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游园不值》
- 格式:pptx
- 大小:865.48 KB
- 文档页数:31
古诗《游园不值》原文及译文《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
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游园不值》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览!原文朝代:宋代作者: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的诗意《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译文扣了好久的门,也没有人来应门,大概是主人怕我的木屐踩坏他院子里的青苔吧。
一枝红杏从院墙上伸出来,想必是满园的春色管也关不住吧。
注释游园不值——想观赏园内的风景却没有人在。
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应怜——应该爱惜。
应,应该;怜,可惜。
屐齿——屐是木底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春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诗意鉴赏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游园不值》唐诗译文及鉴赏《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游园不值》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游园不值》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游园不值》全文及分析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以小见大,给人以哲理的启示。
诗的首句“应怜屐齿印苍苔”,交代了诗人游园受阻的原因。
“应怜”有推测、猜想之意,大概是园主人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了他那爱惜的青苔吧。
这里的“怜”字,不仅写出了园主人的心理,也透露出诗人对园主人爱惜青苔的赞赏。
同时,“屐齿印苍苔”这一细节,也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园中欣赏春色。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打着柴门,却久久没有人来开门。
“小扣”一词,将诗人的小心翼翼和礼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久不开”则让诗人的期待落空,营造出一种失落的氛围。
然而,正当诗人感到扫兴之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却给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那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看,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了出来。
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关不住”三个字,强调了春天的强大生命力,它不会因为园门的紧闭而被束缚。
而“一枝红杏出墙来”则以点带面,通过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让读者联想到园内那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景象。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在构思上别出心裁。
诗人先写游园受阻,欲扬先抑,为后面看到红杏出墙的惊喜做了铺垫。
同时,诗人以小见大,通过一枝红杏,展现出整个春天的美景,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有游园不得的遗憾,又有看到红杏出墙时的欣喜。
这种复杂的情感变化,使诗歌更富有韵味。
此外,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新生事物必然会冲破重重阻碍,蓬勃发展。
再从语言上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总的来说,《游园不值》这首诗短小精悍,韵味无穷。
它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佳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情感真挚的诗篇,历经千年,依然能打动人心。
《游园不值》原文和翻译译文《《游园不值》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游园不值》原文和翻译译文《游园不值》原文和翻译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背景】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
字嗣宗。
号靖逸。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
生卒年不详。
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
【注释】1.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2.应:可能,大概。
3.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4.屐: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
5.苍苔:青苔。
6.小扣:轻轻地敲。
7.柴扉:柴门。
8.屐齿:木屐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今译】园主人大概是怕我木底鞋下的两屐齿踩坏了绿色的苍苔,所以我轻轻地敲着柴门,门却久久不开。
但满园的花开的正好,春色早已关不住,一枝红艳艳杏花已经早早地探出墙来,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2、《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
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
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
《游园不值》原文及译文《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得既有趣又有意境,咱们一起来瞅瞅原文和译文哈。
原文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呢,大概是这样: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这首诗啊,背后还有个好玩的小故事呢。
有一次,我去一个老旧的小区散步。
那个小区有个小小的花园,平时大门总是紧闭着。
那天阳光特别好,我就想着进去看看里面的花花草草是不是都开得热闹。
我走到门口,轻轻敲了敲门,心里期待着有人能给我开门。
结果等了好久,也没人来应门。
当时我那个失落呀,就跟诗里的诗人一样,满心期待却吃了个闭门羹。
我就在门口站着,往里面瞅。
突然,我看到墙角有一枝娇艳的花伸了出来。
那一瞬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诗人写“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的心情。
就像我虽然没能走进那个小花园,但这伸出来的一枝花,就让我感受到了里面满满的春意。
再回过头来看这首诗,诗人去游园,想进去欣赏美景,却没能进去。
但他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是被那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给惊喜到了。
这告诉咱们呀,有时候生活中可能会有些小挫折,比如想去的地方去不了,想做的事做不成,但说不定在不经意间,就会有一份意外的美好出现在眼前。
咱们来仔细琢磨琢磨这首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诗人小心翼翼地敲门,还担心自己的鞋印会弄脏了门前的青苔,说明他对园子的主人很尊重,也能看出他对这个园子充满了期待。
“小扣柴扉久不开”,一个“久”字,把诗人等待的那种焦急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那可真是经典中的经典。
园子虽然关着门,但满园的春色怎么可能被关住呢?那伸出墙外的红杏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就好像咱们有时候被困难挡住了去路,但只要坚持,总会找到突破的地方,就像那枝勇敢探出头的红杏一样。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1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简介《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这首小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
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
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
翻译/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
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释(1)游园:出外游玩。
(2)不值:没有遇到。
(3)应:应该。
(4)怜:爱惜。
(5)印:印上。
(6)小扣:轻轻地敲打。
(7)久:很长时间。
赏析/鉴赏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与此诗后半辞意颇同。
陆游在南宋诗名极大,江湖后辈叶绍翁多半读过《马上作》而有所沿袭。
在创作中,后人往往有类似和全同前人的语句。
这有两仲情况:一是无心偶合,一是有意借用。
前者如蔡宽夫诗话云:“元之(王禹偁)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
’因请易之。
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
’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
’卒不复易。
”后者如文天祥《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言之。
《游园不值》译文及赏析【原文】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一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游园不值:游园没有遇到人。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古诗今译】大概是园子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吧,要不怎么敲了半天柴门,都没人来开。
那满园的春一色*怎么能关得住哇,无意中抬头一看:竟然有一枝红杏从墙内伸出来了。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天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有趣而又富于哲理。
诗的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开篇首先交代了作者拜访朋友没有遇到主人,无法观赏园内迷人春一色*的失落与遗憾。
写得诙谐幽默而又富有风趣,说可能是园子的主人爱惜园内的茵茵青苔,怕我的木屐“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脚印,所以“柴扉”久扣而“不开”。
诗人故意将主人不在家说成是有意拒绝,这恰恰为下文作了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构想,才巧妙地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春一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主人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整个春一色*关在园内,自欣独赏,可是满园“春一色*”关怎能关得住?稍不留神,就有“一枝红杏”偷偷地“出墙来”,并且仿佛是有意告诉客人:“院子里已经是白话争春来啦!”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妙,这拟人化了的“春一色*”和“红杏”,不仅形象鲜活生动,而且景中含情,情中寓理,使读者浮想联翩,获得人生哲理的启示——“春一色*”是任何人都关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与娇一艳,以它特有的'方式昭示天下,春天已经来临。
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人们,一切美好的新生的事物都是任何力量也封锁不了、禁锢不住的,它必能冲破一切束缚与遏制,如雨后春笋,势如破竹,蓬勃一发展。
作品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
先是写“游园不值”,“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不得不索然而归,把情绪压向低谷。
《游园不值》原文、翻译及赏析作品原文: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品注释: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作品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作品鉴赏: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
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
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
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
部编版小学语文《游园不值》课文原文及赏析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课文原文: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园却未能进入的场景,但尽管未能入园,诗人却从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中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
首句“应怜屐齿印苍苔”,诗人猜测主人可能因为爱护青苔,不愿意让来访者的木屐踩踏,所以迟迟未开柴门。
这里的“应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心意的理解和尊重。
第二句“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敲打柴门,但长时间无人应答。
这一句通过“小扣”和“久不开”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期待与失望交织的情绪。
然而,第三、四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却给诗带来了转折和惊喜。
尽管园门紧闭,春色却无法被阻挡,一枝红杏从墙头探出,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无法被束缚。
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富有哲理,常常被人们引用,寓意着新生事物的蓬勃生命力和不可阻挡的趋势。
总的来说,《游园不值》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虽然诗人未能入园,但他的心灵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魅力,这也启示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感受。
《游园不值》全文与注释《<游园不值>全文与注释》《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全诗内容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应怜屐齿印苍苔”,这句诗一开始就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
“应怜”意思是大概是怜惜,诗人推测园主人可能是怜惜园中的青苔,怕被自己的木屐踩坏。
这里透露出诗人小心翼翼的心态,也显示出园子的宁静和少有人至。
“屐齿”就是木屐底部的突出部分,古人常常穿着木屐在外面行走。
“苍苔”则是指青色的苔藓,它们生长在潮湿的地方,通常是在幽静的角落。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让我们仿佛能看到那布满青苔的小径,感受到园子的清幽和寂静。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打着柴门,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小扣”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敲门时的轻柔动作,表现出他的礼貌和期待。
而“久不开”则让诗人的期待落了空,也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园主人究竟去了哪里?这一句与前一句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园子的幽静和神秘。
诗人满心期待能进入园子欣赏美景,却被这紧闭的柴扉挡在了门外,心中或许会有一丝失落。
“春色满园关不住”,虽然诗人没能进入园子,但他却看到了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这一句是整首诗的转折,从前面的失落转为惊喜和赞叹。
这里的“春色满园”让我们想象到园子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个“关不住”,更是充满了力量,仿佛那满园的春色有着无限的活力和生命力,一定要冲破束缚展现出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在这满园的春色中,有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这一枝红杏成为了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或许园子里还有更多的美景,只是我们看不到。
但这一枝红杏就足以让诗人和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它是那么的鲜艳、那么的活泼,仿佛在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
这一句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阻碍和困难,但美好的事物总是会以某种方式展现出来,无法被完全阻挡。
《游园不值》全文及赏析《<游园不值>全文及赏析》《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全文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简单质朴,却又韵味无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感受。
“应怜屐齿印苍苔”,诗人想去游园,却先设想园主人大概是怕自己的木屐在青苔上留下痕迹,所以“怜”着那苍苔,不肯让人进去。
一个“怜”字,将园主人的心态细腻地刻画了出来,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园主人心思的揣摩。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着柴门,却许久都没有人来开门。
“小扣”一词,表现出诗人的礼貌和小心翼翼,而“久不开”则营造出一种期待落空的氛围,让读者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正当读者以为诗人要扫兴而归时,诗人却笔锋一转,写出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千古名句。
虽然园子的门紧闭着,但是满园的春色却是关不住的,有一枝红杏探出了墙头。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那探出墙头的红杏,就像是在困境中依然努力展现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是无法被束缚和阻挡的。
从意境上来看,这首诗先抑后扬。
前面两句的“应怜”和“久不开”,给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感觉。
但紧接着,那枝红杏的出现,瞬间打破了这种沉闷,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这种从失落转向惊喜的转变,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有层次。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以小见大。
通过一枝红杏,让读者联想到园内那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景象。
这种以局部暗示整体的手法,既巧妙又富有感染力。
从情感表达上,诗人虽然游园未遇主人,但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反而被那枝红杏所展现的春景所打动,表现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诗人站在柴门前,轻轻敲门,然后抬头看到那枝探出墙头的红杏,整个场景如在眼前。
总的来说,《游园不值》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手法独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1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简介《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这首小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
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
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
翻译/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
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释(1)游园:出外游玩。
(2)不值:没有遇到。
(3)应:应该。
(4)怜:爱惜。
(5)印:印上。
(6)小扣:轻轻地敲打。
(7)久:很长时间。
赏析/鉴赏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与此诗后半辞意颇同。
陆游在南宋诗名极大,江湖后辈叶绍翁多半读过《马上作》而有所沿袭。
在创作中,后人往往有类似和全同前人的语句。
这有两仲情况:一是无心偶合,一是有意借用。
前者如蔡宽夫诗话云:“元之(王禹偁)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
’因请易之。
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
’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
’卒不复易。
”后者如文天祥《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言之。
《游园不值》全文与注释《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全诗如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这句诗的意思是,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木屐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
“应怜”表达的是猜测,可能、大概的意思。
“屐齿”就是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苍苔”则是青色的苔藓。
诗人在这里推测园主人的心思,为下文柴扉久不开做了铺垫。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着柴门,却久久没有人来开门。
“小扣”是轻轻地敲,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小心翼翼的动作,表现出他对这座园子的尊重和期待。
然而,长时间的等待却没有得到回应,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失落。
接下来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尽管园门紧闭,但是满园的春色却是关不住的,有一枝红杏探出了墙头。
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那伸出墙外的红杏,仿佛是春天迫不及待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关不住”三个字,强调了春天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它必然会冲破一切束缚,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而“一枝红杏”则以点带面,让人们可以想象到园内那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景象。
这首诗写得十分巧妙,从诗人想要游园却不得进入开始,让读者先感受到了一丝遗憾。
但紧接着,通过墙外的一枝红杏,又让人领略到了园内那蓬勃的春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希望。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前两句是铺垫和叙述,后两句则是转折和升华。
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将情感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诗人以小见大,用一枝红杏来暗示满园的春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意境上来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园子的宁静与墙外红杏的活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神秘和美好。
从主题上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春天的景色,更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尽管遇到了阻碍,但美好的东西总会以某种方式展现出来。
总的来说,《游园不值》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游园不值》全文与赏析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以小见大,景中含情,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深刻的启示。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诗人想去拜访友人,轻轻敲响园门,却许久无人应答。
或许是园主担心诗人的木屐会在青苔上留下痕迹,所以才没有开门吧。
这里的“怜”字,饱含着诗人对园主爱惜青苔的理解,也透露出诗人未能入园的些许遗憾。
“小扣柴扉”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有礼和期待。
而“久不开”则让这种期待渐渐落空,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也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虽然园门紧闭,但满园的春色却是怎么也关不住的。
那探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这枝红杏,不仅是园内春色的代表,更是一种生命的象征,它突破了围墙的束缚,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和活力。
诗人以“关不住”和“出墙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时也暗示了新生事物必然会冲破重重阻碍,蓬勃发展。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取景小巧而意境深远。
诗人以“游园不值”这一小小的生活片段为切入点,通过对园门紧闭和红杏出墙的描写,展现出了春天的无限美好和生命的顽强力量。
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前面的“久不开”让人感到失落,后面的“出墙来”则带来惊喜,使整首诗的情感波澜起伏,富有韵味。
从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有对未能入园的遗憾,又有因红杏出墙而感受到的惊喜和对春天的赞美。
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它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是无法被阻挡和束缚的,即使面临困境和阻碍,也总会有突破和展现的机会。
同时,也让我们明白,有时候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希望和惊喜。
《游园不值》诗词叶绍翁《游园不值》诗词叶绍翁《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游园不值》诗词叶绍翁,欢迎大家阅读!【原文】《游园不值》宋朝·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言】《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注释】⑴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⑵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⑶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翻译】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赏析】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诗人笔下的春天景色与哲思《游园不值》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游园的情景,虽然园主人未在,诗人未能入园观赏,但通过对景色的巧妙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美之情。
一、作品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表示去某地方不合时,未能遇到想见之人。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三、创作背景此诗创作时间难以确证,其创作动机也有很大争议。
刘永生《千古名诗千家诗》认为这就是纯粹的记游之作,蔡干军《诗艺引谈》则认为是为赞美高人隐士而作,而林方直、陈羽云《唐宋诗词浅释》则认为是反封建独裁、反压迫的政治诗。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古诗《游园不值》译文和赏析《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②应:可能,大概。
③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喜爱,怜悯。
④苍苔:青苔。
⑤小扣:轻轻地敲。
⑥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⑦屐齿: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
)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译文】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
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
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