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护理常规培训效果评价
- 格式:docx
- 大小:4.50 KB
- 文档页数:1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
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护士培训总结 4 篇洁净的护士服,轻盈的燕尾帽,浅浅的微笑,柔柔的温情,是白衣天使的真实写照,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憧憬。
终于,我如愿以偿地盼来了这一天,带着欢跃而又激动的心情,迈进了市肿瘤医院。
没有一丝杂念,只在一股夸姣的憧憬。
然而,在踏进科室工作的第一天,我就开始束手无策了。
面对目生的环境,特殊的病人,我急了,甚至乎有点儿乱。
这时,我的带教老师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咱不急,慢慢来。
”也许,对于旁人来说,这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可对于我,却如一股酷夏里的凉风。
于是,我在心里暗暗地为自己打气:“加油!你行的!”在老师们的悉心带教下,不知不觉中,我已实习了将近了一个月,由一开始对给肿瘤病人静脉注射胆怯失败的心理,到学会敢于主动尝试任何操作。
虽然不能独挡一面,却也着实地比我刚来那阵子进步了不许多。
因为我知道,做事只怕不干,是永远迈不能不出更进一步的。
从工作中挖掘自己的不足之处是一大收获,而在业余时间摄取更多的相关知识,取长补短,更加能完善自我。
看到自己一点一滴地进步,我在暗自窃喜。
还记得那一天下午, 39 床病人的病情又再一次加重了,面对吐得满地的鲜血,她脸上那片苍白以及泣不成声的家属,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只是下意识地,轻轻地拍了拍患者母亲的肩膀,继而无语。
我想这时说再多的话对病人没有任何地匡助,也许,这个小小的动作却能安抚一颗受伤的心。
而这,也是我试图表达关心的惟一方法。
曾经有人说过,“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落下人生帷幕的人也是护士!”是啊!在人一辈子中,任何阶级都离不开护士的细心呵护和体贴照应,无论是新生命的诞生,还是生命垂危的癌症患者。
而如何让癌症患者在临终前能够安心,毫无牵挂的离去,以及家属坦然面对这一事实,是一项高超的技巧。
护理工作本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要求我们有较充足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更要求我们的“五心”。
急诊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陈汇丰1田梅梅2姜金霞1王玲敏1邵海燕11.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海200072;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072[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急诊科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实施与效果。
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136名急诊科新护士为研究对象。
将2017年8月急诊科新护士66名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8月急诊科新护士70名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采用急诊科专业导师带教模式。
观察组采用创新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
培训后对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理论与技能及满意度进行测评。
结果观察组新护士的能力自评及同行评价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新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
观察组新护士对规范化培训满意度各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 < 0.05或P < 0.01)。
结论急诊科创新的规范化培训方案能有效提升新护士的临床能力,提升培训满意度。
护理管理者应科学设计并动态更新培训方案,多措并举开展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使新护士的综合能力达到螺旋式的递进提升。
[关键词]急诊;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1)01(c)-0181-04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new registered nursesCHEN H uifeng TIAN Meimei2JIANG Jinxia' WANG Lingmin' SHAO Haiyan'1.DeparLmenL o f Emergency, Lhe TenLh P e o p le's HospiLal o f Tongji UniversiLy, Shanghai 200072, China;2.DeparLmneL of OrLhopedics, Lhe TenLh P e o p le's HospiLal of Tongji UniversiLy, Shanghai 20007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Lhe implemenLaLion and effecLs of sLandardized Lraining programs in emergency de- parLmenL o f new regisLered nurses. Methods The convenience sampling meLhod was adopLed L o selecL 136 new nurses from Lhe emergency deparLmenL of Lhe TenLh P e o p le's HospiLal o f Tongji UniversiLy as Lhe research objecLs. The 66 new nurses in Lhe emergency deparLmenL in AugusL 2017 were seL as Lhe conLrol group, and Lhe 70 new nurses in Lhe emergency deparLmenL in AugusL 2018 were seL as Lhe observaLion group. The conLrol group adopLed Lhe LradiLional sLandardized Lraining program for new nurses, and adopLed Lhe mode o f Leaching by professional insLrucLors in Lhe emergency deparLmenL. The observaLion group adopLed an innovaLive sLandardized Lraining program for new nurses. AfLer Lraining, Lhe new nurses' clinical nursing abiliLy, Lheory and skills and saLisfacLion were evaluaLed. Results The abiliLy s e lf- evaluaLion and peer evaluaLion of new nurses 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Lly higher Lhan Lhose of Lhe conLrol group, and Lhe differences were highly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P< 0.01). The LheoreLical and operaLional performance of new nurses 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ere higher Lhan Lhose o f Lhe conLrol group, and Lhe differences were highly sLaLis- Lically significanL (P < 0.01). The saLisfacLion of new nurses 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iLh Leaching were higher Lhan Lhose in Lhe conLrol group, and Lhe difference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P < 0.05 or P< 0.01). Conclusion The in- novaLive sLandardized Lraining program in Lhe emergency deparLmenL can effecLively improve Lhe clinical abiliLy of new nurses and increase Lraining saLisfacLion. Nursing managers should scienLifically design and dynamically updaLe Lraining programs, and Lake mulLiple measures L o carry ouL sLandardized Lraining for new nurses, so L h a L Lhe com prehensive abiliLy of new nurses can achieve a spiral progressive improvemenL.[Key words] Emergency; New nurses; SLandardized Lraining; Nursing educaLion; Nursing managemenL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2月发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00849);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8B-N08023)。
60例宫外孕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摘要】宫外孕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妇科急诊疾病,及时的急救护理对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针对60例宫外孕患者的研究表明,采用正确的急救护理方法,包括早期诊断、快速输液、积极手术治疗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注意的是,护理方法虽然有各自的优缺点,但通过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可以为更多宫外孕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对宫外孕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并展望了未来在护理方法上的改进和发展,总结指出了护理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关键词:宫外孕、急救护理、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评价、优缺点、推广和应用、有效性评价、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并发育的情况。
宫外孕是妇产科急性腹部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给女性的生育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宫外孕患者常常因怀疑妊娠后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就诊于医院,但由于病情急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护理和处理,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宫外孕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输卵管功能障碍以及激素水平异常有关。
在现代医疗技术的支持下,宫外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但其急救护理方法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从治疗效果来看,及时的急救护理对于宫外孕患者的康复和生育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对宫外孕患者的护理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60例宫外孕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宫外孕患者急救护理方法的研究和总结,以提高对宫外孕患者的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总结和评价60例宫外孕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其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具体包括对宫外孕的急救护理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宫外孕患者的护理过程,评价护理效果,并探讨急救护理方法的优缺点及推广应用情况。
PDCA循环管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评价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患者为常规护理组,2017年1—12月的住院患者为PDCA 组,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等,PDCA组实施PDCA质量管理,分析跌倒原因制定预防计划、实施预防跌倒措施、检查预防跌倒措施及处理。
结果PDCA组护士防范跌倒考核分数(96.02±2.77)分、患者防范跌倒知识知晓(调查80例患者)93.75%、护理质量评分(94.16±2.08)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5.74±8.65)分、65.00%、(90.11±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跌倒0.02%低于常规护理组的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 <0.05)。
结论PDCA循环管理是对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事件有效的工具,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PDCA;住院患者;跌倒;预防;效果评价[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in preventing the falling of inpatients. Methods The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while the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PDCA group,and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while the PDCA group used the PDCA quality management,analyzing the falling causes,making the preventive plan,implementing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falling,examining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falling and treatment. Results The examination score of preventing falling of nurses in the PDCA group,awareness of knowledge of preventing falling(80 cases),nursing quality score in the PDC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96.02±2.77)points,93.75%,(94.16±2.08)points vs(85.74±8.65)points,65.00%,(90.11±2.22)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falling rate in the PDCA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0.02% vs 0.5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11,P<0.05). Conclusion The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the prevention and falling events of inpatients,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PDCA;Inpatient;Falling;Prevention;Impact assessment跌倒是指患者突然發生或非故意倒于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给医院和社会带来不和谐,所以减少患者跌倒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过去的经验管理方式,往往是在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以后进行补救,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不容许这样的事件发生,因此,应从堵上事件源头抓起[2]。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中医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的可行性分析【摘要】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高中医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具有高水平辨证施护能力的中医治疗专科护士势在必行。
目前,关于中医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全国各地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开展系统的中医治疗护士培训及探讨培训效果的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对OSCE考试模式应用于专科护士及中医培训效果考核进行综述和分析,研究其在中医治疗专科护士培训评价的可行性,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中医治疗专科护士的OSCE考核模式。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医;护理;专科护士;效果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0SCE)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作为一种从客观角度去评估医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形式,它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在国内外临床医学及专科护士培养中应用较为普遍。
0SCE可以使受训者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考站规定的临床任务,客观地评价受训者的综合临床知识技能和临床决策能力[1]。
本文就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中医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应用进行分析,综述如下。
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1.1OSCE概念始于1975年,由英国Dundee大学的Dr.R.M.Harden提出。
OSCE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考核方法,实际上只是提供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每一个医学机构或考试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和多个设置的考核点来完成一系列的评估任务,反映出在考核中标准化及客观性和发展走向[2]。
病情评估培训病情评估是医护人员在患者就诊过程中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病情评估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病情评估培训。
培训目的:本次培训的目的是匡助医护人员掌握病情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判断能力和决策水平。
通过培训,希翼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服务。
培训内容:1. 病情评估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病情评估的定义、目的和意义,强调其在临床决策中的重要性。
2. 病情评估的基本原则:讲解病情评估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客观性、及时性和连续性等要求。
3. 病情评估的方法和工具:介绍常用的病情评估方法和工具,如体格检查、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等,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4. 病情评估的要点和技巧:详细讲解病情评估的要点和技巧,包括观察、问询、听诊、触诊等方面的技巧,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各种病情指标。
5. 病情评估的实践演练:组织实践演练环节,让医护人员通过摹拟真实情况的案例,进行病情评估和判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6. 病情评估的案例分享:邀请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病情评估案例,让学员们从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评估能力。
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于XX年XX月XX日上午9:00在XX医院举行,培训时间为4小时,包括理论讲解和实践演练。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医院内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实习生等,共计100人。
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医院内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担任讲师,他们将为学员们讲解病情评估的理论知识,并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
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学员满意度调查,并定期跟进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以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
总结:通过本次病情评估培训,我们希翼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服务。
·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个案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评价金玮清 方炳 张娟 姜文婕 赵晓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1)摘 要 目的:评价个案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COP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仅进行门诊医生随访和社区护士电话随访,观察组采取从健康宣教、专病管理、康复训练和营养评估四个方面的个案管理。
比较两组在进行6个月、1年、1年半的管理后,肺功能指标、生命质量评分、知信行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年、1年半时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orced vital capcacity,FEV1/ FVC)和知信行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1年、1年半时的生命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个案管理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个案管理;延续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2)04-0030-04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ase management in continuous care of patients with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 Weiqing, FANG Bing, ZHANG Juan, JIANG Wenjie, ZHAO Xiaohua(Ho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case management in continuous car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OPD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Ho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from Jul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followed up by out-patient doctors and community nurses by telepho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case management from four aspects: health education, special disease managemen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nutrition assessment.After 6 months, 1 year and 1 and a half years of management, lung function indexe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 scores chang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the ratio of FEV1 /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 and the scores of KA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6 months, 1 year and 1.5 year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 The life qua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6 months, 1 year and 1 and a half after 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 Case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tinuous care of COPD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worthy of research and promotion.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ase management;continuous car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作基金项目: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CNKW2018Y27)通信作者:赵晓华。
专科护士培训总结范文(4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专科护士培训总结的文章4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第1篇: 专科护士培训总结20xx年xx月xx日,我有幸参与了县人民医院护理部组织为期1天的新员工岗前培训。
此次培训院方就医院规章制度护士执业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护理人员与法、护理文件书写与护理常规操作、预防院感与传染病管理进行了深化浅出的讲解,虽然培训时间很短,但是从中学到的学问却是终生受益的,体会如下:一、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的思想觉悟和对护理工作的熟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为把我们培育成一名有修养,有素养,有力量,有水平的护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关心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发觉专业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
作为护士肯定要脑勤、眼勤、口勤、手勤,要细心,有爱心、急躁、责任心,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为一名护士,我认为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不仅能够听从领导的支配,接受批判,还应当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工作勤奋,不怕苦和累,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临床护士,我们与病人接触最亲密,我们应当给与病人亲人般的关怀,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满意他们的需求,为病者分忧。
护理工作是一个特别平凡的岗位,虽然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的确特别重要的和不行或缺的工作。
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们的执业素养有了快速的提高。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生命,所以工作时肯定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要做到医护协作默契,执行各项操作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双人核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怜悯心,在工作中务求严格,一丝不苟,工作主动,坚守岗位,勤奋工作,随时预备投入到工作的前线。
不怕脏,不怕累,自觉克服困难,牺牲个人利益,有崇高的风险精神,擅长学习,勇于实践,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学问。
三、加强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和根本。
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机制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了使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打好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基础,我院自2017年起推行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至今运行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规范化培训的对象卫生学校、医学院校中专、大专、本科毕业生分配到我院任护士者。
1.2规范化培训的目标对培训对象通过5年的规范化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熟悉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护理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科护理常规和基础护理操作,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1.3规范化培训的要求根据培训对象不同的学历层次进行分阶段设置。
1.3.1中专学历护士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毕业后1~3年,大科轮转。
要求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科护士常规和基础护理操作;定期参加“三基”考试和考核,年终参加年度业务考核;鼓励自学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
第二阶段为毕业后4~5年,进入CCU、ICU、急诊科等科室轮转,掌握一般急、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组织科内业务学习或个案(教学)护理查房1~2次/年;每年至少完成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年终参加医院外语考试;定专科培养。
1.3.2大专及本科学历护士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毕业1~2年,大科轮转。
要求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科护理常规和基础护理操作;定期参加“三基”考试和考核,年终参加年度业务考核;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培训第二年起组织科内业务学习或个案(教学)护理查房;参与护理管理实践。
第二阶段为毕业后第三年起,进入CCU、ICU、急诊科等科室轮转,掌握急、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及监护;参与病区质量管理及临床带教工作;掌握一门外语,以自学为主,年终参加院外语考试;定专科培养。
1.4考核方法1.4.1基础理论知识定期组织考核,护士长每月考核一次,科护士长每季考核一次,护理部每半年考核一次。
护士法律法规培训护理培训后效果评价整改措施1、入院指导明确,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评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护士应对病人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2、对于新入院的患者,由接诊护士对其进行入院评估,确认是否为压疮高危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护士岗位职责。
4、修订专科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制度。
5、完善修订健康教育制度及相关内容,加强责任护士对责任床的健康教育力度。
6、从护士的仪表仪容、组织纪律、服务质量、沟通与协调、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落实情况、三基三严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
7、制定护士培训目标、计划与内容、考核等。
8、完善分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护士把握分级护理的内容。
9、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护士知晓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和内涵。
10、组织学习危重患儿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
11、完善危重患儿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12、制定观察了解和处置患儿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13、组织学习科室仪器、设备使用制度与操作流程。
14、加强学习护士对专科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的内容。
16、修订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
17、制定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18、完善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及组织培训演练。
19、制定新生儿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制定计划新生儿室护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
21、加强新生儿室的工作人员对新生儿工作流程熟悉。
22、拟定新生儿室感染控制原则及工作流程。
年度护理计划培训评价
培训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培训的护理人员对年度护理计划培训内容非常满意。
他们认为培训内容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年度护理计划,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培训中的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也使他们对护理计划的执行更加熟练和自信。
但是,也有部分护理人员反映培训内容过于繁杂,有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不够贴近,希望在今后的培训中能够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个案讨论。
针对这些反馈意见,我们会在今后的培训中加强实践操作和个案讨论的内容,以使培训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提升护理人员的培训满意度。
症状护理课程在规培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发表时间:2018-11-29T10:03:44.3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29期作者:李思月龚桂芝(通讯作者)[导读] 探究症状护理课程在规培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李思月龚桂芝(通讯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 400037)【摘要】目的:探究症状护理课程在规培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和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两段时间在我泌尿外科轮转的16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前一时期8例规培护士作为对照教学组,以常规方式进行规范化培训,后一时期8例规培护士作为研究教学组,实施症状护理课程,培训结束后,对两组规培护士的考核成绩和教学质量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两组的理论知识成绩相差较小,数据经检验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实践考核方面,研究教学组的临床实践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教学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教学组的优秀率(37.50%)和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教学组的优秀率(18.75%)和优良率(75.00%)。
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增加症状护理课程,能够有效提规培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质量较高,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症状护理课程;泌尿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173-021.研究资料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和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这两段时期在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16例规培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两段时期各8例规培护士。
前一时期的8例规培护士作为对照教学组,年龄范围在20~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53±6.26岁,本科学历2例,专科学历6例;后一时期的8例规培护士作为研究教学组,,年龄范围在20~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84±7.11岁,本科学历3例,专科学历5例。
常见疾病症状护理常规培训总结常见疾病症状护理常规培训总结 1xx年,在医院领导对各级各类护士培训工作的重视下,各科护士及全院护理人员的支持理解下,护理部结合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活动,市卫生局“岗位大练兵"活动的相关要求,对全院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现总结如下:一、工作总结1、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医院举办了管理培训班,院长吴道全对全院护理管理人员和骨干进行了题为《用结果说话拿结果交换》的专题讲座,分管院长蒋奎副院长进行了题为《责任与责任心》的专题讲座。
2、加强了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督促、鼓励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自学相关知识,并对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者予以首次注册。
护理部共进行“三基"技能训练7次,包括:20xx年版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的使用、静脉采血等14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共约有1280余人次参加技能培训。
举行业务讲座12次,结合临床实际涉及优质护理服务相关知识、护士法律法规、职业防护、院感控制等32个专题,约有2l50人次参加业务知识讲座的学习。
结合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组织了全院各级各类护理人员护理基础理论考试1次,403人次参考,平均81.25分,合格率90%;护理技能考核7次,224人次参考,平均分93.2分,合格率98.8%。
3、规范化培训人员的管理:对今年新聘l5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
理论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礼仪等;技能培训内容有急救技能(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无菌技术等;并对其进行了强化实习和规范化培训,让她们了解护士职责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帮助她们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使新护士尽快实现角色转换,为胜任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护理部及科护士长对20xx—20xx年聘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基础知识及理论讲座共16次。
体检中心核心制度及护理常规培训的结果评
价
体检中心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培训的结果评价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 制度或培训方案的覆盖率:评价制度或培训的覆盖范围,即
参与制度或培训的员工占总人数的比例。
2. 员工反馈:采集员工的反馈意见,包括对制度或培训内容的
满意度、理解程度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评价。
3. 实施效果:考核制度或培训的执行效果,包括制度或培训后
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员工是否能够按制度或培训要求执行工作等内容。
4. 护理常规落实情况:核查护理常规是否落实到位,包括对患
者的评估、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和记录等方面。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可以对体检中心的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培训
的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使之不断改善和提升。
一、实验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的日益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成为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我院护理部组织了一次护士操作技能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检验护士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培训和考核提供依据。
本次实验报告将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护士操作技能的整体水平;2. 发现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为今后护士培训提供参考依据;4. 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安全。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我院在职护士100名,分为A、B两组,每组50名。
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
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针对护士的以下操作技能进行评价:(1)无菌操作;(2)静脉输液;(3)心电图操作;(4)护理文书书写。
3. 实验方法:(1)实验组:对A组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内容包括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心电图操作和护理文书书写等;(2)对照组:对B组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培训,不进行上述专项技能培训;(3)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操作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作规范、操作速度、操作质量等方面。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护士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分为85分,对照组护士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分为70分;2. 实验组护士在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心电图操作和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技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 实验组护士在操作规范、操作速度、操作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五、实验效果评价1.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集中培训,护士的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实验组护士的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分高于对照组,说明集中培训对提高护士操作技能具有显著效果。
2. 实验过程中,发现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无菌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交叉感染;(2)静脉输液技术不熟练,容易出现穿刺失败;(3)心电图操作不够熟练,影响诊断准确性;(4)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影响临床资料的可读性。
3. 针对上述问题,实验组护士在培训过程中得到了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操作技能。
疾病护理常规培训效果评价
疾病护理常规培训的效果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参与培训的人员对疾病护理常规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病情评估、疾病预防、护理技能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2. 技能水平提升:观察参与培训的人员在疾病护理常规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技能水平是否有所提升,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3. 服务质量改善:跟踪参与培训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疾病护理服务,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各类情况并给予及时合适的护理支持。
4. 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收集参与培训人员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培训内容、讲师、培训组织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感受。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以确保评价的全面、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