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次提及先帝,劝告后主追念先帝 遗训,亲贤远佞
•述身世,表明自己尽忠报先帝及为 后主效力
君臣之情
•以臣子身份向后主提出建议及推荐 人才
•说明自己北伐的决心及各大臣职責
多
《 出 師 表 》 中
次 提 及 先 帝 的 用
意
感激先帝知遇之恩 感慨先帝创业艰辛,警惕后主 以父子之情感动激励后主 加强劝说后主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写作背景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 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建立两年,备病逝,刘禅继位 (16岁)。他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军政大事。227年,率军北 进,驻军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感到 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临出发前上书,恳切劝谏,要 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 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 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结构分析:
形势 帝死天下三分
分析 益州疲弊
论述透辟
开张圣听
出 师
提出 赏罚分明 建议 亲贤远佞
句句在理
议
论
叙
表
晓之以理
事 抒
追述身世 表明忠贞
以身许国 夙夜忧叹 分述职责
创业艰难 请命北伐 诹善纳雅
言词恳切 字字有情
情
动之以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 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 法家、散文家、发明家。其散文代 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人物。《出师表》分为《前出师表》 和《后出师表》两篇,是诸葛亮两次北伐(227年与228年) 魏国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课文为《前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