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歌词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对花(咸水歌)-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花”(咸水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2.学习“对花”(咸水歌)的歌词和旋律;3.掌握“对花”(咸水歌)的旋律特点,如节奏、音高等;4.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感受音乐美,培养音乐欣赏能力;5.改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素质,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对花”(咸水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对花”是广东花城(即广州)民歌中的一首歌曲,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著名的民歌,流传广泛;•歌曲演唱者很多,但最著名的版本当属谭咏麟歌曲专辑中的《对花》,成为了广州经典代表性音乐之一;•“对花”所指的“花”是广东话中指的“茶花”,也叫“大红袍花”。
这种茶花花形艳丽,色彩绚烂,象征着喜庆和成功,广东人相信它能够带来好运,因此喜欢在各种场合使用;•此歌词描述了在广州人们喜欢在茶楼、酒楼用茶点,常会对着花品茶,表达愉悦心情的情景。
2. “对花”(咸水歌)的歌词和旋律•“对花”的歌词简洁易懂,用白描的写法,抒发了人们对茶文化和生活的喜爱;•“对花”(咸水歌)的旋律优美动听,属于传统广东音乐,旋律简单明快,具有较强的民间音乐风味;•“对花”的旋律中充满了一种悠扬的感觉,节奏舒缓自然,让人感觉到融入了它所描绘的茶食茶文化,并有种怡然自得的感觉。
3. “对花”(咸水歌)的旋律特点•“对花”是交替进行性歌曲,A部、B部曲式分明,没有大幅度的高潮和转折;•此曲的节奏非常稳定,没有特别明显的强拍和弱拍,更像是远处传来的温柔乐声,使听众保持沉静;•旋律中有一些情感强烈的音高波动,如“意思到底是什么”,反映作者在一些情感方面的强烈表达。
三、教学方法•听唱法;•演唱法;•合唱法;•对比法;•分析法。
四、教学步骤1.引入首先介绍“对花”(咸水歌)的背景和历史,让学生了解到这首歌曲的来历和特点。
并播放一段“对花”(咸水歌)的曲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它的旋律特点。
2.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含义,并引导学生认真欣赏歌曲,感受旋律和氛围。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对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简谱歌曲,这首歌曲以对唱的形式,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歌词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简谱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简谱的讲解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景象有较强的感知和表现欲望,有利于学习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对花》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简谱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通过对唱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表演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简谱的识别和运用。
2.重点:歌曲《对花》的旋律和歌词。
3.难点:对唱形式的配合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简谱知识,分析歌曲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对唱法:分组进行对唱练习,提高合作表演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简谱教材、歌曲音频、视频等。
2.教学器材:钢琴、音响、话筒等。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对花》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对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随后,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用手拍打桌面或脚踩地面,感受节奏韵律。
接着,教师教授简谱知识,让学生认识简谱,并尝试用简谱唱出歌曲旋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对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对花》(1)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湘艺版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这首歌曲以对唱的形式展开,歌词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歌曲的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同时,他们对于对唱形式的音乐作品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中的某些音乐符号和技巧,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他们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对花》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
2.培养学生对于对唱形式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对花》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等音乐符号和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
2.运用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3.利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对唱练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采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歌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美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对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3.学唱: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练习:学生进行分组对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讲解切分音、附点音符等音乐符号和技巧。
5.展示: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歌曲的曲名《对花》、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以及重点讲解的音乐符号和技巧,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第1篇一、引言拉歌词,又称陕北民歌,是流传于我国陕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人的喜爱。
本文将摘抄一些经典的拉歌词,并对其进行简要解读,以期为读者带来一份别样的文化享受。
二、经典拉歌词摘抄1. 《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这首歌曲以鲜明的革命主题,歌颂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歌词简洁明了,旋律激昂,富有感染力。
2. 《脚夫调》脚夫调,脚夫调,脚夫走路慢慢摇,走遍千山万水路,只为挣俩钱儿花。
这首歌曲以脚夫的视角,描绘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历程。
歌词朴实无华,道出了脚夫们勤劳、朴实、善良的品质,令人感慨万分。
3. 《信天游》信天游,你慢些走,我在这里等你好久久。
你从山中来,带着清风来,我心中欢喜,盼你早归来。
这首歌曲以信天游的形式,表达了情人之间的思念之情。
歌词优美动人,旋律悠扬,让人陶醉其中。
4.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革命队伍向前站。
陕北人民有信心,红军万岁,万岁,万万岁!这首歌曲以山丹丹花为象征,歌颂了红军的英勇顽强和陕北人民的坚定信念。
歌词铿锵有力,旋律激昂,展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5. 《兰花花》兰花花,兰花花,风吹花瓣落下来。
小妹妹,小妹妹,来把兰花花采。
这首歌曲以兰花花为题材,描绘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形象。
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展现了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
6. 《走西口》走西口,道儿长,家乡的亲人泪两行。
走西口,心里苦,为了生活不得不远行。
这首歌曲以走西口为背景,反映了陕北人民为了生活而背井离乡的艰辛历程。
歌词深情而感人,旋律悠扬,让人感慨万千。
三、拉歌词的艺术特点1. 朴实无华:拉歌词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对革命的忠诚等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 旋律优美:拉歌词的旋律悠扬动听,富有地方特色,让人陶醉其中。
3. 朗朗上口:拉歌词的语言简洁明了,易于传唱,深受人们喜爱。
《对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对花》的风格特点,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方法与过程:能够用对唱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对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与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及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富有地方特色的音调演唱歌曲《对花》。
教学难点:运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黄梅戏《打猪草--对花》,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视频《对花》)师:“刚才的黄梅戏《打猪草—对花》选段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对唱:是两个或两组演唱者的对答式演唱,形式活泼,根据人声的不同还可分为:女生对唱、男生对唱、男女对唱等。
表演唱:带有动作的演唱称为表演唱。
(二)、学唱新歌1、接下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歌曲也叫《对花》,我们也来听一听。
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对花》是一首欢快的河北民歌,描述了我们国家在抗战年代给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带大红花,进行表彰,欢庆胜利的热闹场景。
师:这么热闹的场景老师邀请了两个小伙伴来一起参加,老师先介绍一下它们。
(1)认识装饰音上滑音和前倚音。
滑音: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两种,记在音符的右边,表示这个音要向上或向下滑奏或滑唱。
倚音:倚音有前倚音和后倚音两种,它们的写法都是用较小的音符写在普通音符的角上,前倚音写在普通音符的前面,后倚音则在后。
(2)同学们快速在书本歌曲中找出两个装饰音。
(3)老师各拿出加装饰音和不加装饰音的乐句做示范让学生对比哪个好听。
2、学唱《对花》师:我们认识了两个装饰音。
也跟他们成为了好朋友,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带上我们的两个好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1)老师按节奏带读一遍歌词(2)电子琴教唱歌曲。
(3)全班跟琴齐唱。
3、出示歌曲中衬句,做身势动作。
师:同学们也知道了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热闹的,现在我们加上身势动作,使歌曲气氛更好、更热闹好不好?鼓:击拍桌沿锣:双手击掌4、完整演唱歌曲变换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对花》(1)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湘艺版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简谱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谱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于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歌曲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对花》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简谱的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教学难点:简谱知识的运用和音乐理论的巩固。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分组进行演唱,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对花》的简谱和歌词。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教学素材: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4.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对花》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对花》的简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认识简谱,并对歌词进行解读。
3.操练(10分钟)教师先行示范演唱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他们正确掌握歌词和旋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简谱知识,创作自己的歌曲或编排舞蹈。
对花 - 沪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花鼓戏的演出形式和基本特点;
2.歌曲《对花》的歌词;
3.练习歌曲《对花》的唱法。
二、教学重点
1.歌曲《对花》的歌词;
2.歌曲《对花》的唱法。
三、教学难点
歌曲《对花》的唱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请学生们听一段中国传统花鼓戏的音乐,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学习《对花》歌词
请学生们听唱并跟唱歌曲《对花》。
老师可以边写边说歌词,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含义。
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们一起参与歌词创作,以增强他们对歌曲的体验感。
3. 练习《对花》的唱法
•掌握分段唱法,让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令分段唱;
•把歌曲的高潮部分刻意练习,让学生在高潮部分更加准确地控制声音;
•尝试几种不同的唱法,如流行音乐唱法、民族器乐唱法等,让学生们感受不同唱法对歌曲的影响。
五、延伸拓展
1.学生们可以编排一个简单的花鼓戏表演,展示他们的才华;
2.学生们可以学习其他中国传统音乐,并进行重新演绎,以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感。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生们除了掌握了歌曲《对花》的歌词和唱法,还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花鼓戏的音乐形式和基本特点。
通过参与唱课,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5《对花》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对花》。
本课内容包括歌曲《对花》学唱、欣赏和实践活动。
《对花》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歌曲,选自我国民间小调,歌曲以优美旋律,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5章第1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对花》旋律和歌词,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3. 通过对歌曲《对花》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歌曲《对花》旋律、歌词及演唱方法。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组春天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美好,引入本课主题——《对花》。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歌曲《对花》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民族特色。
3. 歌曲学唱(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
4. 歌曲解析(10分钟):分析歌曲中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6.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对花》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旋律简谱,标注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对花》,并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视频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针对学生演唱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解其他民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推荐学生观看民族音乐表演视频,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课导入中歌曲背景介绍。
2. 歌曲学唱环节中学生跟随学唱。
3. 歌曲解析中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
歌曲小小新娘花歌词篇一:儿童歌曲雨后的小花歌词雨后的小花1、天晴了,不再下雨了,一群小花跑进芳草地。
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个个穿花衣。
欢欢喜喜,喜喜欢欢,牵手做游戏。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欢欢喜喜,喜喜欢欢,牵手做游戏。
2、风吹来,花间蝴蝶飞,飞呀飞呀飞到天上去。
红的黄的蓝的紫的,飞进云彩里。
去找月亮,去找星星,一同做游戏。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去找月亮,去找星星,一同做游戏。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去找月亮,去找星星,一同做游戏。
篇二:青海花儿歌词大全青海花儿歌词大全,1. 案板上擀哈的杂和面汤清水的锅里面下上清眼泪淌给着脚面上维人哈就这个下场2.麦子地里的麦苒苒又张了苦苦菜了相思病得哈着还没好又得了重感冒了3.天上的龙多着不治水地下的清泉们满了阳世上人多着比不上你你把我的三魂缆了4.钱包找到了银行卡找到了身份证找到了就是少了100块钱包丢了银行卡丢了身份证丢了就剩我自己了5青石头栏杆玉石的桥桥倒哈栏杆就倒里今儿的日子遇一遭再遇哈迟里吗早里关老爷拿着的月牙刀华容道斩曹操里如今的人你防着交好恩情当仇着报里6.清湛湛的一碗碗水凉渗渗的我没喝多人的伙里看下的你羞脸大了着我没说假如我死了你还会记得我吗会记得你说过的来看看我吗上帝死了都不管用了我该用什么来想念你呢7.三九天黄河里下雪里麻水上推冰桥里维哈个花儿着疼心里不疼是维哈着咂里9.花椒红来红花椒花椒的叶叶儿展了不是花儿的人花哨穷光阴把精神儿短了10.天下的黄河往南淌水大着淹了个享堂远路上有我的好心肠看去是没有个落脚的地方11衷心耿耿的杨家兵三关口扎哈的老营盘古王留下的人想人你给我给哈的扯心 12衷心耿耿的什么兵啥地方扎哈的草人什么人留下的人想人什么人给哈的扯心 13.山野《分开不一定分手》今分两地自保重奴去也勿挂念14.大路上上来的挡羊娃手拿了三尺的边竿我把你心疼着擦一把汗你给我漫上个少年 15.十一腊月寒冷天羊吃了路边的马莲若要我俩的婚缘散冻冰上开一朵雪莲 16.大石头根里的石榴儿白牡丹根里的兔儿心肝花想成了三绺儿路远着没听上信儿17柳树的苗苗栽两行浇水哈长成个树里一天的日子看两躺石崖哈踏成个路里18.盘古王出世着造地面万样事物谁留哈了阳世上好比个过客地店细细地想长时间着把谁哈留里19.二月里嘛到了着二月二龙抬头各庙里把香哈绛哈好花儿降香着为了撒求菩萨把我俩的婚缘哈配哈20.过完了鼠年迎牛年又到了正月的半间改革开放着永不变尕日子过哈的舒坦21.大老爷坐堂着审案里杨三姐要告个状里有一坐金山哈也完里朋友的情一辈子咋忘掉里22.东边的日头西边个落它是个穿山的宝贝咋大的个光阴我不眼热有你哈我的日子好推23.宋江投奔大到沧州了城门上挂了个刀了阿哥想你着心碎了越碎和越想头大了24.月亮里头的桫椤椤树佼佼女掉死在树上不近不远的三两步想死在千里的路上25.十二月一年推完了过年的时节到了想你着可过了一年了越想是我越见不上面 51马没有鞍子着精脊梁拉不到六月着会场猪猪生下着好嗓子, 好花儿漫在会上 52雪山根里的雪倒坝, 雪鸡儿叫鸣这个哩唱一个花儿甭笑话尕兄弟才学着哩53一年养下的红鸡公清早里叫了个三声论坛上来的尕阿哥你是唱少年的能人54一面的黄河一面的崖半山里渗出个水来这个房间你天每日来我开门迎接个你来 55龙行驾云着能升个天虎走刮风着进山我的花儿漫起唱两年没人对我把门关 56兰州城里九层楼 , 东校场扎了个绣球盖头抹了民兵里站, 毛辫子吊到后头57天上有云彩雨没有下石头麻啦啦的进房间的朋友没答话心里急抓抓的58刁赞孟良的火葫芦火烧了穆柯寨了给闹的房间不发帖叫他家儿里火着 .59白天晚夕地泡网站为听个歌花儿和少年这个网站是闹稀罕花儿是听给着舒坦。
六年级下册歌词1《敲起我的小木鼓》敲起我的小木鼓,羊买啊赛罗,引来孔雀金马鹿,羊买啊赛罗,我敲木鼓你唱歌,羊买啊赛罗,我敲木鼓他跳舞,羊买啊赛罗。
哟哟嗬嗬哟哟嗬嗬哟哟嗬嗬哟哟嗬嗬白鸟陪你一起唱,百花伴你一起舞,敲起我的小木鼓,羊买啊赛罗,流水欢笑山欢呼,羊买啊赛罗,木鼓和山来说话,羊买啊赛罗,木鼓向水来祝福,羊买啊赛罗,哟哟嗬嗬哟哟嗬嗬哟哟嗬嗬哟哟嗬嗬祝福高山变宝库,祝福河水流珍珠,我敲小木鼓嗨咚咚咚嘣嘣咚咚嘣声声唱幸福嘿咚咚咚嘣嘣咚咚嘣声声唱幸福嘿哎~~2《咿哊嘞啦》咿哊嘞啦!咿哊嘞啦!唱起来!咿哊嘞啦!咿哊嘞啦!咿哊嘞啦!跳起来!咿哊嘞啦!乘着晚风凉,(乘晚风凉)把歌唱起来。
(快来唱歌)拉起手来,相互帮助,快来吧!咿哊嘞啦!大家都来相互帮助,快来吧!咿哊嘞啦!3《小白菜》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
亲娘呀,亲娘呀!4《李玉莲调》里下河,水成网,百里好风光。
千支帆,万条船,歌声随风扬。
货满船,鱼满舱,城乡交流运输忙。
李玉莲,船头站,满心都舒畅。
5《夜歌》银色月光洒在大地上,枝头挂着层层白霜落叶枯黄随风飘荡, 寂静原野一片凄凉.夜莺在孤独忧伤地歌唱,叹息游子流落四方,哪时哪刻落叶才归根?何年何月才能回故乡?6《苏格兰的蓝铃花》请你告诉我,高原的青年去何方?请你告诉我,高原的青年去何方?他以随军旗出发,立功把美名扬。
我衷心祝福他,祝他平安回家乡。
高原的年轻人,他如今在何方?高原的年轻人,他如今在何方?他生长在美丽的苏格兰,这里蓝铃花开放。
我中心怀念,怀念这年轻的好伙伴。
7《幽静的山谷》有一片美丽的绿草地我家就在那里我经常走进山谷流连不已幽静的山谷呀衷心祝福你我经常走进山谷流连不已8《我和小提琴》和黄牛在一起,我最最开心。
和黄牛在一起,我最最开心。
但我把那黄牛去换来提琴,但我把那黄牛去换来提琴,你唱啊,我的提琴,你唱啊,我亲爱的提琴。
我拉起了提琴,啦啦啦啦啦我拉起了提琴,啦啦啦啦啦。
大家围着跳舞大地也跳啦,大家围着跳舞大地也跳啦。
《对花》歌词
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
丢下一粒子,
男:发了一颗芽。
女:么杆子么叶?男:开的什么花?
女:结的什么子?男:磨的什么粉?女:做的什么粑?
合: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什么花?
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
男:丢下一粒子,
女:发了一颗芽。
男:红杆子绿叶,女:开的是白花。
男:结的是黑子,女:磨的是白粉,男:做的是黑粑,
合: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荞麦花。
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塘埂下。
长子打把伞,
男:矮子戴朵花,
合: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什么花?
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塘埂下。
男:长子打把伞,女:矮子戴朵花,
合: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莲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