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 格式:pdf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3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及特性综述摘要:本文是以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及特性为对象,通过研究了解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发动机速度特性、发动机工况与负荷、发动机性能指标分类、发动机调节特性、发动机性能特性、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校、指示功率、指示燃油消耗率等概念及数据,让我们直观及更方便的的方法了解发动机的性能和特性,使我在维修、检测及提升性能等一些方面能更快更有效。
一、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1、动力性指标2、经济性指标3、发动机速度特性4、发动机工况与负荷5、发动机性能指标分类二、发动机特性:1、基本概念2、发动机调节特性3、发动机性能特性4、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校正三、发动机的指示指标:1、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2、指示功率3、指示燃油消耗率一、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1.1、动力性指标(1)有效转矩(T+4)(单位N.m)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转矩(2)有效功率(Pe表示,单位KW)A、定义: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功率称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B、计算公式:(3)发动机产品铭牌A、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发动机产品铭牌上标明的功率及相应的转速称为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B、标定功率分类:15分钟功率、1小时功率、12小时功率、持续功率其中,汽车上常用15分钟功率作为标定功率1.2、经济性指标(1)表示方法:燃油消耗率(2)定义: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g为单位)(3)要求:燃油消耗率越低、燃油经济性越好(4)计算公式:1.3、发动机速度特性(1)定义: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2)来源:发动机台架试验(3)发动机外特性:节气门全开时,台架试验所得到的速度特性称为发动机外特性(4)发动机部分特性:除节气门全开外得到的速度特性称为部分特性(5)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图1.4、发动机工况与负荷(1)工况(发动机工作状况):一般用宅的功率与曲轴转速来表征,或也可用负荷与曲轴转速来表示(2)负荷:在某一转速下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1.5、发动机性能指标分类发动机的性能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功率,一个是扭矩。
怎样评价汽车发动机性能汽车发动机性能的评价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最大功率和最大转矩:发动机在转速曲线上达到的最大功率和最大转矩的峰值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发动机应该在较低的转速下就能达到最大转矩峰值,提供更好的起步和爬坡能力,并减少换档的频率。
同时,最大功率峰值的位置也应该合理,不过分侧重在高转速区域,以便在城市拥堵时能够保持动力输出,而不需要频繁换档维持高转速。
2.平均有效压力:这是指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功,即推动活塞向下运行的力。
一般来说,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发动机的功能力越强,最大功率和扭矩也就越大。
许多汽车发动机都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其平均有效压力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因此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同等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具有更高的功率和最大扭矩。
3.扭矩和转速:扭矩是指发动机输出的旋转力矩,转速则是发动机每分钟旋转的圈数。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扭矩越大,其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越强;发动机最大扭矩出现的越早,连续速度范围越宽,汽车的动力性能也就越好。
4.经济性:发动机的经济性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经济型的发动机应该在保证动力性的同时,具有较低的油耗和排放。
5.噪音和振动: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发动机应该具有较低的噪音和较小的振动。
综上所述,评价汽车发动机性能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最大功率和最大转矩、平均有效压力、扭矩和转速、经济性以及噪音和振动等。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发动机的性能表现以及整车的动力和经济性能。
此外,对于具体的车型和品牌,汽车厂商通常会提供发动机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该车型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
例如,马自达的创驰蓝天系列发动机就以其高压缩比、燃油直喷技术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在实际购买和驾驶过程中,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试驾来评估发动机的性能。
例如,在加速、爬坡、高速行驶等情况下观察发动机的表现,同时注意噪音和振动的水平。
发动机性能测试与评价指标发动机性能是衡量发动机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对于车辆性能和经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准确评价发动机的性能,开展性能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发动机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
一、最大功率测试最大功率是发动机在一定工况下能够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
最大功率测试通常通过测量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的输出功率来进行。
测试时可以采用台架试验或者车辆底盘试验,通过变换负荷和转速,得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最大功率点。
最大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加速性能。
二、最大扭矩测试最大扭矩是指发动机在一定转速下能够提供的最大扭矩。
最大扭矩测试也可以通过台架试验或车辆底盘试验进行。
与最大功率测试不同的是,最大扭矩测试关注的是在低转速下的输出能力,这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起步能力和爬坡能力。
三、燃油经济性测试燃油经济性是评价发动机燃料消耗效率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发动机在标准工况下的油耗量,可以得到燃油经济性的评价。
燃油经济性测试可以采用油耗台架试验或路试方法进行,其中油耗台架试验更加精确。
燃油经济性的好坏与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燃烧效率密切相关。
四、排放性能测试排放性能是评价发动机对环境的影响的重要指标。
发动机排放主要包括废气排放和颗粒物排放两个方面。
废气排放测试可以通过尾气分析仪来测量排放物的含量,如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
颗粒物排放测试可以通过颗粒物计数器和颗粒物过滤器等设备进行。
排放性能的好坏与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控制系统的性能有关。
五、可靠性测试发动机的可靠性是评价其使用寿命和故障率的重要指标。
可靠性测试主要通过长时间的工作试验来进行,通常要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况。
可靠性测试可以检验发动机在不同负荷和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评估其使用寿命和故障率。
综上所述,发动机性能测试与评价是确保发动机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可靠性等测试指标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发动机的性能表现和特点,为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和经济性提供科学依据。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用来表征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并作为评价各类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依据。
同时,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建立还促进了发动机结构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因此,发动机构造的变革和多样性是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密切相关的。
一、动力性指标
动力性指标是表征发动机作功能力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发动机的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等作为评价发动机动力性好坏的指标。
1.有效转矩
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记作Te,单位为N·m。
有效转矩与曲轴角位移的乘积即为发动机对外输出的有效功。
2.有效功率
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记作pe单位为KW。
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
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可以用台架试验方法测定,也可用测功器测定有效转矩和曲轴角速度,然后用公式计算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
式中:Te—有效转矩,N·m;
n—曲轴转速,r/min。
3.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称为发动机转速,用n表示,单位为r/min。
发动机转速的高低,关系到单位时间内作功次数的多少或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即发动机的有效功率随转速的不同而改变。
因此,在说明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时,必须同时指明其相应的转速。
在发动机产品标牌上规定的有效功率及其相应的转速分别称作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
发动机在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下的工作状况称作标定工况。
标定功率不是发动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它是根据发动机用途而制定的有效功率最大使用限度。
同一种型号的发动机,当其用途不同时,其标定功率值并不相同。
有效转矩也随发动机工况而变化。
因此,汽车发动机以其所能输出的最大转矩及其相应的转速作为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一个指标。
4.平均有效压力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记作pme,单位为MPa。
显然,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发动机的作功能力越强。
二、经济性指标
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等。
1.有效热效率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效热效率,记作ηe。
显然,为获得一定数量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越少,有效热效率越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越好。
2.有效燃油消耗率
发动机每输出1kW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记作be,单位为g/(kW·h)。
式中:B—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油量,kg/h;
Pe—发动机的有效功率,kW。
显然,有效燃油消耗率越低,经济性越好。
三、强化指标
强化指标是指发动机承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能力的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升功率和强化系数等。
1.升功率
发动机在标定工况下,单位发动机排量输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升功率。
升功率大,表明每升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率大,发动机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都高。
2.强化系数
平均有效压力与活塞平均速度的乘积称为强化系数。
活塞平均速度是指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工作时,活塞往复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四、紧凑性指标
紧凑性指标是用来表征发动机总体结构紧凑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比容积和比质量衡量。
1.比容积
发动机外廓体积与其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比容积。
2.比质量
发动机的干质量与其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比质量。
干质量是指未加注燃油、机油和冷却液的发动机质量。
比容积和比质量越小,发动机结构越紧凑。
五、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用来评价发动机排气品质和噪声水平。
由于它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各国政府都制定出严格的控制法规,以期消减发动机排气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六、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是表征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正常持续工作能力的指标。
可靠性有多种评价方法,如首发故障行驶里程、平均故障间隔里程、主要零件的损坏率等。
七、耐久性指标
耐久性指标是指发动机主要零件磨损到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极限时间。
通常用发动机的大修里程,即发动机从出厂到第一次大修之间汽车行驶的里程数来衡量。
八、工艺性指标
工艺性指标是指评价发动机制造工艺性和维修工艺性好坏的指标。
发动机结构工艺性好,则便于制造,便于维修,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维修费用。
九、内燃机速度特性
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在很广泛的范围内变化。
当发动机的工况(即功率和转速)发生变化时,其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和噪声等)也随之改变。
因此,在评价和选用发动机时就必须考察它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才能全面判断其好坏及能否满足汽车的要求。
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调整状况及运行工况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特性,利用特性曲线可以简单而又方便地评价发动机性能。
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有效转矩Te和有效燃油消耗率be随发动机转速n的变化关系称为发动机速度特性。
如果不了解,可以上看看。
发动机负荷率的定义,如果利用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来说明负荷率或负荷的概念就更为清楚。
曲线I为外特性,曲线II、III为部分速度特性。
在n=3500r/min时,若节气门全开,可得到该转速下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45KW。
但如果不全开而开到II和III的位置,则同样转速下只能发出32KW和20KW的功率。
根据上述定义,可求出a、b、c和d四个工况下的负荷值:工况a负荷为零(称为发动机空转工况);工况b 负荷=20/45×100%=44.4%;工况c负荷=32/45×100%=71.1%;工况d负荷=45/45×100%=100%(即发动机全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