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计算机组网技术 形考1 实训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24.96 KB
- 文档页数:4
交换机的配置及应用实验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设备的网络设备,它可以根据MAC 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交换机可以提供更高的网络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学校等场合。
对于交换机的配置及应用实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1. 交换机基本配置:在实验中,首先需要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网线将交换机的端口与计算机设备的网卡插口相连接。
然后,进入交换机的管理界面,进行基本配置。
配置的内容可以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以便与其他计算机设备进行通信。
另外,还可以配置VLAN(虚拟局域网)来实现网络的划分以及端口的隔离,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性。
2. 交换机的应用实验:2.1. 局域网组网实验在一个实验室环境中,可以使用交换机将多台计算机设备组成一个局域网。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机负责转发局域网内的数据包,并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设备。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交换机的转发能力和带宽。
2.2. VLAN划分实验在一个企业网络中,可以使用交换机的VLAN功能来划分不同的网络。
例如,将财务部门的计算机设备划分到一个VLAN中,将销售部门的计算机设备划分到另一个VLAN中。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VLAN的隔离能力和安全性。
2.3.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连接实验在一个大型网络中,通常会使用交换机与路由器相连接,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机负责局域网内的转发,而路由器负责不同子网之间的转发。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互通性和数据包转发性能。
2.4. 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实验在一个高带宽环境中,可以使用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功能来实现带宽的合并。
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绑定成一个聚合接口,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并增加冗余性。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交换机的链路聚合能力和带宽扩展性。
3. 交换机的故障排除及优化:在实际应用中,交换机可能会出现故障或者性能不佳的情况。
《交换机路由器及其配置》课程教学实训大纲课程名称: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实训学时:54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类别:专业课编写大纲教研室/实训室:网络技术教研室一、实训目的与要求:在交换机、路由器网络设备建立的实验环境中,了解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常规配置方法,能使用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组建局域网和广域网,能进行网络设备的日常常规维护操作。
二、实训方式任务驱动三、考核方法学生出勤20%+实训完成情况80%四、实训指导书及主要参考资料《网路设备的安装与管理实训教程》崔先雨等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交换机/路由器及其配置》石硕主编电工业出版社 2008年5月五、实训项目及学时分配实训项目一览表六、实训项目内容及其要求实训一、交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方法(6学时)【实训目的】: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使用Console口和Telnet两种方法进行配置。
【实训内容】:1、利用Console口进行连接、用户登录验证配置及用户访问控制权限的配置。
2、利用Telnet登录交换机时仅使用密码验证和使用用户名加密码验证两种方式的交换机配置。
【实训设备】: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实训要求及成绩评定】:要求:验证和测试利用Console口和Telnet进行连接、用户登录验证配置及用户访问控制权限的配置情况。
成绩评定:A+. 验证结果和命令配置达到实训预期效果A.验证结果和配置命令基本正确A-.命令配置使用正确,验证结果欠佳实训二、交换机的常规配置(6学时)【实训目的】:1、了解交换机的默认配置2、重点掌握利用交换机Console口命令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实训内容】:1、修改交换机主机名2、修改交换机端口地址与属性3、配置交换机端口的静态MAC地址表4、实现交换机的端口汇聚换机配置。
【实训设备】:PC若干台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实训要求及成绩评定】:要求:验证和测试利用交换机Console口命令修改交换机主机名、修改交换机端口地址与属性、配置交换机端口的静态MAC地址表、实现交换机的端口汇聚情况成绩评定:A+. 验证结果和命令配置达到实训预期效果A.验证结果和配置命令基本正确A-.命令配置使用正确,验证结果欠佳实训三、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4学时)【实训目的】:1、重点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2、掌握VLAN在实际网络中如何应用。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1)熟悉交换机的基本结构(2)熟悉交换机基本命令(3)利用交换机进行网络连接(4)熟悉ip地址属性的设置(5)应用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6)熟悉pt操作二、实验环境.系统软件:windows10应用软件:ciscopackettracer三、实验步骤.1.应用环境.网络拓扑图如下:地址分配表中:设备USBip地址子网掩码预设网关主机pc1主机pc2fa0/0fa0/0192.168.1.1192.168.1.2255.255.255.0255.255.255.02.布局步骤.在pc1、pc2两台主机配置ip地址信息。
(1)主机pc1地址设置(配置地址截图)(2)主机pc2地址设置(布局地址图片)3.测试.(1)在图中右图的1、2、3处为捕捉往复数据,并对数据展开详细分析与表明.1处为传送:pc1向pc2发送icmp包,先在网络层layer3将要传送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放入ip报,再经过数据链路层layer2将ip数据报封装入帧,帧首部包含源mac地址和目的mac 地址,最后经过pc1的物理层在fast0端口送出.3处为第一次留言:由于交换机只工作于数据链路层layer2和网络层layer1.所以从fast0/1接到帧,就可以看见真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交换机此时记录pc1与端口fast0/1对应的mac地址表中.然后将帧从其他口(只有fast0/2)原封不动回赠.2处转发.:pc2从fast0端口发送至帧,将目的地址mac与自身mac比较,发现对应所以接收,读取帧信息,ip数据报信息.得到源mac地址和源ip信息.然后为了将反馈信息送给pc1,所以传送一个ip数据报,将源ip和目的ip交换.然后将ip数据报PCB变成帧从fast0口收到.3处第二次转发:交换机从fast0/2口获得帧,加载帧的信息由于第一次从fast0/2发送信息,所以交换机此时记录pc2与端口fast0/2对应的mac地址表.然后根据目的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查询查询成功,将帧从fast0/1口发出.1处为发送:pc1从物理层获得信息将目的mac与自身匹配,成功然后将帧中的ip数据报打开,收到pc2的反馈信息.(2)交换机表明结果(showmac-address-table).(3)主机arp缓存查看与删除四、实验总结.经过此次实验:对交换机的基本结构,交换机基本命令,利用交换机展开网络连接等都存有一定介绍.对ip地址属性的设置和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都存有一定操作方式经验.对交换机留言数据和各终端传送发送信息过程的认知存有非常大协助.问题思考:请从tcp/ip由高层到低层的角度分析数据在发送方是如何封装的?(可举例说明)运输层layer4将应用层数据在加之首部(各种应用层协议)构成tcp报文,网络层layer3将tcp报文加之首部(源ip,目的ip等)构成ip数据报,数据链路层layer2将ip数据报加上首部(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等)和用来纠错的尾部形成mac帧.物理层就将帧转变为bit形式传送.。
电大-计算机组网技术-形考1-实训2.1实训2.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本实训旨在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包括带内管理与带外管理的方式。
带外管理是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进行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
在第一次配置交换机时,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拨号等方式进行管理。
具体实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熟悉交换机的基本设置方法;2.熟悉交换机配置的步骤、常用命令及各参数选项的含义;3.配置交换机口令访问;4.配置交换机远程访问接口;5.保存交换机配置文件;6.测试验证任务目标。
在实训中,我们将使用以下命令:1.进入特权模式(enable);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igrue terminal);3.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XXX);4.返回上一级模式(exit);5.直接返回到特权模式(end);6.帮助信息(?);7.命令简写(conf t);8.命令自动补齐(tab);9.快捷键(ctrl+c crtl+z);10.Reload重启;11.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XX);12.配置交换机端口参数(Speed duplex);13.查看交换机版本信息(show n);14.查看新生成效的配置信息(show run)。
在实训中,我们将使用Packet Tracer拓扑图进行模拟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2.了解交换机命令行;3.进入特权模式(en);4.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5.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6.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7.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8.帮助信息(如。
co。
copy?);9.命令简写(如conf t);10.命令自动补全(Tab)。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选择配置线,从pc的RS 232端口连至switch的console端口。
实训案例5——交换机配置与管理【项目目标】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以及使用命令进行基本的交换机配置管理功能。
【项目背景】你是某公司新入职的网络管理员,公司要求你熟悉网络产品,公司采用全系列思科网络产品,首先要求你认识交换机,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初始化配置,以及使用一些基本命令进行设备管理。
【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认识交换机的软硬件系统,掌握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技巧,掌握交换机端口的常用配置参数,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基本命令进行配置。
2.任务分解任务1: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及切换。
任务2:交换机命令行界面基本功能。
任务3:全局配置模式基本功能。
任务4:端口配置模式基本功能。
任务5: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任务6:保存与删除交换机配置信息。
3.知识准备(1)命令行操作模式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子模式等几种。
具体模式说明如表5-1所示。
➢用户模式进入交换机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交换机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
用户模式提示符为switch> ➢特权模式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
特权模式提示符为switch#➢全局配置模式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
在该模式下可以进入下一级的配置模式,对交换机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
全局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端口模式属于全局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参数配置。
端口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表5-1命令行操作模式如图5-1所示。
图5-1 拓扑结构图5.设备说明SwitchA为思科C2950-24,PC通过Console控制线与交换机相连,PC1通过直通线与交换机相连。
计算机组网技术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计算机组网技术作业(1)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路由发生在TCP/IP模型的哪一层?()
A.应用层B.网络层C.传输层D.物理层
2.二层交换机根据什么信息决定如何转发数据帧?()
A.源MAC地址B.源IP地址C.源交换机端口
D.目的IP地址E.目的端口地址F.目的MAC地址
3.PC用什么命令验证处于交换机连接的相同LAN中的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A.ping地址
B.tracert 地址
C.trouceroute 地址
D.arp 地址
4.以下哪些命令被用来验证中继链路配置状态?()
A.show interfaces interface
B.show interface trunk
C.show interfaces switchport
D.show ip interface brief
E.show interfaces vlan
5.交换机上哪些VLAN是默认可以修改和删除的?()
A.2-1001 B.1-1001 C.1=1002 D.2-1005
二、填空题
1.假设一个网络管理员正在验证新安装的FT服务是否能够连接,该网络管理员的操作在OSI七层模型的层。
2.某主机接收到数据帧后发现已经损坏,因此丢弃了该帧,该功能是在OSI 层完成的。
3.VLA可以分割域。
4.协议用于在单条链路上传播多个VLAN数据。
三、简答题
⒈VLSM方案设计,某大学使用一个B类地址190.10.1.0/16,现有7个部门,每个部门的人数分别为140、130、68、60、24、18、9人,要求通过。
形考任务二(三选一)实训1-路由器访问与配置作业一、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从PC机上直接和远程访问路由器的基本方法,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使用方法,掌握路由器帮助系统的使用方法,理解路由器的启动顺序。
二、内容及要求(1)连接路由器和PC机,通过Console口访问路由器要求:掌握计算机串口和路由器Console口的连接方法,使用超级终端配置路由器的方法。
(2)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要求:掌握配置路由器以太网接口IP地址以及密码的技能,能够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
(3)CLI的使用与IOS基本命令要求:熟悉CLI的各种命令模式、帮助系统,掌握IOS基本命令,能够使用相关命令查看路由器有关信息。
三、材料(1)所用设备:路由器、PC机、网线(2)消耗性器材:无答:实训:路由器访问与配置步骤及简述:路由器基本配置(一):实验拓补图1、用标准console线缆连接计算机的串口和路由器的console口,在计算机上启用超级终端,并配置超级终端的参数,使计算机与路由器通过console口建立连接;2、配置路由器的管理IP地址,并为telnet用户配置用户名和登录口令。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与路由器管理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通过网线将计算机和路由器相连,通过计算机telnet到路由器上进行查看配置;3、更改路由器的主机名;4、擦除配置信息、保存配置信息、显示配置信息;5、显示当前配置信息;6、显示历史命令:Router>en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interface fa0/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 //路由器端口默认关闭,开启fa0/0端口%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hostname R1 //修改路由器主机名R1(config)#enable password 123456 //设置进入特权模式密码R1(config)#line vty 0 4R1(config-line)#password abc123 //设置telnet远程登录密码R1(config-line)#loginR1(config-line)#exitR1(config)#interface fa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Incomplete command.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路由器的管理IP 地址R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端口R1(config-if)#end%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1#PC端登录测试:2 1、验证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Switch>enPassword:2、验证telnet远程登录密码a. 给PC机设置IP地址b、打开Command Prompt路由器基本配置二:拓补结构图1、用标准console线缆连接计算机1的串口和路由器的console口,用交叉线连接计算机2的fastetrernet和路由器的fastethernet 0/0口,用V.3.5线缆连接来个路由器的serial 2/0接口。
电大计算机组网技术形考1 实训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背景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电大计算机组网技术形考1实训2中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的详细信息和指导。
路由器是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和传输数据的重要网络设备。
良好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是确保路由器正常工作和网络有效运行的关键。
路由器基本配置步骤1: 连接到路由器首先,使用适当的网线将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
确保连接稳定。
步骤2: 访问路由器设置界面打开计算机上的网络浏览器,并输入默认的IP地址(通常为192.168.1.1)以访问路由器的设置界面。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3: 基本系统设置在路由器设置界面中,找到并点击"System"或"System Settings"选项。
在此部分,您可以更改路由器的主机名、时区和日期等设置。
步骤4: 网络设置在路由器设置界面中,找到并点击"Network"或"Network Settings"选项。
在此部分,您可以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相关设置。
步骤5: 网络连接设置根据您的网络类型,选择适当的连接类型,例如ADSL、动态IP或静态IP。
根据提供的网络信息,填写相关设置并保存更改。
步骤6: 无线网络设置如果您的路由器支持无线网络连接,您可以在路由器设置界面中找到并点击"WLAN"或"Wireless"选项。
在此部分,您可以配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加密设置和访问密码等。
步骤7: 管理密码设置为了保护路由器的安全,建议您更改路由器的管理密码。
在路由器设置界面中,找到并点击"Administration"或"Management"选项。
在此部分,您可以更改路由器的登录密码。
路由器基本管理路由器登录在计算机上打开网络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并使用您设置的管理密码登录到路由器设置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