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案例范例
- 格式:docx
- 大小:45.68 KB
- 文档页数:20
运输事故1、大屯公司姚桥煤矿“7.26”运输死亡事故2003年7月26日12时40分,大屯公司姚桥煤矿采煤二队在新东四采区轨道上山三甩道发生一起运输事故,死亡1人。
一、事故经过七月二十六日早班,采煤二队吕某等4人按照班长薛垂松的安排,首先把材料道口的推移千斤顶用平板车运到7505工作面,然后在材料道里端拆下8根轨道,并把8根轨道和5根钢梁一起装进了已有半车铁料的料车内,装满后用钢丝绳封了两道。
吕某等4人用25kw 绞车将料车拉到材料道外口的车场,改用人工向甩道口推车,吕某在料车的左后侧,吕高会、蔡呈刚在料车的后面,田呈舟在料车的右后侧。
4人配合将料车推过道岔,进入车场左边一组轨道。
约12点40分,当料车推到该车场的拐弯处,左前轮掉道,车子倒向巷道左帮,压在吕某的胸部及头部,致使其头、胸部受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1、新东四采区三甩道弯道处轨距大,曲率半径不符合要求,且没有轨距拉杆,致使料车掉道翻车。
2、吕某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料车两侧推车,推车位置不当。
(二)间接原因1、甩车场无调度绞车,导致职工违章推车。
2、车场轨道铺设不符合要求,验收、检查、维护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隐患长期存在。
3、班长分工未指定临时安全负责人。
4、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自我保安意识不强。
三、防范措施(一)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一次认真全面的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运输系统,特别是轨道质量、运输作业,集中力量查处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限期整改,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二)要进一步加强运输管理,特别对一些边远地带、单位之间结合部位及零散岗位、辅助作业岗位要加大管理力度,明确管理责任,遏制运输事故频发的势头。
(三)加强斜巷运输管理,管理人员、安检现场跟班,落实安全责任人。
(四)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规范职工的行为,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五)加强安全教育,消除思想上的隐患和死角,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安意识,树立时时处处抓安全及安全无小事的思想。
煤矿典型皮带机伤人事故案例(20例)煤矿典型皮带机伤人事故案例(20例)1、工人踩在运行中的皮带机头清理煤块杂物时,不慎脚踩在联接筒观察窗里,被绞伤致残,事故直接原因为:联接筒观察窗无护罩。
2、工人在皮带机头巡检皮带运行情况时,由于联接筒观察窗缺少护罩,不慎将手托入窗内,致使本人受残。
3、皮带司机违章用手清除运行中皮带滚筒内的浮煤,被皮带与滚洞夹住拖带,绞伤其手臂。
4、皮带运行期间皮带司机发现机尾滚筒内有杂物,其未停止皮带运行便伸手到滚筒内往外清理杂物,将其卷入滚筒致死。
其中机尾滚筒无防护隔离设施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5、人员揭开皮带机尾盖板处理完浮煤后,既未盖好盖板也未离开机尾即打点开车试机致使皮带开动后不慎被卷入机尾滚筒致死。
6、皮带司机心事重重,精神不集中,在开动皮带检查皮带滚筒运行是否正常的过程中时不慎跌入滚筒致死。
其中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不到位,致使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将生活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不能自我调节,工作时精神涣散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7、人员在完成接带作业后,需进行开动皮带试机,皮带司机冒险蛮干,在操作人员还未撤离的情况下未打信号便行开动皮带致使作业不慎被卷入滚筒致死。
其中皮带司机违章操作,冒险蛮干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业是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学习责令严格执行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8、人员发现皮带滚筒打滑,找来稻草欲填塞于滚筒与皮带间处理打滑故障,在填塞过程中不慎被卷入滚筒致死。
其中人员在处理皮带进行处理时不停机处理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9、人员在对皮带机接带时,由于皮带不能对接住,于是开动皮带机进行拉拽,致使作业人员被卷入滚筒致死。
其中在开动皮带时,作业人员未撤离皮带滚筒附近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0、维修工违章在皮带运行期间下到皮带机尾坑内检查皮带清带器,不慎被卷入底皮带上,挤压致死。
其中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冒险盲干,不停机情况下进入皮带机尾坑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本期共梳理事故案例共63例,其中采掘专业25例,机电运输专业13例,一通三防专业16例,地测防治水专业9例。
一、采掘专业事故案例(25例)案例1:单体柱伤人事故2012年4月18日14时30分,XX矿综采一队职工王XX在12041综采工作面用单体柱推槽,由于推槽时操作不当单体柱崩落,发生单体柱伤人事故,造成王XX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肋骨多根骨折。
一、事故地点概况12041工作面倾斜长度177.5m,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支架型号ZF8600/20/38,工作面安装117架,刮板输送机型号SGZ800/800,采高3.5m,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2012年4月2日工作面初次来压后, 因工作面水大、压力大,多次出现工作面部分支架被压死、支架十字头被压断,无法进行正常推溜移架,至2012年4月18日工作面机尾段支架压死,支架高度降低,造成作业空间狭小。
二、事故经过:2012年4月18日八点班,跟班队长王XX安排职工王XX处理机尾死架。
王XX使用单体柱柱根顶住机尾槽节上沿,柱头顶住支架大立柱底座进行辅助推溜。
由于注液枪枪头卡未卡紧单体柱三用阀,开始移溜时,顶在支架底座上的单体柱受力、柱头柱牙逐渐变形,导致单体柱受力不均,造成单体柱发生崩落,王XX闪躲不及,单体柱直接崩到王XX的右肩上,造成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第5、6、7、8根肋骨骨折。
三、事故原因分析1、职工违章作业,使用单体柱进行推槽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液压支柱枪头安装后没有再次检查确认,未及时发现注液枪头卡未卡紧,是造成事故的的重要原因。
3、工作面大面积来压,支架被压死,施工现场空间狭小,施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区队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章作业,职工安全意识差、安全防护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四、防范措施1、全面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及时查处现场安全隐患,杜绝职工违章作业。
煤矿机电人身伤害事故案例汇编1、大明一矿“1997.8.6”机械事故1997年8月6日1时30分,大明一矿煤掘区103队工人梁×、陈×、郭×等人正在往掌子面串刮板输送机尾和连接板。
此时,该队电工张×入井来到刮板输送机开关处,准备检查开关,但本人违章作业,没有到工作面查看现场人员工作情况就启动刮板输送机开关。
当梁×等3人将刮板输送机尾和连接板拨开串开2.5米时,这时,因电工张×启动刮板输送机开关,刮板输送机底链突然拉动,将刮板输送机尾和连接板带回,将正在拨机尾连接板的梁×左脚夹在连接板和刮板输送机板中间,梁×左脚当场被切断。
事故原因:1、电工张×严重违章作业,在入井后检查刮板输送机开关前没有到工作面查看现场人员作业情况,盲目启动刮板输送机开关,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当班跟班干部和班组长工作安排不细,安全防范措施不严密,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检查机电设备前必须确认现场生产状况,杜绝盲目操作现象。
2、现场作业时,跟班干部必须详细安排每项工作,杜绝出现工作失误。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2、大兴矿“1998.4.25”起重事故1998年4月25日白班综掘二队在N2-403边切起吊综掘机大件(重3吨),13时5分两台5吨起重机起吊后,准备装车时,一台起重机起重钩上的导向滑轮耳子开焊裂开,轴销串出造成钩子脱落大件下沉,正砸在没有完全退出的平板车碰头上,另一头翘起,将正在准备推车的姚××的下颌骨打伤,同时人后倒时大腿伸到翘起的平板车下,车落下后将大腿砸骨折和左脚拇指断一节。
事故原因:1、起重机钩子上的导向滑轮轴销串出造成钩子掉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受伤者自主保安能力不强,在等待送车时没有离开平板车,仍处在推车姿态。
3、跟班队长罗×,没有在现场监督,跟班不利。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一、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12·10”瓦斯爆炸事故(一)基本情况1997年12月10日10时5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发生特别重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9人,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二)事故经过1997年12月10日8点班,大井区共入井124人,其中采、掘工作面68人,机修30人,巷修19人,区直人员3人,公司辅助救护队员4人,分别在1、2号回采工作面和1、2号掘进头等地点作业。
10时50分,大井区主井井口工袁某发现井口冒黑烟,便马上向承包人高某报告,高某立即向井底车场打电话询问情况,井下打点工说:“过来一阵风,把我的帽子吹掉报告”。
高某随即让井长回采工作面打电话,但没人接。
这时井下脱险的工人开始升井,并报告说:“井下瓦斯爆炸了”。
10时15分,公司安全副经理刘某、安全科长张某、大井区井长杨某、副井长段某、公司辅助救护队队长樊某、安全员尚某等11人立即赶到井下,他们从皮带巷进去40多米,见前面巷道严重冒顶堵死,便立即返回,但皮带头处也发生冒顶,把他们堵在里面,后经过40多分钟内外抢救脱险。
10时55分,五七(集团)公司向石龙区政府和区煤炭局报告事故情况。
11时30分,区委、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
并立即调韩庄矿务局、石龙区和五七集团公司共6各救护小队进行抢救工作。
平顶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成立抢险指挥部,指挥事故的抢险工作。
(三)事故原因(1)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风流短路,风量不足;大串联通风;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盲目向采空区送风,导致瓦斯增大、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违章放炮,是这起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 )大井承包后,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重生产、轻安全、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在长385m、宽83 m的狭小煤柱上同时布置2个掘进头和2个高落式采面,超通风能力生产。
安全力量检查严重不足,井下每班仅有一个安全员,不仅要检查十多个地点的瓦斯,还要负责局部通风、排查隐患等,工作量大,难以保证“一炮三检”和瓦斯检查制度的落实。
矿山事故案例解析5篇本文档旨在通过分析5个矿山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1. 案例一:坍塌事故事故概述2019年某矿山在进行地下开采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导致5名矿工被困,最终2人遇难。
事故原因1. 地质条件复杂,未进行全面地质勘查。
2. 开采方案不合理,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3.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查,全面了解矿区地质条件。
2. 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3. 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2. 案例二:爆炸事故事故概述2020年某矿山在进行爆破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1. 爆破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质。
2. 爆破作业前未进行充分安全评估。
3. 爆炸物品管理不善,存在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1. 确保爆破作业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2. 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制定爆破作业方案。
3. 加强爆炸物品管理,确保储存、使用安全。
---3. 案例三:中毒事故事故概述2018年某矿山在进行井下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
事故原因1. 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2. 现场监测设备不足,未能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浓度异常。
3. 作业人员未配备 prope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预防措施1. 优化井下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2. 增加现场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气体浓度。
3. 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4. 案例四:物体打击事故事故概述2017年某矿山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1. 施工现场未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2. 作业人员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监督。
预防措施1. 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煤矿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煤矿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选取几起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案例一:孟家煤矿透水事故2010年,山西省临汾市孟家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了矿井60余名矿工死亡。
该煤矿曾被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却在这次事故中暴露出很多安全隐患。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管理层存在严重的安全管理漏洞。
孟家煤矿在事故发生前曾多次接到水源外泄的报警电话,但管理层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忽视了这一严重隐患。
其次,缺乏应急救援措施。
一旦透水事故发生,矿工需要立即撤离矿井,但缺乏相应的紧急通道和救援装备,导致大量矿工无法及时逃生。
最后,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不及时。
作为一家获得“先进单位”称号的煤矿,其技术水平应相对先进,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滞后性。
缺乏先进的透水预防和控制技术,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一是安全意识不能松懈。
无论任何行业,安全都应是最重要的原则。
煤矿行业更是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煤矿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来说,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马虎。
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应严格要求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安全管理应涵盖从设备维护到作业流程的各个方面。
在应急措施方面,需要为矿工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紧急通道,确保他们在危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撤离。
案例二:沙洲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18年,河南省宝鸡市沙洲坝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导致了15名矿工死亡。
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发现了几个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首先,进风巷道温度过高。
矿井巷道内积存的瓦斯在高温下易爆炸,进风巷道温度过高加剧了矿井中瓦斯的聚集程度,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煤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产业,但由于煤矿存在一定的生产安全风险,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通过介绍几个典型的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来加深对煤矿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一:2005年焦作市沁阳市庆华煤矿透水事故2005年11月30日,沁阳市庆华煤矿发生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导致33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是矿井内水压过大,导致井下矿工被困,无法逃生。
该矿采掘方法不合理,而且在生产中缺乏安全措施和科学管理,导致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2007年山西省旧街煤矿爆炸事故2007年8月17日,山西省旧街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煤尘爆炸事故,直接导致181人死亡。
这起事故是因为该煤矿采煤面周围的煤尘未得到有效清除,同时煤矿管理部门也未对煤矿安全进行有效监管,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2010年山西省王家武煤矿透水事故2010年10月19日,山西省王家武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导致37名矿工被困井下。
事故原因是煤矿从未开展防水施工,未作好水情掌握和水害处置工作,煤矿内水压突然增大,导致井下矿工被困。
案例四:2016年河南省义马市邙山铜矿事故2016年3月28日,河南省义马市邙山铜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透水事故,导致17人失联。
事故原因是煤矿电梯井内出现了高强度的水流压力,导致井下矿工被困,无法逃生。
该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不到位,煤矿防范能力严重不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以上案例表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与煤矿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措施密不可分。
在我国,煤矿事故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煤矿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以往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
在以后的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吸取过去教训,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积极采取各种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共五则范文)第一篇:煤矿事故案例分析义煤集团千秋矿“6•5”冲击地压事故剖析2008年6月5日8点班,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千秋煤矿先后安排14名和4名矿工,分别在21201综采工作面下副巷外口以里750-810米处、805米处从事扩修巷道和做防火工程等工作。
6月5日15时55分许,综采二队潘续祖、郑联委两人走到21201综采工作面下副巷外口以里750米处时看到前方有人正在维修支护设施,没有发现工作环境有异常(稍后,两人听到“闷雷”似的响声,身体被弹起并昏迷)。
6月5日15时57分,千秋煤矿21201综采工作面下副巷外口以里725-830米处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巷道围岩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致使105米长的巷道发生严重底鼓,断面由10平方米左右急剧缩小到1平方米左右,巷道内的皮带输送机架子和托辊被挤到巷道顶梁上。
事故共造成造成13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49.45万元。
事故原因和性质1、直接原因由于千秋煤矿开采深度大、煤层顶板坚硬,在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共同作用下巷道周围煤岩体弹性变形能聚积,扩修巷道支架、清落巷道底板诱发围岩聚积的能量在短时间内急剧释放,导致21201综采工作面下副巷外口以里725-830米处巷道严重底鼓,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千秋煤矿对矿井大采深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认识不足,未组织人员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八十一条规定编制开采冲击地压煤层专门设计;贯彻落实《义煤集团预防冲击地压暂行技术规定》不到位,未进行煤岩冲击地压倾向性指数测定,未制定冲击地压防治人员责任制、冲击地压分析排查制度和冲击地压资料收集汇报制度;对21201综放工作面贯彻落实防治冲击地压措施情况监督检查不够。
同时,义煤集团公司督促检查千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到位。
3、事故性质经过对事故的调查分析,认定千秋煤矿“6•5”冲击地压事故是一起自然事故。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煤矿安全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因违章作业、违章操作、违章管理、违章指挥等违章行为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煤矿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给煤矿生产经营单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煤矿安全事故的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某煤矿在进行采煤作业时,因采空区支护不力,导致地下水突然透入采煤工作面,造成了严重的透水事故。
事故发生后,矿工们被困在地下,造成了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矿方在采煤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支护,导致了采空区的不稳定,地下水突然透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这次事故给煤矿生产单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案例二,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某煤矿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由于瓦斯抽放不及时、通风系统不畅通等原因,导致了煤矿瓦斯积聚过多,最终引发了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多名矿工被困在地下,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矿方在生产作业中对瓦斯抽放和通风系统管理不到位,导致了瓦斯积聚过多,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
这次事故给煤矿生产单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给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案例三,某煤矿发生顶板事故。
某煤矿在进行采煤作业时,由于顶板支护不力,导致了严重的顶板事故。
事故发生后,多名矿工被埋在地下,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矿方在采煤作业中没有加强对顶板的支护管理,导致了顶板的不稳定,最终引发了事故的发生。
这次事故给煤矿生产单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以上就是几个煤矿安全事故的案例,这些事故的发生都给煤矿生产单位和矿工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和巨大损失。
我们要引以为戒,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切实保障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和矿工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煤矿机电事故案例1、小青矿“2005.7.14”提升事故2005年7月14日10时28分,副井检修完工后,开始提升,副罐提升一次后,主罐开始上提。
车到减速点后,低频制动没有投入,司机开始施闸,2m/s保护及过卷保护动作,停车。
主罐过卷4.3米。
经检查,井筒设施完好无损,11点10分恢复正常提升。
事故原因:副井利用检修期间给绞车喷漆,作业期间施工人员误碰触深度指示器主罐侧自整角机连杆,造成位置改变,没有复位。
绞车运行后,由于速度给定为最大,致使过减速点后,绞车虽减速,但由于反馈小于给定,低频没有自动投入,绞车速度较高,造成事故发生。
2、大兴矿“1998.3.18”提升事故1998年3月18日零点班,运输区一队机车组组长王××和推车工赵××、王×在井下作业,1时30分大罐到副井下装车平台,内装2个空车,王××与赵××将空车推出,赵××用木楔在罐内车出侧打掩,之后他们三人共同将一回收铁梁车推入罐内,王××去关罐门,并示意打点提罐,开车10多分钟后听到井筒内有响声,有物体从井筒坠下,此时照明灯停了,王××立即打点停车,此时大罐提起130~140米位置。
事故原因:1、这是一起典型的人为责任事故,装有U型铁梁的叉车没有推到位,车轮没有进入轨面的凹坑内,而且入车侧又没有用木楔打掩,提罐运行时,叉车在罐内向南侧移动,造成铁梁窜罐体,插入罐道横梁间,由于撞击力很大,U型铁梁腾起后坠入井筒。
2、人车入罐后没认真进行检查是否到位,是否打掩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防范措施:1、认真接受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坚决按规程办事。
2、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并以此为反面教材,全面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3、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制,重点地点,关键部位要严把守。
3、晓明矿“1980.3.15”提升事故1980年3月15日四点班,副井正常提升物料和人员。
历年顶板事故案例汇总咱今儿个就来唠唠那些年发生的顶板事故,这可都是用教训换来的经验啊。
一、煤矿里的顶板事故。
1. 某小煤矿的“致命一落”这小煤矿啊,设备也不咋先进,管理也有点松散。
有一天,矿工们像往常一样在井下采煤呢。
那顶板看起来好像挺结实,其实啊,里面已经有不少隐患了。
矿上为了多采煤,没有按照规定好好支护顶板。
结果呢,突然“轰”的一声,一大块顶板就塌下来了。
当时有几个矿工就在那附近作业,根本来不及跑。
这一下啊,就把那几个兄弟给埋在下面了。
救援的时候可费劲了,最后虽然把人挖出来了,但还是有伤亡。
你说这多惨啊,就因为想多挖点煤,省点支护的事儿,结果出了这么大的事故。
2. 大矿的疏忽事故。
这大煤矿啊,按理说应该管理规范吧。
可也有出岔子的时候。
有一个采煤工作面,顶板有点破碎。
技术人员呢,给制定了一套支护方案。
但是啊,执行的时候就走样了。
有几个工人偷懒,没有把锚杆打到位,有的支架也没有撑好。
刚开始还没啥事,大家就都放松了警惕。
结果过了几天,顶板的石头就开始往下掉小碎块。
这时候大家还没当回事儿呢,觉得就是正常的小掉块。
谁知道啊,没几天,“哗啦”一下,一大片顶板就垮下来了。
好在这个大矿救援设备和人员都比较齐全,伤亡情况没有那么严重,但也给矿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停产整顿了好长时间呢。
二、隧道施工中的顶板事故。
1. 山区隧道的“头顶之灾”在那个山区修隧道啊,地质条件可复杂了。
有个隧道工程,施工队刚掘进了一段距离。
这隧道的顶板啊,岩石是那种层理比较发育的。
施工的时候呢,没有提前做好详细的地质勘察。
就按照以前的经验,简单地做了些初期支护。
谁知道啊,有一天,工人正在隧道里面干活呢,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阵“咔咔”的声音。
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呢,一块大石头就从顶板上掉下来了,正好砸在一台施工设备上。
还好当时操作人员离得稍微远一点,不然可就出人命了。
这事儿一发生,施工队才赶紧重新进行地质勘察,调整支护方案。
2. 城市隧道的意外垮塌。
东滩煤矿事故案例分析范例2017年3月目录范例一:严重“三违” (2)范例二:红牌(A级隐患) (4)范例三:黄牌(B级隐患) (6)范例四:轻伤(三级非伤亡)事故 (8)范例五:一般重伤(二级非伤亡)事故 (11)范例六:严重重伤(一级非伤亡)事故 (14)附录:事故界定 (17)1范例一:严重“三违”严重“三违”分析处罚范例一、查处时间:二、查处地点:三、事件经过及界定标准:(略)依据《东滩煤矿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红黄牌”“三违”标准及执行说明〉的通知》(东煤发〔2015〕41号)井下(地面)严重“三违”××专业第×项,认定为严重“三违”。
四、责任分析及处理意见:依据《东滩煤矿关于印发<2017年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东煤发〔2017〕3号)文规定处理如下:(一)1次严重违章指挥行为,给予行政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特别严重或年内累计2次的,给予行政记大过、降职或撤职。
(二)1次严重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罚款1000元/人次;情节严重的罚款2000元/人次或给予记大过处分。
(三)因“师徒合同”履行不到位,徒弟出现违章行为的,师傅负同等责任。
(四)严重“三违”人员接受“过三关”脱产教育,培训10个工作日,并签订“三违”帮教签字单。
学习班第一天,其所在单位支部书记必须陪同参加学习。
(五)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按停止工作有关规定执行。
(六)脱产教育结束后,由安全监察处向区队下达职工返岗通知书,脱产教育人员方可上班。
(七)未按要求参加“三违”帮教培训,对相关单位负责人给予500元罚款。
(八)“三违”人员拒不报到接受教育的,按欠勤处理,并对其进行转岗培2训。
(九)严重“三违”人员纳入安全诚信档案管理。
(十)井下跟班副区长(技术员)、工班组长、质量验收员自身出现“三违”的,取消“优秀‘两长两员’”评比资格。
五、防范措施(略)六、参加人员单位、姓名、职务。
东滩煤矿20××年×月×日3范例二:红牌(A级隐患)红牌(A级隐患)分析处罚范例一、挂牌(查处)时间:二、挂牌(查处)地点:三、事件经过及界定标准:(略)依据《东滩煤矿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红黄牌”“三违”标准及执行说明〉的通知》(东煤发〔2015〕41号)红牌标准××专业第×项挂红牌;依据《东滩煤矿五级安全隐患分类明细》××条,为A级隐患。
四、责任分析及处理意见:依据《东滩煤矿关于印发<2017年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东煤发〔2017〕3号)文规定处理如下:(一)挂1张“红牌”,对被挂红牌的单位罚款10000元;其他A级隐患罚款1000元/条。
(二)被上级部门挂“红牌”1次或罚款30000元以上的1.由矿分管领导进行分析,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罚责任单位30000元,责任单位“三大员”每人罚款2000元;3.对经分析负有责任的当班跟班管理人员及分管副职、班长、质量验收员、安监员每人罚款1000元;4.对负有业务保安责任的业务科室科长、分管副科长、安全监察处分管副处长罚款1500元;5.对分管或负有业务保安责任的副总罚款1000元,对矿分管领导罚款800元。
(三)挂牌后,能现场整改而各级管理人员或安监员未盯在现场监督整改的,每次罚款300元;未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消除的,对现场最高管理者罚款300元;阻挠挂牌的,对阻挠者罚款500元,并严肃处理。
4(四)被挂红牌单位要及时组织分析,其他A级隐患由业务科室组织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将罚款落实到责任人,经分管矿领导签字后,在3个工作日内交安全监察处执行。
(五)被挂红牌单位未及时按规定要求进行上报相关部门和矿分管领导的,每拖延1天,罚款100元。
(六)被挂红牌单位未组织分析或制定、落实相关防范措施不得力,对其党政负责人各罚款500元。
(七)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安监员工作期间未随身携带红黄牌的,每次罚款50元。
(八)现场本业务范围内被安全监察处挂牌或被其他专业挂牌的,一律联挂分管科室。
每个红牌联挂各分管科室2000元。
(九)被公司挂“红牌”的单位,及地面单位考核定为A级隐患的,直接定为“黄旗”区队1.采掘区队人均罚款60元。
2.辅助区队人均罚款40元。
3.地面区队人均罚款30元。
(十)对业务部门或安监员查出的隐患,指令限时整改而未整改的,按挂黄牌标准处理。
五、防范措施:(略)六、参加人员:单位、姓名、职务东滩煤矿20××年×月×日5范例三:黄牌(B级隐患)黄牌(B级隐患)分析处罚范例一、挂牌(查处)时间:二、挂牌(查处)地点:三、事件经过及界定标准:(略)依据《东滩煤矿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红黄牌”“三违”标准及执行说明〉的通知》(东煤发〔2015〕41号)黄牌标准××专业第×项挂黄牌;依据《东滩煤矿五级安全隐患分类明细》××条,为B级隐患。
四、责任分析及处理意见:依据《东滩煤矿关于印发<2017年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东煤发〔2017〕3号)文规定处理如下:(一)挂1张“黄牌”,对被挂黄牌的单位罚款3000元;其他B级隐患罚款500元/条。
(二)被上级部门挂“黄牌”1次或罚款10000元以上的:1.由矿分管领导进行分析,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罚责任单位10000元,责任单位“三大员”每人罚款1000元;3.对经分析负有责任的当班跟班管理人员及分管副职、班长、质量验收员、安监员每人罚款500元;4.对负有业务保安责任的业务科室科长、分管副科长、安全监察处分管副处长罚款800元;5.对分管或负有业务保安责任的副总罚款500元,对矿分管领导罚款300元。
(三)挂牌后,能现场整改而各级管理人员或安监员未盯在现场监督整改的,每次罚款300元;未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消除的,对现场最高管理者罚款300元;阻挠挂牌的,对阻挠者罚款500元,并严肃处理。
6(四)被挂黄牌及其他B级隐患,责任单位要及时组织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将罚款落实到责任人,经分管矿领导签字后,在3个工作日内交安全监察处执行。
(五)被挂黄牌单位未及时按规定要求进行上报相关部门和矿分管领导的,每拖延1天,罚款100元。
(六)被挂黄牌单位未组织分析或制定、落实相关防范措施不得力,对其党政负责人各罚款500元。
(七)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安监员工作期间未随身携带红黄牌的,每次罚款50元。
(八)现场本业务范围内被安全监察处挂牌或被其他专业挂牌的,一律联挂分管科室。
每个黄牌联挂各分管科室1000元。
(九)被上级部门挂黄牌的1.井下区队不得评为“红旗”区队。
2.地面区队直接定为“黄旗”区队,扣罚地面区队人均30元。
(十)对业务部门或安监员查出的隐患,指令限时整改而未整改的,按挂黄牌标准处理。
五、防范措施:(略)六、参加人员:单位、姓名、职务东滩煤矿20××年×月×日7范例四:轻伤(三级非伤亡)事故轻伤(三级非伤亡)事故分析处罚范例一、事故时间:二、事故地点:三、事故经过及性质认定:(一)事故经过(略)(二)性质认定(略)四、责任分析及处理意见:依据《东滩煤矿关于印发<2017年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东煤发〔2017〕3号)文规定处理如下:(一)扣罚事故直接责任者3000元,事故主要责任者2000元,事故重要责任者1500元,事故现场工(班)长2000元。
(二)扣罚跟班领导、分管技术员、副区长1500元,责令检查、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警告处分。
(三)扣罚值班人员1000元,互保人员500元,事故班组的其他出勤人员每人200元。
(四)扣罚事故单位党政正职1500元,责令检查、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警告处分。
(五)扣罚业务科室负责人及分管副职1000元,责令检查、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警告处分。
(六)扣罚分管副总工程师、分管副矿长500元,责令检查、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警告处分。
(七)事故单位安全工资扣罚1.对井下单位每人次扣事故单位安全工资的5%,对事故班组、单位所有管理人员另加扣安全工资的15%。
2.对地面单位每人次扣事故单位安全工资的10%,对事故班组、单位所8有管理人员另加扣安全工资的30%。
(八)发生轻伤(三级非伤亡)事故的单位,直接定为“黄旗”区队1.采掘区队人均罚款60元。
2.辅助区队人均罚款40元。
3.地面区队人均罚款30元。
(九)伤亡事故或重大非伤亡事故直接或主要责任人,接受“过三关”脱产教育,培训10个工作日,并签订“三违”帮教签字单。
学习班第一天,其所在单位支部书记必须陪同参加学习。
(十)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按停止工作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脱产教育结束后,由安全监察处向区队下达职工返岗通知书,脱产教育人员方可上班。
(十二)未按要求参加“三违”帮教培训,对相关单位负责人给予500元罚款。
(十三)直接或主要责任人拒不报到接受教育的,按欠勤处理,并对其进行转岗培训。
(十四)责任区域安监员按事故主要责任者同等责任处理。
(十五)发生伤亡事故后,现场单位最高管理者、安监员未立即向矿调度室、安全监察处信息中心汇报的,罚款500元。
(十六)矿当班调度员、信息员接到事故报告后,未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或未按程序汇报的,罚款300元。
(十七)矿值班领导、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接到调度通知后,未立即赶到矿调度室或未按程序组织抢救的,罚款300元;凡因组织抢救不力,导致事故扩大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其行政处分或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八)现场安监员、单位人员在抢救伤员时,有意破坏事故现场的,罚款1000元。
(十九)在事故调查、分析中,对阻挠事故调查取证,搞攻守同盟、统一口径、提供假情况的,对相关人员各罚款1000元。
(二十)事故单位和受伤职工有意隐瞒不报,对有关责任人、单位党政负9责人各罚款500元。
(二十一)对事故单位党政技等其他管理人员的行政处分由矿党政研究决定。
(二十二)完全因个人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对当事人进行加倍处罚,其他处罚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三)事故责任者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部门处理。
(二十四)取消跟班副区长(技术员)、工班组长、质量验收员“优秀‘两长两员’”评比资格。
(二十五)各包保小组在季度评分奖罚的基础上,每出现一人次轻伤、三级非伤亡事故,罚组长200元,罚成员100元。
(二十六)井下每发生一起轻伤(三级非伤亡)事故,追究专业科室正职和分管副总专业管理责任。
事故责任专业认定以事故调查分析报告为准。
1.专业科室和分管副总分管一个专业的扣除奖励的100%;2.分管两个专业的,扣除奖励的50%;3.分管三个及以上专业的,扣除奖励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