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本定律相量形式
- 格式:ppt
- 大小:387.02 KB
- 文档页数:1
tωAi /A222032πtAi /A 2032π6πA102i 1i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练习与思考]4—1-1 在某电路中,()A t i 60 314sin 2220-=⑴指出它的幅值、有效值、周期、频率、角频率及初相位,并画出波形图。
⑵如果i 的参考方向选的相反,写出它的三角函数式,画出波形图,并问⑴中各项有无改变? 解:⑴ 幅值 A I m 2220有效值 A I 220=频率 3145022f Hz ωππ===周期 10.02T s f==角频率 314/rad s ω=题解图4。
01初相位 s rad /3πψ-=波形图如题解图4.01所示 (2) 如果i 的参考方向选的相反, 则At i ⎪⎭⎫ ⎝⎛+=32 314sin 2220π,初相位改变了,s rad /32πψ=其他项不变。
波形图如题解图 4.02所示。
题解图4。
024—1-2已知A)120314sin(101 -=t i ,A )30314sin(202+=t i⑴它们的相位差等于多少?⑵画出1i 和2i 的波形。
并在相位上比较1i 和2i 谁超前,谁滞后。
解:⑴ 二者频率相同,它们的相位差︒-=︒-︒-=-=1503012021i i ψψϕ+1+1(2)在相位上2i 超前,1i 滞后。
波形图如题解图4.03所示。
题解图4。
03 4—2—1 写出下列正弦电压的相量V )45(sin 2201 -=t u ω,)V 45314(sin 1002 +=t u 解:V U ︒-∠=•4521101 V U ︒∠=•4525024-2-2 已知正弦电流)A60(sin 81 +=t i ω和)A 30(sin 62 -=t i ω,试用复数计算电流21i i i +=,并画出相量图.解:由题目得到A j j j j I I I m m m ︒∠=+=-++=︒-︒+︒+︒=︒-∠+︒∠=+=•••1.231093.32.9)32.5()93.64()30sin 630cos 6()60sin 860cos 8(30660821 所以正弦电流为)A 1.23(sin 101 +=t i ω题解图4.04 相量图如题解图4.04所示。
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
2.功率平衡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负载越小。
5.电路的断路与短路电路的断路处:I=0,U≠0 电路的短路处:U=0,I≠0 。
1.几个概念: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1)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2)表达式:i进总和=0 或:i进=i出(3)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位的概念(1)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称为接地。
(3)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4)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四.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1.理想电压源(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理想电流源(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1)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电压源起作用。
4.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1)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可将电阻去掉(断开),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7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1. 电阻元件 VCR 的相量形式设图8.13(a)中流过电阻的电流为则电阻电压为:其相量形式:图8.13(a)以上式子说明:(1)电阻的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满足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图8.13(b)为电阻的相量模型图。
图 8.13( b )(2)电阻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也满足欧姆定律:U R = RI(3)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即:ψu = ψi电阻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及相量图如图8.14(a)和(b)所示。
图 8.14(a)(b)电阻的瞬时功率为:即瞬时功率以2ω交变,且始终大于零,如图8.14(a)所示,表明电阻始终吸收功率。
2. 电感元件 VCR 的相量形式设图 8.15(a)中流过电感的电流为则对应的相量形式分别为:图 8.15 ( a )( b )以上式子说明:(1)电感的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满足关系:,其中X L=ωL=2πfL ,称为感抗,单位为Ω(欧姆),图8.16(b)为电感的相量模型图。
(2)电感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满足关系:,表示电感的电压有效值等于电流有效值与感抗的乘积。
(3)电感电压超前电流相位,即:电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及相量图如图8.16(a)和(b)所示。
注意:(1)感抗表示限制电流的能力;(2)感抗和频率成正比如图8.16(c)所示,当;电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及相量图如图8.16(a)和(b)所示。
图 8.16 (a)(b)(c)电感的瞬时功率为:即电感的瞬时功率以 2ω交变,有正有负,如图8.16(a)所示。
电感在一个周期内吸收的平均功率为零。
3. 电容元件 VCR 的相量形式图 8.17 ( a )( b )设图8.17(a)中电容的电压为:则对应的相量形式分别为:以上式子说明:(1)电容的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满足关系:其中X C =1/ωC ,称为容抗,单位为Ω(欧姆),图8.17(b)为电容的相量模型图。
(2)电容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满足关系:,表示电容的电压有效值等于电流有效值与容抗的乘积。
电阻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为电阻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在直流电路中,根据电阻的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电阻R,即I=U/R。
这个定律是以标量形式表示的,但是当电路中存在交流电时,我们需要考虑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这时就需要使用电阻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1. 相量形式的定义电阻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可以写作I=U/Z,其中I为交流电流的复数形式,U为交流电压的复数形式,Z为电路的阻抗。
阻抗是一个复数,包括电阻和电抗两部分,电抗由电感和电容所引起。
相量形式的定义考虑了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更准确地描述了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 阻抗的概念阻抗是交流电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电流对电压的阻碍程度。
阻抗的大小和相位决定了电路对交流电的响应。
阻抗的复数形式为Z=R+jX,其中R为电阻,X为电抗。
电阻和电抗都是实数,电抗可以是电感引起的感性电抗,也可以是电容引起的容性电抗。
阻抗的模值|Z|表示电路对交流电源的阻碍程度,相位角θ表示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3. 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是非常重要的。
相位差决定了交流电路中能量的传递方式和电路元件的工作状态。
相位差正负表示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对关系,相位差为正表示电流超前于电压,相位差为负表示电流滞后于电压。
相位差的大小与电路的阻抗有关,阻抗越大,相位差越大。
4. 应用举例电阻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交流电路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来判断电路中的故障。
当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为零时,表示电路处于纯电阻负载状态,当相位差不为零时,表示电路中存在电感或电容的影响。
通过分析相位差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判断电路中元件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总结:电阻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考虑了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更准确地描述了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阻抗是一个复数,包括电阻和电抗两部分,阻抗的大小和相位决定了电路对交流电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