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词性的分类和辨析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 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部编七年级语文词性分析一、引言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修的一门学科,其中词性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理解词性的概念和特点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词性进行分析,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词性的理解和应用。
二、名词名词是指事物的名称。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名词。
名词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两种类型。
具体名词用于表示能够直接感知的人、事、物等,比如“桌子”、“张三”等;抽象名词用于表示无法直接感知的概念、状态、情感等,比如“幸福”、“友情”等。
三、动词动词是指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动词的出现频率很高。
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需要接一个宾语,而不及物动词不需要接宾语。
同学们在学习动词时,要注意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等变化形式。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或性质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形容词的运用很多。
形容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也可以通过连系动词与名词进行修饰。
形容词的使用可以丰富语言表达,使描述更加生动具体。
五、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副词的用法较为广泛。
副词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程度、方式等。
同学们在使用副词时要注意副词的位置和搭配。
六、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同学们在学习代词时要注意代词的引用和指代的准确性。
七、介词介词是表示事物之间位置、关系或动作方向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介词的运用不可或缺。
介词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同学们在学习介词时要注意介词的搭配和用法。
八、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句子等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连词的使用常见。
连词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等。
同学们在学习连词时要注意连词的使用条件和引导句子的作用。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与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及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局部,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局部〕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刚。
处所名词,如:颐与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认,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与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开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局部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疑心。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部编版七年级语法:词性常识七年级上册: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七年级下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一:实词:(一)名词人事名词:鲁迅、太阳、山;时间名词:春天、明年;处所名词:北京、学校;方位名词:上、下;抽象名词:品德、质量;判断技巧:1、能受数量词的修饰;2、不受副词“不”的修饰。
(二)动词一般动词:走、看;存现动词:有、死亡、消灭;情态动词:爱、恨、怕、想念;判断动词:是;能愿动词:能、能够、愿、肯、敢;趋向动词:进、出、上来、去、上去;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 、“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例如: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3.助动词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
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
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
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暖和了”。
4.趋向动词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
作趋向补语,如“拿<出>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表形状、颜色的:长、短、红、绿、笔直;表性质的:好、坏、美丽、大方、软、平常;表状态的:快、慢、生动;判断技巧:1、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2、一般可以受副词“很”的修饰,(特殊情况:“雪白”除外)(四)数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
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汽车;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传统、法律、爱情;4、表示时间的,如:春天、昨天、过去、将来、春节、晚上、戊戌;5、表示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
6、专有名词:中国、上海、阿尔卑斯山、珠穆朗玛峰等。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如:说、笑、看、写;2、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3、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能够、可能、会、要、敢、可、可以、应、应该、应当、肯、愿、愿意。
这些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例如:当我最后能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去、进;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词,主要是一个“是”。
三、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状态的,如:快、软;2、表示性质的,如:好、美、纯粹;3、表示颜色,如:黑、红、青、苍白。
4、表示形状,如:大、高、宽;四、数词:是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
1、表示确数,如:一、二、百、七千;2、表示概数,如: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3、表示序数,如:第一、老二、(正月)初五、三叔、七年级。
五、量词:表示单位的词。
1、表示事物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台、件、对、吨;2、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如:次、趟、遍。
例如:他踢了我一脚;我打了他一下。
六、代词:是代替其它的词或者短语的词。
代词有三种:1、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如:我、你、他、她、它2、起区别作用的指示代词,如:这、那、这样、那样、这么、那么;3、用于提问的疑问代词,如:谁、怎样、哪儿、哪里、什么。
词类分类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人事名词:如,人学生鲁迅《离骚》政治文化2、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星期天母亲节刚才3、处所名词:如,上海中国远处周围里屋郊区4、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里外旁内东西判断方法:1、能受数量词修饰。
两个城市一些学生一点儿水2、不受副词“不”修饰。
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
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4、可能意愿(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
如,能够解决)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
动词的判断方法:1、不能受“很”修饰(除能愿和心理活动动词外)2、标志:“着”“了”“过”动词的语法功能:1、常作谓语2、大部分能带宾语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性状、颜色等的词。
1、种类:(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2、判断方法:(1)一般能用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少数本身就表示程度“雪白、完美”等)(2)大多可以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实用文档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亓条)河。
集吅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吅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的十二种分类及词类辨析基础·词性现代汉语词性的12种分类及词类辨析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1)“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12类词性)(教学
案、教案)
现代汉语的词性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而虚词则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可以分为表示人的、具体事物的、抽象事物的、时间的、方位的和专有名词。
动词则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发展变化等意义,包括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可能意愿和趋向的动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和颜色,包括表示状态、性质、颜色和形状的形容词。
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包括表示确数、概数和序数的数词。
量词表示单位,包括表示物量和动量的量词。
代词是代替其他词或短语的词语,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初中语文词性的分类和辨析
Ⅰ、分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Ⅱ、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
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
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
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
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5 ) .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
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
(动词)把书拿来。
(介词)拿把菜刀来。
(量词)开了一朵花(名词)花了很多钱。
(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
(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
(动词)
买了一把锁。
(名词)把门锁上。
(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
(动词)他坐得很端正。
(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
(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
(名词)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
(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
(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你跟姐姐回家吧。
(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形容词)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形容词)我今天又白跑了。
(副词)
词性专项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肃立 B.也许立刻
C.聪明智慧
D.欣然果然
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
(动词)
2.队员们精疲力尽。
(名词)
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形容词)
4.输得精光。
(副词)
四、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形容词)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动词)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名词)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形容词)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动词)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名词)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形容词)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形容词)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动词)
五、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B)
A.电灯突然亮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六、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
B.叹词
C.介词
D.拟声词
越发(副词)除了(介词)始终(副词)依照(介词)沿着(介词)索性(副词)扑通(拟声词)哦(叹词)屡次(副词)何必(副词)自从(介词)砰(拟声词)啊(叹词)却(副词)
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