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验算》综合练习2
- 格式:doc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2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问题导入体育用品店每根跳绳的价钱是3元,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几元?怎样验算?(教材52页例4(2))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并列式
每根跳绳3元,要求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几元,就是求65里面有几个3,还余几,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5÷3。
2.明确算理
把65分成6个十和5个一。
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就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商2,表示20;5个一除以3得1个一,就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商1,表示1;5去掉1个3还余2,所以2是余数,写在竖式最下面。
3.计算过程
65÷3=21(根)……2(元)
答:65元可以买21根跳绳,还剩2元。
4.验算方法
方法一根据数量关系验算。
每根跳绳3元,21根是63元,再加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方法二用乘法竖式验算。
归纳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用商乘除数加余数,看所得的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误区警示
【误区一】计算并验算:49÷2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横式上没有写余数,所以验算时商乘除数后就
没有加余数,检验出错误也没有改正,没有起到验算的作用。
错解改正49÷2=24 (1)
温馨提示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结果千万不要忘记写余数。
验算时,一定要在商乘除数后加上余数,再与被除数比较。
【误区二】计算:89÷2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个位上的商小了,导致余数3比除数2大。
被除数个位上的9中包含4个2,所以应当商4。
错解改正89÷2=44 (1)
温馨提示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运用抓标准量法解决差倍问题
例2. 亮亮和梅梅分糖吃。
分析
把亮亮的糖数看作1倍数,则梅梅的糖数是这样的3倍数,根据题意可知梅梅的糖数比亮亮的糖数多3-1=2倍,而24块糖所对应的正好是亮亮糖数的2倍,所以亮亮的糖数是24÷2 =12(块),然后用12×3就可以求出梅梅的糖数,如下图所示。
解答3-1=2 24÷2=12(块)12×3=36(块)
答:亮亮有12块糖,梅梅有36块糖。
总结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其倍数关系的问题,就是差倍问题。
在解决差倍问题中,两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除法的验算教材第52 页例4及第53页想想做做。
教材注意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出验算的需要,并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验算的方法。
由于除法计算的结果可能有余数,也可能没有,所以除法的验算也有两种情况。
本课也根据这一点分两段进行内容编排,第一段是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第二段是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1、让学生经历用乘法对除法验算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比较、选择,积累数学经验。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掌握除法验算方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课件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口算热身。
6÷2 60÷ 2 8÷4 80÷4 9÷3 93÷3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2、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加法验算的方法: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①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否等于减数。
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索。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1)列式解答。
出示第一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列式并计算结果,同时,复习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和算理。
老师板书。
(2)探究验算方法。
提问:算得对不对?你有办法来验证吗?提醒启发学生联系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已有的计算经验展开讨论。
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①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
②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得出验算方法:36÷3=12验算:12×3=36 或3×12=36③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一、选择题1. 451÷3=150……1,下面验算方法正确的是()。
A.3×1+150 B.150×3 C.150×3+1 D.150×3-12. 一个数除以8,商7余6,求这个数,列式为()。
A.8×7÷4 B.8×7+6 C.8×(7+6)3. □÷8=32……△,当△最大时,被除数□是()。
A.256 B.263 C.264 D.2874. 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6写成了9,计算结果商37余3,正确的结果是()。
A.56 B.85……3C.3365. 除数是8,商是12,余数是4,被除数是()。
A.100 B.92 C.90二、口算和估算6. 直接写出得数。
282+128= 24×5= 40×50= 270÷9=66×5×2= 79-9×2=()÷60=3 (2)86-86÷86= 49=()-749 88÷()=9 (7)三、填空题7. 一个数除以6,商是15,商是余数的3倍,这个数是( )。
8. □÷☆=8……35,☆最小时,此时被除数是( );如果(□×3)÷(☆×3),余数是( )。
9. ☆÷12=12……△中,△最大是( ),此时☆是( )。
10. 算式☆÷24=23……△中,☆最大填( )。
11. ☆÷△=18……29,△最小是( ),这时☆是( )。
四、解答题12. 小朋家收了149个大西瓜,每8个装一筐,可以装几筐?还剩多少个?(要验算)13. 有一个除法算式:11.9÷()=()……1.1,当商为整数时,除数(有限小数)有多少种不同结果?它们分别是几?14. 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时,如“900÷40”,我们常用如下图所示的简便方法计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口算。
240÷6= 270÷9= 640÷8=
说说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2.计算。
同桌说说计算方法,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导入。
同学们,要想知道93÷3=31对不对,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课题。
验算
2 1
× 3
6 3
+ 2
6 5
答:可以买21根跳绳,还剩2元。
列竖式计算时,第一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第二步用余下的数与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重新组合,用组成的新数再除以除数,商写在原来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可以用乘法验算除法。
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除法的验算
基础练习:
1、
(1)算一算,比一比。
(2)根据每组第一个式子,直接写出括号里的数。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82÷2= 58÷5=
693÷3= 489÷4=
3、找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67÷3=21 (4)
4、
(1)猫的平均寿命是老鼠的()倍。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综合练习:
5、(1)李老师去书店买书,一本《教材解析》22元,李老师买了3本后还剩4元,李老师带了多少钱?
(2)李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3本《教材解析》,付了70
元,找回4元,用了多少钱?一本《教材解析》多少元?
6、同学们去划船,男同学有20人,女同学有15人。
一共有多少人来划船?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7、有71颗围棋子,按照“白子、白子、白子、黑子、黑子、黑子、黑子”的顺序排成一列,第71颗棋子是黑子还是白子?这71颗棋子中,黑子有多少颗?白子呢?。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除法的验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理解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加法和乘法来验算除法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方法,但对除法验算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此外,学生需要进一步明确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除法验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理解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验证除法验算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难点:学生理解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加法和乘法来验算除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除法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巩固和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例题、练习和教学动画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验算工具。
3.教学环境:布置教室,确保教学环境舒适、安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和复习除法的运算方法。
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除法运算是否正确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除法验算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除法知识,计算出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除法的验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除法的验算》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验算的方法、除法验算的原理以及除法验算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能够运用除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对除法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对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理解不深,对除法验算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除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
2.除法验算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练习题。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出除法验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24颗糖果,要求分成4组,每组多少颗糖果?学生可能会回答6颗,教师然后通过验算,让学生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除法验算的步骤和原理,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除法算式,要求学生进行验算,例如,24÷4=6,让学生通过验算,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综合检测卷(含答案)年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
(共22分)1、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是,要从()除起,商的数位一定要和()数位对齐。
2、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3、在乘除同级运算中,在没有()情况下,按从()的顺序运算。
4、808÷8的商是()位数,528÷8的商是()位数。
5、□26÷8,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如果商的最高位是百位,□里最大能填()。
6、○÷4=8......△,△最大是(),这时○是()7、括号里最大填几?6×()<40 58>7×()()×9<82 8×()<708、41□÷3,要使计算结果没有余数,方框中可以填()、()或()。
9、在○里填上“>”“<”或“=”。
48÷3○58÷3 201÷3○201÷5360÷9○240÷6 85÷5○96÷6二、判断。
(5分)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不可能是一位数。
()2、46□÷3若有余数,余数一定是2。
()3、6□7÷6,要使商中间有0,方框里只能填(1~5)。
()4、0除以任何数都得0。
()5、428÷5估算是,可以把428估成420,也可以把428估成430。
()三、选择。
(12分)1、在综合运算中能改变计算的运算顺序的是()。
A、乘号B、除号C、小括号D、等于号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A、两、三B、一、两C、两、四D、一、三3、三年级(5)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人。
A、48B、8C、6D、144、在算式35÷5×7中,应该先算()。
A、乘法B、除法C、加法D、小括号5、被除数÷5=16……余数,余数最大只能填()A、5B、16C、1D、46、图形按■■△○☆■■△○☆……的顺序排列下去,从左往右数,第53个图形是()。
《除法的验算》综合练习一、基础练习
1.
(1)算一算,比一比。
(2)根据每组第一个式子,直接写出括号里的数。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82÷2= 58÷5=
693÷3= 489÷4=
3.找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67÷3=21 (4)
4.
(1)猫的平均寿命是老鼠的()倍。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二、综合练习
5.
(1)李老师去书店买书,一本《教材解析》22元,李老师买了3本后还剩4元,李老师带了多少钱?
(2)李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3本《教材解析》,付了70元,找回4元,用了多少钱?一本《教材解析》多少元?
6.同学们去划船,男同学有20人,女同学有15人。
一共有多少人来划船?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7.有71颗围棋子,按照“白子、白子、白子、黑子、黑子、黑子、黑子”的顺序排成一列,第71颗棋子是黑子还是白子?这71颗棋子中,黑子有多少颗?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