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基本知识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1
第一章*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1-1 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为了便于交流和指导生产,必须制定大家都能遵守的技术标准。
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技术领域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与规范,具有不同的习惯。
例如建筑行业有建筑行业的制图标准,机械制图有机械制图的标准与规范,他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尺寸标注的格式,图形名称的定义和标注的位置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各国之间情况,经过该组织各成员的讨论、研究与协商,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以字母ISO开头)。
这些国际标准用来指导各成员国相应技术文件、技术标准的制定。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标准制订了我国相应的一系列标准---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以字母GB开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制定了数万项国家标准。
在国家标准中,还分为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和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一般用于对生产、生活有严重影响的领域,如食品、卫生、交通等,这类标准以GB开头,推荐性的国家标准用于一般技术性领域,这类标准以GB/T开头,如GB/T14689-1993就是1993年颁布的第14689号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是现行制图标准中有关图纸幅面和格式的标准,这类标准一旦写入技术文件,同强制性的标准是一样的。
国家标准还可以分为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如制图中的图线,技术标准涵盖所有行业的情况,其图线分为15种,而机械制图仅使用其中的9种,因此机械制图标准只列出该行业使用的图线。
因此技术标准更加全面,行业标准应当遵循技术标准的规范。
相关行业的部委根据国家标准和本行业的情况制订本行业的标准,称为部标(以所在部汉语拼音开头,如机械行业以JB开头)。
各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也可以制订企业的内部标准,称为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的要求应当高于部颁标准和国家标准。
在某些特殊领域可能只有企业标准,相关的高一级标准尚未制订。
有些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制定本地区的标准称为地方标准,如北京市最近颁布的城市道路用砖技术标准。
工程制图知识梳理目录第一章绘图基本知识 (1)第二章点、线、面的投影 (3)第三章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 (6)第四章组合体 (8)第五章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8)第六章螺纹、常用标准件与齿轮 (10)第一章绘图基本知识1.图线2.尺寸注法1.以mm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注单位。
2.尺寸是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和比例没有关系)。
3.每一尺寸只标注一次。
4.尺寸界线伸出尺寸线2-3mm。
5.大于半圆标Φ,小于半圆标R.(看作完善圆)6.文字标注,遇到斜的情况,要往上放;如果竖直就往左放。
3.图形分析1.尺寸分析1.尺寸基准:确定平面图形各线段形状大小的几何元素如对称线大圆中心线长直线。
2.定型尺寸:确定各线段大小的尺寸。
3.定位尺寸:确定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要有横,纵两个尺寸)4. 线段分析1. 已知线段:定型,定位尺寸都有的线段2. 中间线段:具有定型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3. 连接线段:只有定型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4. 作图步骤1. 基准线和定位线2. 所有已知线段3. 中间线段4. 连接线段5. 尺规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 布置图形(基准线)2. 底稿,不分粗细,轻描淡写3. 描深4. 标注尺寸,填写标题栏第二章点、线、面的投影注:I. 我国采用第一角画法II. a’是主视图,a’’是左视图,a是俯视图。
III. 主视图面为V 侧视图为W 俯视图为H一. 点的投影1. 两面投影确定一个点的空间位置(第三面投影)2. 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第一象限到OZ等于第三象限到OX)3. 过a的水平线和过a’’的垂线相交与第四象限的45°线上4. 沿投射线观察,被挡住的点要打括号(离投射面近的点打括号)二. 直线的投影1. 按照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分为三类: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垂直线: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投影面平行线: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一般位置直线:三个投影长度都比实际长度略短。
第一章(投影和视图)§ 1—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
积聚性2. 真实性3。
类似性4。
平行性单面投影:点不定位,体不定形。
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第三章(线面关系)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几何条件:1。
若直线平行于平面上任意直线,则线、面平行。
2。
若线、面平行,则过平面内任一点必能在平面内作一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二、两平面互相平行几何条件:两平面内各有一对相交直线分别对应平行.三、直线与平面相交交点的性质:1. 是直线与平面的公有点;2。
是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
从几何元素有积聚性的投影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当直线垂直于特殊位置平面时,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垂直于直线的同面投影.四、平面与平面相交1. 交线是两平面的公有线。
(凡两平面的公有点都在交线上)2. 交线的投影是直线,可由其上两个(公有)点的投影确定.3。
求一平面内的一直线与另一平面的交点来确定公有点(转化为线、面交点问题)。
实际交线应在两平面投影的公共范围之内。
两特殊位置平面互相垂直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垂直.当两特殊位置平面相互平行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平行.第四章(换面法)一、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1。
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题位置.(平行于新的投影面、垂直于新的投影面)2.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二、新旧投影之间的关系一般规律:1)点的新投影和保留旧投影的连线垂直于新轴.2)点的新投影到新轴的距离等于点的旧投影到旧轴的距离.三、作图规律:由点的不变投影向新投影轴作垂线,并在垂线上量取一段距离,使这段距离等于被代替的投影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四、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2。
将投影面的平行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功用:一次换面后可用于求点与直线,两直线间的距离等。
点和直线§1-1投影知识1, 中心投影法1、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斜投影法)§1-2点的投影一个形体是由多个侧面所围成,各侧面又相交于多条侧棱,各侧棱又相交于多各顶点,则只要把这些点的投影画出来,再连成线就可作出一个形体的投影。
所以,点是形体的最基本元素。
且点的投影规律是线, 面, 体的投影基础。
一,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1, 点的直角坐标及三面投影的关系”’到W面的距离’”到V面的距离’”到H面的距离2, 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规律(1)a’a在同一条投影连线上,垂直于X轴。
这两个投影都反映A点的X 坐标。
a’a⊥X轴(2)a’a”在同一条投影连线上,垂直于Z轴。
这两个投影都反映A点的Z 坐标。
a’a”⊥Z轴(3)点的水平投影到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Z轴的距离。
这两个投影都反映A点的Y坐标。
”二, 两点的相对位置1、对于两个点在空间就有相对位置的问题了。
(1)对V面投影时,靠近V面的为后,远离V面的为前。
H, W面投影可反映出其前后关系。
(2)对H面投影时,靠近H面的为下,远离H面的为上。
V, W面投影可反映出其上下关系。
(3)对W面投影时,靠近W面的为右,远离W面的为左。
V, H面投影可反映出其左右关系。
三, 重影点当空间两点处于特别位置,即两点恰好在同一条投影线上,此时两点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这时称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四, 投影轴和投影面上点的投影小结:1, 作空间一个点的投影①利用坐标值②利用点到投影面的距离③利用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2, 点的投影方向:自上向下, 自前向后, 自左向右3, 推断重影点的可见性:前遮后, 上遮下, 左遮右§1-2直线的投影一, 直线的投影图从几何学知道,直线是无限长的。
直线的空间位置可由线上随意两点的位置确定,即两点定一线,在次要作直线投影只要作两个点的投影即可。
二, 各类直线的投影特性1, 投影面平行线特点:平行某一投影面,倾斜其他投影面。
1.①平行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②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
③三视图:三视图是将一个物体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投射到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而得到的三个视图。
④重影点:如果空间有两点位于某投影面的同一垂直线上,那么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在一起,将它们称为重影点。
⑤截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而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⑥相贯线:两立体相交而产生交线称为相贯线。
⑦组合体:由若干基本体按照一定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⑧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分析它们的形状、表面相对位置以及组合方式等,便可产生对组合体的完整概念,这种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读图的基本方法12、线面分析法:就是根据物体上某些表面、某些线条的投影特征来判断它们的空间形状和相对位置,从而想象出物体形状的方法。
⑨定形尺寸:用于确定个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大小的尺寸称定形尺寸。
⑩定位尺寸:用于确定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尺寸称定位尺寸。
⑪轴测图:形体的轴测图是用平行投影法将形体向某个投影面投射得到的单面投影。
⑫轴间角: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⑬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OX、OY、OZ上的线段与坐标轴O1X1、O1Y1、O1Z1上对应线段的长度比分别称为X、Y、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⑭基本视图:机件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⑮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⑯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射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⑰剖视图:剖视图是用剖切面在适当的部位假想剖开部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⑱断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某处切断,仅画出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
⑲零件图: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⑳装配图:表示一部分机器或部件的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