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含问题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86.26 KB
- 文档页数:10
【要点解读】1.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传热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错误!②与CO2反应:2Mg+CO2错误!2MgO+C③与H2O反应:Mg+2H2O错误!Mg(OH)2+H2↑④与H+反应:Mg+2H+===Mg2++H2↑.2.海水提镁错误!→Mg2++2OH-===Mg(OH)2↓↓错误!→Mg(OH)2+2HCl===MgCl2+2H2O↓错误!→MgCl2(熔融)错误!Mg+Cl2↑3.用途生产合金,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4.镁的重要化合物物质主要性质氧化镁碱性氧化物MgO+2H+===Mg2++H2O氢氧化镁中强碱Mg(OH)2+2H+===Mg2++2H2O难溶于水Mg2++2OH-===Mg(OH)2↓溶解度小于碳酸镁MgCO3+H2O错误!Mg(OH)2+CO2↑【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典型例题1】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或玻璃棒慢慢加入水中,并及时搅拌,A是错误的;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因此C不正确;蒸发溶液时应该用蒸发皿而不是表面皿,由于MgCl2水解,所以加热时必需在HCl的气氛中加热才能得到MgCl2固体,所以D不正确.【名师点睛】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重难点考向二】镁的提取工艺及原理【典型例题1】【2014·高考全国卷Ⅱ,36(1)(3)(4)】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二升高三第五讲Na Mg Al 及其化合物A知识点梳理一、概念1.酸性氧化物●-------能跟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_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
●规律-----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如:CO2、SO2、SO3、2.碱性氧化物●-------能跟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___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规律-----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如:MgO 、Na2O 、CuO3.两性氧化物-------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如:Al2O3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6H+ == 2Al3+ + 3H2O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4. 两性氢氧化物-------能跟______反应又能跟_______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氢氧化物。
如:Al(OH)3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NaOH== NaAlO2 + 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溶性氢氧化物氢氧化物难溶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5. 复盐●-------由两种或多种金属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叫复盐。
如:KAl(SO4)2正盐如:Na2SO4、K2CO3酸式盐如:NaHSO4、NaHCO3盐碱式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绿)复盐如:KAl(SO4)2●应用-----练习一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一组是( )A CO2、SO2、SO3、P2O5B MgO 、CaO 、Na2O 、CuOC Al2O3、Na2O2、Fe3O4、D H2SO4、HNO3、H2SO32下列物质中,既属于硫酸盐、又是钾盐及又是铝盐的是( )A K2SO4B Al2(SO4)3C KAl(SO4)2D KHSO4*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H2SO4溶液又能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HCO3B Al2O3C Al(OH)3D AlE NH4HCO3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其水溶液具有碱性的是( )A 盐酸B 碳酸钠C 硅酸钠D 二氧化硫二、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应用------练习二1把下列金属放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反应最剧烈的是( )A CuB ZnC MgD Al*2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最多的是( ) A Na B Al C Fe D Mg (小结)3.相同物质的量的Na、Fe、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A 1∶1∶1B 1∶2∶3C 3∶2∶1D 2∶1∶3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2Fe +3H2SO4(稀) == Fe2(SO4)3 + 3H2↑B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C Cu +2AgNO3 == Cu(NO3)2 + 2Ag高温D 2Fe +3H2O(g) == Fe2O3 + 3H2↑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的是( )A 4Al +3O2 == 2Al2O3B Fe + 2HCl == FeCl2 + H2↑C 2Na2O2 + 2H2O === 4NaOH + O2↑D Fe3O4 + 8HCl == FeCl2 + 2FeCl3 + 4H2O(二)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Na2ONaCl Na NaOH Na2CO3NaHCO3Na2O2●反应式:(1) ;(2)(3) ;(4)(5) ;(6)(7) ;(8)(9) ;(10)(11) ;(12)(13) ;●应用-----练习三1金属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生成的产物是( )A Na2OB Na2O2C NaOHD Na2CO3*2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投入到足量水中 B 投入到足量盐酸中C 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D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好放入足量水中3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 Na2OB Na2O2C NaOHD FeSO4*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有两种气体放出的一组是( )A过氧化钠与氯化铵溶液混合 B 氧化钠与氯化铵溶液混合C金属钠与氯化铵溶液混合D铝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5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A 氯化镁溶液B氯化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D硫酸铝溶液*6将4.6g钠放入95.4g水中,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巧解)A 等于4.6% B等于8% C 4.6% ~8% D 大于8%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水灭火B可将金属钠存放在煤油或四氯化碳中C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单质铜D金属钠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8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纯碱杂质, 最适宜加入的物质是( )A干冰 B NaOH C 盐酸D氢氧化钙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Na+H2O === NaOH + H2↑B 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2OH-+ CO2== CO32-+ H2OC 盐酸加入NaHCO3溶液中:H+ + HCO3-== H2O + CO2↑D NaOH加入NaHCO3溶液中:OH-+ HCO3-== H2O + CO32-(三)Mg、Al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1)与O2反应。
高三化学钠、镁、铝的性质知识精讲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钠、镁、铝的性质二. 教学目标: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了解镁及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运用氢氧化铝的两性能解决有关计算和图象问题。
三. 教学重点、难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四. 教学过程:(一)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性质:金属钠很软,用刀切开可以看到它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为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大;熔点(97.8℃)、沸点(882.9℃)都较低。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ⅠA族;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
因此,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强的还原性。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如与S、O2、Cl2等反应:2Na+S=Na2S;4Na+O2=2Na2O;2Na+O2 Na2O2;2Na+Cl2=2NaCl;钠还能与酸及水反应放出H2:2Na+2H2O=2NaOH+H2↑,反应比较剧烈;工业上利用钠作还原剂把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熔融卤化物中还原出来,但不能有水参与,否则就是与水反应;钠还可以和某些有机物反应:如钠与含有-OH官能团的有机物:醇、酚和羧酸等物质反应:2、钠的氧化物: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比较:物质普通氧化物Na2O 过氧化物Na2O2形成条件钠露置于空气中钠在空气中燃烧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电子式结构存在O2-离子存在O22-离子(过氧离子)属类碱性氧化物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稳定性不稳定稳定性质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与H+反应Na2O+2H+=2Na++H2O 2Na2O2+4H+=4Na++2H2O+O2↑与CO2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氧化性、漂白性无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3、氢氧化钠(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主要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易溶解于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涩味,有强碱性。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教案配习题经典第一章:钠元素及化合物1.1 钠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1.2 钠的化合物: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1.3 钠的重要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1.4 习题讲解与分析第二章:镁元素及化合物2.1 镁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2.2 镁的化合物:氧化镁、氢氧化镁、氯化镁2.3 镁的重要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2.4 习题讲解与分析第三章:铝元素及化合物3.1 铝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3.2 铝的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氯化铝3.3 铝的重要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3.4 习题讲解与分析第四章:钠、镁、铝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比较4.1 钠、镁、铝的物理性质对比4.2 钠、镁、铝的化学性质对比4.3 钠、镁、铝的重要反应及应用4.4 习题讲解与分析第五章: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5.1 钠、镁、铝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5.2 钠、镁、铝在能源领域的应用5.3 钠、镁、铝在化工领域的应用5.4 习题讲解与分析第六章:钠、镁、铝的合金性质与应用6.1 钠、镁、铝合金的特性6.2 钠、镁、铝合金的应用领域6.3 钠、镁、铝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工艺6.4 习题讲解与分析第七章:钠、镁、铝的提取与冶炼7.1 钠的提取与冶炼方法7.2 镁的提取与冶炼方法7.3 铝的提取与冶炼方法7.4 习题讲解与分析第八章:钠、镁、铝的化合物分析方法8.1 钠、镁、铝的化合物分析方法概述8.2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钠、镁、铝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8.3 离子色谱法在钠、镁、铝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8.4 习题讲解与分析第九章: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环境影响与防治9.1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9.2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9.3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环境友好型应用9.4 习题讲解与分析第十章: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技巧10.1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0.2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0.3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实验操作技巧实例10.4 习题讲解与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钠、镁、铝的原子结构与性质解析:理解钠、镁、铝元素的原子结构是掌握它们性质的基础。
第12讲镁、铝、铜及其化合物金属冶炼考纲要求 1.了解镁、铝、铜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金属材料的重要应用。
考点一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梳理一、镁、铝单质的性质1.镁、铝的结构和存在镁、铝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 族和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和,它们都是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铝的熔点比镁高,硬度比镁大。
3.对比掌握镁、铝的化学性质问题思考铝的化学性质用以下转化关系表示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Al +3O 2=====△2Al 2O 3 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 2Al +6H +===2Al 3++3H 2↑2Al +2OH -+2H 2O===2AlO -2+3H 2↑ 4.铝的制备(1)铝土矿――→提纯Al 2O 3。
(2)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 +3O 2↑。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两性)2.常见的铝盐——明矾(1)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 4)2·12H 2O ,属于复盐。
201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讲义第5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钠 导学诱思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写出5个方程式)?最终生成什么物质?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回归1.与非金属反应4Na +O 2===2Na 2O 现象:空气中,钠的切面变暗。
2Na +O 2=====点燃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2Na +Cl 2=====点燃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2.与水反应钠____在水面上,与水剧烈反应并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小球四处____,发出嘶嘶的声音,小球逐渐减小,最后消失,滴加酚酞试剂后溶液变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Na 与氧气反应因条件不同,产物也不相同;②Na 的性质很简单,用一句话[钠与酸、水、氯、氧、硫(均反应),安全保存煤油中]和一段话记忆:银白轻低软,传导热和电,遇氧产物变,遇氯生白烟,遇水记五点,浮熔游鸣红,遇酸酸优先,遇盐水在前。
考点1、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钠的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①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4Na + 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2O,加热:2Na + O2△Na2O2;②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OH + H2↑;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注意: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变白(生成氢氧化钠)潮解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
③钠与酸反应:如2Na + 2HC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Cl + H2↑,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因此Na放入到酸溶液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
同时Na 与H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是2:1。
④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
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2Na + CuSO4 + 2H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u(OH)2↓+ Na2SO4 + H2↑。
⑤钠与氢气的反应:2Na +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H。
NaH + H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aOH + H2↑;NaH是强的还原剂。
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通电2Na + Cl2↑。
二钠的化合物及其性质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Na2O: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Na2O + H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OH,Na2O + C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a2CO3,Na2O + 2HC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Cl + H2O .另外:加热时,2Na2O + 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专题五钠、镁、铝及其化合物考点1钠及其化合物1.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氧气B。
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C.产生④中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D。
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2。
[2020北京东城区二模]某实验小组利用pH传感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实验操作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①与②的实验数据相同,是因为②中的OH—未参与反应B.加入试剂的体积相同时,②中所得沉淀质量大于③中所得沉淀质量C。
从起始到a点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 CaCO3↓+2H2O+CD.b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c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3.[2018海南,17,10分]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CO2。
打开弹簧夹,制取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盛有、的洗气瓶(填试剂名称)。
反应结束后,关闭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其原因是。
(2)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步骤现象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
充分反应,放置冷却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溶液①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填标号)。
A.Na2O B。
Na2O2 C.NaOH D。
Na2CO3②为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据此推断黑色固体是。
③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