点,称为屈服点。
相应于该点的应力为屈服应力(屈服极限),其值约为峰值强度的三分之二。
进人本阶段后,微破裂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破裂不断发展,直至试件完全破坏。
试件由体积压缩转为扩容,轴向应变和体积应变速率迅速增大。
本阶段的上界应力称为峰值强度。
(4)破裂后阶段(D点以后段)。
岩块承载力达到峰值强度后,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试件基本保持整体状。
到本阶段,裂隙快速发展,交叉且相互联合形成宏观断裂面。
此后,岩块变形主要表现为沿宏观断裂面的块体滑移,试件承载力随变形增大迅速下降,但并不降到零,说明破裂的岩石仍有一定的承载力。
2、实验原理(1)单轴压缩试验中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确定:岩石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试验中的轴向变形和径向变形,绘制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岩石的变形特征从应力-应变曲线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