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实用技术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10
2004年4月第三版德生牌收音机东莞市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国 广东网址:e-mail:*****************.cn调频立体声/中波/短波(2.30-26.10MHz)采用进口优秀数字调谐(PLL)处理器应用先进的表面贴片(SMT)制造工艺,优质可靠四种方式选择搜索电台: 直接输入电台频率 手动搜索电台 自动搜索电台电脑预选记忆24个电台频率轻触式电子波段开关、短波米波段开关设按键锁定开关,防止误操作数字时钟,可控制定时开机及睡眠自动关机设9k/10k 中波步进频率选择开关,适合世界各国制式电池耗尽前自动关机,防止漏液损坏收音机设本地/远程灵敏度开关,方便在不同环境下接收强弱广播信号特设夜间照明指示灯,方便使用使用3节R6(5号)电池供电,可使用外接电源设外接天线插孔,附送室外短波天线,提高接收能力附送精美皮套、高级立体声耳机与外接电源供电器使用手册Operating Manual直接输入电台频率PL757A存储设置指示功能定时自动开机指示存储电台频率地址号码按键锁定开关功能指示调频立体声状态指示频率或时间指示波段指示:(),(),短波1或2(SW 1/2)调频FM 中波MW 液晶显示屏显示说明调频/短波频率单位(兆赫兹)中波频率单位(千赫兹)睡眠定时自动关机指示更换电池提示符号短波频率范围按电池正负极性正确方向装入3节R6(5号)新电池。
本机特设电源电压不足自动关机保护功能。
当电源电量即将耗尽时,会自动关闭收音机。
在您收听时,如果声音不稳定,可能是电池供电不足,请将收音机音量调小。
当收音机自动关机时,为防止已记忆的信息丢失,请及时更换新电池。
新旧电池不要混在一起使用。
当您长时间不用收音机时,请将电池取出,以免电池漏液,腐蚀机内元件。
务必关机后,才更换新电池!使用外接电源时,机内电池将被自动切断;请按照以上方式操作,以防机内记忆信息丢失!收音机左侧面220V 交流电插座外接电源连接和断开操作步骤:连接:断开:注意1.将DC05型交直流电源供电器插入220V 交流电 电源插座;2.打开DC05型供电器上的电源开关;3.将DC05型供电器与PL757A4.开收音机。
中波的发射与接收一、中波的定义中波是指频率为300kHz〜3MHz的无线电波,中波的频段范围是526.5KHz〜1606.5KHz,其波长为575〜187m,频带间隔9KHz。
中波广播(MW: Medium Wave)采用了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的方式。
在不知不觉中,MW与AM之间就划上了等号,实际上MW只是诸多利用AM调制方式的一种广播,像在高频(3〜30MHz)中的国际短波广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也是AM, 甚至比调频广播更高频率的航空导航通讯(116〜136MHz)也是采用AM的方式,只是我们日常所说的AM广播只是中波广播的调制形式而已。
二、中波的传播特点中波广播主要通过地面波传送,中波广播晚上还可通过空间电离层反射(天波)传播。
传播特点存在衰落现象,场强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易受太阳活动电离层暴(日凌)影响。
无线电波碰到导体时,就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损耗掉一部分能量,这种使电波能量变弱的现象,叫做对电波的吸收。
大地是导体,对中波的吸收较强,故以地波形式传播的中波传播不远(约二三百公里)。
白天,由于阳光照射,电离层密度增大,使电离层变成良导体,致使以天波形式传播的一小部分中波进入电离层就被强烈吸收,难于返回地面,加之以地波形式传播的中波又被大地吸收而传播不远,于是就造成白天难以收到远处的中波电台。
到了夜间,大气不再受阳光照射,电离层中的电子和离子相互复合而显著增加,故电离层变薄,密度变小,导电性能变差,对电波的吸收作用也大大减弱,这时,中波就可以通过天波途径,传送到较远的地方,于是夜间收到的中波电台就多了。
三、中波广播的发展历程中波广播技术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中波广播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提高中波广播发射机效率和可靠性的过程。
经过近100 年的发展,中波发射机的效率从40%提高到近90%,极大地降低了中波发射机的日常维护费用,发射机的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停播率大大降低,基本上满足了不间断、高质量播出的要求。
中波基础理论讲义(一)1 无线电波及其发射原理在无线电广播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里是××广播电台,××××千赫”这是在告诉我们这家电台的名称和发射的无线电波的频率。
我们知道:交流电每秒发生50次改变方向和大小的周期性变化。
在电学里,把电流强度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作振荡电流。
交流电就是一种振荡电流。
振荡电流每秒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作振荡频率。
在无线电技术里,向外发射的是高辐射能量的高频(一般在几百千赫以上)振荡电流,而每秒振荡几十次的低频振荡电流的辐射能量很低,在无线电广播技术中是不适用的。
当处于空间的导线通过高频振荡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要产生不可分割的电场和磁场。
电场和磁场是统一的客观物质及电磁场的两个方面,当导线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时,变化的磁场附近空间又会产生变化的电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又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如图1-1所示)。
这种不断交变着的电场和磁场,越来越远地向周围空间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极快,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用“c”表示)差不多,约为30万千米/秒。
在高频振荡电流振荡一个周期的时间内,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距离叫作电磁波的波长(用“λ”表示)。
假定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用f表示,则有:λ=c/f。
无线电所应用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很广的(从几毫米到几千米)。
并根据一定的波长范围把电磁波划分为几个波段。
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其用途也各不相同(参见表1-1)。
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特性。
例如中波基本上是沿地表传播,受地面的吸收作用,使中波的传播距离受到限制。
但中波的信号稳定,多用于省市以内较近距离的无线电广播。
短波的传播主要靠地面和天空中电离层之间的反射,虽然信号没有中波稳定,但传播距离远,多用于国际间的无线电广播。
超短波能够穿透电离层而不被其反射,与光线的传播性质相似,主要用于电视、雷达和近距离通讯。
数字传媒研究·Researchon Digital Media中波发射台射频干扰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作者简介:孙里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乌海广播发射中心台高级工程师孙里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乌海广播发射中心台内蒙古乌海市016000【摘要】由于工作性质原因,中波发射台大多处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
电磁辐射的特点是频率多、磁场强,特别是发射天线距离机房和办公区较近的中波台,院区场强可达100dBμV 以上,如此大的辐射干扰,会对各种电气设备特别是微控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再加上频率交调衍生出来的杂波信号,轻则发射设备或弱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严重的造成程序混乱、无法操作甚至烧坏内部器件。
本文详细论述了中波发射台射频干扰的产生原因和防护措施。
【关键词】中波发射台电磁环境辐射干扰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TN934.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0751(2021)01-0011-04引言中波广播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地波传播,也就是垂直极化波。
当地面接收到天线发出的电磁波时,由于地面的导电率、地质结构等多方面原因,电磁波不能很好地反射,一部分电磁辐射波会在大地中产生电流,大地中的电流又会生成新的附加电场,如此往复,使得中波发射台近场区内的电磁环境异常复杂。
各种衍生辐射干扰不仅影响发射台正常频率的发射,还会对广播发射机及附属弱电设备产生干扰。
严重的干扰因素会造成发射机系统不稳定,计算机运行速度降低,台内弱电设备程序混乱,通讯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对于53射频辐射干扰问题,中波发射台常规的防护措施是做好机房接地和天馈线接地。
随着新型附属设备在广播发射台的应用,对电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分析电磁辐射的产生因素,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做好电磁辐射干扰防护工作是确保广播节目优质传播的根本保证。
1射频辐射干扰类型1.1辐射干扰辐射干扰是电磁波在空间传播中形成的。
在中波发射台,由于发射的频率不止一个,不同的电磁波在近距离又会相互影响,产生新的交调干扰信号。
中波发射台的运行与维护中波发射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无线电发射设备,主要用于广播、天气预报、紧急广播等传输。
中波发射台的运行与维护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关键,下面就对中波发射台的运行与维护进行详细介绍。
1、开机检查在开机前,操作人员需要对中波发射台的各项设备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主机、调频系统、调制器等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有无故障。
同时,需要检查天线、驻波消除器、线路、滤波器等设备的状态,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质量。
2、前臂驱动调整在进行发射前,需要进行前臂驱动的调整,以确保频率正常输出。
此外,还需要对各项参数进行设置,如功率、频率、电流等。
在参数设置完成后,需要进行前置放、后置放的干扰抑制,以确保输出信号的清晰度。
3、故障检测在发射过程中,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检测。
基本的方法是观察输出功率的变化、信号质量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等,定位故障并尽快恢复。
4、发射调整完设备之后就可以进行发射了。
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信号的质量达到标准。
发射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发射功率、电流、温度等数据,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1、设备维护中波发射台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
设备维护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内部维护:定期检查内部电路元件、电缆、插头、接线端子等设备的连接情况和状态,确保设备内部干净、无灰尘、无杂音,保证设备的工作正常高效。
外部维护:发射台的外部零件如遮光罩、金属杆、托管杆都要定期保养,确保外部部件的状态良好、无损伤,尤其是天线的状态要注意,保持清洁。
2、环境维护中波发射台的环境对其正常运行也有很大的影响。
环境维护主要包括场地清洁、空气通风、温湿度控制等方面。
发射台所在场地的环境宜保持整洁清爽,空气通风宜保持畅通,温湿度宜保持适宜,以确保设备稳定、长期运行。
中波发射台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依然难免出现设备故障。
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可根据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
维修前首先需要对故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确定故障的出现原因,尝试解决问题。
中波发射系统防雷技术方案就天线而言,它本应是附近最高的建筑物,实质上它也就是一枚避雷针。
如果天线没有得到确切保护的话,那么由它引入的雷电能量对发射机的破坏将是无比巨大的。
据对雷电能量的一般分析指出雷击时,其电流脉冲峰值可达20000A,脉宽为20μs-100μs,脉冲上升时间为5μs.雷击发生时,由天线引进的雷的能量经放火隙而入地。
如地阻是5Ω时这里的地电位就要瞬时上升到10千伏,而离它远处的地电流才是真正的地,因此,就会有强大的电流引入机房。
减少强大电流的措施一般有两条,一是减少接地电阻,天线地网是为信号提供回路的,它埋的较浅,在天线塔基旁挖一个3米左右深的地井,并加有5米深的接地棒。
它为雷电提供通畅的接地点。
二是接地要讲究,地阻越小,分流越小,因此,必须只有一个接地点,机房也必须集中接地,只有一个入地点。
因雷击引起的能量是巨大的,是极有破坏力的,人类至今对雷电的研究也不算完全,彻底,因此,我们在全固态发射机的防雷问题上,采取多重防雷措施。
雷电的危害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在被击物体上发生的热作用和点动力作用;二是感应雷,是雷的二次作用,及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作用和电磁感应作用。
根据我国沿海及山区地形特点,特别是山区地区,气象条件恶劣,地形复杂,土壤电阻率高,雷电强度大、发生频率高。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根据当地情况制定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防雷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塔底防雷:1、在发射塔底部安装或调试塔底放电球。
(可以根据发射机功率等级,塔底电压、当地雷电强度,调整放电球对地距离)以确保雷电浪涌电压的释放。
2、测量塔底的接地电阻值(正常值应小于2Ω),如果接地值高于正常值,我们采用增加塔底接地地井改善其接地电阻。
二、设计具有防雷系统的天调匹配网络:我公司设计的天调网络有自己独特的电路,让雷电无法进入到发射机,此网络具有以下功能:1、安装石墨放电球磁环装置,泄放大电流雷电。
石墨放电球磁环装置的优点是,在放电时,使发射机负载不处于短路状态,保护发射机。
中波双频共塔调配网络设计与安装实践摘要:本文结合我台新增双频共塔调配网络的设计、安装实践,对双频共塔调配网络的设计原则,安装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天馈线调配网络;设计原则;安装实践;论述1 引言随着发射任务的增加,我台新增两套频率,分别是1044kHz(1kW)和1494kHz(1kW)。
由于受资金和场地的限制,没有单频单塔的工作条件,考虑采用双频共塔工作方式。
我台工程技术人员在厂家技术人员的大力协助下,设计安装了双频共塔调配网络,经过联机调试,两个发射机可以满功率、满调制不间断稳定工作。
发射机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2 双频共塔调配网络设计原则在设计网络时,不仅要消除高频回馈干扰,还要考虑调配网络的带宽问题,调配网络的Q值对带宽有较大影响,Q值越大,带宽越窄,滤波度越好,但会增加网络的设计难度;Q值越小了,带宽相应可以增加,但滤波效果相对差些。
综合上述问题,在设计调配网络时,既要保证足够的带宽,又不能为了追求滤波效果而增大Q值。
2.1 匹配网络中波发射天线阻抗是一个不确定的复数,既有实部、又有虚部,不同频率时阻抗不一样,这样一来,天线和馈线就不能直接驳接,需要在天线与馈线中间加入一个匹配网络,实现天线与馈线的匹配,以获得最大的发射效率。
根据发射机工作频率、发射功率、馈线阻抗、天线阻抗设计相应的匹配网络,常见的匹配网络一般有T型、π型、Г型和倒Г型几种形式[2]。
几种调配网络形式如图1所示。
2.2 阻塞网络阻塞网络的原理是采用LC谐振元件,并联谐振在需要阻止的频点上,由于并联谐振对谐振频率呈现高阻抗的特性,阻止高频干扰信号通过阻塞网络,实现对干扰频率的阻止作用。
常见的几种阻塞网络形式如图2所示,由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组成的LC谐振网络为最简单的阻塞网络,可用于干扰不严重,发射功率不高的调配网络中。
2.3 陷波网络陷波网络也称作吸收网络,同样是利用用LC谐振元件,串联谐振在需要消除的频点上,由于串联谐振对谐振频率呈现低阻抗的特性,将高频干扰信号吸收到地,通过阻塞网络,实现对临频干扰的消除作用。
中波发射台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大纲为提高中波发射台值机员的业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值机员理论学习和实践提供借鉴,为技术培训、职业技术鉴定提供考评依据,特编写了中波发射台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大纲。
本学习大纲内容全面、基本涵盖了中波广播发射台所能牵扯到的知识面,共分十一个部分,分别是:广播发展简史、中波广播理论综述、中波广播发射台概况、电工电子技术、仪器仪表操作、信号源系统、发射机原理与维护、天馈线系统、配电系统、监控系统及中波台安全防护常识。
大纲内容以中波广播发射理论知识为主,同时部分内容又着重突出值机员应该掌握的实际操作技能,目的就是要通过强化学习,造就一代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业务技能的高素质中波发射台值机员。
本大纲的大部分内容依据《中波广播发射台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手册》一书编写。
第一部分广播发展简史课程性质广播发展历史常识理论,回顾广播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目的任务让值机员了解广播从无到有,从最初的电子管发射机到全固态数字化发射机的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展历程以及中国人民广播的性质、宗旨和功能。
理论知识要点一、广播的前发明期从莱顿瓶储存电荷到电池的发明,再到最后的电力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的发现和利用使广播的产生成为可能。
有线通讯的产生为广播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无线电的发明麦克斯韦指出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波波夫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线电接收机、德福雷斯特发明的真空三极管、马可尼是收音机的发明者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正是这些无线电领域鼻祖们的共同努力,使无线电通讯成为现实。
三、广播电台的诞生1906年圣诞节前夕,美籍加拿大人费森登教授在马可尼、波波夫发明无线电报的启发下,在纽约附近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站。
191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25岁的无线电报务员戴维•萨诺夫的建议下,制造了当时称为“音乐盒”收音机。
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KDKA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无线广播电台,它也是第一个获联邦政府所发的实验执照的广播电台.1927年1月1日成立了英国广播公司(BBC)。
中波广播技术岗位工作职责
中波广播技术岗位的工作职责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负责维护和保养中波广播设备,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修复设备故障,确保广播正常运行。
2. 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为中波广播的设计和安装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广播系统的规划和部署,提供解决方案并指导其实施。
3. 频率管理和调试:负责中波广播的频率管理,协调与其他中波广播站点的频率分配,确保不会产生干扰。
同时,运用专业的调试设备和软件,调试和优化广播质量。
4. 数据处理和传输:处理广播中产生的数据,包括音频信号、文字信息等,并确保其正常传输和解码。
协助开发和实施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5. 媒体管理和广播节目制作:负责媒体资源的管理和维护,跟进音频、视频和其他媒体资源的采集、编辑和制作,协助广播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6. 安全管理和监控:监控广播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广播系统免受攻击和干扰。
参与广播系统的防火墙和安全设备的设置和管理。
7. 技术培训和文档编写:组织和实施中波广播技术的培训,并编写相关的技术文档和操作手册,确保团队成员能够正确理解
和运用技术。
总的来说,中波广播技术岗位的工作职责是确保中波广播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解决技术问题,并负责广播节目的制作和传输。
同时,还需要与其他部门和团队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中波广播发射台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手册》介绍【作者】庄涛【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字数】 488千字(427页)【馆藏地点】样本书库【定价】 120元内容简介《中波广播发射台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手册》一书,是专门为中波广播发射台站值机员、技术人员编写的一本实用书籍,目的是为提高中波发射台值机员的业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技术培训、职业技术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
本书内容涵盖了中波广播发射台值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应知应会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全书共十二个章节,分别是:广播发展简史、中波广播理论综述、中波发射台概况、电工电子技术、仪器仪表的操作、信号源系统、DAM全固态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PDM中波发射机的原理与维修、天馈线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配电系统、发射台技术防护,以及发射台理论知识要点总结、中波发射台技术能手竞赛试题精选和中波专业术语名词解释等四个附录。
本书特点抛去了繁杂的理论赘述和计算公式,以分类、特点、方法为基本内容;注重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以够用为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便于查询。
内容既有初级值机员应知应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又有高级值机员应具备的解决复杂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更加符合中波台各层次值机员的认知水平,特别适合做中波台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本书有配套教学PPT课件,需另购)。
作者简介庄涛,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工作,有三十多年的基础电器维修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一九九八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潢川中波台工作,从事中波技术维护工作,先后发表过二十多篇中波发射相关技术论文。
自主研发或创新的DX系列全固态中波发射机故障查询系统、多路循环监听控制器、中波发射台信号源系统的整合等项目曾分获河南省广播电影电影电视局科技创新一、二、三等奖。
本书配套教学PPT课件为了配合中波值机员培训,本书各章节都有配套教学PPT课件,PPT课件的特点是清新、生动、信息量大,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投影仪实用,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调动课堂气氛,增加学员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彻底改变了“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的教学模式。
本套PPT课件在2014年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无线电台管理中开办的中波值机员培训班教学课程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书配套PPT课件目录部分PPT课件预览广播发展简史中波广播理论综述中波广播发射台概况电工基础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模数和数模转换数字电路在发射机中的应用分析仪器仪表操作中波发射台信号源系统DX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原理DX全固态中波发射机故障检修DX全固态中波发射机操作电工电子技能实训中波天馈线系统中波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中波发射台供配电系统中波发射台技术安全防护配套维修软件(需另购)中波发射台的工作重点是安全播出,技术维护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技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发射机故障排除。
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在排除故障时因为查阅大量的图纸资料而浪费时间,笔者自主开发了一套发DX系列射机故障查询系统,是以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DX系列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故障查询与排除为主导,系统主要内容有发射机面板故障和非面板故障,另外还包括发射机整机调试、单元调试、测试点数据、天线网络设计、图纸文集等。
本系统通过几年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是一套比较实用的DX系列发射机维修辅助系统。
系统界面系统安装好以后,可通过点击功能界面,进入相应的功能板块。
相关电路图也可以通过左侧的功能树菜单进入单个故障检修界面其他界面非面板故障整机调试天线网络图纸查询《中波广播发射台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手册》目录第一章广播发展简史 (1)第一节广播的前发明期 (1)一、电的发现——无线通讯的基础 (1)第二节无线电的发明 (4)第三节广播电台的诞生 (6)一、历史上第一次无线电广播 (6)二、收音机的发明 (6)三、世界各国无线电台的产生 (7)第四节旧中国的广播电台 (8)一、第一座广播电台 (8)二、上海无线电台 (8)三、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8)四、国民党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 (8)五、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 (8)第五节新中国的广播事业 (10)一、“文化大革命”前的我国广播事业 (10)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我国广播事业 (11)三、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广播事业 (11)第六节我国广播事业的性质和职能 (11)一、广播事业的含义 (11)二、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宗旨和功能 (11)三、广播事业的组成 (12)第二章中波广播理论综述 (13)第一节无线电波 (13)一、无线电波的定义 (13)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传播特点 (13)三、无线电波在电磁频谱中的频率范围 (15)四、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 (15)五、无线电各频段的用途 (16)第二节中波的发射与接收 (16)一、中波的定义 (16)二、中波的传播特点 (17)三、中波广播的发展历程 (17)四、中波广播的优势 (19)五、中波广播的发展方向 (19)六、中波的调制与发射 (20)七、中波广播的接收与解调 (21)第三节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史 (22)一、矿石收音机 (22)二、直放式收音机 (22)三、再生、来复式收音机 (23)四、超外差收音机 (23)五、收音机的发展史 (26)六、新型数字广播特点 (27)第三章中波广播发射台概况 (29)第一节中波台的组成、属性及任务 (29)一、中波台的组成 (29)二、中波台的属性 (29)三、中波台的任务 (29)第二节中波值机员 (29)一、工种定义 (29)二、适用范围 (29)三、工作任务 (29)四、中波值机员技术等级划分 (30)第三节中波台管理制度 (32)一、机房管理制度 (32)二、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33)三、仓库管理制度 (34)四、仪器仪表和大型工具管理制度 (34)五、图纸资料的管理制度 (34)六、值机员职责及各项值班制度 (35)第四节安全播出规定 (39)一、重要节目播出规定 (39)二、检修规定 (39)三、关机规定 (40)第五节安全播出责任事故的定义和划分 (42)一、责任事故 (42)二、技术事故 (43)三、技术安全事故 (43)四、外因造成的事故 (43)五、事故等级划分 (43)六、各类事故的处理办法 (44)第六节停播、劣播和停播率 (45)一、停播 (45)二、劣播 (45)三、停播率 (45)四、可用度定义 (45)五、停播、劣播界限 (45)六、停播率指标要求说明 (46)第七节中波广播主要指标和通用技术标准 (46)一、发射机运行指标 (46)三、中波发射通用技术标准 (48)第八节中波发射台技术系统流程 (48)一、技术系统定义 (48)二、技术系统范围 (48)三、技术系统图 (48)第四章电工电子技术 (51)第一节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51)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51)二、电路 (51)三、实体电路和电路模型 (51)四、电路物理量 (52)五、感抗、容抗和阻抗 (54)六、磁路与电磁感应 (54)七、电路的串并联 (55)八、交流电 (56)九、基尔霍夫定律 (60)第二节电子元器件 (61)一、电阻 (62)二、电位器 (64)三、电容 (64)四、电感 (67)五、二极管 (70)六、三极管 (72)七、场效应管 (73)八、集成电路 (75)九、可控硅 (77)十、继电器 (79)十一、变压器 (80)十二、光电耦合器 (82)十三、晶振 (83)十四、滤波器 (84)十五、开关 (85)十六、接插件 (86)十七、保险管 (88)第三节模拟电路 (89)一、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 (89)二、三极管放大电路 (96)三、多级耦合放大电路 (98)四、负反馈电路 (98)五、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99)六、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FC) (100)七、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00)八、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01)九、音频功率放大器 (104)十、串并联谐振电路 (105)第四节数字电路 (107)二、组合逻辑电路 (112)三、时序逻辑电路 (115)四、数模和模数转换 (121)五、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 (125)第五节数字电路在发射机中的应用分析 (128)一、四二输入与非门(74HC00) (129)二、四二输入或非门(74HC02) (129)三、双4输入与非门(74HC20) (130)四、四二输入与门(74HC08) (130)五、四二输入或门(74HC32) (131)六、八输入与非门(74HC30) (132)七、双可重触发单稳触发器74HC123 (132)八、六重集电极开路输出反相器(74LS05) (133)九、六反相器(74LS04) (133)十、上升沿触发双D触发器(74HC74) (134)十一、可预置四位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HC192) (135)十二、四D触发器(74HC175) (136)十三、带施密特触发器的六反相器(74HC14) (137)十四、六同相缓冲变换器(74HC4050) (137)十五、去抖动电路(MC14490) (138)十六、8-3线优先编码器(74HC148) (138)十七、3-8线译码器/多路分配器(74HC138) (138)十八、八输入或门/或非门(74HC4078) (139)十九、三态输出低有效四总线缓冲门(74LS126) (140)二十、高速反相驱动器(DS0026) (141)二十一、高精度四电压比较器(LM339) (141)第六节电工操作技能 (142)一、安全用电常识 (142)二、手工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144)三、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145)第五章仪器仪表的操作 (146)第一节指针式万用表 (146)一、万用表面板介绍 (146)二、万用表操作说明 (147)三、万用表测量注意事项 (150)四、万用表常见故障处理 (150)第二节数字示波器 (151)一、示波器面板结构说明 (151)二、屏幕显示说明 (152)三、波形的观察及计算 (153)四、屏幕菜单键 (154)五、探头的补偿调整 (154)六、GDS-820C数字示波器示波器操作说明表 (155)七、使用注意事项 (158)第三节调幅音频综合测试仪 (158)一、音频综合测试仪与发射机的连接 (158)二、音频综合测试仪的测试说明 (158)第四节兆欧表 (160)一、兆欧表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160)二、兆欧表的技术特性及应用范围 (160)三、兆欧表的选择 (160)四、兆欧表的连接 (161)五、兆欧表使用注意事项 (161)六、短路、断路、测试和读数方法 (162)第五节网络分析仪 (162)一、面板结构说明 (162)二、电桥的校正 (164)三、电桥的测量 (165)四、测试结果的保存 (166)第六节场强仪 (167)一、主要功能 (167)二、功能键说明 (167)三、调幅广播场强的测量 (168)第七节红外测温仪 (170)第八节数字式接地电阻仪 (172)一、地阻仪的面板说明 (172)二、地阻仪测试原理 (172)三、主要技术参数 (173)四、地阻仪的测试 (173)五、操作注意事项 (174)第六章信源系统 (175)第一节卫星信号 (175)一、卫星直播系统的组成 (175)二、卫星广播电视频段的划分 (177)三、卫星接收设备及工作原理 (177)四、数字广播卫星接收机的操作 (178)五、卫星接收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179)第二节光纤信号 (180)第三节微波FM信号 (181)一、微波的传输和接收 (181)二、FM信号 (182)第四节同步激励器时延均衡器 (183)一、同步激励器 (183)二、时延均衡器 (184)第五节音频处理器 (184)一、音频处理器的作用 (184)二、音频处理器的组成 (185)三、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185)四、音频处理器技术指标 (186)第六节音频切换器 (187)一、自动切换功能 (187)二、手动切换功能 (187)三、阻抗匹配功能 (187)第七节信源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187)一、节目信号中断的处理 (187)二、激励器故障处理 (188)第七章DAM全固态中波发射机 (190)第一节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特点和组成 (190)一、数字中波发射机的特点 (190)二、数字中波发射机的组成 (190)第二节数字中波发射机的工作原理 (190)一、射频(RF)部分 (190)二、数字音频处理系统 (197)三、控制系统 (200)四、电源系统 (204)第三节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的操作 (206)一、日常预操作检查 (206)二、发射机加电程序 (206)三、发射机关机程序 (208)四、发射机的工作 (209)第四节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的调测 (210)一、不同厂家原件代号对照 (210)二、不需调试直接安装的电路板 (210)三、更换前需要预置开关、跳线和插头的线路板 (211)四、需要调整的电路板 (212)五、单元调测方法 (212)第五节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的维护 (222)一、检查 (222)二、清洁 (223)三、紧固 (224)四、测试调整 (224)五、更换部件 (224)六、基本元件的维护 (224)第六节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的维修 (225)一、中波发射机维修的技术条件 (225)二、中波发射机的故障诊断方法 (226)第七节常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226)一、振荡器故障 (227)二、缓冲放大器故障 (232)三、预推动故障 (236)四、欠推动故障 (242)五、过推动故障 (247)六、射频“包络”故障 (249)七、音频输入板±15V故障 (251)八、A/D转换板±15V、+5V故障 (252)九、A/D转换错误故障 (256)十、直流稳压B+故障 (257)十一、直流稳压B-故障 (259)十二、调制编码功放电缆联锁故障 (260)十三、风机故障 (263)十四、外部联锁故障 (266)十五、门联锁故障 (269)十六、输出检测板±5V故障 (271)十七、驻波故障 (274)十八、电源故障 (279)十九、过流故障 (282)二十、过压故障 (286)第八章PDM中波发射机的原理与维修 (287)第一节上海明珠TS-03C 型3KW PDM发射机原理及维护 (287)一、概述 (287)二、整机组成 (287)三、基本参数 (287)四、基本工作原理 (288)五、调整与维护 (290)六、常见的故障维修 (295)第二节哈广GZ-G1K-Ⅶ1KW发射机原理与维修 (295)一、概述 (295)二、整机组成 (295)三、技术特点 (295)四、操作说明 (297)五、维护与检修 (297)第三节北广1KW PDM发射机原理及维修 (298)一、概述 (298)二、整机组成 (298)三、日常维护与故障检修 (299)第九章中波天馈线系统 (301)第一节中波天线的基本特性参数 (301)一、天线阻抗 (301)二、天线效率.............. (301)三、天线增益 (301)四、极化方式..................................................................................... . (302)五、频带宽度 (302)六、天线的方向性图 (302)第二节常见中波天线类型 (302)一、常见天线的结构特点 (302)二、常见天线的性能比较 (303)三、天线的选择 (303)第三节地网、地井 (305)一、地网的埋设 (305)二、地井的建造 (305)第四节馈线 (306)一、多线式馈线 (306)二、同轴电缆馈管 (306)第五节匹配网络 (308)一、匹配网络的作用 (308)二、匹配网络的组成 (308)三、多频共塔的设计原则 (310)第六节天馈线系统的测试 (312)一、天线阻抗的测试 (312)二、预调网络的测试 (312)三、匹配网络的测试 (313)四、馈线阻抗的测试 (313)五、馈线电阻和绝缘度的测试 (313)六、阻塞网络的测试 (313)七、吸收网络的测试 (313)八、天馈线测试注意事项 (314)第七节天馈线系统的维护 (314)一、中波天线维护项目 (314)二、中波天线维护周期 (316)第八节天馈线系统常见故障的处理 (316)一、反射大 (316)二、无规律的驻波变化 (316)三、有规律的驻波变化 (316)四、随季节变化的反射故障 (318)第十章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 (319)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 (319)一、发射机指标参数的管理 (319)二、远程通信 (322)第二节发射机指标状态采集系统 (322)一、CYK-8001(D)的采集功能 (322)二、CYK-8001(D)的控制功能 (322)三、CYK-8001(D)的远距离通讯功能 (324)第三节监听监控系统 (324)一、循环监听控制器 (324)二、调幅度监测仪 (327)三、音频动态监测仪 (328)第四节监控系统安装与调整 (330)一、调幅度监测仪连接 (330)二、循环监听控制器及音频动态监测仪的连接 (332)三、发射机数据采集及控制部分器的连接 (333)四、软件的安装与调试 (333)第五节监控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333)一、循环监听控制器常见故障处理 (333)二、调幅度监测仪常见故障处理 (333)三、音频动态监测仪常见故障处理 (334)第十一章中波发射台配电系统 (335)第一节中波发射台配电系统要求 (335)一、供电等级要求 (335)二、配电容量要求 (335)三、后备电源要求 (335)第二节中波发射台配电系统组成 (335)一、高低压配电组成 (335)二、高低压切换及分配 (335)三、高低压配电技术要求 (336)第三节配电系统的接地 (338)一、中性线(N)的作用 (338)二、保护线(PE)的作用 (338)三、保护中性线(PEN)的作用 (338)四、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338)五、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 (340)第四节高、低压停送电操作 (341)一、停电操作 (341)二、送电操作 (341)第五节配电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344)第六节SBW有触点交流稳压器的原理与操作 (344)一、工作原理 (344)二、安装与操作 (346)第七节SBW无触点交流稳压器的原理与操作 (349)一、工作原理 (349)二、人机界面操作 (349)三、使用注意事项 (352)第十二章中波发射台的技术防护 (357)第一节雷电防护 (357)一、雷电的侵扰方式 (357)二、几种雷电的防护措施 (357)三、防雷设计原则 (359)四、发射台各系统的防雷措施 (359)第二节电磁辐射防护 (365)一、中波辐射对人体和电子设备的影响分析 (365)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366)第三节视频监控系统防护 (368)一、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 (368)二、视频监控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376)第四节红外报警系统防护 (378)一、红外报警器的种类 (378)二、红外报警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380)第五节电气安全防护 (381)一、电击事故及防护 (381)二、电气设备安全防护 (383)附录 (388)一、中波广播发射机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功能表 (388)二、中波广播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398)三、中波广播发射台知识要点总结 (407)四、中波技术能手竞赛试题精选 (416)参考文献 (427)章节内容简介及技术图片浏览广播发展简史一章,回顾了广播发展的历史,让值机员了解从有线通讯到无线通讯再到广播电台诞生的广播通讯发展过程,了解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