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分析设计—第五章 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7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一、物流系统的含义: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的要素的统一体.二、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1、系统资源要素:人、财、物、设备、信息、任务2、物流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节点路线要素(网络要素):工厂、商店、码头、物流中心、车站等4、支撑手段要素:体制、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5、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备、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组织管理6、系统的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第二节、物流系统化推进一、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化含义:为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把物流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大的物流系统,并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效、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物流系统化目标:(5s)是物流系统具有良好的服务性、快捷性、库存合理、设施规模适当、面积和空间利用率高。
物流系统化的原则: 1大量化 2计划化 3短距离化 4共同化 5标准化 6信息化三、需要首先掌握的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1商品种类item 2商品数量quantity3商品流向route 4服务水平service 5需求时间time 6物流成本第三节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含义物流系统规划一般含义:对拟建的物流系统做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计划与蓝图.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1):相同之处:a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级阶段内容上不包括项目图纸设计b、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同(2):不同之处:a、目的不同 b、内容不同四、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类型及其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是原有物流系统向新型物流系统转变的改造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1物流战略规划 2物流系统模式设计 3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 4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 5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6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课本16页图了解)第四节物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求1以整体为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目标 3运用定量方法 4凭借价值判断四、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素(p18)对物流系统分析,一般要考虑以下目标:1物流系统目标2替代方案3模型4费用和效益5评价标准五、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原则(p18)1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3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相结合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物流战略规划第一节物流战略概述一物流战略概念物流战略:是企业充分了解市场和物流环境以及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对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总体谋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物流需求与挑战(上)1. 物流需求的定义物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等主体对物流服务的具体要求,包括商品的数量、质量、运输方式、服务时效、成本控制、信息反馈等方面。
2. 物流需求的现状(1)全球物流需求增长趋势-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物流需求增长。
- 跨国公司的发展带动全球供应链物流需求的上升。
- 电子商务的兴起增加了对快递和配送服务的需求。
(2)我国物流需求特点- 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与GDP增长同步。
- 物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
- 区域间物流需求不平衡,东部地区需求量大于中西部地区。
3. 物流需求面临的挑战(1)物流成本问题-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较高,影响企业竞争力。
- 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均有优化空间。
(2)物流基础设施挑战- 物流基础设施总体不足,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
- 现有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高效物流需求。
(3)物流服务能力挑战- 物流企业服务范围有限,难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 物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二、物流需求与挑战(下)1. 物流需求趋势(1)个性化与定制化- 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
- 企业需要提供更加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
(2)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 消费者对环保物流服务的需求上升。
(3)供应链整合- 企业追求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 物流服务需与其他供应链环节紧密协同。
2. 应对物流需求的策略(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物流网络覆盖面。
- 推动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2)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能力。
- 支持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智能物流。
(3)发展多式联运和物流网络- 推广多式联运模式,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任务: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能够快速适应物流工作和开展有关物流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时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物流系统了解物流系统的研究要素,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掌握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掌握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了解物流系统常用技术。
重点: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难点:双重区域处理系统。
第二章物流系统结构了解物流系统治理结构中的单边、双边、三边治理模式,物流接口无缝化原理,我国物流技术装备现状;理解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网络结构,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物流技术体系的组成;掌握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物流系统的多边治理模式,物流要素集成原理,物流技术的涵义及分类。
重点: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物流系统的多边治理模式,物流要素集成原理,物流技术的涵义及分类。
难点:物流接口无缝化原理第三章物流系统规划了解物流规划的层次,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的意义,企业物流中心型态;理解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选用,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功能,基础规划资料分析;掌握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原则、物流中心规划的主要步骤,基础规划资料收集,方案评估的方法。
重点: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原则、物流中心规划的主要步骤,基础规划资料收集,方案评估的方法。
难点:企业物流中心规划及方案评估第四章物流园区规划理解物流园区的概念、特点、作用、分类与功能;掌握物流园区的区位选择及其建设与运作模式;了解国外和国内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
重点:物流园区的概念、特点、作用、分类与功能;物流园区的区位选择及其建设与运作模式难点:物流园区的区位选择的评价体系第五章配送中心规划理解配送中心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掌握配送中心的功能及影响因素,配送中心的选址及布局;了解配送中心的设施与设备规划,配送中心的建设。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规划的基本要素等概念以及物流系统化推进的思想,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相应素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物流规划基本要素、物流系统化推进及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物流规划基本要素、物流系统化推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意义、内容。
教学难点:物流系统化推进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系统概述;②物流系统化推进;③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
第二章物流战略规划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战略环境的分析、方案的设计、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提高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培养其求实精神及科学素养。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物流战略规划的内涵、领悟物流战略规划的意义、掌握影响物流战略的环境因素、掌握物流战略规划的环境分析方法、理解物流战略方案制定的要点、理解三种基本物流战略、掌握战略目标确定方法、理解物流战略实施计划、掌握基于战略实施的物流系统设计和改善内容、理解物流战略控制与评价意义及管理过程。
教学重点:物流战略规划的内涵、物流战略规划的环境分析方法教学难点:基于战略实施的物流系统设计和改善内容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战略概述;②物流战略环境分析;③物流战略方案的设计;④物流战略方案的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辅助案例分析。
第三章物流系统模式及组织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模式设计和组织设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模式的含义,物流系统模式设计的内容与理论依据,物流组织设计的原则、基本类型与特点。
教学重点:几种典型的物流分销系统模式、物流管理组织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教学难点:物流系统模式的设计内容与理论依据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系统模式设计;②物流组织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辅助案例分析。
第四章物流网络与选址规划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进行物流网络的选址与规划,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领域课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方案
《物流流程分析》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课程编号:50358030编制时间:2008.8 编制人:沐潮
《SLP与VisFactory应用》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课程编号:50358030编制时间:2008.8 编制人:沐潮
SLP学习教学单元1设计方案
KFC SLP运用教学单元2设计方案
VisFactory应用教学单元3设计方案
《单一产品的物料搬运系统》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课程编号:50358030编制时间: 2008.8 编制人:沐潮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及方案》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课程编号:50358030编制时间:2008.8 编制人:沐潮
《EIQ规划分析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课程编号:50358030编制时间:2008.8 编制人:沐潮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课程编号:50358030编制时间:2008.8编制人:沐潮
《国际物流系统及解决方案》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课程编号:50358030编制时间:2008.8 编制人:沐潮。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五篇模版)第一篇: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简答物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目的是将货物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数量,以最合适的费用,准确无误的送达目的地,完成物品的使用价值的物理性转移,最终实现物品的社会价值。
目的性,追求系统整体最优,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的关系,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的子系统发挥作用,物流系统需要通过信息的反馈加以控制。
企业的战略环境: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物流体系环境。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1)客户服务目标(服务水平;功能定位);2)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节点的数量、功能;运输通道);3)物流节点的内部布局;4)仓储系统;5)信息系统;6)运输管理;7)运营战略;8)管理组织。
过程:确定企业目标战略,确定客户服务需求,根据规划内容做整体物流规划,保证规划符合企业目标战略、客户服务需求,进行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最后做总体绩效评估多式联运的优越性:1统一化、简单化2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货运时间、降低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3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杂费用4 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实现合理运输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相同之处:1物流系统的规划工作于物流系统的设计工作都属于物流系统的高阶段设计过程,内容上不包括项目施工图纸等的设计。
2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似。
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都是以物流学原理为理论依据,运用系统分析的观点,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
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不同之处:1目的不同,物流系统规划是关于物流系统建设的全面长远发展计划,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理论依据。
物流系统设计是在一定技术与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系统的建设预先制定详细方案,是项目运作或施工设计的依据。
2内容不同,物流系统规划强调宏观指导性,物流系统设计强调微观可操作性。
一般情况下,规划与设计两者紧密联系,难以截然分割,人们往往将之合二为一笼统称之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物流系统规划基本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特征:整体性、层次性、边界性、目的性、相关性、最优性。
物流系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物流目标而设计的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流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目标是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流“5S”:优质服务、快速及时、节约空间、规模优化、合理库存。
效益悖反现象:仓库的高层堆码可以提高仓库利用率但降低了货物拣选的效率。
物流的分类:按性质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按活动空间范围分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按作用分类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按流向分正向物流、逆向物流;按空间位置分地下物流、地上物流。
物流六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
物流系统要素: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信息系统、组织与管理。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
物流系统网络结构:社会物流网络、企业物流网络企业物流系统网络结构形式:直送形式、经节点形式。
单中心多层次:若干配送中心单个物流中心。
多中心多层次:若干配送中心若干物流中心。
简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①物流网络规划:即确定物流网络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包含线路规划和选址规划;②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即确定物流设施内部各种功能区域的平面布局方案;③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设计:即选择合适的物流设备并根据方案布置;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⑤物流运作系统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方法:运筹学方法(线性规划、网络与图论、存储论、排队论、动态规划、决策论)、启发式算法(模拟退火法、禁忌搜索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法)、计算机仿真算法。
第二章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
物流网络按结构分为点状结构、线状结构、圈装结构(物流效率最高)、树状结构、网状结构。
.LD-CED模式:以物流中心加配送中心为核心、以收集、交换、发送为运作机制的网络构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