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一般应用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奥数试题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求一箱苹果多少个?一箱梨多少个?练习: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均分89分,甲、丁二人均分95分,甲丁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人植18棵,甲丙两组平均植17棵,乙、丙两组平均植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例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练习: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公顷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公顷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公顷?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已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例3. 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练习:1.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
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错抄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平均分为88分,甲在这次考试中的了多少分?3.五(4)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7,五(4)班有几名同学?例4. 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他及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几门功课?练习:1.小明前几天数学测验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这是他第几次测验?2.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5朵,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7朵,有多少个同学在做花?3 小明前五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为了使平均成绩达到92.5分,他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例5 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练习:1 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如果甲乙的平均年龄是18岁,乙丙的平均年龄是25岁,那么乙的年龄是多少岁?2 十名参赛队员的平均分是82分,前6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6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5人和第6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3 下面的圆内有五个数A、B、C、D、E、F方格里的数表示与它相连的所有圆中的平均数,求C是多少?平均数例1 小芳与四名同学一起参加一次数学竞赛,那四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8分、91分、82分、79分,小芳的成绩比五人的平均成绩高6分,小芳的数学成绩是多少?练习:1 一个技术工带5个普通工完成了一项任务,每个普通工人各得120元,技术工人的收入比他们6人的平均收入还多20元,这位技术工得多少元?2 小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74页,第三天 71页,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五天中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多3.2页,第五天读多少页?3 两组同学跳绳,第一组有25人,平均每人跳80下,第二组有20人,平均每人比两组同学跳的平均数多5下,两组同学平均每人跳多少下?例2 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平均分91.5,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84分,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英语比语文多10分。
小学五年级奥数练习题(2)一、口算:127+24+76 = 7.93+(2.8-1.93)= 7736-473+73=27.39-(7.39-10)= 38.68-(4.7-2.32)=二、用简便方法计算:1、0.7×1.3+0.7×26.72、1999+199.9+19.99+1.9993、7.9×25+31×2.54、4.79-0.775-1.2255、49000 ÷1256、6×0.16+0.6×26.47、75000÷125÷15 8、2435×1119、6.8×101 10、0.25×12.5×3.211、5.6+2.38+0.62+4.4 12、5.6×16.5÷0.7÷1.1一、填空题:1、4.52+0.61+1.39+6.48 =2、5.826+(4.174-1.5)=3、52.3-2.81-9.19=4、7.2×0.125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1、176.2+348.3+42.47+252.5+382.232、3.6×3.3+3.2×6.63、0.12×86.4+1.136×124、4.05+4.08+4.11+…+7.025、(6.4×7.5×8.1)÷(3.2×2.5×2.7)6、4.65×32+2.5×46.5+0.465×4307、378.63-5.72-78.63-4.288、15.37×7.88-9.37×7.38+1.537×21.2-93.7×0.262平均数应用题1、有3个人的平均身高是1.66米,而另外7人的平均身高是1.59米。
那么这10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2、设有ABC三个数,其中A和B的和是200,A和C的和是150,B和C的和是160,求A、B、C这三个数的平均值。
五年级奥数的应用题及答案五年级奥数的应用题及答案「篇一」1.一个工程队每天筑路85米。
照这样计算,4个工程队7天筑路多少米?(1)85×4×7=2380(米)(2)4×7×85=2380(米)2. 电扇厂5个车间30天生产电扇2250台,平均每个车间每天生产电扇多少台?(解答后再检验)(1)2250/(5×30) =15(台)(2)2250/5/30=15(台)3. 李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49个,张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54个,两人各做8小时,李师傅比张师傅少做多少个?(1)54×8--49×8=40(个)(2)(54—49)×8=40(个)4. 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子各25筐,苹果每筐6千克,梨子每筐8千克,苹果和梨子一共有多少千克?(1)25×6+25×8=350(千克)(2)25×(6+8)=350(千克)5. 参加春季植树时,五年级去了52人,每人植树26棵;四年级去了48人,每人植树25棵。
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植树多少棵?52×26--48×25=152(棵)6. 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45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还多15人。
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45×3=135(人)135+45+15=195(人)7. 养鸡场有公鸡46只,母鸡比公鸡的25倍少20只,养鸡场共有鸡多少只?46×25-20=1105(只) 1105+46=1151(只)8. 某校各年级的少先队员的人数如下:一年级没有,二年级36人,三年级97人,四年级185人,五年级254人,六年级238人。
全校平均每个年级有少先队员多少人?(36+97+185+254+238)/5=162(人)9. 某小学的同学修理桌椅用了40.5元,装订图书比修理桌椅少用了3.7元。
第8讲一般应用题(二)一、知识要点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但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
因此,我们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时要善于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题1】工程队要铺设一段地下排水管道,用长管子铺需要25根,用短管子铺需要35根。
已知这两种管子的长相差2米,这段排水管道长多少米?练习1:1.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生产要用6小时,乙单独生产要用8小时。
如果甲每小时比乙多生产1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2.一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6人。
玩了一会儿,他们觉得每组人数太少便重新分组,正好每组9人,这样比原来减少了2组。
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3.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经过10小时到达了B地,比乙多用了4小时。
已知二人的速度差是每小时5千米,求甲、乙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例题2】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苹果,分配时甲、乙都比丙多拿24千克。
结帐时,甲和乙都要付给丙2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练习2:1.甲和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了13支,乙拿了7支,因此,甲又给了乙6角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2.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均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2.2元钱。
每个面包多少元?3.“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来了7张红纸,小英买来了和红纸同样价格的5张黄纸。
老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了小华、小英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9元钱。
老师把9元钱怎样分给小华和小英?【例题3】甲城有177吨货物要跑一趟运到乙城。
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跑一趟的耗油量分别是10升和5升。
用多少辆大卡车和小卡车来运输时耗油最少?练习3:1.五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404分,每人得分互不相同,并且都是整数。
列方程解应用题(二)专题简析列方程解决问题,主要是看清条件和关系,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例1 李大姐养了若干只鸡和兔,已知共有35个头和94只脚,你知道李大姐饲养了多少只鸡和兔吗?分析解答:因为“共有35个头”,说明一共有35只鸡和兔,我们假设一共有x只鸡,那么兔有(35-x)只,因此,鸡一共有2x脚,兔一共有4(35-x)只脚。
所以,我们可以运用这两种动物共有94只脚,列出方程。
解:设一共有x只鸡,(35-x)只兔.2x+4(35-x)=942x+140-4x=942x=46x=23……鸡的只数35-x=35-23=12……兔的只数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随堂练习: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例2王老师到书店一共买了10本《科普知识》和《艺术欣赏》,共用去77元。
每本《科普知识》8元,每本《艺术欣赏》7元,王老师两种书各买了多少本?分析解答:我们假设买了x本《科普知识》,那么就买了(10-x)本《艺术欣赏》,根据“买《科普知识》的总价+买《艺术欣赏》的总价=一共花去的钱”可以列出方程解:设买了x本《科普知识》,买了(10-x)本《艺术欣赏》8x+7(10-x)=778x+70-7x=77x=710-7=3答:《科普知识》买了7本,《艺术欣赏》买了3本。
随堂练习:三年二班45个同学向爱心基金会共计捐款100元,其中11个同学每人捐1元,其他同学每人捐2元或5元,求捐2元和5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例3 远航物流公司的王师傅运送1000只玻璃花瓶,双方商定,每只花瓶的运费是3元,如果打碎一只,不但没有运费,还得倒赔5元,他运完这批玻璃花瓶后得到2960元,你知道王师傅在运输中打碎多少只玻璃花瓶吗?分析解答:假设王师傅在运输中打碎了x只玻璃花瓶,那么有(1000-x)只没有打碎,根据“运输所得的钱-打碎花瓶倒赔的钱=实际所得的钱”,可以列出方程。
解:设王师傅打碎了x只玻璃花瓶,有(1000-x)只没有打碎,可列方程3(1000-x)-5x=29603000-3x-5x=29608x=40x=5答:王师傅在运输中打碎了5只玻璃花瓶。
1、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
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2、某班45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数学得满分的有10人,数学及语文成绩均得满分的有3人,这两科都没有得满分的有29人。
那么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多少人?3、50名同学面向老师站成一行。
老师先让大家从左至右按1,2,3, (49)50依次报数;再让报数是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接着又让报数是6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
问:现在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多少名?4、在游艺会上,有100名同学抽到了标签分别为1至100的奖券。
按奖券标签号发放奖品的规则如下:(1)标签号为2的倍数,奖2支铅笔;(2)标签号为3的倍数,奖3支铅笔;(3)标签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重复领奖;(4)其他标签号均奖1支铅笔。
那么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多少支?5、有一根长为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3厘米作一记号,每隔4厘米也作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答案:1,因为10人2组都参加,所以只参加数学的5人,只参加航模的8人,加上那10人就是23人,40—23=17,2个小组都不参加的17人2,同理,数学满分10人,2科都满分的3人,于是只是数学满分的7人,45—7—29=9,这个就是语文满分的人(如果说只是语文满分的则需要减去3)3,50÷4取整12,50÷6取整8,但是要注意,报4倍数的同时可能是6的倍数,所以还要算出4和6的公倍数,有50÷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4(取整),所以,应该是50—12—8+4=344,100÷2=50,100÷3=33(取整),还是算出2和3的公倍数100÷6=16(取整),然后找出即没不被2整除,也不被3整除的数的个数100—50—33+16=28,所以,准备铅笔为50X2+33X3+28=2275,180÷3=60,180÷4=45,但是可能2个划线划在一起,也就是要算出他们的公倍数,180÷3÷4=15,所以应该为60+45—15=90奥赛专题—- 鸡兔同笼问题[专题介绍]鸡兔同笼问题是指在应用题中给出了鸡和兔子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的一类问题。
五年级奥数比例(bǐlì)应用题(二)教师版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biàn xíng)及连比问题3、能够(nénggòu)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mùdì)的转化;4、单位“1”变化(biànhuà)的比例问题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比例与百分数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多组数量关系非常有用,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讲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一、比和比例的性质性质1:若a : b =c :d ,则(a + c ):(b + d )= a :b =c :d ;性质2:若a : b =c :d ,则(a - c ):(b - d )= a :b =c :d ;性质3:若a : b =c :d ,则(a +x c ):(b +x d )=a :b =c :d ;(x 为常数)性质4:若a : b =c :d ,则a ×d = b ×c ;(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正比例:如果a ÷b =k (k 为常数),则称a 、b 成正比;反比例:如果a ×b =k (k 为常数),则称a 、b 成反比.二、主要比例转化实例① ; ; ; ② x a y b = ⇒ ; (其中); ③ x a y b = ⇒ ; ;; ④ x a y b =, ⇒ ;;⑤ 的等于的,则x 是y 的,y 是x 的.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比例应用题(二)三、按比例分配(fēnpèi)与和差关系⑴按比例(bǐlì)分配例如(lìrú):将x个物体(wùtǐ)按照的比例分配(fēnpèi)给甲、乙两个人,那么实际上甲、乙两个人各自分配到的物体数量与x 的比分别为和,所以甲分配到个,乙分配到个.⑵已知两组物体的数量比和数量差,求各个类别数量的问题例如:两个类别、,元素的数量比为:a b(这里),数量差为x,那么A 的元素数量为,B 的元素数量为,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与或的比值.四、比例题目常用解题方式和思路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运用单位“l”。
【导语】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五年级奥数应⽤题(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篇⼀】 1、甲、⼄、丙三⼈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
已知甲、⼄、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
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应在开始后第⼏天从A地转到B地? 2、有三块草地,⾯积分别是5,15,24亩。
草地上的草⼀样厚,⽽且长得⼀样快。
第⼀块草地可供10头⽜吃30天,第⼆块草地可供28头⽜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吃80天? 3、某⼯程,由甲、⼄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付1800元;由⼄、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付1600元。
在保证⼀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最少? 4、⼀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个长⽅形铁块。
现打开⽔龙头往容器中灌⽔。
3分钟时⽔⾯恰好没过长⽅体的顶⾯。
再过18分钟⽔已灌满容器。
已知容器的⾼为50厘⽶,长⽅体的⾼为20厘⽶,求长⽅体的底⾯⾯积和容器底⾯⾯积之⽐。
5、甲、⼄两位⽼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种时装,⼄购进的套数⽐甲多1/5,然后甲、⼄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
两⼈都全部售完后,甲仍⽐⼄多获得⼀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6、有甲、⼄两根⽔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相同的⽔池注⽔,在相同的时间⾥甲、⼄两管注⽔量之⽐是7:5。
经过2+1/3⼩时,A,B两池中注⼊的⽔之和恰好是⼀池。
这时,甲管注⽔速度提⾼25%,⼄管的注⽔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管再经过多少⼩时注满B池? 7、⼩明早上从家步⾏去学校,⾛完⼀半路程时,爸爸发现⼩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随即骑车去给⼩明送书,追上时,⼩明还有3/10的路程未⾛完,⼩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明⽐独⾃步⾏提早5分钟到校。
应用题专题
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中,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但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
因此,我们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时要善于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
类型一:
1、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和鱼尾。
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
这条鱼重多少千克?
2、爸爸将钓来的一条大鲤鱼分成前中后三段。
中段重量恰好比前后两段重量的和少1千克,后段重量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
只知道前段重2千克。
这条大鲤鱼重多少千克?
3、一条大鲨鱼,头长3米,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身长的一半,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
4、有一段木头,不知它的长度。
用一根绳子来量它,绳子多1.5米,如果将绳子对折以后再来量,有不够。
正好差0.4米。
问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类型二:
1、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苹果,分配时甲乙都比丙多拿24千克,结帐时,甲乙都要付给丙24元。
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2、甲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了13支,乙拿了7支。
因此甲又给了乙6角钱。
问每支铅笔多少钱?
3、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2.2元钱。
求每个面包多少元?
4、“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了7张红纸,小英买了和红纸价格同样的黄纸5张,教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了小英、小华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9元钱。
问老师怎样把这9元钱分给小华和小英?
类型三
1、甲城有177吨货物要跑一趟运到乙城。
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
大小卡车跑一趟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
问用多少辆大卡车和小卡车运输时耗油量最少?
2、五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404分,每人得分互不相同,并且都是整数。
如果最高分是90分,那么得分最少的选手至少得多少分?
3、用1元钱买4分、8分、1角的邮票共15张,那么最多可以买1角的邮票多少张?
4、某班有60人,其中42人会游泳,46人会汽车,50人会溜冰,55人会打乒乓球。
可以肯定至少有多少人四项都会?
类型四:
1、有一栋居民楼,每家都订2份不同的报纸,该居民楼共订了三种报纸,其中北京日报34份,江海晚报30份,电视报22份。
那么订江海晚报和电视报的共有多少家?
2、五(一)班全体同学每人带2个不同的水果去慰问解放军叔叔,全班共带了三种水果,其中苹果40个、梨32个、橘子26个。
那么,带梨和橘子的有多少个同学?
3、在一次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一个方队的同学每人手里都拿着两种不同的气球,共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其中红色有56只,黄色的60只,绿色的46只,那么,受拿红绿两种气球的有多少个同学?
4、学校开设了音乐、球类和美术三个兴趣小组,第一小组的同学每人都参加了其中的两个小组,其中9人参加了球类小组,6人参加了美术小组,7人参加了音乐小组的活动。
问:参加美术和音乐小组活动的有多少个同学?
类型五:
1、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此时已漏进水800桶。
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8桶,另一台每分钟抽水14桶。
50分钟把水抽完。
每分钟漏进水多少桶?
2、一个水池能装8吨水,水池里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
两管齐开,20分钟能把一池水放完,已知进水管每分钟往池里进水0.8吨。
请求出出水管每分钟放水多少吨?
3、某工地原有水泥120吨,因工程需要,又派了5辆卡车往工地送水泥,平均每辆卡车每天送25吨,3天后工地上共有水泥102吨,求这个工地平均每天用水泥多少吨?
4、一堆货物重96吨,甲队用16小时运完,乙队用24小时可以运完。
如果让两队合作同时运送。
几小时可以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