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用多大
的声音
【教学目标】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同学们讨论并表演: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习重点】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下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大家觉得呢?
二、看一看。
1.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分别说说他们分别是在什么场合,
在干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
(图一是在图书馆询问座位。
图二是在办公室向老师说明问题。
图三是上课举手发言。
)
三、议一议。
1.让学生分组讨论,图上的哪种情景要大声说话,哪种情景要小声说话。
2.小组推荐代表起来回答。
3.老师点评。
图一在图书馆,大家都在认真读书,应该小声讲话,不能打扰大家。
图二在跟老师交流时,应大胆地向老师说明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图三上课举手发言时,声音要大,要照顾坐在后排的同学,让大家都听清楚。
教师再举出其他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四、演一演。
1.小组派同学上台表演几种说话的情景,注意吐词清晰,表演生动形象。
2.师生共同评价大家的表演,选出最佳小组。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并讨论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引导作用。
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教学流程】【课时目标】1.知道什么时候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2.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教具准备】视频、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2)展示一组人们在不同场合里大声说话的图片。
问:他们做得对吗?他们应该怎样说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下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声说话。
(板书:用多大的声音)二、看一看1.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说说他们分别是在什么场合,在干什么?(课件出示3)2.指名学生回答。
(图一是在图书馆询问座位。
图二是在办公室向老师说明问题。
图三是上课发言。
)三、议一议1.哪种情景要小声说话。
2.小组推荐代表起来回答。
3.老师点评。
(课件出示4)图一在图书馆,大家都在认真读书,应该小声讲话,不能打扰大家。
(板书:图书馆:小声说话)(课件出示5)图二在跟老师交流时,应大胆地向老师说明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板书:在办公室和老师说话:大声说话)(课件出示6)图三上课举手发言时,声音要大,要照顾坐在后排的同学,让大家都听清楚。
(板书:上课发言:大声说话)4.教师再举出其他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课件出示7)出示各种场景的图片,如公交车上、电影院里、餐厅里、演讲比赛中,让学生看图选择声音的大小,可以举大拇指或小拇指来表示。
四、演一演1.小组派同学上台表演几种说话的情景,注意吐词清晰,表演生动形象。
2.师生共同评价大家的表演,选出最佳小组。
【板书设计】用多大的声音图书馆:小声说话在办公室和老师说话:大声说话上课发言:大声说话【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应该用怎样的声音说话才合适。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展示了一组人们在不同场合里大声说话的图片,让孩子们知道了在安静的地方大声说话,是不礼貌的。
然后,创设了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进一步感知到了在不同场合用合适的声音说话的重要性。
这种情境式的教学有利于学为所用。
不足之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语境下使用不同音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能够用适当的音量朗读并表达简单的意思3.发展听、说、读、写四种语言交际技能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宝的声音》2. 重点词汇1.大2. 小3. 声音4. 说3. 教学重点和难点1.辨别不同情境下应该使用的音量2.能够使用适当的声音传达情感和意思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1.教师播放不同音量的录音,让学生分辨出哪个更合适2.学生模仿不同音量2. 学习新课1.教师播放服装店员与宝宝的对话录音,并引导学生分析场景,角色,语言和情境。
2.按照录音中声音大小提示,解释什么是“大声说”和“小声说”。
3. 听读课文1.教师朗读《小宝的声音》2.请学生分析文中角色:小宝,妈妈,3.教师放慢语速,逐句朗读,让学生跟读4. 分组练习读小宝的台词1.小宝说话要用大声、小声和正常的声音。
2.按名字排队,一个一个读,在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下一个同学就可以接续读了,直到所有学生读完5. 小组合作1.按照课文中的情景,让学生分工,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2.每位学生都要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6. 创意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以加强学生对于语境需求不同声音的理解能力,增强口语表达能力2.根据不同的情境,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多的说出符合情境的单词或者句子3.评选嘴硬的同学,并分发口香糖奖励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计划了一些课堂互动和合作性比较强的活动,比如小组合作和创意练习。
毫无疑问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口语表达的理解与练习,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同时通过单词和句子的联系与表达,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于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这些都是本次教学中的亮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内容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口语交际:打电话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口语交际:做手工口语交际:商量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口语交际:请教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游戏类生活类文明类口语类生活类游戏类口语类糊口类生活类童话类文明类糊口类文明类口语类生活类口语类文明类文明类生活类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生活类制口语交际:劝告口语交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文明类口语类文明类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生活类口语交际:安慰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转述口语交际:说新闻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诀要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糊口类口语类糊口类口语类文明类糊口类生活类口语类生活类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生活类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研究类口语交际:我们都来演一演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演讲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口语生活类游戏类口语类。
以《用多大的声音》一课为例按教材定制 / 内容可编辑 / 提高备课效率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口语交际课堂中的评价——以《用多大的声音》一课为例一、概述口语交际是部编版教材中出现的一种新类型的课程。
它和沪教版教材中的“听说活动”课程,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口语交际更注重交际互动意识。
部编教材中的每一节口语交际课,都有这课所主要学习的一个交际要求。
所以,我认为每堂口语交际课,都应该重点围绕这一学习要求去进行评价。
一年级第一学期口语交际课《用多大的声音》一课,明确要求学生要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恰当的音量来进行说话。
是培养学生养成场合的意识。
二、案例呈现㈠制定教学目标,明确评价目标⒈教学目标:⑴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
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⑵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⒉明确评价目标⑴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⑵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㈡本案例“不同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的评价内容和要点⒈评价内容: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⒉预设评价要点:⑴选用的音量合适。
⑵眼睛看着对方。
⑶表达清楚,有礼貌。
㈢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片段):⒈打开书本翻到第89页,仔细看看书上的第一副图,聪聪背着书包来到了哪里呢?⑴学生交流。
评价: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里就是图书馆。
⑵老师要请你和同桌来演一演图书馆里发生的事情,一个人扮演聪聪,一个人扮演小女孩。
开始吧!①师生合作表演:评价:你们表演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了,真有礼貌!老师要问问你,为什么你对她说话的声音要比较轻呀?A:因为这里是图书馆说话声音响的话,会影响别人看书的。
引导:是啊,图书馆的墙壁上,就有一个字——一起读!意思就是?评价:一起为他点个赞!②再请一组同桌来表演下。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
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难点)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
和他打个招呼吧!生:(兴奋地)聪聪,你好!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生:愿意!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
”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
(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声音的大小对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2.能够正确运用不同声音大小进行口语交际。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用不同大小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
2.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1.区分不同大小声音的适用场合。
2.能够运用适当的声音大小进行口语表达。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音频资料。
2.学生准备纸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不同大小声音的音频,让学生听后感受声音大小的不同,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学习(20分钟)
2.1 学习用多大的声音?
1.教师示范不同大小的声音表达方式,让学生模仿。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表达不同情绪和想法。
2.2 练习口语交际
1.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分别使用大声和小声表达同一个
情感。
2.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 拓展(15分钟)
3.1 分组表演
学生分组进行小短剧表演,要求在表演中运用不同大小的声音传达情感。
4.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正确使用不同大小声音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课后作业
1.完成口语练习题。
2.背诵一段短文,注重声音的运用。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
达能力。
一、教案基本信息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用多大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引导学生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声音大小。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
2. 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用多大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中,正确地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内容包括“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和实例。
2. 教学素材,包括图片、故事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词汇和句子。
2. 准备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用多大的声音”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关注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
Step 2: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在不同的场合如何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Step 3:小组讨论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哪些场合需要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
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并给出实例。
Step 4:情景模拟1. 教师设计不同场合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练习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Step 5: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口语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并在家庭生活中尝试运用。
2. 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用多大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的经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需要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的地方。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用多大的声音”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同学们讨论并表演: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习重点】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下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大家觉得呢?
二、看一看。
1.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分别说说他们分别是在什么场合,在干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
(图一是在图书馆询问座位。
图二是在办公室向老师说明问题。
图三是上课举手发言。
)
三、议一议。
1.让学生分组讨论,图上的哪种情景要大声说话,哪种情景要小声说话。
2.小组推荐代表起来回答。
3.老师点评。
图一在图书馆,大家都在认真读书,应该小声讲话,不能打扰大家。
图二在跟老师交流时,应大胆地向老师说明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图三上课举手发言时,声音要大,要照顾坐在后排的同学,让大家都听清楚。
教师再举出其他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四、演一演。
1.小组派同学上台表演几种说话的情景,注意吐词清晰,表演生动形象。
2.师生共同评价大家的表演,选出最佳小组。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并讨论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