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春夜喜雨、游园不值(网友来稿)
- 格式:docx
- 大小:29.89 KB
- 文档页数:9
2018-2019语文A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Δ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⑴知:明白,知道。
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
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译文: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全诗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好雨知时节”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因为春天植物萌发正需要雨,它应时而降,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第三、四句描绘春雨在夜里悄然洒落大地,无声地滋润万物。
第五、六句写春夜雨景:天上乌云密布,地上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在一夜春雨的滋润下,花儿会更加鲜艳,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就变成了花的海洋。
Δ2、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翻译:①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1.XXX的《春夜喜雨》描述了春天的雨水,它随着风悄然降临,轻柔地滋润着万物,却又无声无息。
2.XXX的《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清晨,人们在鸟鸣声中醒来,感受到春风带来的芬芳,但也不忘记昨夜的风雨和落花。
3.XXX的《游子吟》中,游子离家时,母亲为他缝制衣服,担心他迟迟不归。
但游子想到家乡的春天,觉得即使只有一寸小草也能感受到那温暖的阳光。
4.XXX的《忆江南》中,他回忆起了江南的美景,日出时江花如火,春天时江水绿如蓝。
这些美景让他难以忘怀。
5.XXX的《江南春》中,他描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XXX,水村山郭的景象让人感觉到江南的独特魅力。
6.XXX的《春日偶成》中,他在春天的午后漫步,感受到云淡风轻的气息,享受着花香和柳树的陪伴。
他认为这些美好的时光让人感觉像小时候一样快乐。
7.XXX的《游园不值》中,他感叹自己的园子里的景色太美了,XXX从园墙上长出来,春色满园,但他却无心欣赏,因为他的鞋底上留下了苔藓的印记,让他想起了自己的衰老。
8.XXX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他在湖边的楼上饮酒作诗,黑云在山上翻滚,白雨像珠子一样乱跳。
突然间,风吹散了所有的云雾,让他看到了湖水的美丽。
9.XXX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他在六月的西湖畔漫步,看到了莲叶无穷无尽的绿色,荷花在阳光下绽放出红色的花朵,让人感受到了夏天的美好。
10.XXX的《夏日绝句》中,她写道,人生在世,应该像英雄一样生活,即使死后也能留下一段传奇。
她想起了XXX,觉得他就是这样的人。
11.XXX的《咏柳》中,他描绘了柳树的美景,绿色的柳丝像绿色的丝带一样垂挂着,不知道是谁精心地剪裁出了这些细小的叶子。
12.XXX的《江畔独步寻花》中,他来到XXX前的江畔,看到了一簇无人问津的桃花,深红色和浅红色的花朵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3.XXX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他描述了春天的景象,XXX滋润着大地,草色变得更加翠绿,烟柳在皇城里盛开,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古诗二首:春夜喜雨、游园不值(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春雨,导入课文。
1、启发谈话: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
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
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2、导入课文,简介诗人。
一个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诗人抑制不住对春雨的喜爱,写下一首赞美春雨的诗。
这位诗人就是唐代“诗圣”杜甫,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夜喜雨》。
有的同学课前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有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和大家交流。
你还读过杜甫的哪些诗?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收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你在课外了解了哪些有关古诗的知识?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①正确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你所知道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读准下列字音:甫fǔ乃nǎi俱jù苔tái扣kòu(2)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春天的一个雨夜。
诗人住在成都——从书上对“锦官城”的注释可以知道杜甫住在成都。
)(3)说一说自己读了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
《古诗二首》——春日、游园不值(网友来稿)教学目标:1.感受《春日》、《游园不值》描绘的春日美景。
2.学会“屐、苔、扉”三个生字,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苍苔、柴扉、春色满园”7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两首古诗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会背诵两首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山行》、《江雪》等古诗,这些都是唐诗,是唐代诗人的作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春日》和《游园不值》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2.媒体出示古诗《春日》原文。
⑴诗歌的题目叫《春日》,顾名思义,是指春天的一个日子。
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这首《春日》。
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板书:解诗题,知诗人。
)⑵学生自己轻轻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自己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全班齐读,教师就朗读中的错误进行纠错指正。
⑶说说你读了这首古诗,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你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从词语手册上找正确答案,同桌之间讨论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⑷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且说明解决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媒体出示答案。
⑸你能根据字词的意思,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板书:解词连句知大意。
)3.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共同欣赏。
教师提问:你能用在《春日》这首诗里学过的诗句给这幅水墨山水画题款吗?譬如说,叫它《万紫千红总是春》图。
选择春夜喜雨和游园不值扩写作文哇,小明,你知道吗?昨天晚上下雨了,简直就像天上掉了好多好多小珠子,叮咚叮咚地打在窗户上,好好听!我妈妈说这叫春夜喜雨,真的是太神奇了!“春夜喜雨?这听起来好像是个特别的名字呢!是什么样的雨啊?”小明好奇地问。
“对呀!就是那种像春天的礼物一样的雨,湿润又温柔。
雨滴像小精灵一样在空中跳舞,把整个世界都变得特别漂亮。
”“哇,听起来好美啊!那你有没有看到特别的东西呢?”“有啊!你看,我一大早就起床了,窗外的花儿和树叶上都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小水珠。
阳光一照,整个花园像是披上了一层闪亮的纱布!”“哇,真是太棒了!”“对啊,而且我看到很多小虫子也出来了,它们好像在雨后特别高兴。
有的小虫子在草丛里跑来跑去,有的还在水珠上滑来滑去,简直像是在开派对呢!”“哈哈,小虫子的派对真有趣!那你还做了什么呢?”“我还到花园里去散步了。
你知道吗?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闻起来有一种泥土的味道,还有一点点花香,真是好舒服啊!”“哇,真羡慕你!”“其实不仅仅是我,昨天晚上还有个特别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妈妈说那场雨是‘春夜喜雨’,因为它让春天的花儿更加绚烂。
而且这场雨也特别有意思,它总是在夜晚悄悄地下,给大自然带来一种静谧的美。
”“听起来真的很棒!那除了春夜喜雨,你还知道其他有趣的事情吗?”“嗯,我最近去游园了,也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游园不值,好像是个有趣的名字,其实就是我去那个园子的时候,正好是花儿刚刚凋谢的季节,花坛里空空的。
”“哎呀,真可惜!”“对啊,我到了园子里,原本以为会看到好多漂亮的花,却发现地上只有一些落花和枯叶。
花儿都跑去休息了,整个园子看起来有点儿空荡荡的。
”“那你怎么办?”“我在园子里绕了一圈,虽然花儿没有了,但是还有很多绿叶和小草,它们就像是春天的另一种颜色。
我看到有几只小鸟在树上唱歌,虽然花儿没了,但景色也很迷人。
”“那你有没有碰到其他人呢?”“有啊,我遇到了一些和我一样的游客,他们都在为没看到花儿而有点儿失望。
《古诗二首》——春日、游园不值(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春日》、《游园不值》描绘的春日美景。
2.学会“屐、苔、扉”三个生字,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苍苔、柴扉、春色满园”7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两首古诗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会背诵两首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山行》、《江雪》等古诗,这些都是唐诗,是唐代诗人的作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春日》和《游园不值》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2.媒体出示古诗《春日》原文。
⑴诗歌的题目叫《春日》,顾名思义,是指春天的一个日子。
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这首《春日》。
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板书:解诗题,知诗人。
)⑵学生自己轻轻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自己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全班齐读,教师就朗读中的错误进行纠错指正。
⑶说说你读了这首古诗,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你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从词语手册上找正确答案,同桌之间讨论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⑷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且说明解决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媒体出示答案。
⑸你能根据字词的意思,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板书:解词连句知大意。
)3.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共同欣赏。
教师提问:你能用在《春日》这首诗里学过的诗句给这幅水墨山水画题款吗?譬如说,叫它《万紫千红总是春》图。
从游园不值和春夜喜雨中选出一首用自己的语言让其扩写成美妙的文游园不值:诗人一边走,一边欣赏美丽的春景,不知不觉,来到了朋友家。
诗人看到朋友家门前台阶上的青青苔藓,非常爱惜,他轻轻地走过台阶,生怕木头鞋下的横梁踏坏了绿色的苔藓。
他轻轻地上前敲着柴门,可是半天都没有人来开门,他觉得很扫兴,心想:唉,真不巧,朋友不在家。
他正准备转身回家时,无意中发现一枝杏花伸出了墙外,红艳艳的一片,真漂亮!诗人顿时心情舒畅多了,心想:虽然我没有看到园子里的景色,但我从这美丽的杏花知道了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那园子里面肯定已经是春花似悔,充满勃勃生机了。
诗人仿佛看到了园子里百花齐放,红的像火,黄的似金,白的如雪。
它们争奇斗艳,好像在开“时装舞会”。
小草在迎风摆动,好像在为它们加油,碧绿的柳枝也在一旁伴舞。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提着篮子嗡嗡地忙着采蜜……此时此刻,诗人心驰神往,陶醉在美丽的春景中,不禁诗兴大发,随口吟诵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夜喜雨:每当春姑娘悄悄地步入人间时,雨就跟着一起来到了人间,每天夜间,雨在微风中悄然飘下,抚摸着睡中的花朵,轻弹湖水,滋润着大地,世界中的一切都随着风一起融入黑暗之中,看不清谁是谁,只有江面上浮着的那一艘艘小船上点着灯,在一片黑暗中,惟有这儿灯火通明,船上的人或是对饮,谈笑风生,或是在载歌载舞,别有情趣,或是满怀豪情壮志,意气风发。
从远处望向这儿,好像是一个小小集市,热闹非凡,待走近,才发现原来是江面上那些小小的船儿所组成的。
明天早上起来,才发现自已已身处一个花的海洋。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花,山坡上,草原上,小河边,茶馆边……都被美丽的花儿包围着。
人们走在路上。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花朵,小孩子则四处叫着跳着,采摘着花儿,情侣们采摘着百合花,许下“百年好合”的誓言,老人们看着花儿们,重温着以前的美好的回忆。
微风吹过,花儿们在风中微微摇动,长长的枝叶在风中摇摆,好像在招呼人们快过来欣赏,花蕊中还残留着昨日的雨水。
古诗二首:春夜喜雨、游园不值(网友来稿)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春雨,导入课文。
1、启发谈话: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
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
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2、导入课文,简介诗人。
一个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诗人抑制不住对春雨的喜爱,写下一首赞美春雨的诗。
这位诗人就是唐代“诗圣”杜甫,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夜喜雨》。
有的同学课前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有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和大家交流。
你还读过杜甫的哪些诗?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收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你在课外了解了哪些有关古诗的知识?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①正确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你所知道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读准下列字音:甫fǔ乃nǎi俱jù苔tái扣kòu(2)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春天的一个雨夜。
诗人住在成都——从书上对“锦官城”的注释可以知道杜甫住在成都。
)(3)说一说自己读了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
了解下列一些字词的意思:乃:就。
发生:在诗中的意思是雨降落、降临。
潜:暗暗地,悄悄地。
径:小路。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也指花儿开得繁盛。
“重”读zhòng。
三、朗读感悟,体会意境。
(一)朗读课文,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读这首诗。
讨论:题目是“春夜喜雨”,应该用欢喜轻松的语气读,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诗人为什么喜爱春雨呢?诗句中并没有一个“喜”字,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在哪儿呢?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体会意境。
1、感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知道时节,在这春天正需要它的时候下起来了。
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
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2、着重体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教师引导:在这夜晚,春雨随风悄悄地飘洒下来,无声无息地滋润万物。
大家想想:春雨有什么好处?(春雨使花草树木庄稼得以发芽、生长,春雨为大地创造了生机,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春雨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她“润物细无声”,她一点也不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张扬喧闹、大造声势。
你们难道不觉得春雨具有一种可贵的品格吗?(春雨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那么这时诗人心中充满了什么感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所以,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好好品读这两句诗吧!(学生有感情地读颔联两句。
)3、学习“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大家展开想象:诗人可能先是在屋里,听到春雨轻轻洒落的声音,他心情十分愉快。
接下来,他怎么做?(诗人推开屋门走了出去。
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可以看出诗人可能走出了屋,看到了野外、江面的景象。
)说说颈联两句的意思。
4、想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最后两句也是诗人看到的吗?为什么?(最后两句是诗人想到的。
从“晓看”知道诗人是在想:第二天早晨可以看到……)说说对这两句的理解。
(2)联想:诗人看到了这场及时雨,他不禁想到第二天早晨,一定可以看到城里的花儿都开了。
那一朵朵花沾着雨水,显得沉甸甸、红艳艳的。
其实呀,诗人想到的可能还不止这些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诗人可能还想到了什么。
如果是你,你还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诗人可能想到农民会在雨后播种,麦苗喝饱了雨水又长高了一截,人们开始踏青赏花了……)四、总结升华,指导背诵。
1、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么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诗人能把春雨写得这么美好?引导:像诗人一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感觉生活中的美。
2、朗读背诵。
注意诗的节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五、拓展阅读,欣赏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春夜喜雨》。
2、谈话:春天是诗人笔下永恒的题材。
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夜喜雨》,今天再来学习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板书课题)。
3、设疑: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不值”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赶快来读这首诗吧!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板书(或以投影大屏幕显示)全诗,教师范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3、指名读,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下列字音,同时教师指导理解字义:应:在诗中读yīng,原意“应该”,这里是“大概”“可能”的意思。
屐:读jī。
屐齿:木底鞋下的齿。
苔:读tái。
苍苔:指深绿色的苔藓。
扉:读fēi。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4、说说自己读了这首诗的初步印象,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难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这一句,教师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允许学生存疑。
)三、再读古诗,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有关这首古诗内容的图画。
学生读诗,结合观察图,思考诗句的意思,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1、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思。
(1)“怜”在这句诗中是“爱惜”的意思。
谁爱惜什么?你怎么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讨论。
教师引导:先看第二句诗“小扣柴扉久不开”,这句诗很容易理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诗人轻轻地敲柴门,过了好久也没人开门。
)诗人敲门,好久没有人来开门,诗人想大概是园子的主人……请你根据第一句诗来把诗人的猜测补充完整。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印子吧。
我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了也没有人来开。
)(2)小结:原来“怜”的对象是“苍苔”而不是“屐齿”,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解释古诗有时不能按字面意思简单地连词成句,而是要联系上下诗句的意思合理地进行解释。
(3)体会诗人的感情。
“小扣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体会这时诗人的感情——失望、扫兴、遗憾。
2、感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导入:正在扫兴遗憾时,诗人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引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这两句诗人用了两处对比的手法,你能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吗?(满园——一枝,关——出。
作者之所以感叹“春色满园关不住”,是因为他看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
)(2)这满园春色是怎样的?想象一下:我们仿佛也和诗人一起站在园外,看到那伸出墙的一枝红杏,不禁想到了园内的春景……你能描述一下那园内会是怎样的美景吗?(3)看到一枝红杏,想起满园春色,这时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惊喜、快慰)诗人可能还会想到什么,还会说什么?引导:红杏为什么能“出”墙?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3、点题解疑,升华情感。
现在,我们知道了题目“游园不值”的意思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
“值”是“遇到”的意思。
这首诗赞美了春天里一切蓬勃向上的事物,表达了诗人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卡:径、俱、晓、苍、苔、扣。
2、指导写字。
(1)观察记忆字形。
这几个字都较易写,可以自学,用拆分部件的方法记忆字形。
(2)写字: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偏旁写得窄一些,右边写得稍舒展。
写时,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写正确,及时纠错。
“俱”注意右边的笔画。
“晓”字,有的学生可能会把“晓”的右边多加一点,要及时纠正过来。
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拓展阅读,欣赏古诗。
1、互相交流收集到的写春天的古诗,读这些古诗,自主积累。
2、读一读: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板书设计:游园不值(宋叶绍翁)(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