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陋室铭
- 格式:docx
- 大小:12.32 KB
- 文档页数:2
《陋室铭》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顾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斯是陋室(_______)(2)可以调素琴(_______)(3)陶后鲜有闻(_______)(4)宜乎众矣(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4.两篇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用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有仙则名(__________)(2)调素琴(___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开头,用比兴的手法,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后面的文字皆由此而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二字用得生动传神,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既表现了作者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和对官府公事的厌倦。
◎第2篇陋室铭:修身正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①,至忘寒暑。
幼时,大父②庄山③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
公善诱导,居④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⑤,嘉言善行,令人竦然⑥。
伯中益.自刻苦。
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
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晨起供洒扫,园疏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
箪瓢饮,炊菽数边⑦,且啖且读,未尝知味。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节选自《解学士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
②大父:祖父。
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
③庄山:指大父的名号,即庄山公。
④居:平时。
⑤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
⑥竦然:恭敬的样子。
⑦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箪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
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口不绝.吟讽()(2)甚奇.之()(3)伯中益.自刻苦()(4)独处一室,隘甚.()2.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不以.食息废以.其境过清B.大父久而.方觉已思而.不学则殆C.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所欲有甚于.生者D.且.啖且读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幼时,大父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
4. 结合选文,谈谈伯中能学有所成的原因。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③也日损④。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七年级(下)第8篇短文两篇陋室铭唐·刘禹锡知识梳理1. 古今异义惟吾德馨古义:____________今义: 芳香2.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①有仙则名原意 为 : 名 字 , 在 句 中 的 意 思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苔痕上阶绿原 意 为 : 方 位 名 词 , 在 句 中 的 意 思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 . .. ....... . .. ..3. 其他重点实词(1)有龙则灵灵: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斯:____________ (3)惟吾德馨惟:____________ (4)草色入帘青(5)谈笑有鸿儒(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琴(8)无丝竹之乱耳(9)无案牍之劳形4. 文言虚词入:____________鸿儒:__________鸿:____________白丁:__________调:____________素琴:__________丝:____________竹:____________乱:____________案牍:__________劳:____________形:____________2.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2)之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5. 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课下注释)(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课下注释)(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倒装句)6. 文意理解3◎内容理解类(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018海南)(2)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2017云南省卷)◎词句赏析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写作技巧类(4)作者在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4(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拓展探究类(6)《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统编课后习题)(7)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金题演练内容相关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1~5题。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何陋轩记》含答案阅读《陋室铭》,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斯是陋室”的“陋”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不以为陋.B.孤陋.寡闻C.因陋.就简D.穷街陋.巷2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有多么的简陋啊?”运用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所居之室过于简陋的强烈不满。
B.“有多么的简陋啊?”运用设问句,隐含着作者对所处之境过于冷清的悲凉之感。
C.“有什么简陋的呢?”运用反问句,表现出作者对所居陋室不觉简陋的高洁情操。
D.“有什么简陋的呢?”运用设问句,透露出作者对所处之境过于简陋的无奈之感。
24.根据《陋室铭》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取材于《刘禹锡集》)材料二何陋轩记①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①,人皆以予弗能居也。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不以为陋.也。
②始予至,就石穴而居之。
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琴编图史②,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
于是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③孔子之言。
(取材于王守仁④《王文成公全书》)注:①[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
②[琴编图史]意为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
③[信]通“伸”,伸张。
④[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材料二中作者为居所取名“何陋”除“以信孔子之言”这一原因外,还有、室内陈设雅致、。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文言文阅读第陋室铭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文言文阅读第陋室铭含答案文言文阅读是中考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
其中第陋室铭是一篇非常常见的文言文文章,在阅读和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第陋室铭的详细讲解。
一、文章阅读1、作者和朝代:南北朝时期儒学家褚师仁所著。
2、整篇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房屋的简陋;第二部分谈及住户的志向;第三部分点明世人行止的应该做到的品质。
3、阅读理解:文中的“尝陈酒”是指褚师仁曾担任官职,后来隐居山林。
二、翻译练习第一篇:楚王好问医,问于张仲景,仲景曰:“此病易治。
然必先得水牛之胆,始能治之。
”翻译:The king of Chu was fond of asking about medical problems. He once asked Zhang Zhongjing, who replied,"This disease is easy to cure. But we must first obtain the gall ofa water buffalo, in order to cure it."第二篇:边城儿女,岁月无情;勇士将命,敌人已至。
翻译:The children of the frontiers and the years are merciless; the brave warriors are ready to die, and the enemy has already arrived.三、文章解析1、第一部分篇章特点:简短而有节奏感主旨:褚师仁的居所很简陋翻译:周处旧隐,今赋故居;此两处,特以名世。
须臾之际,感慨万千。
下车即至,凡胸中之所喜者皆见。
然则天下之言乐及讽刺也,未有如此者。
虽曰“紫檀高几案,绿绮软舒鞅”的丽语烜赫,亦褒亦贬;尝陈酒,殆不可口;紫箨澄泉,不能饮。
专题10:《陋室铭》(解析版)最新模拟1.(2023•北京二中教育集团一模)阅读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根据语境,为下列加点字选择词义或用法准确的一项是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腰.白玉之环③无丝竹之乱.耳A.①表转折,可译为“但是”②腰间③杂乱B.①表修饰,不译②腰间③扰乱C.①表转折,可译为“但是”②在腰间佩戴③扰乱D.①表修饰,不译②在腰间佩戴③杂乱(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我认为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就不会觉得吃穿不如别人。
理解:吃粗糙食物,穿破烂衣服,可见物质条件匮乏,然而作者专注于学习,内心充实,最终学有所成,做了高官。
B.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翻译:四海之内也错误地称道我的姓名,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理解:位列公卿,皇帝恩宠,四海称名,而作者却说“未有所成”,可见宋濂心怀大志,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理解:作者运用类比手法,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陋室铭拼音版及解析陋室铭拼音版翻译《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所作。
《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陋室铭》一文,刘禹锡诸集均未见收录,近年有人疑为伪作。
但此文前代屡见献文记载,内容又与作者行事相合,似仍以视为刘作为宜。
本文作于和州任上(824—826)。
《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于歌颂功德与昭申鉴戒。
shān bùzài gāo ,yǒu xiān zémíng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shuǐbùzài shēn ,yǒu lóng zélíng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sīshìlòu shì,wéi wúdéxīn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tái hén shàng jiēlǜ,cǎo sèrùlián qīng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tán xiào yǒu hóng rú,wǎng lái wúbái dīng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kěyǐtiáo sùqín ,yuèjīn jīng 。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陋室铭》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无案牍.之劳形(dǔ)B.可爱者甚蕃.(pán)C.惟吾德馨.(xīng)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有仙则名.(2)淡笑有鸿儒..(3)香远益.清(4)宜.乎众矣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甲文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则赞颂蓬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乃脱巾叩头,固请曰:“仁义逊让,奈何弃之!”于是争者怀感,投兵谢罪。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
世称刘宾客。
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
【灵】灵异。
【斯】这。
【德馨(xīn)】品德高尚。
馨,香气。
【鸿儒(rú)】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素,朴素,不加装饰。
【金经】指佛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案,文书,案卷。
牍,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1.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2、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3.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
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
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4、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
(也可有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