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传播
- 格式:ppt
- 大小:845.00 KB
- 文档页数:28
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起源和发展(转载)••发帖者1983•1楼一、多元文化主义的特征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最初作为一种文化政策出现在70年代以来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以后逐渐遍及美国和其他一些移民国家。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以及民族主义浪潮的发展,多元文化主义越出了政策领域,而成为一种政治思潮,在西方移民国家发展起来。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并没有统一的派别,内部有激进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保守的多元文化主义、温和的多元文化主义等。
从国别上说,多元文化主义也应各国的情况不同而各有不同,如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和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就存在很大差别等。
由于不同思想家身处不同国家,所处语境各异,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就五彩缤纷、多姿多彩。
因此,对于什么是多元文化主义也就不存在一个共同的定义。
不过,总体上看,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有下列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性。
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少数民族和边缘群体的独立价值,主张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要求主流文化或国家对其文化认同给予公共的承认。
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人是深受其所生长的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影响的,在他们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独特的文化认同对他来讲是生存之本。
文化少数民族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所以不应忽视或泯灭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
其次,主张少数民族的权利维护,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各民族和种族之间的平等,反对民族歧视以及同质化的文化霸权,反对文化帝国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及对好生活的不同理解,所以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完美的,都不能把自己的认同强加于其他文化之上,把任何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也不能用一种同质的文化来代替多元社会中多种文化共存的现实。
再次,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同时发展和享用自己的文化传统;要求主流社会采取差异原则,赋予文化少数民族以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A015027]课程中文名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程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Trends of Thought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2 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3.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二、课程性质、目标、要求及特色本门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选修课程。
是对《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学概论》的拓展和延伸,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进而增进学生对西方社会政治生活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
它主要研究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思潮的观点冲突和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以及各种政治思潮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联系。
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要采取研究型教学法,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方法。
在讲授时,在讲清各种思潮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各种知识、各种思潮的理论观点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上,以深化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学习与研究。
本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内容上注意了立足中国,放眼西方,既介绍又评论,在教学过程中,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重在使学生能够对精华和糟粕进行辨析,能够对疑难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对错误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同时紧扣现实作对比研究,以求正确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导论(共3学时)(一)教学内容:知识要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思潮,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演变,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主要思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研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什么是政治思潮,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几个主要思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
浅议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摘要】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其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另一种形式,不可避免的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
本文主要在阐述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进行了说明,并对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私有制;自由化1.新自由主义及其基本理论观点1.1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其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思潮,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由这个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造成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彻底暴露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弊端,它不仅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的一次全面否定,而且实际上宣告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
七十年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滞胀”,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政策显得束手无策。
新自由主义以非难“凯恩斯革命”,实现货币主义反革命而兴起。
新自由主义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革命兴起,生产力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
适应这种需要,新自由主义开始由理论、学术而政治化、国家意识形态化、范式化,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新自由主义并非是理论一致、观点统一的学术流派,新自由主义主要包括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等。
尽管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特点,但其基本理论观点还是相同的或相近的,概括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极力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西方主流经济学,不论其中的自由派或保守派,都是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的。
不过,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中,新自由主义派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的立场更坚决,态度更鲜明。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大纲(人大版)导论:(马德普)第一章自由主义(4万字)马德普第一节自由主义的兴起与流变第二节新自由主义第三节保守自由主义第二章保守主义(3.5万字)(黄岭峻)第一节保守主义的历史演变第二节传统保守主义第三节新保守主义第三章社会民主主义(3.5万字)(马德普)第一节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民主主义第二节民主社会主义第三节社会民主主义第四章无政府主义(2万字)(高景柱)第一节无政府主义的历史演变第二节无政府个人主义第三节无政府共产主义第五章法西斯主义(2.5万字)(高景柱)第一节法西斯主义的兴衰第二节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第三节德国的纳粹主义第六章基督教民主主义(2万字)(庞金友)第一节基督教民主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督教民主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第三节基督教民主主义的政策主张与实践(如能分为新教和天主教两节更好)1第七章共产主义(2.5万字)(薛新国)第一节共产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其在欧洲的演变第二节托洛茨基主义第三节欧洲共产主义第八章新左翼激进主义(4万字)(陈高华)第一节新左翼激进主义与新左派运动第二节新马克思主义第三节后现代主义第九章女权主义(2.5万字)(付翠莲)第一节女权运动与女权主义第二节自由女权主义第三节社会女权主义第四节激进女权主义第十章生态主义(2.5万字)(金韦亘、刘训练)第一节绿色运动与生态主义第二节绿色政治第三节生态社会主义第十一章社群主义与新共和主义(3万字)(刘训练)第一节社群主义形成与共和主义的复兴第二节社群主义第三节新共和主义第十二章多元文化主义(2.5万字)(李丽红)第一节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第二节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第三节保守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第四节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2编写要求和说明1、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严禁剽窃。
2、在内容上应采用学术界公认的、主流的观点,不宜强调或突出编写者个人的观点或学术界有争议的观点。
3、语言要简练,概念定义要清晰准确,文字要平实流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规范使用标点符号;除了个别重要概念外,尽量少附注外文;可少量使用图表。
第一讲自由主义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
它虽然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种种变化,但其基本特点并没有大的改变,那就是它强调个人自由的首要性,并把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作为政府基本的甚至唯一的目的,把宪政与法治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
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它倡导的一系列原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社会的历史进程,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代西方社会的政治面貌。
第一节自由主义的历史演变一、自由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自由主义的起源问题非常复杂,一般认为,它形成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不过,西方的自由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古代社会的城邦政治,造就了自由公民理念;共和制度培育的共和思想和法治精神,奠定了宪政的基础。
中世纪基督教的个人得救教义,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朦胧的个人主义意识,都为近代自由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营养与温床。
自由主义是在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革命中的英国资产阶级以自然法学说为基础,提出了以后成为自由主义支柱的一系列宪政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人权原则。
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被视为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认为国家的目的就是保护个人权利,其中保护财产是政府的首要目的;2.有限政府原则。
为防止国家超越保护人权的职能,强调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3.法治原则。
主张政府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经常有效的法律进行统治,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来进行统治;4.代议原则。
要求议会的立法活动应该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来承担;5.分权原则。
为限制国家权力,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以及为了有效地保障个人权利、实现法治,主张国家权力特别是立法权和执行权应该分开,由不同的机构分别行使;6.政教分离原则。
为维护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主张国家与教会应该分开,互不干涉,国家不得规定某一宗教为国教。
7.人民同意原则。
认为政治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政府的建立和变更都应该得到人民的同意。
社会:社会,即是由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
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以说流派纷呈,五花八门。
王玉莉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介绍的十二种思潮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包括新自由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未来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殖民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市场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等。
目录:第一章新自由主义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产生与复兴第二节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与主要流派第三节新自由主义评析第二章女权社会主义第一节女权社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第二节女权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第三节女权社会主义思潮评析第三章存在主义第一节存在主义概况第二节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第三节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第四节存在主义评析第四章后现代主义第一节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及基本主张第三节后现代主义评析第五章未来主义第一节未来主义的产生第二节社会历史学派的趋同论思想第三节生态学派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第四节未来主义评析第六章生态社会主义第一节生态社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第二节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第三节生态社会主义评析第七章后殖民主义第一节后殖民主义的兴起第二节后殖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第三节后殖民主义评析第八章法兰克福学派第一节法兰克福学派概况第二节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第三节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第四节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第五节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评析第九章市场社会主义第一节市场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第二节市场社会主义的三种模式第三节市场社会主义评析第十章弗洛伊德主义第一节弗洛伊德主义概况第二节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及应用第三节弗洛伊德理论的改造与发展第四节新弗洛伊德主义第五节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第六节弗洛伊德主义评析第十一章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一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特征第三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及其主张第四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评析第十二章“第三条道路”第一节“第三条道路”的兴起第二节“第三条道路”的基本思想第三节“第三条道路”评析参考文献后记。
西方现代思潮和文化的兴起与流行西方现代思潮和文化的兴起和流行,是一段颇具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时期。
这段时期的核心在于,西方社会和民众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变革和革新,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角度,探讨这一时期西方思潮和文化的兴起和流行。
1. 社会变革与思想启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社会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对传统社会和价值体系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批判。
这一过程中,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文化人等各个领域的人们,都对西方社会和文化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反思与重新构建。
2. 科技革新与文化创新本阶段所谓的文化创新,一方面是指在科技领域革新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象、规律以及人类经验的思考,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艺术和审美体验。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乃至整个西方现代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强调人的自主性思考和自由的创作。
3. 艺术运动与文化宣扬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现代主义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流派,代表作品有: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
这个时期的艺术思想和实践以个体主义为标志,强调艺术家个体创造和创作的自由。
这样的理念,不仅使现代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激发了对美学和审美体验的新思考。
4. 文化批判与思想启示此外,本阶段也涌现了不少重要的思想家、文化批评家和哲学家,他们在思想上的建构与创新,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化及其发展史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而且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和思想变迁。
总之,西方现代思潮和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是一段多彩多姿的历史时期,它对西方社会和全球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今,随着不断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的经验、思想、审美和文化成果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