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及特性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9
一、填空题1、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2、汽车加速时间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6、传动系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8、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L/100KM,而在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mile/USgal。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二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2.5Hz,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0.6,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
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进行制动。
19、由于汽车与地面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起、无法通过,称为间隙失效。
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含义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技术参数对于衡量发动机性能以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含义。
1. 排量:排量指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所有气缸容积的总和。
一般以毫升(mL)或立方厘米(cc)为单位表示。
较大的排量通常意味着更强大的动力和更高的燃油消耗。
2. 最大功率:最大功率是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最大动力输出。
常用单位为千瓦(kW)或马力(hp)。
较高的最大功率表示发动机的动力更强大。
3. 最大扭矩:最大扭矩是发动机产生的最大转矩,决定了车辆起步、加速和爬坡能力。
通常以牛顿米(Nm)为单位。
较大的最大扭矩表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更充沛。
4. 燃油消耗:燃油消耗表示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燃油量。
一般以每百公里耗油量(L/100km)表示。
低燃油消耗意味着较高的燃油经济性。
5. 压缩比:压缩比指发动机压缩室内气体的最高压力与最低压力之比。
较高的压缩比有助于提高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6. 气缸数量和配置:发动机根据气缸的数量和排列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有三缸、四缸、六缸和八缸发动机。
气缸数量和配置对发动机的平衡性、动力平顺性和燃烧效率等影响较大。
7. 发动机重量:发动机重量是指发动机本身的重量,通常以千克(kg)为单位。
较轻的发动机有助于减轻整车重量,提高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
8.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是规定发动机在运行中排放的有害物质限制值。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排放标准,其中较高的排放标准要求发动机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排量、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燃油消耗、压缩比、气缸数量和配置、发动机重量以及排放标准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效果,对于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参数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要装备,具有关键的作用。
军用飞机发动机的参数是其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也决定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战斗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的参数,并分析其在军事装备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的参数包括推力、燃料效率、可靠性、维护性等多个方面。
推力是飞机发动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了飞机的飞行性能。
燃料效率是指单位推力下的燃料消耗量,是评价发动机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可靠性是指发动机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的能力,关系到飞机的飞行安全性。
维护性则是指发动机的维护和维修难易程度,对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飞机的可用性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水平。
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的推力、燃料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性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我国的现役主战飞机使用的发动机,推力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燃料效率也相对较高。
此外,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在可靠性和维护性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大大提高了军用飞机的作战效能。
最后,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的参数对于提高我国的军事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军事竞争的日益激烈,拥有性能优越的军用飞机发动机是我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的性能参数优越,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军用飞机的作战性能,还可以增强我国在航空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声誉。
总而言之,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的参数对于我国军事装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军用飞机发动机领域取得的成就,不仅提高了我国军用飞机的作战能力,还彰显了我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
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的性能,为国防现代化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性能和评价指标是决定其质量和实用性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介绍汽车主要的性能和评价指标。
首先是汽车的动力性能。
汽车的动力性能主要包括加速性能、最高车速和爬坡能力。
加速性能是指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加速反应能力,通常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来评价。
最高车速则是指汽车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度。
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爬坡时不丢力,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能力。
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汽车的驾驶舒适感和操控性。
接下来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主要包括综合工况油耗和百公里油耗。
综合工况油耗是指在实际道路行驶中,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综合油耗情况。
百公里油耗则是指每行驶100公里所需要的平均油耗量。
燃油经济性是评价一款汽车的重要指标,对于车主来说,较低的油耗意味着较低的运营成本。
第三个是汽车的悬挂系统和操控性。
汽车悬挂系统主要包括悬挂系统减震能力和悬挂系统调节性能。
减震能力是指汽车在不同路况下,减少车身震动和提供舒适悬挂效果的能力。
而悬挂系统调节性能则是指根据路况和驾驶条件,能够自动或手动调整悬挂系统刚度和高度的能力。
悬挂系统和操控性是评价一款汽车驾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然后是汽车的安全性能。
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备预防事故的能力,如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
被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时,提供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能力,如安全气囊、车身结构等。
安全性能是消费者选购汽车时重要的考虑因素,关系到人身安全。
最后是汽车的智能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
智能科技应用主要包括车载导航、远程控制、语音识别等功能。
这些智能科技的应用,提升了汽车的驾驶便利性和舒适性,也增加了汽车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汽车的性能和评价指标包括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悬挂系统和操控性、安全性能以及智能科技应用等方面。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对这些指标进行选择和权衡,以确保购买到满意的汽车。
发动机性能参数范文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性能参数对车辆的整体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份发动机性能参数的范文,介绍了发动机的功率、扭矩、排量等主要参数,以及对车辆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一、发动机功率发动机功率是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能量,它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最高速度。
一般来说,功率越大,车辆的加速性能越好,最高速度也越高。
发动机功率通常以马力(hp)或千瓦(kW)为单位进行描述。
在市场上,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可以从几十马力到几百马力不等。
二、发动机扭矩发动机扭矩是指发动机产生的旋转力矩,它决定了车辆的爬坡能力和牵引力。
扭矩越大,汽车的爬坡能力越强,牵引力也越大。
发动机扭矩通常以牛顿米(Nm)为单位进行描述。
在市场上,汽车的发动机扭矩可以从几十牛米到几百牛米不等。
三、发动机排量发动机排量是指发动机活塞在一个循环中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移动的总体积。
它通常以升(L)为单位进行描述。
排量越大,表示发动机的工作容量越大,其通过提供更多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来提高功率。
不过,排量过大可能导致燃油消耗增加和排放增加,降低燃油经济性。
四、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是指发动机在单位燃料下所提供的工作能力。
它决定了车辆的燃油消耗量和续航里程。
一般来说,燃油经济性越高,车辆的续航里程越长,燃油消耗越低。
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方法包括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降低车辆的风阻等。
五、发动机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动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目前,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研发并使用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如涡轮增压、直喷和混合动力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同时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
在未来,发动机技术的创新将持续推动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提升。
六、发动机性能参数选择当选购汽车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的发动机性能参数。
如果需要强劲的加速性能和高速驾驶体验,可以选择功率较大的发动机。
如果需要爬坡能力和牵引力,可以选择扭矩较大的发动机。
一、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1、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2、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5、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6、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7、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8、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P随气缸容积V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A、4 ~ 7B、7 ~ 11C、11 ~ 15D、15 ~ 22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11、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D ;A、膨胀结束B、排气终了C、压缩初期D、进气中期12、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 D ;A、8 ~ 16B、10 ~ 18C、12 ~ 20D、14 ~ 22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B ;A、温度不变B、工质不变C、压力不变D、容积不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C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三、填空题1、P-V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____示功图_____;2、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___ 多变_____过程;3、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_ 压缩___、作功冲程、排气冲程;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__膨胀__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4、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___指示功____;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_对气缸工作容积的__利用的程度;5、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__升功率___ ;5、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在转速相同时,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容积利用程度不同,衡量发动机单位气缸容积所发出有效功的指标是 ____平均有效压力___ ;1、具有相同标定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干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__比质量____ ;四、判断题1、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1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0五、简答题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区别;区别: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而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曲轴端输出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发动机整机性能的指标联系:指示指标是有效指标的基础,指示指标好,有效指标不一定好,但指示指标差,有效指标肯定差,指示指标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而有效指标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1、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六、综述题1、简述机械损失的组成及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2、讨论发动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差异;七、计算题1、测量得到某柴油机的有效功率P e= 130 kW ,每小时消耗柴油量B= 35 kg / h ,求该柴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b e;1、某汽油机在转速n= 5000 r / min时,测量出其有效功率P e= 120 kW ,求该汽油机的有效扭矩T eq;4、有效燃料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或,发动机在1小时内发出1 kW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质量;5、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发动机指示指标用于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2分;它是有效指标的基础,但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2分;发动机的整机性能以曲轴输出的功为依据,但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1分;二、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解释术语1、配气相位:发动机进、排气门开闭角度相对于上、下止点的分布2、气门重叠:在四冲程发动机中,由于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排气门迟后关闭,在上止点附近,存在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3、充气效率:指每一个进气行程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占有气缸活塞行程容积的干燥空气质量的比值4、可变技术:使发动机的某种结构参数可以随工况改变的技术5、残余废气系数:气缸中残余废气质量与实际新鲜充量的质量之比二、选择题6、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CA、进气过程B、排气过程C、进排气过程D、气门开启时期1、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 CA、进气损失B、排气损失C、进排气损失D、机械损失8、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A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20、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C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7、充气效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DA、机械效率B、流动效率C、换气效率D、容积效率14、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C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2、在发动机超临界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 B 的;A、低于音速B、等于音速C、高于音速D、亚音速16、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B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4、在发动机强制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 A 的;A、低于音速B、等于音速C、高于音速D、和音速无关5、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D ;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6、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C ;A、进气过程B、排气过程C、进、排气过程D、气门开启过程7、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D ;A、机械效率B、热效率C、进气马赫数D、充气效率8、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 C 也是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A、燃烧损失B、传热损失C、换气损失D、机械损失三、填空题1、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 ___充气效率_ 和 ___换气损失2、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 __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包括 __提前排气损失__和__活塞上行强制排气所消耗的有用功;3、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强制排气和惯性排气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_配气相位;4、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__排出发动机气缸内的已燃废气,并吸入新鲜充量的过程;5、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___进气迟闭__________的改变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四、判断题1、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02、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03、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04、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上升; 15、充气效率总是小于1的; 16、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T a低于进气状态温度T s ; 0五、简答题1、用什么参数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所消耗的功为什么1、从哪些方面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为什么2、何谓气门叠开增压发动机为何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3、引起工质进气终了温度T a高于进气状态温度T s的原因是什么4、分析发动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六、综述题1、充量系数的定义是什么试述影响发动机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七、分析题1、提高充气效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2、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发动机换气过程消耗的功即泵气损失2分;泵气损失是强制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并扣除实际示功图不包含的部分,不包括提前排气损失2分;泵气损失与换气损失不同,后者表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包括扣除部分和提前排气损失1分;三、燃料与燃烧一、解释术语1、着火延迟:火花引燃或加热到燃料自然温度以上时,可燃混合气并不立即燃烧,需要经过一定延迟时间才能出现明显的火焰,放出热量2、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烧1KG燃料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1与理论空气量10之比3、空燃比:是指燃料实际燃烧时所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值4、着火方式:引发燃烧过程的手段二、选择题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A、着火性能B、抗爆性能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CA、热值B、点火能量C、辛烷值D、馏程3、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 CA、预混燃烧B、扩散燃烧C、喷雾燃烧D、混合燃烧3、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 BA、预混燃烧B、扩散燃烧C、喷雾燃烧D、混合燃烧1、以下燃料中,已经作为汽车燃料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B ;A、二甲醚B、乙醇C、氢气D、水煤浆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 ;A、着火性能B、抗爆震性能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4、以下燃料中,还不能看作为汽车燃料,尚未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C ;A、石油气B、乙醇C、氢气D、天然气5、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B、抗爆性能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6、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 C ;A、十六烷值B、粘度C、馏程D、凝点7、–20号柴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是C ;A、20℃B、15℃C、–20℃D、–15℃8、对于汽油,化学当量的空燃比A / F为 C ;A、15.7B、14.1C、14.7D、13.99、1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 D ;A、放热率B、高热值C、低热值D、热值三、填空题1、汽油和柴油的牌号分别根据辛烷值和凝点来确定;2、汽车的代用燃料主要有二甲醚、水煤气、乙醇和氢气等;3、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__辛烷值____;4、对于缸外形成混合气的汽油机,其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大小来控制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气数量,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_量调节___ ;5、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_质调节__ ;四、判断题1、柴油是以其凝点来标号的; 02、国产汽油是以辛烷值来标号的; 13、催化裂化汽油的抗爆性能好,常用作高级汽油; 14、汽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04、柴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0五、简答题1、燃料燃烧有哪些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六、综述题1、请详细说明静止预混合气的燃烧过程;答:静止或流速极低的预混合气燃烧为层流火焰传播;混合气着火后,火焰核心迅速发展为近似球形火焰,2、为什么柴油机的压缩比通常比汽油机高四、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一、解释术语1、燃烧速度:单位时间内燃烧混合气的质量2、火焰速度:火焰锋面移动速度3、滞燃期:从喷油开始到压力线脱离压缩线所占用的曲轴转角;二、选择题3、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BA、被过热表面点燃B、因温度过高自燃C、受火焰传播燃烧D、由已燃气体点燃4、汽油机出现表面点火的原因中包括 DA、压力过高B、水垢过多C、浓度过高D、积炭过多19、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CA、热值B、点火能量C、辛烷值D、馏程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 DA、温度传播过程B、压力传播过程C、热量传播过程D、火焰传播过程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CA、5个阶段B、4个阶段C、3个阶段D、2个阶段1、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燃料 B 、燃料蒸汽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A、喷射B、雾化C、蒸发D、混合2、下面列出的 B 属于汽油机的燃烧特点;A、空气过量B、有时缺氧C、扩散燃烧D、混合气不均匀3、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A ;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火焰传播不到D、被压缩4、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 B ;A、燃烧速度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C、扩散速度D、气流运动速度5、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 B 的措施;A、减小喷油提前角B、减小点火提前角C、加大喷油提前角D、加大点火提前角6、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B ;A、温度升高率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C、最高温度D、压力升高时刻7、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 A ;A、增大点火提前角B、推迟点火提前角C、加强冷却D、选用高牌号的润滑油8、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对理论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是 D ;A、空气流量传感器B、压力调节器C、电源电压D、氧传感器9、进气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用来降低的排放物是 B ;A、CO和HCB、HC和NO XC、CO和NO XD、排气微粒10、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包括 D ;A、爆燃B、早燃C、自燃D、燃烧的循环变动11、早燃发生在火花塞点火 C 出现;A、之后B、同时C、之前D、不规则时12、汽油机用功率混合比的混合气工作时,燃烧速度最快,功率也最大;功率混合比是指混合气的B过量空气系数α为A、0.75 ~ 0.85B、0.85 ~ 0.95C、0.95 ~ 1.05D、1.05 ~ 1.1513、下列汽油机燃烧室中,属于分层给气燃烧室的是 D ;A、多球形燃烧室B、火球高压缩比燃烧室C、浴盆形燃烧室D、德士古燃烧系统TCCS燃烧室14、从改善各缸混合气分配的均匀性考虑,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宜采用 D ;A、单点喷射B、同时喷射C、分组喷射D、顺序喷射15、为了衡量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用 B 作为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A、温度升高率B、压力升高率C、最高温度D、最大压力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CA、火焰速度B、点火速度C、燃烧速度D、运动速度三、填空题1、根据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气缸压力变化的特点,可以将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滞燃期、速燃期和后燃期三个阶段;2、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化油器雾化和汽油喷射雾化两种;3、压缩比是发动机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但高压缩比会给汽油机增加爆燃的趋势;4、汽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结构紧凑、面积比小、燃烧室几何形状合理、合理组织气流过程和合理组织燃烧过程 ;5、对液态燃料,其混合气形成过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蒸发和混合 ;6、燃油的雾化是指燃油喷入____气缸___后被粉碎分散为细小液滴的过程;7、发动机转速增加时,应该相应地__增大____点火提前角;8、在汽油机上调节负荷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来调节进入气缸__混合气____的多少;负荷调节方式是____量_____调节;9、在化油器式的汽油机中,起动后若不及时打开阻风门,则发动机可能因混合气__过稀__而熄火 ;10、在化油器式的汽油机中,常用的起动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11、汽油机负荷减小时,气缸内的温度、压力降低,爆燃倾向___小___;12、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是指从发出电火花到__气缸压力明显升高脱离压缩线___间的曲轴转角;13、化油器式汽油机在节气门关闭时,进气管真空度很高,此时喉管的真空度___变大___;14、大气压力降低时,化油器式汽油机气缸充量减少,其动力性、经济性有所下降,而爆燃倾向有所__减少__;15、对化油器式汽油机,当节气门开度一定,转速升高,喉管及进气管真空度均__增大___;16、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化油器式,另一类是__喷射雾化方式____;四、判断题1、电控单点汽油喷射系统汽油机中,单个喷油器装在节气门后方的进气管内;2、汽油机在怠速工作时,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变差;3、汽油机着火不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只要点火能量足够高,就能保证着火; 04、火花塞电极的间隙与点火能量没有关系;5、凡是能使燃烧室温度和压力升高以及促使积炭等炽热点形成的一切因素,都能使表面点火倾向加大;6、分层给气燃烧主要是为了解决汽油机经济性和排气污染问题; 1五、简答题1、什么是汽油机的正常燃烧过程2、爆震燃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简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主要功用ECU、喷油器、压力调节器、燃油滤清器、冷启动喷油器4、试述混合气浓度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5、汽油机燃烧室设计时一般应注意哪几个原则六、综述题1、请说明汽油机不规则燃烧的原因;2、试述点火提前角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4、为何汽油机在低负荷运转时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均会下降七、分析题2、汽油机发生爆燃时有何外部特征产生爆燃的机理是什么影响爆燃的因素有哪些五、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二、选择题6、柱塞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 AA、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B、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C、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D、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3、使用柱塞式喷油泵的柴油机发生“飞车”的根本原因是 AA、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B、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C、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D、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3、使用柱塞式喷油泵的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CA、高压油管过细B、油管壁面过厚C、喷油压力过高D、喷油数量过多18、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DA、半开式燃烧室B、开式燃烧室C、统一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2、传统柴油机的喷油时刻与供油时刻 C ;A、同步B、提前C、滞后D、没有联系3、柴油机的供油始点用 B 表示;A、喷油提前角B、供油提前角C、雾化提前角D、着火提前角4、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B ;A、温度升高率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C、最高温度D、压力升高时刻5、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B ;A、均匀喷油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快后慢再快6、下面列出的 C 属于柴油机燃烧特点;A、缺氧B、空气过量C、扩散燃烧D、混合气预先形成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存在燃料燃烧、燃料 C 、燃料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现象;A、燃烧B、凝结C、蒸发D、混合8、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 D 燃烧室;A、涡流式B、预燃室C、间接喷射式D、直接喷射式9、柴油机的燃烧方式包括 C ;A、层流火焰传播B、紊流火焰传播C、扩散燃烧D、不规则燃烧10、喷油速率在喷射初期即滞燃期内应 B ;A、较大B、较小C、不变D、视情况而定11、下列四个时期对柴油机压力升高率有明显影响的是 A ;A、滞燃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12、下列四种燃烧室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 B ;A、开式燃烧室B、半开式燃烧室C、涡流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3、下列四种燃烧室面容比最大的是 C ;A、开式燃烧室B、半开式燃烧室C、涡流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4、为了衡量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用作为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A、温度升高率B、压力升高率C、最高温度D、最大压力三、填空题2、油束的几何特性可用三个参数描述,即油束射程、最大宽度和喷雾锥角 ;1、柴油机燃烧过程是否完善,取决于燃油油束、气体运动和燃烧室三者的合理配合;2、油束特性可以用油束射程、最大宽度和喷雾锥角三个参数来描述;3、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机构紧凑、面容比小、充量系数高和组织适当气流运动 ;4、柴油机燃烧过程包括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5、对液态燃料,其混合气形成过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蒸发和混合 ;6、燃烧放热规律三要素是_燃烧发热起始时刻__、燃烧放热规律曲线形状和燃烧持续时间;7、燃油的雾化是指燃油喷入___细小液滴____后被粉碎分散为细小液滴的过程;8、现代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基本控制量是循环供油量和___喷油时刻___;9、柴油机内不均匀的混合气是在高温、高压下多点_同时自燃__着火燃烧的;10、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油量控制机构位置固定,循环供油量__随喷油泵转速变化的关系;喷油泵速度特性的校正有正校正和__负校正___两种;11、喷油器有孔式喷油器和___轴针式__喷油器两类;12、柴油机喷射过程是指从喷油泵开始供油直至喷油器_针阀落座停止喷油__的过程,分为喷射延迟、__主喷射____、喷射结束三个阶段;柴油机应在上止点_____________开始喷油;13、为了避免出现不正常喷射现象,应尽可能地________________高压油管的长度;14、柴油机不可能形成均匀的混合气,所以必须在过量空气系数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工作;15、柴油机负荷调节是通过改变__质调节___而进入气缸的空气量基本不变;16、喷油泵的主要作用是定时、__定量__地经高压油管向各缸的喷油器周期性地供给高压燃油;。
国外推重比10一级军用发动机综述发布时间:2009-9-15 17:24:42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飞行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新概念推进系统的实现和改进。
20 世纪60 ~70 年代涡扇发动机的问世,使战斗机的飞行速度、航程和机动性出现了历史性飞跃。
过去几十年,发动机推重比从1~ 2 提高到8 ~10,使飞机的作战推重比从0.4 提高到1.3 左右,耗油率下降约50%。
以F -35 战机为例,其发动机F135、F136 是迄今为止为战斗机研制的推重比10 一级的推力最大的发动机,其最大使用推力可达187kN,其瞬时推力可达222kN。
其采用的航空涡扇发动机,从常规的涡扇发动机F135,到可以应用在各种飞行状态下、最佳热力循环性能和推力更大的F136 变循环发动机,更好地实现了轻型第四代飞机作战的需求。
预计21 世纪前20 年战斗机发动机的推重比有可能达到15 ~20,部件数量减少40%,重量减轻50%,耗油率及研制成本又将下降约30%,为未来的国际第五代作战飞机提供不可或缺的、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推重比10 一级的军用航空发动机纵观国际上战斗机的发展趋势,21 世纪前30 年,将是第四代战机纵横天下的时代。
作为一种更先进的武器飞行平台,其主要的性能特点有:持续超音速飞行的能力、非常规机动能力、短距起落能力和隐身能力;能进行超视距多目标全向攻击和精确打击。
多任务新型战术飞机F-22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世界战斗机发展的未来。
尽管在性能指标上尚有某些不确定性,但1997 年9 月7 日首飞成功的F -22,被公认为是具有上述全部特点的典型的第四代的战斗机。
由于F -22 飞机过于昂贵,其生产型出厂单价在1.8 亿美元左右(2001 年币值),连美国也无力大量装备。
2009 年初,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否决了F-22 的继续生产,本在预料之中。
尽管这样,按原有的订单,F -22 的交付在2010 年左右仍然将会达到高峰。
固体火箭发动机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质量综合评价是火箭发动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发动机可靠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
随着国家对火箭发动
机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综
合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综合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五种: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分析和失效诊断分析。
定量评价是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它基于统计原理,依据火箭发
动机图形检测结果使用图形质量技术对发动机贮存、操作、维护等参
数进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以发动机参数归类、比较和分析为主要内容,涵盖发动
机性能参数、结构参数、发动机使用环境参数等多方面内容,获取发
动机总体质量状况和评价指标,主要用于火箭发动机的性能诊断。
故障树技术的应用基于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用系统思维结合
项目管理技术,将发动机系统的故障可能性用图形表示出来,从而方
便了系统的分析与诊断,加强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分析,找出发动机系
统的潜在故障源,形成可靠性分析报告。
可靠性分析侧重对火箭发动机各元件可靠性度量,使用概率因子、可靠性模型和MTBF等分析方法,进行评定与比较,确定可靠性水平。
失效诊断分析从失效原因和失效机理出发,依据火箭发动机失效
信息分析,完成失效诊断和故障诊断,从而发现实施技术改进的途经。
以上五种火箭发动机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各司其职,深度结合,
可有效提升火箭发动机质量可靠性,获得更高质量保障,从而确保火
箭发动机能够正常使用。
航空发动机性能特点及应用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力和推重比推力和推重比是衡量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推力指的是发动机产生的推进力,它直接影响飞机的加速能力和爬升性能。
推重比则是推力与飞机重量的比值,反映了发动机对飞机性能的影响。
现代航空发动机推力和推重比大大提高,能够实现更高的速度和更远的飞行距离,也为超音速、高空飞行和长航时飞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燃油耗率燃油耗率是衡量航空发动机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指的是发动机单位推力所需的燃油量。
燃油耗率越低,飞机的续航能力越长,航程也就越大。
同时,燃油耗率还直接影响航空运输的运营成本。
因此,发动机设计与燃油经济性是紧密相关的。
三、噪声和污染噪声和污染是限制航空发动机使用的因素之一。
随着对环保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现代航空发动机需要在噪声和污染控制方面进行不断改进。
大型喷气式客机发动机通过采用高科技降噪技术,如大型涡轮风扇、内置隔音罩、阻流板等,大幅度降低噪声水平。
同时,发动机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也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和对大气层的影响。
四、应用范围航空发动机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军用和民用等多个领域。
军用航空发动机需要具备高可靠性、战斗可靠性、适应各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高温高寒环境启动等特点。
民用航空发动机则需要具备高效、低污染、长寿命、低噪声等特点。
在商业航空方面,航空发动机的性能也直接关系到运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发动机的性能、经济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航空发动机是航空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不断提高将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促进全球航空运输业的繁荣和发展。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及特性综述摘要:本文是以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及特性为对象,通过研究了解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发动机速度特性、发动机工况与负荷、发动机性能指标分类、发动机调节特性、发动机性能特性、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校、指示功率、指示燃油消耗率等概念及数据,让我们直观及更方便的的方法了解发动机的性能和特性,使我在维修、检测及提升性能等一些方面能更快更有效。
一、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1、动力性指标2、经济性指标3、发动机速度特性4、发动机工况与负荷5、发动机性能指标分类二、发动机特性:1、基本概念2、发动机调节特性3、发动机性能特性4、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校正三、发动机的指示指标:1、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2、指示功率3、指示燃油消耗率一、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1.1、动力性指标(1)有效转矩(T+4)(单位N.m)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转矩(2)有效功率(Pe表示,单位KW)A、定义: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功率称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B、计算公式:(3)发动机产品铭牌A、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发动机产品铭牌上标明的功率及相应的转速称为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B、标定功率分类:15分钟功率、1小时功率、12小时功率、持续功率其中,汽车上常用15分钟功率作为标定功率1.2、经济性指标(1)表示方法:燃油消耗率(2)定义: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g为单位)(3)要求:燃油消耗率越低、燃油经济性越好(4)计算公式:1.3、发动机速度特性(1)定义: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2)来源:发动机台架试验(3)发动机外特性:节气门全开时,台架试验所得到的速度特性称为发动机外特性(4)发动机部分特性:除节气门全开外得到的速度特性称为部分特性(5)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图1.4、发动机工况与负荷(1)工况(发动机工作状况):一般用宅的功率与曲轴转速来表征,或也可用负荷与曲轴转速来表示(2)负荷:在某一转速下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1.5、发动机性能指标分类发动机的性能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功率,一个是扭矩。
功率的单位是千瓦或马力,扭矩单位是牛/米通俗的讲,功率反映的是车的绝对速度,或者说它可以跑多快;扭矩反映的是加速度,也就是提速行能。
一般来说,功率大的发动机可以跑得很快,达到200、300公里的速度都是可以做到的。
扭矩大的发动机提速性能好,加速快,灵活。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表述这两项指标的时候,不能脱离发动机转数,性能高的发动机可以在一个相当宽泛的转数范围内保持高功率和高扭矩。
比如说在2800~5500转的范围内,可以保持95%的功率或扭矩。
在转数越低的位置出现高扭矩,说明发动机的提速性能越好。
根据技术的地运用,发动机的排列也有很多方式,有直列的、水平对置的、V型排列的,W型排列的,还有转子发动机。
一般的特点是,直列发动机的扭矩特点比较突出;V型排列的运转稳定、安静,功率好。
此外,还可分为自然吸气发动机和增压发动机。
增压的又分为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等下面主要介绍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方式(一)涡轮增压器(Turbo)涡轮增压器(Turb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
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
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涡轮增压器(Turb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
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
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涡轮增压的最大优点是它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多。
带“T”发动机保养秘笈发动机经过增压后,零部件的结构需进行相应强化。
发动机工作中产生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平均温度将大幅度提高,这使发动机的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提高进气温度,因此增压发动机一般都要配备一个进气制冷装置,以降低进气温度,发动机体积和重量也会相应增加。
所以从使用、保养方面讲,必须加强发动机的强制保养工作,注意采用正确的操纵方法。
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发动机发动后,特别是在冬季,应让其怠速运转一段时间,以便在增压器转子高速运转之前让润滑油充分润滑轴承。
所以刚启动后千万不能猛轰油门,以防损坏增压器油封。
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运转后,应怠速运转3-5min再熄火。
发动机工作时,有一部分机油供给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润滑和用于冷却的。
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突然停机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为零,增压器涡轮部分的高温传到中间,轴承支承壳内的热量不能迅速带走,而同时增压器转子仍在惯性作用下高速旋转,因此,发动机热机状态下如果突然停机,会引起涡轮增压器内滞留的机油过热而损坏轴承和轴。
特别要防止猛轰几脚油门后突然熄火。
要按时清洁空气滤清器,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高速旋转的压气叶轮,造成转速不稳或轴套和密封件加剧磨损。
发动机机油和滤清器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杂质进入,否则机油润滑能力下降,从而会使涡轮增压器的过早报废。
拆卸增压器时,要保持清洁,各管接头一定要用清洁的布堵塞好,防止杂物掉进增压器内,损坏转子。
由于增压器经常处于高温下运转,它的润滑油管线因受高温作用,内部机油容易有部分的结焦,这样会造成增压器轴承的润滑不足而损坏。
因此,润滑油管线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要进行清洗。
经常注意检查增压器的运转情况在出车前、收车后,应检查气道各管的连接情况,防止松动、脱落而造成增压器失效和空气短路进入气缸。
当发现机油突然变脏,并且曲轴箱压力迅速升高;机油的过度消耗等现象时,涡轮增压器很可能有故障,必须拆下检修。
增压发动机的种类主要有4大类: 1.机械增压系统(Supercharger):装置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
优点:转子的速度与发动机转速是相对应的,所以没有滞后或超前,动力输出更为流畅;缺点:由于它要消耗部分引擎动力,会导致增压效率不高。
2.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达到增压目的。
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压气机由内燃机废气驱动的涡轮来带动。
一般增压压力可达180-200kPa,或300kPa左右,需要增设空气中间冷却器来给高温压缩空气进行冷却。
国内轿车1998年开始在排量1.8的奥迪200上运用,以后又有奥迪A6的1.8T、奥迪A4 1.8T,直至帕萨特1.8T、宝来1.8T。
优点:增加效率高于机械增压;缺点:发动机动力输出略滞后于油门的开启,加大油门后一般需要等片刻,稍后发动机会有惊人的动力爆发。
3.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大功率柴油机上用的较多。
复合增压系统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但结构过于复杂。
4.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
这种系统低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工况范围大;但尺寸大、笨重和噪声大。
涡轮增压工作原理最早的涡轮增压器用于跑车或方程式赛车上的,这样在那些发动机排量受到限制的赛车比赛里面,发动机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功率。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从而提高燃烧作功能力。
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惟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
我们平常所说的涡轮增压装置其实就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一般来说,涡轮增压都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
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二)机械增压(super charged)机械增压(super charged)是利用发动机的一部分动力带动增压装置,优点是动力可以得到线性提升,操控比较灵活,缺点是高转速区动力提升有限甚至反而下降,适合大型豪华房车,低转工作的越野车也应该适合。
机械增压器压缩机的驱动力来自引擎曲轴,一般都是利用皮带连接曲轴皮带轮,间接将曲轴运转的扭力带动增压器,达到增压目的。
依构造不同,机械增压会经出现过许多种类,包括叶片式(Vane)、鲁氏(Roots)、温克尔(Wankle)等型式,而活塞运动最早也被认为是一种机械增压,时至今日,则以鲁氏增压器最被广泛使用,更是改装的大热门。
鲁氏增压器有双叶与三叶转子两种型式,目前以双叶转子较普遍,其构造是在椭圆形的壳体中装两个茧形的转子,转子之间保有极小的间隙而不直接相连,藉由螺旋齿轮连动,其中一个转子的转轴与驱动的皮带轮连结,转子转轴的皮带轮上装有电磁离合器,在不需要增压时即放开离合器以停止增压,离合器则由计算机控制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机械增压的特征,除了在低转速便可获得增压外,增压的动力输出也与曲轴转速成一定的比例,即机械增压引擎的油门反应随着转速的提高,动力输出随之增强,因此机械增压引擎的操作感觉与自然气极为相似,却能拥有较大的马力与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