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专题词性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37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 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词性初中语文语法——词性(一)实词1.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2.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
3.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
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表示形状的如“小”(另外如“大”“高”“圆”等);表示性质的如“镇定”“勇敢”“乐观”;表示状态的如“朦胧”“橘红”“远”等。
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
恰当使用形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4. 代词注意下边句子中加线的词。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不少的人……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上面句子里加线的词都是起指代作用的,称为代词。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人家;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哪里;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七年级语文上册词性知识讲解一、词性概说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根据的词的特点。
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二、词性分类(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常见的名词有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等。
2、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镰刀、蟋蟀、水藻”等。
3、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等。
4、表示时间,如“秋天、昨天、过去、早晨”等。
5、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左、后、中、东、前面、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常见的动词有1、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表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如“增加、减少、扩大、降低、发生、出现”等。
2、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如“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汉语语法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和句群。
研究语法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和规则,提高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
根据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等六类。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等六类。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抽象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包括多种类型的动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包括多种类型的形容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物量词分为个体量词和集合量词,还有度量衡量词和临时量词。
个体量词包括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集合量词包括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度量衡量词包括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临时量词包括杯、车、筐、挑、捆、抱。
动量词也分为专用的和借用的。
专用的动量词包括遍、回、阵、顿、番、遭、次、趟;借用的动量词包括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
此外,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架次、人次、吨公里、吨海里、秒立方米等。
代词是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包括我、你、他、它、咱、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彼此;疑问代词包括谁、什么、哪(些)、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少、几多、多么;指示代词包括这(些、儿、样、里、么、会儿)、那(些儿、样、里、么、会儿)等。
副词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的词。
常见的副词包括程度副词(很、挺、怪、更、最、太、极、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比较、格外)、范围副词(都、只、也、光、单、凡、净、一贯、一概、仅仅、大半、统统、通通、单单)、时间、频率副词(正、刚、才、就、常、便、曾、立刻、刚刚、常常、往往、逐渐、终于、马上、已经)、重复、反复副词(又、还、再、一连、再三、连续、反复、不断、屡次、重新)、情貌副词(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贸然、默默)、肯定、否定副词(必、准、一定、必定、必然、的确、准保、不、没、没有、别、甭)、估量副词(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恐怕、几乎)、语气副词(却、偏、岂、偏偏、难道、简直、反正、果真)和方式副词(悄悄、暗暗、亲自、一齐、互相)。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第一讲: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考纲要求:1 了解什么词性,词性的分类。
2 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含义分类。
3 能够区别出名词动词形容词。
二、要点梳理:1、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2、词类(词性)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3、名词1),定义: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2),分类:"专用名词","抽象名词","方位名词",4、动词1),定义: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分类:略5、形容词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三、课后练习1、指出属于方位名词的一组是:A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B范畴思想质量品德C上下左右D小红马甲蓝天白云2、下边语段表示人名的是: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A孔子闰土父亲B三味书屋C正午晚上D中间下面梅花鹿3、下边语段表示判断的动词是: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A 穿跳爬B 走纪念责备C 有D 是4、下边语段表示性质的形容词是: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A小B镇定C朦胧D橘红答案:1C 2A 3D 4B第二讲: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一、考纲要求1 掌握区分名词和谓词的方法。
2 掌握区分出动词和形容词的方法。
3 运用方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二、要点梳理(一)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如下:1、能否经常做主语宾语。
七年级语法:词性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实词:(一)名词人事名词:鲁迅、太阳、山;时间名词:春天、明年;处所名词:北京、学校;方位名词:上、下;抽象名词:品德、质量;判断技巧:1、能受数量词的修饰;2、不受副词“不”的修饰。
(二)动词一般动词:走、看;存现动词:有、死亡、消灭;情态动词:爱、恨、怕、想念;判断动词:是;能愿动词:能、能够、愿、肯、敢;趋向动词:进、出、上来、去、上去;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例如: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3.助动词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
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
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
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暖和了”。
4.趋向动词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
作趋向补语,如“拿<出>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表形状、颜色的:长、短、红、绿、笔直;表性质的:好、坏、美丽、大方、软、平常;表状态的:快、慢、生动;判断技巧:1、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2、一般可以受副词“很”的修饰,(特殊情况:“雪白”除外)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
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5、方位名词:上、前、东、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大、圆、粗、滑、平、高、宽、窄、美、丑、温柔、平缓、笔直2、表示性质:好、冷、酸、甜、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3、分数、25‰、几分、几成4、小数:0.25、12.34 5、倍数:一倍…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