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上美术1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_图文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3
第1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以可塑或可雕刻的立体材料,通过不同的手法制作出的各种表达思想、观念、情感的三维实体造型艺术。
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的雕塑艺术。
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的精湛工艺,皇家的喜好与民间的品味,朝代的更迭,儒、释、道的兴衰,哲学思潮的传播,社会风尚和社会阶层的转变,民族文化的交汇,中外文化的碰撞……这些都直接反映在雕塑上。
中国雕塑体现了民族历史的发展轨迹,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
一、教学路径中国的雕塑艺术如同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一样,也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而不是偏重于再现对象的形状,具有本民族的美学特征。
在突出对象的神态和气质方面,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韵,而不像西方雕塑追求形象的逼真。
这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审美特征,也是教学中应向学生讲述、渗透的主要内容,要使学生准确把握古代雕塑艺术的情致和意蕴。
二、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学生能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工艺的发展和审美演变;了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化内涵。
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与方法■《说唱俑》1. 基本信息:东汉,四川成都出土,高5 5 厘米。
涟水县外国语中学学习导航年级:九学科:美术内容: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课时: 2 执笔:漆云审核: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师给出)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学生能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工艺的发展;了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化内涵。
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认识学习过程:一、基础学习(自学新知):课本例题《说唱俑》《铜奔马》1..基本信息:2.造型特征:3.制作工艺:4.历史价值:二、重点探究■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课堂上组内合作交流)1. 基本信息: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2.造型特征:围绕同一主题展现,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
3.制作工艺:石雕,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依石造型,手法简练,采用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手法,有详有略地做写意性的雕刻,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神态与动感。
4.历史价值: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第八大奇迹。
它以磅礴的气势、雄浑的美,向后人展示了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
A.谈谈你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全班讨论组内交流总结1234B.自学示例作品2:《六朝陵墓雕刻》,组内相互说说。
自主学习新知■陵墓雕刻立马■宗教雕塑四大石窟■寄托思念人民英雄纪念碑示例作品1:《艰苦岁月》教师讲解1.基本信息2.造型特点:3.历史价值:三、重点探究(小组合作)圆雕和浮雕区别,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及作品作者,艺术风格四、美化生活雕塑谈谈你见过的广场雕塑作品A:《五月的风》 B:《五羊雕像》学生总结五、课堂总结跨组展示学生总结中国的雕塑艺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