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压缩流体单向稳定渗流实验
- 格式:xls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渗流力学》课程学习指南第一章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一、学习内容简介油气储集层;渗流的基本概念;渗流过程的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线性渗流和非线性渗流。
二、学习目标全面掌握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习基本要求1.了解油气储集层的理论及实际结构,渗流过程的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非达西渗流的两种形式;2.掌握孔隙结构的概念和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的基本几何形式,渗流速度和压力的概念,掌握达西定律的应用及其范围。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速度的概念,折算压力在计算中的应用,达西定律和单位制,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
难点: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的概念及关系,换算折算压力,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
五、学习方法推荐结合油层物理,大学物理和课堂例题学习。
第二章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一、学习内容简介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单相液体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的解;井的不完善性;稳定试井。
二、学习目标能够建立单相液体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能根据基本微分方程推导流量与产量公式;了解井的不完善性和稳定试井的知识。
三、学习基本要求1.了解渗流力学研究问题方法,井的不完善性的分类,稳定试井可解决的问题;2.掌握渗流力学模型要素及建立过程,平面单向流模型,平面平面单向流、径向流压力分布公式的推导,流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加权法求地层平均压力,稳定试井的概念。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微分法导出渗流数学模型,平面单向流、径向流模型压力分布和流量公式,流场图的含义,面积加权法求地层平均压力,表皮系数、采油指数、指示曲线的概念。
难点:微分法导出渗流数学模型,平面径向流压力分布特点,流量公式的推导,表皮系数的意义。
(四)学习方法推荐联系高等数学的知识与结合例题学习。
第三章多井干扰理论一、学习内容简介多井干扰现象的物理过程;势的叠加原则;镜像反映法及边界效应;等值渗流阻力法;复变函数理论在渗流力学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2.12.11 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实验一、实验目的1、平面径向渗流实验是达西定律在径向渗流方式下的体现,通过本实验加深对达西定律的理解;2、要求熟悉平面径向渗流方式下的压力降落规律,并深刻理解该渗流规律与单向渗流规律的不同,进而对渗透率突变地层、非均质地层等复杂情况下的渗流问题及其规律深入分析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平面径向渗流实验以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采用圆形填砂模型,以流体在模型中的流动模拟水平均质地层中不可压缩流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过程。
保持填砂模型内、外边缘压力恒定,改变出口端流量,在稳定条件下测量填砂模型不同位置处的水头高度,可绘制水头高度或压力随位置的变化曲线(压降漏斗曲线);根据平面径向稳定渗流方程的解计算填砂模型的流动系数及渗透率。
三、实验流程实验流程见图2-1,圆形填砂模型18上部均匀测压管,供液筒内通过溢流管保持液面高度稳定,以保持填砂模型外边缘压力稳定。
图2-1 平面径向流实验流程图1-测压管(模拟井);2~16-测压管(共16根);18―圆形边界(填砂模型);19-排液管(生产井筒);20—量筒;21—进水管线;22—供液筒;23-溢流管;24—排水阀;25—进水阀;26—供水阀。
四、实验步骤1、记录填砂模型半径、填砂模型厚度,模拟井半径、测压管间距等数据。
2、打开供水阀“26”,打开管道泵电源,向供液筒注水,通过溢流管使供液筒内液面保持恒定。
3、关闭排水阀“24”,打开进水阀“25”向填砂模型注水。
4、当液面平稳后,打开排水阀“24”,控制一较小流量。
5、待液面稳定后,测试一段时间内流入量筒的水量,重复三次。
;6、记录液面稳定时各测压管内水柱高度。
7、调节排水阀,适当放大流量,重复步骤5、6;在不同流量下测量流量及各测压管高度,共测三组流量。
8、关闭排水阀24、进水阀25,结束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2.4.6 成绩:班级:石工09-6班学号:09021251 姓名:张敏教师:张俨彬同组者:张慧、王宇轩实验一不可压缩流体单向稳定渗流实验一、实验目的1、本实验采用的是变截面两段均质模型,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段的不同压力降落情况。
2、进一步加深对达西定律的深入理解,并了解它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
二、实验原理一维单相渗流实验以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采用变直径填砂管模型,以流体在模型中的流动模拟水平均质地层中不可压缩流体单向稳定渗流过程。
保持填砂管两端恒定压力,改变出口端流量,在稳定条件下测量填砂管不同位置处的压力值,可绘制压力随位置的变化曲线;根据一维单相稳定渗流方程的解并计算两段填砂管的渗透率。
三、实验流程图1-1 一维单相稳定渗流实验流程图1~10-测压管 11-供液阀 12-供液筒 13-溢流管 14-供液控制阀15-水平单向渗流管(粗) 16-支架 17-水平单向渗流管(细) 18-出口控制阀 19-量筒四、实验步骤1、记录渗流管长度、渗流管直径、测压管间距等相关数据。
2、关闭出口控制阀“18”,打开供液阀“11”,打开管道泵电源,向供液筒注水。
3、打开并调节供液控制阀“14”,使各测压管液面与供液筒内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4、稍微打开出口控制阀“18”,待渗流稳定后,记录各测压管的液面高度,用量筒、秒表测量渗流液体流量,重复三次。
5、调节出口控制阀“18”,适当放大流量,重复步骤4;测量不同流量下各测压管高度,共测三组流量。
6、关闭出口控制阀“18”,关闭供液控制阀“14”,结束实验。
注:待学生全部完成实验后,先关闭管道泵电源,再关闭供液阀“11”。
五、实验要求与数据处理1、根据表1-1,记录取全所需数据,计算三个不同流量下的测压管水柱高度(举例)。
1流量下填砂管粗端测压管1的水柱高度cm 6.862/90.31.1-2.80=++= 2流量下填砂管细端测压管6的水柱高度cm 55.752/5.40.31.1-4.71=++=2、绘制三个流量下,测压管压力与流动距离的关系曲线,说明曲线斜率变化原因。
篇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力学径向流实验报告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4/12/11 成绩:班级:石工(理科)1202学号: 12090413 姓名:李佳教师:同组者:史家明不可压缩流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实验一、实验目的1、平面径向渗流实验是达西定律在径向渗流方式下的体现,通过本实验加深对达西定律的理解;2、要求熟悉平面径向渗流方式下的压力降落规律,并深刻理解该渗流规律与单向渗流规律的不同,进而对渗透率突变地层、非均质地层等复杂情况下的渗流问题及其规律深入分析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平面径向渗流实验以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采用圆形填砂模型,以流体在模型中的流动模拟水平均质地层中不可压缩流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过程。
保持填砂模型内、外边缘压力恒定,改变出口端流量,在稳定条件下测量填砂模型不同位置处的水头高度,可绘制水头高度或压力随位置的变化曲线(压降漏斗曲线);根据平面径向稳定渗流方程的解计算填砂模型的流动系数及渗透率。
三、实验流程实验流程见图2-1,圆形填砂模型18上部均匀测压管,供液筒内通过溢流管保持液面高度稳定,以保持填砂模型外边缘压力稳定。
图2-1 平面径向流实验流程图1-测压管(模拟井);2~16-测压管(共16根);18―圆形边界(填砂模型);19-排液管(生产井筒);20—量筒; 21—进水管线;22—供液筒;23-溢流管;24—排水阀;25—进水阀;26—供水阀。
四、实验操作步骤1、记录填砂模型半径、填砂模型厚度,模拟井半径、测压管间距等数据。
2、打开供水阀“26”,打开管道泵电源,向供液筒注水,通过溢流管使供液筒内液面保持恒定。
3、关闭排水阀“24”,打开进水阀“25”向填砂模型注水。
4、当液面平稳后,打开排水阀“24”,控制一较小流量。
5、待液面稳定后,测试一段时间内流入量筒的水量,重复三次。
;6、记录液面稳定时各测压管内水柱高度。
7、调节排水阀,适当放大流量,重复步骤5、6;在不同流量下测量流量及各测压管高度,共测三组流量。
渗流机理名词及解释多孔介质porous media以固相介质为骨架、含有大量孔隙、裂隙或洞穴的介质叫多孔介质。
若多孔介质对流体是可渗的,称为可渗多孔介质。
双重孔隙介质dual-porosity media;double porosity media这类介质由两个系统组合而成,孔隙性介质构成岩块系统;裂缝性介质构成裂缝系统。
两个系统按照一定规律发生彼此间的传质交换。
不可压缩流体incompressible fluid随压力变化,体积不发生弹性变化的流体。
亦称刚性流体。
可压缩流体compressible fluid随压力改变,体积发生弹性变化的流体。
亦称弹性流体。
渗流速度flow volocity流体流量与多孔介质横截面积之比称为渗流速度。
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渗流速度不是流体质点的真实速度。
流体真实速度应等于流量除以孔隙面积,所以渗流速度小于真实速度。
稳定渗流steady state flow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密度和速度等物理量仅为空间函数而不随时间变化的渗流。
亦称定常流动、稳态流动。
不稳定渗流unsteady-state flow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各物理量不仅是空间的函数,而且是时间的函数。
亦称非定常流动;非稳定流动。
非线性渗流non-linear flow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之间不成线性关系的渗流状态。
单相渗流single-phase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um在多孔介质中只有一种流体参与的流动。
两相渗流two-phase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um多孔介质中有两种互不混溶的流体同时参与的流动。
多相渗流multiple-phase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um多孔介质中同时有两种以上互不混溶流体参与流动。
多组分渗流multi-component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um含有多种组分的烃质和非烃质混合的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