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图1-13
返回
第六节 汽车的舒适性
化确定的。 (4)非悬架质量的影响。非悬架质量减小可有效减小其对车身 的冲击力。 (5)轮胎的影响。 (6)底盘旋转件不平衡的影响。 (7)轴距的影响。 (8)乘坐位置与座椅的影响。座椅的位置对平顺性反应的差别 很大。 (二)使用因素 1.路况与车速 2.悬架系统的技术状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检测诊断参数及标准
输企业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制定的标准、检测仪器设备制造厂 推荐的参考性标准3种类型。 2.国家检测诊断相关标准和法规
简要如下: GB/T15746.1.3-1995《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GBIT3845-1993《汽油车怠速排放污染物的测量》;JT/T2011995《汽车维护工艺规范》;交通部《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 规定》;GB14761-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 GB/F17993-1999《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页 返回
第五节 汽车的通过性
一、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1.最小离地间隙h
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除车轮外的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距 离。它反映了汽车无碰撞石块、树桩之类障碍物的能力。 2.接近角γ1和离去角γ2
接近角γ1和离去角γ2是指汽车自车身前、后突出点向前、 后车轮引切线时,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汽车接近角和离去 角越大,则汽车的通过性越好。 二、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 1.附着质量和附着质量系数Ku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第一章 汽车的使用性能 第二章 汽车检测诊断基础理论 第三章 汽车发动机基础理论 第四章 汽车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 第五章 汽车地盘的检测与诊断
下一页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第六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第七章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第八章 汽车排放检测与检测设备 第九章 汽车噪声检测与检测设备 第十章 汽车微机控制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第十一章 汽车检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