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的建议和评价
- 格式:pptx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81
第一季度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各护理单元第一季度的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内科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基本达标,护理人员对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本科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岗位职责、已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文书的质量较前有所提高。
现将具体的情况通报给你们,请各护理单元结合科室存在的问题认真检查,积极整改。
一、存在问题1、中医护理操作项目较少。
2、中医护理质量1)、极个别科室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控制重视不够。
2)、普遍存在对护理质量检查的内涵深度不够,未能真正的反应出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3、辨证施护质量1)、辨证施护措施个别科室落实不到位。
2)、康复与健康教育不具体。
4、中医护理文书质量1)、护理记录有的较繁琐,重复记录无观察意义的东西。
(2)、护理记录中对病人的健康与康复指导记录不完善。
(3)、护理记录内涵质量不高,不能动态的反应出患者疾病的表现,中医护理特色不突出。
5、中医护理技能1)、有的科室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用物不全。
2)、低年资护士对中医护理技能不闇练。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未夯实护理质量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落实措施。
2、护士长管理工作松懈、护理质量控制意识淡漠,对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工作疏于督查。
3、对科室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整改的措施不力。
3、改进措施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护理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范。
2、加强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把中医专科护理知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夯实。
3、各护理单元护士长要加强管理,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要召开科护士会议,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护士长要加强科护理质量管理,加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评价,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3、各护理单元护士长要加强管理,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要召开科护士会议,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护士长要加强科护理质量管理,加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评价,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祥云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质量标准标准100 评分标准得分
一、中医护理管理
1.有明确的中医护理管理体系。
2.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及职责。
3.中医台账资料齐全,病室整洁,安静,物品放置
有序,合理。
4.有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培训计划与内容,并且要有
考核记录和原始资料。
20分
1.不符扣5分
2.无制度及职责扣5分
3.病房不洁,凌乱,扣2分
4.无培训计划扣2分,无培训
计划及内容扣2分,无考核
记录扣2分,无原始资料扣2
分。
二、中医护理质量
1.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贯
彻整体观念,辩证施护的原则。
2.做好患者生活起居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护理。
3.做好饮食护理及健康饮食养生指导,包括普通膳
食、治疗膳食、健康饮食指导。
4.做好用药护理,包括口服中药,熏洗、灌肠、静
脉给药等,包括药物作用、注意事项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
5.做好情志护理,心理护理,患者情志稳定
6.做好康复指导,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中医40分
1.一项不符扣3分
2.出现压疮扣3分
3.没有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扣
3
指导有误扣3分
4.没有为进行用药指导扣3分,
患者没有掌握扣1分
5.未进行情志指导扣3分
6.未进行康复指导扣3分
7.患者发生专科并发症不得分。
县中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方案工作中许多场合都离不了护理,评价,质量,一般护理,评价,质量相关内容与格式有哪些呢?我细心整理县中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方案,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篇1:县中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方案中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方案一、目的中医医院在护理服务中要突出中西医并重的护理服务模式。
应用相宜的中医技术与学问,减轻或缓解住院病人的病痛,是中医医院护理服务水平与力量的特色与优势。
加强中医护理服务的质量检查与评价是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二、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依据1.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06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试行3.护理部制定的《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三、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内容(一)涉及中医护理工作落实的要素养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
(二)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考核科室护理制度、职责落实状况(三)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1.护士把握常见病的中医诊断及中医治疗原则。
(各病区制定3个常见病种中医护理常规、专病健康教育、专病评价标准)。
2.护理内涵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实施状况。
3.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服务的评价。
包括病人的症状改善、病人的自我感受和病人对宣教内容的陈述为依据。
(四).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状况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状况1.护士对本病区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的知晓状况。
包括中医诊断、专科护理、中医护理、健康指导等内容,以《常见病护理常规》为主。
2.护士针对所管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实行的中医护理措施状况。
例如病人存在睡眠困难,护士是否实行了相宜的中医技术,如耳穴埋豆、穴位按摩。
中药应用的留意事项,包括静脉、口服及外敷等。
共性化的饮食指导、康复学问的指导等。
(五)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检查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书写体现中医临证施护。
四、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检查方法1.现场提问2名护士,对所管病人实施中医护理的状况。
昭苏县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一、目的中医医院在护理服务中要突出中西医并重的护理服务模式。
应用适宜的中医技术与知识,减轻或缓解住院病人的病痛,是中医医院护理服务水平与能力的特色与优势。
加强中医护理服务的质量检查与评价是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二、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依据1.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06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医院编写的《常见病护理常规》3.每年修订《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标准》三、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内容1.护士掌握常见病的中医诊断及中医治疗原则。
(各病区确定3个常见病)。
2.护士针对所管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的中医护理措施情况。
例如病人存在睡眠困难,护士是否采取了适宜的中医技术,如耳穴埋针。
中药应用的注意事项,包括静脉、口服及外敷等。
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康复知识的指导等。
3.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服务的评价。
包括病人的症状改善、病人的自我感受和病人对宣教内容的陈述为依据。
4.护士对本病区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的知晓情况。
包括中医诊断、专科护理、中医护理、健康指导等内容,以本院制定的《常见病护理常规》为主。
5.护理记录单的检查。
护士对应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及效果、已做的宣教内容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以体现“记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
四、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检查方法1.现场提问2名护士,对所管病人实施中医护理的情况。
2.现场检查2名病人,以确认护士的陈述及采取措施的效果。
3.现场检查2份护理记录单,以确认护理实施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4.现场提问2名护士对本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的知晓情况。
5.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现场考试:护理部每月确定考核项目,到科室随机对当班护士1—2人次进行考试。
6.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的月报制度:护理部规定各护理单元每月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5人次。
每月底各病区书面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根据提供的病历号进行核查,详见附表2。
五、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1.护理部作为医院综合考核小组的成员,每月将各病区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上报到医院的考核小组。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2019年02月份)检查内容:通过现场询问、检查各种台账记录、护理病历,考核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及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中医健康宣教康复指导、中医护理常规等中医护理内容。
存在问题:1、个别科室护士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相对少,主要是只使用几个病种的护理方案,其他的护理方案形同虚设。
2、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数量较上个月有所提高,但应该继续加强。
原因分析:1、低年资护士对本科室护理方案掌握不够熟练,不愿主动应用;科室收治病人不多,病种单一,护士应用的机会也就更是有限。
2、中医护理技术局限性。
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上设施简单,看上去不够高端,大多数病人不愿接受,尤其是年轻病人;二是治疗时间长,疗效慢难以立竿见影,因此他们更愿意接受西医护理手段。
3、护士的中医护理理论体系不完整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极少,护士本身中医基础理论底子薄,使护士在工作中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依据,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开展。
4、病人的信任度低选择中医技术的病人多数对护士的技术不信任,都愿意选择到康复科或找医生去接受治疗。
改进措施:1、加强对护士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培训,使护士都能熟练掌握本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病种;逐步增加中医护理方案的病种,完善中医护理方案便于临床使用。
2、在临床工作中加大力度宣传中医祖国医学,强调中医药特色医疗在慢性病治疗中的优势,如失眠病人配合耳穴埋豆、肛肠科病人的中药熏洗、坐浴等中医技术,在临床可取得单纯西医治疗达不到的效果。
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科室应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力度,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水平,让每一位护士都能熟练应用本科的中医护理方案。
4、护士应积极主动的进行中医药特色宣教,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使用率,体现中医药护理特色。
护理部。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中医特色护理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特色技术为患者提供的一种护理模式。
其独特之处在于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强调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状况对疾病的影响,并通过中医特色技术来改善患者的健康。
评价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些评价指标和改进措施。
首先,评价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技术水平评价。
这是评价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考察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包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中医特色技术的熟练程度等。
可以通过考核护理人员的资质、学历、培训情况以及客观的临床效果来评估其技术水平。
2.效果评价。
中医特色护理的目标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因此评价其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症状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来评估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
3.安全性评价。
中医特色护理涉及到使用中医特色技术,需要保证其安全性。
评价可以从是否产生意外伤害、是否引发副作用等方面进行,可以通过记录和跟踪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来提高中医特色护理的安全性。
在评价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后,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中医特色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培训。
医院可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2.完善规范管理制度。
中医特色护理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
医院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进行培训和监督,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加强沟通与协作。
中医特色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期望,并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
医院可以加强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通过定期的会诊和交流,提高协同工作能力。
4.优化设施和环境。
为了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医院需要在设施和环境上进行相应的改善。
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在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实施方案中,我们将根据现行中医护理管理标准和要求,采取以下步骤和措施来评价和改进中医护理管理质量。
具体方案如下:1.明确评价目标和内容:确定评价的主要目标,如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等,同时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中医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病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2.编制评价指标和评分体系:根据评价目标和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分体系,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价指标应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可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出,定性指标可通过观察和访谈得出。
3.确定评价方法和工具:根据评价内容和指标,确定评价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专家评审、实地观察等,评价工具可包括标准化的评估表格、调查问卷等。
4.制定评价计划和时间表:根据评价的具体内容和工作量,制定评价的时间计划和工作安排。
评价可以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评价内容和时间都应详细规划和安排。
5.开展评价工作:按照评价计划和时间表,开展评价工作。
对于定量指标,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定性指标,进行观察和访谈,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6.分析评价结果并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改进措施应具体、可行,同时考虑到资源和实际情况的限制。
7.跟踪和监测改进效果:对于实施的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监测,评估改进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补充改进措施,确保改进工作的持续进行和效果的持续改善。
8.定期总结和报告:定期对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和报告,包括评价的结果、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效果评价等内容。
总结和报告应具体清晰,为后续的评价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9.持续改进和提高:评价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定期进行评价的回顾和总结,及时调整评价方案和方法,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