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保健功能型纺织品印花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728.25 KB
- 文档页数:3
1、利用织物形成的加工工艺开发利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纺织品复合形成多层复合织物,使一般的单一组织结构产品更加富有特色。
复合织物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各不相同,有组织结构的复合接结、缝合、粘接和涂层,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特点的几种层次织物复合形成一体的织物等。
特别是利用不同色彩、不同风格的纱线,或者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可以形成双层织物或者双面效应的织物,如昆山恒泰针纺面料公司推出的羊绒/摇粒绒、羊绒/牛仔布、羊绒/麂皮绒、麂皮绒/长毛绒、弹力布/针织布等复合织物。
采用丝光工艺的丝光棉纺织品。
如无锡天然纺织、光辉走卓越织造等公司将优质长绒棉经烧毛、丝光处理形成各类丝光棉、丝光棉与真丝交织、双丝光针织面料等。
在毛纺织品产品开发方面,江苏阳光集团开发出蛹蛋白薄花呢、蛋白丝薄花呢、毛纺印花面料等新品,并且采用超细羊毛等原料研制出超细羊毛花呢产品。
在绒织物开发方面,国内有多个厂家推出了各种绒类产品,如江苏茶梅灯心绒集团的各类灯心绒,江苏阳光集团的丝毛灯心绒、德国的仿毛、长毛绒等。
2、各种功能性面料的开发具有抗菌、除臭、促进人体微循环等功能的各类面料,逐渐成为各国尤其是日本、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大陆和台湾等地纺织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重点。
山东云龙集团推出层压复合织物新型纺织品,具有防水、防污、防液体、透气/湿、抗菌等功能。
昆山华成织染公司生产了会呼吸、阻燃、超泼水性、中空保暖、高透湿/气、防静电/尘等系列产品。
韩国一家公司采用微细纤维生产了防水透气中空棉复合产品。
江苏、浙江等企业针对真丝绸开发的防皱抗缩面料,采用绿色环保助剂经过化学处理和物理复合的方法,使产品免烫等级达到了3.5级,且保持了真丝绸的良好手感、光泽、透气性和悬垂性等优良的服用性能。
利用天然纤维的功能性进行新产品开发。
如山东烟台新潮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罗布麻纺织品可以降低高血压,山西绿洲纺织品有限公司开发的大麻及大麻混纺产品具有抗菌效果。
还有利用蟹壳物质加工而成的甲克素纤维纺织品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保健功能。
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与创新1. 背景纺织材料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其功能性应用与创新一直是纺织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纺织材料的功能性需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探讨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与创新,以期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2. 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舒适性舒适性是纺织材料最重要的性能之一舒适性包括热舒适性、触感舒适性和压力舒适性等纺织材料通过调节温度、吸湿排汗、透气等性能,为人体提供舒适的环境例如,采用聚酯纤维、尼龙等材料制成的纺织品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透气性,可以满足人们在寒冷环境下的保暖需求;棉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适合人们在炎热环境中穿着2.2 安全性安全性是纺织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纺织材料的安全性主要包括阻燃性、抗静电性、抗菌性等阻燃纺织材料可以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抗静电纺织材料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避免静电带来的危害;抗菌纺织材料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高纺织品的使用安全性2.3 防护性防护性是指纺织材料能够对人体和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例如,防紫外线纺织材料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的侵害,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防水防风纺织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水防风效果,适用于户外运动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穿着;防油防污纺织材料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易清洁性,延长使用寿命2.4 健康性健康性是纺织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纺织材料通过添加功能性成分,如纳米材料、生物活性物质等,实现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例如,负离子纺织材料可以释放负离子,改善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远红外纺织材料可以发射远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具有保健养生作用3. 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创新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的应用为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等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纺织材料中,可以提高纺织品的功能性例如,纳米银抗菌剂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滋生,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性能;纳米氧化锌可以用于防晒纺织品,提高其阻隔紫外线的能力3.2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纺织材料功能性创新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手段,可以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材料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制备具有抗皱、抗缩、防螨等功能的纺织材料,可以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3.3 智能纺织材料智能纺织材料是纺织材料功能性创新的重要方向智能纺织材料具有响应外部刺激(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发生相应变化的特性通过制备智能纺织材料,可以实现纺织品的功能性调控例如,温控纺织材料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动调节保暖性能;湿控纺织材料可以根据人体出汗情况自动调节透气性能4. 结论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与创新是纺织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纺织材料的功能性需求日益增长通过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智能纺织材料等手段,可以实现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创新,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未来,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与创新将继续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1. 背景纺织材料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性应用与创新一直是行业研究的热点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纺织材料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保暖和遮羞,更加注重其功能性、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本文将探讨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与创新,以期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2. 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环保性环保性是现代纺织材料不可或缺的特性之一环保纺织材料主要包括生物基纺织材料、再生纺织材料和可降解纺织材料等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利用玉米淀粉、竹浆等生物基材料生产的纺织品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2.2 智能化智能化是纺织材料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将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应用于纺织材料,可以实现纺织品的智能化例如,将微型传感器嵌入纺织品中,可以实现对人体生理信息的实时监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纺织品的远程控制和智能调节2.3 节能性节能性是纺织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改进纺织材料的生产工艺和提高纺织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实现节能的目的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纺织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应用于保暖纺织品中,减少能源消耗2.4 美观性美观性是纺织材料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改进纺织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可以提高纺织品的美观性例如,采用数码印花技术,可以实现纺织品的高精度、多彩色印刷,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和美观化的需求3. 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创新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仿生技术仿生技术在纺织材料功能性创新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的生物结构和功能,可以设计和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纺织材料例如,仿生纺织材料可以模仿蜘蛛丝的高性能制备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纺织品;仿生纺织材料可以模仿荷叶的超疏水性能,制备出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织品3.2 能源转换与存储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在纺织材料功能性创新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通过将纺织材料与能源转换器件(如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相结合,可以实现纺织品的能源功能例如,将太阳能电池集成到纺织品中,可以使纺织品具备发电功能,为可穿戴设备提供能源3.3 多功能集成多功能集成是纺织材料功能性创新的重要方向通过将多种功能性材料和器件集成到单一纺织品中,可以实现纺织品的多种功能例如,多功能纺织品可以集成保暖、防水、抗菌、防晒等多种功能,满足人们在复杂环境下的需求4. 结论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与创新是纺织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纺织材料的功能性需求日益增长通过仿生技术、能源转换与存储、多功能集成等手段,可以实现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创新,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智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未来,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应用与创新将继续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应用场合1. 舒适性纺织材料舒适性纺织材料广泛应用于内衣、家居服、床上用品、运动服装等领域这些材料能够根据人体需求调节温度,提供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确保穿着者的舒适感受在炎热环境中,适合使用棉纤维等天然吸湿排汗材料;而在寒冷环境中,聚酯纤维、羊毛等保暖材料则是更好的选择2. 安全性纺织材料安全性纺织材料主要应用于个人防护装备、安全服装、消防服、医疗防护服等这些材料需要具备阻燃、抗静电、抗菌等特性,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在高风险工作环境中,如化工厂、医疗场所、消防员作业时,使用这类纺织材料至关重要3. 防护性纺织材料防护性纺织材料常见于户外运动服装、工作服、防尘口罩等这些材料能够抵御恶劣天气条件,如防水防风材料可以保护穿着者免受雨水和风的侵袭;防油防污材料则能保持纺织品的清洁和耐用性4. 健康性纺织材料健康性纺织材料适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如床上用品、护理用品、抗菌内衣等这些材料通过释放负离子、发射远红外线等手段,促进人体健康,适合需要特殊保健的人群使用注意事项1. 功能性纺织材料的选用在选用功能性纺织材料时,需要根据应用场合和用户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选择抗菌材料时,应考虑其对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以及是否对人体皮肤无刺激2. 功能性持久性功能性纺织材料的持久性是关键考虑因素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关注材料的耐洗性、耐磨损性以及功能性成分的稳定性,以确保长期有效3. 环保与可持续性在开发和应用功能性纺织材料时,应重视环保和可持续性选择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发展的趋势4. 成本效益功能性纺织材料往往成本较高,因此在推广应用时,需要权衡成本与效益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5. 法规与标准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确保功能性纺织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符合相关要求例如,在欧盟市场,需要关注 Reach 法规对有害物质限制的规定6. 消费者教育消费者对功能性纺织材料的认识有限,因此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让消费者了解材料的性能和优势,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和信任度7. 创新与研发功能性纺织材料的创新与研发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加大投入,探索新的功能性材料和技术,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功能性纺织材料在各个应用场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选用和应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性能、环保、法规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功能性纺织材料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健康。
功能性纺织品功能性面料包含功能性服装用面料、功能性产业用面料、功能性装饰用面料等。
其中,功能性服装面料是指具有超出常规纺织产品的遮盖、美化、保暖等功能的特殊功用和超强性能的面料,这些功能是不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
如功能性外衣用面料,根据不同的服用场合可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如休闲类服装具有防静电、抗紫外线、防电磁波、洗可穿(免烫)防缩等功能,社交类和职业类服装具有三防(防水、防油、防污)、抗皱、抗起毛、抗起球、自清洁、防辐射等功能,运动类服装具有抗菌除臭、吸湿快干、防蚊、抗紫外线等功能,防寒类服装具有防水透湿、防辐射、高韧性、耐水洗等功能。
功能性内衣用面料具有防蛀、防螨、远红外、发热、负离子、高吸湿、抗菌除臭等功能。
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有的具有单一功能,也有的具有几种功能的叠加,使其成为多功能复合功能的纺织品。
功能性装饰用面料和功能性产业用面料具有耐高温防火、阻燃、耐腐蚀、高韧性、防霉抗菌、抗静电、防红外、防油拒水、亲水、抗老化等功能。
相比较功能性面料,具有随外界环境变化而进行对人体有益的变化的面料称为智能性面料,如能够通过加热等外部刺激手段使织物恢复初始形状的形状记忆性服装面料,还具有防皱、耐洗、免烫的功能,能够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化的光敏面料,主要用于军事及航海领域,能够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调温面料,主要用于军事隐身和温差较大的环境,能够阻止海水向衣服内部渗透的抗浸透湿面料,还具有很高的透气性和吸水性1.抗菌纺织品抗菌卫生整理是应用抗菌防臭剂处理织物(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混纺织物),从而使织物获得抗菌、防霉、防臭、保持清洁卫生等功能。
生产方法:共混纺丝法—在纤维生产聚合阶段或纺丝原液中加入抗菌剂,制的抗菌纤维。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无须进行后整理,成本较低;功能整理法—使用抗菌整理剂进行后加工处理的方法将抗菌剂与纤维结合。
抗菌卫生整理织物广泛用作医院、宾馆、家庭的床单、被套、毛毯、餐巾、毛巾、鞋里布、沙发布、窗帘布、医用职业装、食品和服务行业的工作服、军队的服装以及绷带、纱布等,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智能纺织品概述1.定义智能纺织品源于智能材料,是对环境因素的刺激有感知和能做出响应的纺织品,如在光、热、电、湿、机械和化学物质等因素的作用下,它们能通过颜色、振动、电性能、能量储藏等变化,对外界刺激做出响应。
它比普通的纺织品具有更多的功能,其命名通常是与其功能紧密联系的,所以也属于功能性纺织品。
智能纺织品最早是1979年在日本提出的,它把形状记忆蚕丝称之为机敏纺织品,但是智能纺织品的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被人们普遍认知,它先后被称为技术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和智能纺织品。
1999年,在Heriot-Watt大学召开的智能纺织品研讨会上,智能纺织品被宣扬为“能独立思考的纺织材料”。
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智能纺织品已经由一个不可想象的产品变为21世纪新时尚哲学的基础,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工、医疗保健品或军用纺织品的开发,一些专家将智能纺织品看作纺织服装工业的未来,作为“第二皮肤”的生物纺织品或智能纺织品将会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智能纺织品通常是由传感器、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三部分组成或具有感知、反馈和响应三大要素,因此,具体判断某纺织品是否是智能纺织品,首先可以检查分析其是否存在感知、反馈和响应的元件;其次,因为“智能”是模仿生命系统的一种概念,如果某一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是线性的,或者该系统只有一个自变量,没有兼顾其他变量进行思考的能力,则这样的系统还是“机械”的,还停留在功能材料的智慧水平。
这一判据实际上考核的是系统的运算的复杂性,即与生物的相似程度。
2.分类广义上来看,智能纺织品指的是纺织品具备对来自外界的刺激如温度、湿度、光线、压力、电子磁场等因素有感知,并做出反应的功能;狭义上来看,智能纺织品指的是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它融合了信息、电子和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且能够采集信号并做出一系列相应的处理。
参照美国R.E.Newnham教授对智能材料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消极智能纺织品这类智能纺织品仅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或刺激,不能自动控制。
CAS 115-2005前言本标准按《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按CAS1.1—2001《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结构及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中国保健协会首次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保健协会与中国标准化协会共同发布。
使用本协会标准的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企业标准备案,并对技术内容负责。
本标准中的某些条款可能涉及专利权,中国标准化协会及中国保健协会不负责对任何该类专利权的鉴别。
本标准是第一次制订。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中国保健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以便修订时参考。
CAS 115-2005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 25 技术要求 25.1 内在质量、外观质量 25.2 保健功能评价指标 25.3安全性评价指标 36 试验方法 36.1内在质量、外观质量试验 36.2保健功能试验 36.3安全性检测试验 57 保健功能结果判定 58 检验规则 59 标志和包装 5附录 A法向发射率测定法 6附录 B生物微循环血流量变化率测定法8附录 C磁场强度测定法9附录 D抗菌功能测试方法10D1 标准空白样10D2 抗菌织物试样洗涤试验方法10D3抗菌材料的溶出性测试方法:晕圈法10D4试验仪器及前期准备11D5 抗菌功能测试方法:吸收法13D6 抗菌功能测试方法:振荡法14CAS 115-2005保健功能纺织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健功能纺织品的发射远红外线功能(以下简称远红外功能)、产生磁场功能(以下简称磁功能)、抗菌功能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保健功能结果判定、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远红外功能、磁功能、抗菌功能的保健功能纺织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同时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功能纺织品是指除有常规的装饰、保暖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保健、防保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如远红外纺织品、防紫外纺织品、甲壳素织物、防螨织物、磁疗产品、维生素织物、抗菌织物等。
分类:舒适功能纺织品卫生、保健功能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其他功能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可应用功能性纤维、功能性整理和复合等技术手段获得。
Functional Fibers 差别化纤维高性能高感性纤维特种纤维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能上获得改善的纤维。
Physical:1.改进聚合与纺丝条件:如温度、时间、介质、浓度、凝固浴,可改变高聚物聚合度及分布、结晶度及分布、取向度等。
2.改变截面:如采用特殊的喷丝孔形状开发异形纤维。
3.表面物理改性:如采用高能射线(γ射线、β射线)和低温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进行刻蚀、涂抹、电镀等。
4.复合: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的技术。
5.混合:即利用聚合物的可混溶性和溶解性,将两种聚合物混合后喷纺成丝。
Chemical:通过改变纤维原来的化学结构来达到改性目的的方法,改性方法包括共聚、接枝、交联。
1.共聚: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的方法。
例如,丙烯晴与氯乙烯或偏氯乙烯共聚可以提高聚丙烯晴的阻燃性能,而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间苯二甲酸黄酸钠或对苯二甲酸黄酸钠共聚则可以改善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
2.接枝:是通过一种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纤维的大分子链上能接上所需要的基团。
接枝可以在聚合体内进行也可以在成形纤维表面进行。
3.交联:交联是指使纤维大分子链间用化学链联结起来。
当聚合物交联时,所有的单个聚合物链形成一个大的三维网状结构。
将使玻璃化温度提高,纤维的耐热性、抗皱性、褶裥保持性、尺寸稳定性、弹性和初始模量获得改善,对纤维拉伸强度和伸长也有一定影响。
复合纤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