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景观公园
- 格式:ppt
- 大小:11.75 MB
- 文档页数:30
国外旧城公园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提到工业遗址改造,不得不提的就是德国的鲁尔。
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师介绍,多年的经验和数次的考察,鲁尔区可以说是当今最值得学习的变废为宝的案例。
鲁尔工业区原本是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以重化工业见长的重工业区,二战后煤矿和钢铁厂纷纷倒闭,鲁尔工业区逐渐荒废。
1989年,鲁尔工业区的复兴计划正式实施,旨在通过景观再设计手段让它重现生机。
他现在已是绝佳的旅游目的地。
如今的鲁尔工业区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全新的科学公园,不仅保留了炼钢厂、煤渣山等生产旧址,还留出了空旷的大片绿地和湖泊,大大增加了旅游观赏性。
工业区内第一家铁器铸造厂的废弃地还建立了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配套建有咖啡馆、酒吧、美食街、各类游乐设施和娱乐中心等。
鲁尔工业区奥伯豪森城内随处可见瓦斯槽,这里拥有全欧洲最大的瓦斯罐,直径67米,高118 米,建于1929年,在使用60年后,于1988年停止运转。
这些超大容量的瓦斯槽完成内部改造后,形成了独特的展览空间,使其成为全欧洲最大的,也最另类的展览馆。
透过采光天窗,整个展馆营造出一个巨大的全封闭式空间。
这种戏剧性的展览空间体验,犹如科幻电影中的外层空间世界,每每让参访者惊艳不已。
罐内设有一个直通罐顶的电梯,可以俯视罐内全景,这是一种人间少有的空间体验。
根据每个年度不同的主题需求,大瓦斯槽会在每年夏季举办特定的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的游人,也成为奥伯豪森城的文化地标。
工业区的第12号矿区,在改造过程中则被规划为一个博物馆。
博物馆保留了最主要的设备和厂房,馆内所有的采矿机械设备都可以正常运转,为游客还原了真实的生产过程。
鲁尔区现在已经形成28条工业遗址专题文化线路,为游客带来全新的工业遗址体验,是一场难得的工业历史文化的时空穿梭之旅。
2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haftspark Duisburg-Nord)是德国北杜伊斯堡的一个后工业景观公园,原址是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工业,工厂导致周边地区严重污染,于1985年废弃。
共生视角下的后工业景观城市公园设计——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仇同文张菲菲摘要: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后工业景观应运而生。
它基于场地工业历史和生态思想,是城市景观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共生思想作为建筑和规划、景观领域的常用理论指导方法,可以兼容多元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文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从文化共生、空间共生、与自然共生三个方面对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进行创意性解读,探究共生思想与后工业景观的结合点,以期为我国今后工业景观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方法和启示。
关键词:共生思想后工业景观城市公园设计中山岐江公园一、共生思想的概述1.共生思想的发展“共生”的概念最早是在1879年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安东•德贝利在微生物领域提出。
在20世纪中期,这一概念被社会学、管理学、哲学领域借鉴,诸多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阐释。
而后,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创作《新共生思想》一书,阐述“共生”是一种动态的更新,是转换形态的发展。
共生思想被广泛应用于规划与建筑领域,黑川纪章致力于“共生城市”的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也积极思考和钻研共生思想,且在旧城改造、工业遗产再利用等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共生理论的应用。
2.共生思想的特点共生思想具有差异性、协同性、互惠性、发展性等特点。
它由两个有差异的个体搭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关系,并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共同更新发展。
这些个体彼此之间存在矛盾,却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包容。
这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十分相似。
3.共生思想的影响针对城市环境中突显的矛盾,共生思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方向。
在黑川纪章的研究中,整体与各部分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城市文化历史与现代的共生能够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环境、文化问题。
二、中山岐江公园概况中山岐江公园是强调生态保护、保留工业文化与工业元素的后工业景观公园,它在工业遗址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东侧与石岐河(岐江)相接,西侧临近中山路,位置优越。
后工业景观·概念后工业景观(Post-Industrial Landscape)是指“工业之后的景观”。
基本含义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成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
不仅如此,新建的景观必须延续场地原先的文脉,场地的工业元素和工业特质需以某种方式得以保留或再生,绝不是彻底拆毁或全盘重建。
景观设计在整个后工业社会重建过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应该替代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成为场地的催化剂,不仅可以实现工业景观的复兴,还应该可以刺激周边地区的再发展。
后工业景观·范畴后工业景观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见图1),首先,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的不断需求和攫取造成了资源地区的枯竭并直接导致了大量矿区废弃地的产生。
于是有关矿区生态恢复的课题也应运而生,矿区生态恢复景观与恢复生态学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辽宁阜新的海州露天矿恢复改造项目等;接着,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产生了很多城市问题,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出现也促生了众多的城市后工业景观重建项目。
按照对象的不同和尺度的大小,大致可分为后工业城市再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创意产业园模式)、后工业景观设计等,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城市规划与设计、遗产保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等,涉及案例如获得2008年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沈阳铁西区的景观复兴、广州中山岐江公园、南京的创意东八区等。
进一步细分,后工业景观设计则又包括后工业公园、后工业广场、后工业艺术社区、后工业小区等,例如上海世博会整个就是一个后工业公园,其中的都市最佳实践区广场就是典型的后工业广场,后工业艺术社区在北美的最成功案例则是加拿大的格兰威尔岛,而天津万科的水晶城是后工业小区的代表。
最后,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是工业和生活垃圾不断增多,城市逐渐被垃圾包围,原先处于较偏远地段的垃圾填埋场越来越接近城市中心,在另外开辟新的垃圾处理地之前,对这些特殊地块的景观处理已摆上日程,很显然,环保学的相关知识会有所涉及。
浅析生态设计在后工业景观中的应用摘要:为了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废弃工业设施和废弃地的问题,本文从景观生态学在具体设计中应用的角度,阐述了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原则,并对后工业景观公园生态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为以后工厂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工厂改造后工业景观设计1 概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很多城市问题,城市工业设施和废弃地的出现也促生了众多的城市后工业景观重建项目。
在全球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风景园林师更需要将生态理论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追根溯源,1969年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1920—2001)在《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就明确指出,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出现设计尊重自然的理念,将景观设计与生态学进行完美地结合,从此景观设计出现生态化景观设计的新时代。
2 生态设计理念、设计原则2.1 生态设计理念所谓生态设计是指在维护和协调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将生态环境设计加入人为观念,也就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渗透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在人与自然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的背景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塑造,而不是简单地凸显人类中心论或者自然决定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最少的自然力的设计实现最大限度的预想需要或欲望。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的设计理念表现为:一突出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二表达和再现艺术的美。
2.2 生态设计原则在运用生态设计时,要遵循自然的法则。
比如顺应选址地的当地条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了解当地区域的生物性;充分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更多地使用乡土生物;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建立;更多地体现自然元素,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通过对材料的循环使用和废弃物的重新再利用不断降低对能源的消耗,这些都是生态设计。
国外工业遗产公园设计案例你能想象以前这里是个又大又旧的钢铁厂吗?到处都是那种冷冰冰的钢铁设施,烟囱啊、高炉啥的。
不过呢,设计师可有魔法。
首先啊,那些大高炉没被拆掉,反而成了公园里超有特色的景观。
你要是去那儿玩,站在高炉底下抬头看,哇塞,就感觉自己特别渺小,那种工业时代的雄伟还在呢。
还有那些铁轨,他们没有直接废弃。
而是把铁轨保留了一部分,旁边种上草啊花啊。
然后弄来一些废弃的火车车厢,改造成了有趣的小餐馆或者是艺术展览室。
你坐在里面吃饭,就像坐在时光机里一样,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感受着以前钢铁厂火车忙碌运输的氛围。
那些巨大的矿坑也没闲着。
有些被改造成了湖泊,湖水清澈得很。
周围种上了一圈树,就像给湖围上了一条绿色的围巾。
夏天的时候,好多人在湖边晒太阳、野餐,以前谁能想到这个矿坑能变成这么美的地方呢?公园里的钢铁架子还被做成了攀爬架之类的游乐设施。
小朋友们在上面爬上爬下,玩得不亦乐乎。
这可真是把工业遗产利用得超级棒,既保留了历史的记忆,又让大家能快乐地玩耍。
再说说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这个地方以前就是个煤气厂,到处都是那种大罐子、管道啥的,脏脏的,还可能有点危险。
但是设计师脑洞大开啊。
他们把那些大煤气罐子刷上了鲜艳的颜色,瞬间就从难看的工业垃圾变成了超酷的现代艺术品。
那些管道呢,就像是公园里的迷宫,小孩子在里面跑来跑去,像是在探险一样。
而且啊,公园里还保留了很多关于煤气厂历史的小展示牌。
你走着走着,看到一个牌子,就知道这里以前是干啥的,怎么运作的。
这样既有趣又能让人们了解历史。
草地也种得特别好,大片大片的绿草地,和那些彩色的罐子搭配起来,拍照超级好看。
人们在草地上放风筝、遛狗,就像这个地方从来都不是那个脏脏的煤气厂,而是天生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园。
这就是国外工业遗产公园设计的厉害之处,把那些老旧的工业东西变成了新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