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一村委主任在集体土地开发中收取1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中涧河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张某2行政强制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强制【审理法院】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1.10【案件字号】(2020)晋行终446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程彦斌庞永平姚利屏【审理法官】程彦斌庞永平姚利屏【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中涧河社区居民委员会;张某2【当事人】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中涧河社区居民委员会张某2 【当事人-个人】张某2【当事人-公司】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中涧河社区居民委员会【代理律师/律所】梁某山西神牛律师事务所;耿某山西神牛律师事务所;况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李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梁某山西神牛律师事务所耿某山西神牛律师事务所况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李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梁某耿某况某李某【代理律所】山西神牛律师事务所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原告】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中涧河社区居民委员会【本院观点】本案被诉行政行为是2019年11月19日拆除张某2宅基地上房屋的行为,该行为发生在太原市××区改造过程中。
【权责关键词】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征收合法违法可撤销行政指导不动产所在地书证合法性行政复议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可诉性【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认定的事实基本一致,予以确认。
被诉拆除行为实施前,张某2未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杏花岭区土地行政部门未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未向张某2送达拆除催告书,也未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杏花岭区政府和中涧河居委会在诉讼中未提交该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收回张某2宅基地使用权相关事实的证据。
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杨杰主编的《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三晋出版社2021年版),真实地记录了从1952年7月1日至1993年5月11日张健民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销,荣获“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其账本共计12册,既是一部完整的生活起居史,也是一部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教材。
张健民(1916—1993),字仲芳,山西省阳城县大宁村人。
曾担任中共阳城县委书记,中共长治地委秘书长、统战部副部长,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秘书长,省政府对资改造办副主任,省革委统战办公室副主任,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立身。
认认真真办事,刚刚正正自儆。
勤勤苦苦学习,四言八面兼听。
冷冷静静思索,行止庶免盲蒙。
”是他在“生活账”中写的箴铭,字里行间都体现出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精神风骨和意志品格。
张健民不仅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更是这样要求子女的,值得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规规矩矩立身张健民为人老实,做事规矩,深谙从“生活账”中折射出一位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 王亚茹勤俭治家的道理。
无论何时何事,他都廉洁自律,反对以权谋私,从他的“衣食住行”等诸多小事和教育子女上就可以明显看出他的思想境界。
一、勤俭修身“衣”。
到省委机关工作后,张健民没有西装革履,而是穿戴简单,朴实无华。
他穿衣简约干净即可,衬衣、袜子破了也只是打个补丁,直到不能穿为止。
他仅有一套较好的中山服和一双皮鞋,中山服一穿就是十几年,没有什么变化,皮鞋只有参加国庆观礼、赴京开会时才会穿,回来后就擦上鞋油放好,以备下次再穿,平时穿的都是小圆口的老人鞋,可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布衣高干。
“食”。
张健民提倡节俭观念,决不向组织提要求。
他们一家人经常吃的都是老家的和子饭,很少吃肉。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按规定张健民可以去中食堂吃稍微好一些的饭菜,但是他很少光顾那里,不愿意为了得到特殊照顾而给组织增加负担。
斩断损害群众利益的黑手作者:刘宇来源:《记者观察》2014年第01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带头转变作风,在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近一年时间的“带案下访解民忧”专项工作。
2013年12月11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对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查处的22起典型基层涉纪信访和违反“四风”案件进行了通报,涉案的22人均被开除党籍,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忻州河曲县楼子营镇粱家碛村原村委会主任田军,贪污集体资金6万元;挥霍浪费集体资金12万元。
忻州偏关县新关镇南城村原党支部书记杨富锁虚报冒领退耕还林款、占地补偿款35.5万元;贪污集体资金5.95万元,用于支付本人及儿子商业保险费用;侵占村民低保款4800元。
太原小店区平阳街办殷家堡社区原主任张柳志,2006年12月挪用集体征地补偿款1500万元给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无息使用;2008年10月,违反土地管理规定,将37.6亩集体土地以3384万元的价格非法转让。
太原娄烦县庙湾乡常家坡村原党支部书记褚晋善、原村委会主任褚全玉,2007年挥霍浪费集体资金38.3万元,用于唱戏、招待等;2010年挪用新农村建设街道硬化款12.7万元修建该村移民新房。
吕梁离石区城北街道办大中局村原党支部书记贺龙生2007年8月擅自与当地煤矿签订租地《协议书》,收耳叉煤矿好处费15万元;2008年10月,利用《土地租用协议》收取当地煤矿好处费30万元。
运城绛县大交镇续鲁村原村委会主任袁金安,2003年至2011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上级专项资金5.3万元归还其借款及利息。
临汾乡宁县尉庄乡堡子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建平,贪污集体资金2.95万元:受贿6900元;违反财经纪律,村集体资金39.15万元未入账。
临汾浮山县米家垣乡陈家圪垛村原党支部书记陈明虚报冒领征地补偿款7万元,其中贪污4.6万元。
大同左云县交通局原副局长兼运管所所长武建彪利用职务之便,向相关企业索贿30万元;挥霍浪费41.5万元,用于请客招待和个人开支;违反规定,用公车6次到北京首都机场接送女儿女婿。
高某与太原市万柏林区自然资源局、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街道办事处等确认强拆行为违法二审行政裁定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确认【审理法院】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2.01【案件字号】(2021)晋01行终1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张翠萍贾仑郭朝艳【审理法官】张翠萍贾仑郭朝艳【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高某;太原市万柏林区自然资源局;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街道办事处;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政府【当事人】高某太原市万柏林区自然资源局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街道办事处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高某【当事人-公司】太原市万柏林区自然资源局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街道办事处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曹某北京创律师事务所;梁某北京创律师事务所;张某1山西东奥律师事务所;卜某山西晋邦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曹某北京创律师事务所梁某北京创律师事务所张某1山西东奥律师事务所卜某山西晋邦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曹某梁某张某1卜某【代理律所】北京创律师事务所山西东奥律师事务所山西晋邦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太原市万柏林区自然资源局;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街道办事处;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政府【本院观点】上诉人高某因自建房屋被强制拆除,先后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权责关键词】行政复议合法违法受案范围指定管辖共同被告复议机关合法性行政复议重复起诉驳回起诉发回重审提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上诉人高某因自建房屋被强制拆除,先后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及其适用解释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可以提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提起诉讼,即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救济办法。
本案上诉人高某先申请了行政复议,在复议机关万柏林区政府作出48号复议决定并明确告知其诉权的情况下,并未就复议决定的合法性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是对原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村级干部腐败问题分析(案例文本)案例背景: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事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的创建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与此同时,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权限空间也得到扩大。
这些工作人员既是具体经济活动的实际运作者,又是经济活动的管理者,集权钱于一身,致使一些乡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暗想操作,牟取暴利,从统计数据来看,村级干部腐败、犯罪有上升趋势。
村干部职务犯罪逐年上升———如此趋势出现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省,颇令人费解。
检察官分析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忽视廉政建设工作,惩罚力度弱,村干部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村级财务混乱监督缺失,都成了滋长村官腐败的“温床”。
青海广大农村地处偏僻,经济条件落后,对村干部的教育往往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已查处的案件看,一部分村干部因为不懂法,认为自己是农民身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有经济问题顶多是把自己撤了,不知道自己在协助乡(镇)政府从事有关行政管理工作时,便具有了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相当一部分人还认为,自己挣钱不多、管事不少,一年到头很辛苦,心理不平衡。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这些村干部不是想着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依法从事经济活动,而是只想趁手中有权捞一些钱财,以求补偿,结果往往以身试法。
来自青海各地的检察长们披露的事实令人震惊:一些村干部把当村官同捞钱、为亲朋好友谋利等同起来;个别村的村委会在土地补偿款上“抱团腐败”,作案手段简单直接,大有“我的地盘我做主”之势……据化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多吉介绍,2006年至2008年3年间,该院共立案侦查各类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9起13人,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6起9人,分别占总立案数的66.7%和69.2%。
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西宁第七水厂在大通县上孙村修建加气站时征用了该村土地。
2019.06.21星期五责编:张聪电话:(010)67113382传真:(010)67113772E-mail:hjbslaw@本报记者张林霞南昌报道日前,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调整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审理程序,建立9人集体审议制度,审理拟给予当事人30万元及以上罚款或者建议给予停业、关闭处罚或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
为增强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案件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厅案审委)集体审议决定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代表性,根据厅机构改革方案和机关各处室的职责,增加4个相关处室负责人作为厅案审委组成人员参加案审会集体审议工作,调整后的厅案审委由督察办、水处、流域办、大气处、土壤处、固体处、辐射处、环评处、监测处、执法局、省环监局、省辐射站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法规处分管领导共13名委员组成,承担厅案审委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工作,并组成厅案审委委员库。
审理拟给予当事人30万元及以上罚款或者建议给予停业、关闭处罚或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时,由厅案审委办公室从案审委委员库中确定9名委员,参加厅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进行集体审议。
其中案审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法规处分管领导、案件办理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应到参会委员。
从案审委委员库中随机选取5名委员参加案审会集体审议,被随机选取的委员因故无法到会的,由案审委办公室从案审委委员库中按照随机原则递补。
江西建立9人集体审议制审理拟罚款30万元及以上等案件本报记者蔡新华通讯员黄诗原陶韬上海报道日前,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以下简称上铁法院)与上海市宝山区生态环境局共建的“生态环境法治教育基地”正式建成。
教育基地内的展厅紧紧围绕“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主线,集中宣传了现实生活中多见易发的破坏生态环境典型案例,以及受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环保知识,集中阐释相关法律法规。
据上铁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基地建设得到了市高级人民法院、市生态环境局的大力指导,得到了宝山区委、区政府的积极支持。
一社区主任何以能单笔受贿5000万风青杨文西安市雁塔区丈八街道东滩社区原主任于凡,在东滩社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向开发商索要好处费5000万元用于生意投资和生活花费;以“打价格差”等方式通过承揽土方、砂石等工程项目获利,总涉案金额上亿元。
目前,在城市拆迁,特别是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像于凡一样利用手中权力,侵占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贪腐案件时有发生,其影响和危害不容忽视。
(南方都市报)一个社区主任,和村长一样没有行政级别的官,离古时的七品县令还隔着十万八千里远。
但即便是位不高、权不重的区区一个社区干部,居然能挖空心思敛财过亿元,单笔受贿5000万,真可谓“艺高人胆大”。
如今,在许多人眼里是个小官,但个别小官家财少则千万,多达数亿元“小官大贪”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诸如,原山西蒲县煤炭局党总支书记郝鹏俊财产近3亿元、有38处房产;江西省鄱阳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却在数年间被该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李华波等人套取转移9000多万元财政资金;被批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土地奶奶”罗亚平敛财过亿......官一个比一个小,贪污数额却一个比一个惊人,不断夺人眼球,挑战着人们对于腐败的想象力。
在诱人的金钱面前,在权力在手之时,别小看小科员、小出纳员、小信贷员、村委会主任等“芝麻官”,他们手中权力的“含金量”不小,干起坏事来也“得心应手”。
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小官员如此胆大妄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位小权高难监督”。
分析近些年的“小官大贪”案件,不难发现,越是“天高皇帝远”的地县级城市,其基层“一把手”的腐败案发率越高。
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
别看官小,他们却手握“实权”,往往会经手大量的项目资金,掌握单位或部门全部事务或某类事务的决定权。
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就成了他们窥视的方向。
一些地方工程项目不断上马,但相关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等未能发挥作用,导致一些基层干部自己发包、自己监管、自己验收,各种权力集于一身,虽然只有“一亩三分地”,却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村官自治成“村霸”曝监管真空作者: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19期一个村委会主任,借助城中村改造进行权钱交易、实现利益共享,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甚至更多。
分赃的链条上,上至厅级、下到科级的党政干部均卷入其中。
“小官巨贪”的问题,在太原市整肃城中村改造腐败的进程中浮出水面。
“小官巨贪”,不是个案。
山西太原市查办的城中村腐败案件数据显示:2014年10月以来,太原市共立查案件53件,涉及6个区的30个城中村,其中查处村干部案件34件,涉及54人(其中村委会主任24人、村党支部书记7人);已查结的城中村案件涉案金额近1.75亿元。
“村民自治”成为“村官自治”,村集体成了村官们的自留地和提款机,想干啥就干啥,村集体管理怎一个乱字了得!现状:“上下联动”牟利,村干部官商一体大肆贪腐城中村多邻近城市核心区,是城市扩张发展的储备空间,脚下土地寸土寸金,巨大的溢价空间成为利益各方眼馋的“唐僧肉”;从城中村改造到征地、拆迁补偿,再到修路、建桥,整个改造建设链条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无形中奠定了村官成长为“巨贪”的利益基础。
2010年6月,时任北瓦窑村村委会主任的牛计娃,利用其协助政府对北瓦窑村进行城中村改造的职务便利,代表村委会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城中村改造联合开发意向书补充协议,对该村所属土地进行联建开发。
牛计娃及其妻子李润兰伙同村治保主任李海燕,副主任牛已生、李四全和出纳王建平等人,以前期开发费用的名义,收取该房地产开发商好处费500万元。
2008年9月,山西世纪龙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杜卫东为了能够与小店区小店街办范家堡村签订该村“133”项目城中村改造工程协议及加速推进工程进度,先后3次向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杜润根等3人行贿234万元。
在复杂的利益分配链条中,村委会主任只是其中一环。
在太原立案查处的53件城中村腐败案件中,倒查机关工作人员贪污受贿、失职渎职案件19件,涉及47人。
案件背后不仅有监管职能部门的“支持”,更有相当级别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庇护,形成“上下联动”套取利益的格局。
太原一村委主任在集体土地开发中收取 1.6亿元
近年来,太原市“城中村”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二元地域空间,因相关政策和管理滞后,“寸土寸金”的独特资源优势,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诱惑和长期的表面繁荣,形成了严重的畸形发展。
曾几何时,太原市“城中村”的各种乱象,几乎成为腐败案件频发的严重“污染源”。
(来源: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宣传部)
最近一个时期,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要求,太原市委高度重视,组织力量对“城中村”问题进行集中治理。
省市区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同心协力,以“城中村”问题为“突破口”,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
以下几起案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些典型案例中的一些人利令智昏,将“城中村”视为“囊中之物”,挖洞掘金,饮鸩止渴,集中暴露了少数基层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法纪观念淡薄的严重问题,显现出他们因贪婪狂妄而身陷囹圄的惨痛教训。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警觉、深刻反思;这些教训,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深刻汲取。
随着太原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村鼠”瞄上了城中村改造的蛋糕,把违规占地搞开发当成了快速致富的“生财之道”。
王家峰村委会主任孙世维违规占地被判
2008年,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被列为全市53个城中村改造之一。
2009
年5月,时任王家峰村委会主任的孙世维,未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股权量化,即组织村委会决策成立了山西圣奥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圣奥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并在建设手续不全的情况下,擅自与5家开发公司进行联建,违规开发楼盘19栋。
开发公司边建边售,违规售出13栋楼881套住房,致使大部分村民无法正常回迁。
经有关部门联合执法,目前已依法收回违规楼盘1418套住房用于村民安置,追缴开发公司违法所得4960.97万元。
经查,孙世维在担任王家峰村委会主任期间,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两宗耕地48.25亩和12.45亩,用于建设村民住宅小区,非法占用13.3亩林地改作它用,造成耕地、林地毁坏,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为此,太原市迎泽区纪委给予孙世维开除党籍处分,迎泽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缓期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经查,太原市杏花岭区杨家峪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政,多次违反《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未经村党支部和村民会议研究,擅自提高村集体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单独给村民代表和包片党员发放补助;未经村民会议研究,将8户16人以技术人员和有特殊贡献的名义在本村落户,使他们享受村民同等福利、参与村集体经济股份分配。
胡政拒不执行村务公开制度,其在村集体土地开发过程中,收取某公司1.6亿元、某地产集团778.68万元合作包干费以及收取村民的销(预)售房屋款项等数个重大项目收支情况均未向村民
公开。
作为党支部书记,他无视《党章》规定,在其主持召开的村党员大会上,对预备期明显不到一年的三名亲属提前转为正式党员。
他目无法纪,曾六次组织村民围堵太原东山煤矿,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生产秩序。
此外,胡政在任村委会主任期间,多付河南某公司建设杨家峪淖马沟大桥工程款,造成472.6万元损失;武断决策购买其亲属的太原市某公司钢结构旧车间,造成村集体155.75万元的损失。
2014年10月13日,太原市杏花岭区纪委给予胡政开除党籍处分。
对其在购买某公司旧车间、支付淖马沟桥工程款过程中造成重大损失,以及在无任何规划、施工手续情况下以建设村民福利房的名义预收房款并将房款用于其它支出等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进一步侦查。
在一些不法分子眼中,“城中村”如同“唐僧肉”,养肥了少数“村中鼠”。
看着眼馋的少数“官仓鼠”也蠢蠢欲动。
经查,2006年初,某单位在团购太原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某小区住宅时,曾向太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称公积金中心)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因该住宅小区项目不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公积金中心未予受理。
为尽快办理该单位职工个人公积金贷款,以便为该房地产公司所用,2007年6月,某集团董事长找到公积金中心原主任杨天才,请求其给予帮助,并当场送给其现金20万元。
2007年6月26日,杨天才在明知上述职工购房不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规定的情况下,仍主持召开了公积金中心审贷委员会会议,违规通过了该项贷款申请7593.5万元。
杨天才的上述行为已构成受贿错误,且情节严重,太原市纪委常委会决定并报经市委批准,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受贿的20万元予以追缴,对其涉嫌犯罪问题,于2014年9月3日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另外,太原市纪委在查处王家峰村非法占地问题时,还发现并查处了太原市地税局原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张毓枫挪用资金4380万元的问题。
经查,2010年11月25日,太原市地税局与山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职工团购房协议,其职工共团购王家峰村开发建设的住房580套。
随后该局团购住房职工分别将购房款打入张毓枫个人在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开办的银行卡中。
2011年6月到2012年3月期间,张毓枫擅自以个人名义与上述两家银行签订理财协议,分批将职工
购房款用于个人理财,理财款项累计4380万元。
司法机关以挪用资金罪判处张毓枫有期徒刑四年,太原市市直机关工委和市地税局分别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这些与城中村有关的违纪违法案件,集中暴露和反映了一些村干部目无法纪、独断专行、“家长制”“一言堂”十分严重,村务财务不公开、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十分突出;暴露和反映了借口城中村改造、违法占用耕地、违规开发住宅项目获取非法利益等问题十分严重,少数机关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钻城中村改造的各种空子捞取好处等问题十分突出。
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有这些人理想信念缺失、法纪观念淡薄的原因,但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在干部绩效考核中,只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任务完成程度,而忽视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干部群众的评价,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同时,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重结果、轻程序”、“重四议、轻公开”的现象,不少城中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真空”;一些管理部门和监管机关顾虑重重,怕查处违纪违法村干部惹麻烦,怕实施责任追究得罪人,结果养痈为患、积重难返,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
其中的惨痛教训,需要我们深刻汲取。
当前,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太原市委正在组织太原市有关方面从城中村问题入手,倒查为官不为、治吏不严,甚至违法违纪问题,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随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推进,持续织密反腐“高压线”,不断关紧监督制度的“笼子”,彻底粉碎非法利益链条,必将促进城中村改造在公开透明和廉洁健康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