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元合金相图
- 格式:ppt
- 大小:6.49 MB
- 文档页数:30
三元合金相图第五章三元合金相图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三元相图的基本知识。
三元相图是由一系列空间(相区)组成的三维立体图形,其成分用浓度三角形表示。
一些二元相图的规则,如相区相邻规则、杠杆定律、在三元相图也适用。
为了便于分析,常采用相图的某些投影图和截面图。
三元相图是三元系相平衡关系的图解。
因此根据三元相图可确定该三元系任一成分的合金随温度变化发生的相平衡转变及相平衡点温度,同时也可确定任一给定温度下,该合金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物,并可利用直线法则(杠杆定律)或重心法则在其等温截面图上计算各平衡相的相对量。
本章采用三元匀晶相图和三元共晶相图为例介绍了三元相图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进行上述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通过三元匀晶相图的分析,介绍了三元系两相平衡转变特点、蝴蝶形变化规律及如何在两相区利用杠杆定律计算平衡相相对量。
通过三元共晶相图的分析,介绍了三元系中的三相共晶平衡转变和共晶平衡转变特点及三相区和四相区的特征。
着重介绍了利用投影图,等温截面和垂直截面分析给定合金相平衡和相转变的步骤与方法:以及杠杆定律和重心法则在平衡相相对量计算中的应用。
本章专门分出一节对三元相图中相平衡特点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分析复杂三元相图打下基础。
最后结合三个实用相图分析,力图使初学者初步掌握分析复杂三元相图的能力。
基本要求:1. 三元系的相平衡和相平衡转变的特征:以及不同相区的基本结构特征。
2. 灵活运用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垂直截面图和等温截面图分析三元合金随温度变化发生的相平衡转变及形成的组织组成物。
3. 在等温截面图上熟练运用直线法则(杠杆定律)和重心法则计算合金各平衡相的相对量。
第一节三元相图的表示方法相律:f=c-p+1(对凝聚态体系)。
对二元系(Binary System):令p=1(一个体系中至少有一个相),则,f2=2-1+1=2。
用T-x图表示,二维、平面图。
对三元系(T ernary System):令p=1(一个体系中至少有一个相),则f3=3-1+1=3。
第五章三元合金相图本章主要内容:成分表示方法: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坐标,成分三角形特殊线,直线法则与杠杆定律,重心法则;三元匀晶相图:相图分析,等温截面,变温截面;固态完全不溶三元共晶相图:相图分析,等温截面,变温截面,投影图;固态有限溶解的三元共晶系:相图分析,等温截面,变温截面,投影图及凝固过程;有包共晶反应的三元系:相图分析,投影图及凝固过程;有三元包晶反应的三元系:相图分析,投影图及凝固过程分析;生成化合物的三元相图;三元相图总结:三元系的单相区,三元系的两相区,三元系的三相区,三元系的四相平衡三元系的液相面投影,三元系的相区接触法则;三元相图实例:Fe-Cr-C系,Al-Cu-Mg系,CaO-SiO2-Al2O3系1 填空1. 三元相图等温截面的三相区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
2. 图1是A-B-C三元系成分三角形的一部分,其中X合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是三元系某变温截面的一部分,其中水平线代表________________反应,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图3为A-B-C三元系的一个等温截面, 固溶体中C组元的最大含量是_____________;X合金中A,B,C三组元的含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X合金的相组成物中,α相的百分含量是______,δ相的百分含量是____________。
图4图315图4是Cu-Zn-Al三元相图2%Al的一个变温截面,合金凝固时,L+α+β三相区将发生____________反应。
图中X合金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5是某三元系变温截面的一部分,合金凝固时,L+M+C将发生_________________反应。
7 三元相图的成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第五章 三元合金相图1 根据Fe -C -Si 的3.5%Si 变温截面图(5-1),写出含0.8%C 的Fe-C-Si 三元合金在平衡冷却时的相变过程和1100℃时的平衡组织。
图5-12 图5-2为Cu-Zn-Al 合金室温下的等温截面和2%Al 的垂直截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 在图中标出X 合金(Cu-30%Zn-10%Al )的成分点。
2) 计算Cu-20%Zn-8%Al 和 Cu-25%Zn-6%Al 合金中室温下各相的百分含量,其中α相成分点为Cu-22.5%Zn-3.45%Al ,γ相成分点为Cu-18%Zn-11.5%Al 。
3) 分析图中Y 合金的凝固过程。
Y%图5-23 如图5-3是A-B-C 三元系合金凝固时各相区,界面的投影图,A 、B 、C 分别形成固溶体α、β、γ。
1) 写出P p '',P E '1和P E '2单变量线的三相平衡反应式。
2) 写出图中的四相平衡反应式。
3) 说明O 合金凝固平衡凝固所发生的相变。
图5-3 图5-44 图5-4为Fe-W-C三元系的液相面投影图。
写出e1→1085℃,P1→1335℃,P2→1380℃单变量线的三相平衡反应和1700℃,1200℃,1085℃的四相平衡反应式。
I,II,III三个合金结晶过程及室温组织,选择一个合金成分其组织只有三元共晶。
5 如图5-5为Fe-Cr-C系含13%Cr的变温截面1)大致估计2Cr13不锈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不锈钢含碳量0.2%, 含Cr量13%)2)指出Cr13模具钢平衡凝固时的凝固过程和室温下的平衡组织(Cr13钢含碳量2%)3)写出(1)区的三相反应及795 时的四相平衡反应式。
图5-5 图5-66 如图5-6所示,固态有限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的浓度三角形上的投影图,试分析IV区及VI区中合金之凝固过程。
写出这个三元相图中四相反应式。
图5-77 分析如图5-7所示的三元相图,该合金中E 点成分为27Pb18Sn55Bi ,γ相成分取100%Bi 。
等边成分三角形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点和线平行于三角形某一条边的直线:凡成分位于该线上的合金,它们所含的、由这条边对应顶点所代表的组元的含量为一定——等含量规则通过三角形某顶点的任一直线:凡成分位于该直线上的所有合金,它们所含的由另两个顶点所代表的两组元的含量之比为一——定比规则单相、两相和三相区为一空间。
w Om w Onαβ=平衡相含量的计算:所计算相的成分点、合金成分点和二者连线的延长线与对边的交点组成一个杠杆。
合金成分点为支点。
计算方法'100%'OF w FF γ=×'100%'OD w DD α=×'100%'OE w EE β=×3) 结晶过程分析成分轴的两端不一定是纯组元;注意:液、固相线不一定相交;液、固相线不是成分变化线,不能运用杠杆定律。
(3) 变温截面(平行于浓度三角形AB边的变温截面)合金x的结晶过程:L→BL→A+BL→A+B+C化,不能应用杠杆定律。
计算室温组织组成物含量100%,100%A L oqw Aq Ao w Aq =×=×。
()()100%100%A C A B C Eq Ao w Ef Aq qf Ao w Ef Aq+++=××=××个5.4 其他形式的三元合金相图两个共晶型二元系与一个匀晶型二元系构成的三元相图5.4.2L+α→β+4个液相面5条单变量线三相平衡反应开始面与结束面结束与四相面重合5.4.3 具有四相平衡包晶转变的相图三个液相面三个单相固相面(2) 两相平衡(f=2)立体图:以一对共轭曲面为边界与其两个组成相的单相区相接;等温截面和变温截面:以一对曲线作为两相区和两个组成相的单相区的分界线。
(3) 三相平衡立体图:三棱柱体,棱边是三个平衡相成分的单变量线。
棱边与3个组成相的单相区相接,柱面与组成相两两组成的两相区相连。
第5章 三元合金相图由A-B-C 三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三元合金,其相图称三元相图。
要确定三元合金的成分,必须给出其中两个组元的成分。
所以,在三元相图中表示成分的坐标轴有两个。
5-1 三元相图成分表示方法在三元相图中表示成分的两个坐标轴原则上可以交成任何角度,但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
设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点,从P 点分别做三条边的平行线,交三条边于a 、b 、c 点。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几何性质:%100==++=++AB Ba Ac Cb Pc Pb Pa 因此,可用Cb 、Ac 、Ba 表示A 、B 、C 的成分。
这样,三角形中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三元合金的成分。
该三角形称浓度三角形,或成分三角形。
5-2 三元相图中的定量法则一、直线法则二元合金处于两相平衡时,自由度f =2-2+1=1,温度和成分两个变量中只有一个可以独立改变,如当温度一定时,两个平衡相的成分是确定的。
三元合金处于两相平衡时,f =3-2+1=2,当温度一定时,两个平衡相中,只有一个相的成分可独立改变。
当温度和其中一个相的成分一定时,剩余相的成分是确定的。
假设某三元合金的成分点为P ,在某一温度下,该合金处于α、β两相平衡,两相的成分点为a 、b (P133图4)。
可以证明(P133),此时,a 、b 、P 三成分点在一条直线上,且P 点位于a 、b 之间。
这一规律称直线法则。
二、杠杆定律三元相图中的杠杆定律与二元相图中的类似,即同样也只适用于两相区,但形式上略有不同,在直线法则的基础上:%100%⨯=ab Pbα, %100%⨯=ab Paβ三、重心法则三元合金处于α、β、γ三相平衡时,f =3-3+1=1。
当温度一定时,三个平衡相的成分是确定的,其成分点a 、b 、c 构成一个三角形。
若将成分比喻成重量,则合金的成分点P 一定落在成分点a 、b 、c三角形的重心处,这一规律称重心法则。
其数学表达式为(证明见P135)%100%⨯''=a a a P α %100%⨯''=b b b P β %100%⨯''=c c c P γ 其实,重心法则可看作是直线法则和杠杆定律的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