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评分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3
跌倒的分级评分标准
跌倒的分级评分标准通常使用的是"Gait and balance"评估工具,例如Berg平衡量表或Tinetti平衡和步态评估工具。
这些评估
工具根据跌倒的严重程度评分,常见的标准如下:
1. 级别1:无跌倒。
这表示个体没有经历过任何跌倒事件。
2. 级别2:偶尔跌倒,但没有导致明显损伤。
这表示个体在过
去一年内偶尔出现过跌倒,但没有导致重大损伤。
3. 级别3:频繁跌倒,可能导致轻微损伤。
这表示个体在过去
一年内频繁跌倒,但跌倒事件多数情况下没有导致重大损伤。
4. 级别4:频繁跌倒,且导致严重损伤。
这表示个体在过去一
年内频繁跌倒,且一些跌倒事件导致了较严重的损伤,例如骨折或颅内出血等。
这些分级评分标准可帮助医生或评估者对个体的跌倒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推荐特定的康复训练、使用助行器等,以减少跌倒的风险和相关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评估工具和评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评估工具和参考标准。
跌倒的分级评分标准
跌倒的分级评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组织和部门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跌倒的分级评分标准示例,根据跌倒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1.轻微跌倒:导致被跌倒者稍感不适,但没有明显伤害,无需
接受医疗干预或进一步处理。
2.中度跌倒:导致被跌倒者出现轻度损伤或不适,可能需要一
些医疗干预或进一步处理,但无需住院治疗。
3.严重跌倒:导致被跌倒者出现严重伤害、骨折、内出血等,
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4.致命跌倒:导致被跌倒者的伤害或损失是致命的。
此外,在评估跌倒的分级时,还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1.跌倒的环境:例如,跌倒发生在室内还是室外,是否有物体
或地板表面的损坏或不平整等。
2.跌倒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年幼或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受伤,
并且有潜在的健康问题可能会使伤势更加严重。
3.导致跌倒的原因:例如,滑倒、摔倒或失去平衡等。
实际的跌倒的分级评分标准可能会因组织、行业和特定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跌倒损伤,按照严重程度分为4级。
具体分级如下:
1级:如皮肤擦伤、软组织挫伤等皮肤小裂伤,一般不需要外科缝合等特殊治疗,稍加管理或观察即可愈合的伤害程度。
2级:如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大或深的皮肤撕裂伤,一般建议给予外科缝合,包扎、夹板等外固定的医疗护理措施的严重程度。
3级:如骨折、意识丧失、关节损伤、精神躯体状态改变等,一般建议给予住院、多学科会诊等医疗处置的严重程度。
4级:死亡。
针对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患者,应给予拐杖、支架等辅助,避免地面湿滑,在家属陪同下才能缓慢活动;对于意识不清患者,建议给予约束保护,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跌倒。
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导致髋部骨折,导致卧床并发症从而诱发全身疾病加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
Morse跌倒评分说明:之阿布丰王创作
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入院后曾跌倒(晕厥)的历史或是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
2、病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医学诊断:如果病人有多过一个或以上医学诊断评分为15分,没有为0分。
3、病人使用丁形拐杖/手杖/学步车则评分为15分,行走时需要的辅助物:如果病人行走不需要任何物品辅助而步态自然,或使用轮椅,或病人卧床休息不克不及起床活动,或由护士协助活动而不需辅助物评分为0分。
4、留有静脉内置管:病人正在进行静脉内治疗(留有静脉内针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醉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颠痫抗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抗抑郁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均评分为25分,没有为0分。
5、病人步态:正常步态或卧床休息:评分为0分,病人自然挺胸,肢体协调。
病人年龄超出65岁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评分为10分。
乏力:评分为10分,病人可自行站立,但迈步时感觉下肢乏力或无力,需要辅助物品支撑。
损伤步态:评分为20分,病人主要表示为从椅子上站立困难,站立后低头,眼睛看地板,病
人平衡差,下肢哆嗦,当护士协助病人行走时发现病人关节强直,小步态或病人不抬腿拖着脚走。
6、精神状况:病人表示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病人非常自信,对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均为15分,正常为0分。
跌倒风险分级及评分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为了更好地预防跌倒发生,评估跌倒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跌倒风险评估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低风险:适用于可以独立行走、稳步、平衡的老年人。
2.中风险:适用于有轻度步态不稳、需要助行器、可能有轻微认知障碍、轻微失眠和轻微视力障碍的老年人。
3.高风险:适用于需要轮椅、有明显步态不稳、认知障碍、视力障碍、失眠、抑郁等老年人。
针对不同的跌倒风险级别,有不同的评分标准。
低风险老年人评分低于10分,中风险评分在10~20分之间,高风险评分大于等于20分。
综合评价中包括识别患者可能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身体状况评估、评估药物使用、评估住宅和环境障碍等。
评估评分结果不仅可以指导老年人采取更安全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6个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用于帮助评估个体跌倒的风险程度。
下面将介绍六个常用的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1.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erg平衡量表是一种评估老年人平衡能力的量表,共有14项任务,包括从坐姿到站立,行走和转身等动作。
每项任务的评分范围是0到4分,总分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好,跌倒风险越低。
2. Tinetti步态和平衡量表(Tinetti Balance and Gait Scale)Tinetti量表主要评估老年人的步态和平衡能力。
包括在坐姿和站姿下进行一系列动作,如站立时间、步态稳定性、行走步态等。
总分低于19分表示高跌倒风险。
3.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The Falls Risk Assessment Tool)该量表使用15个问题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这些问题包括医疗状况、用药情况、生活方式以及站立和行走时的困难程度等。
根据回答的问题获得的总分可确定个体的跌倒风险等级。
4. 梅利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elnyk Falls Risk Assessment Tool)该量表包括22个问题,评估个体的跌倒风险及可能的干预措施。
问题包括个体的近期跌倒史、活动能力、感觉能力和认知功能等。
根据总分确定个体的跌倒风险等级。
5. 诺顿跌倒风险量表(Norton Fall Risk Scale)该量表包括五个项目,评估个体的视觉、听觉、步态、行动能力和认知状况。
每个项目得分范围从0到4,总分越高,跌倒风险越低。
6. STRATIFY跌倒风险评估量表(STRATIFY Falls Risk Assessment)STRATIFY量表通过评估个体的跌倒史、移动能力和认知状况等方面的问题来评估个体的跌倒风险。
根据总分确定个体的跌倒风险等级。
以上六个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是常用的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评估个体的跌倒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Morse跌倒评分说明:
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入院后曾经跌倒(晕厥)的历史或是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
2、病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医学诊断:如果病人有多过一个或以上医学诊断评分为15分,没有为0分。
3、病人使用丁形拐杖/手杖/学步车则评分为15分,行走时需要的辅助物:如果病人行走不需要任何物品辅助而步态自然,或使用轮椅,或病人卧床休息不能起床活动,或由护士协助活动而不需辅助物评分为0分。
4、留有静脉内置管:病人正在进行静脉内治疗(留有静脉内针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醉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颠痫抗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抗抑郁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均评分为25分,没有为0分。
5、病人步态:正常步态或卧床休息:评分为0分,病人自然挺胸,肢体协调。
病人年龄超过65岁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评分为10分。
乏力:评分为10分,病人可自行站立,但迈步时感觉下肢乏力或无力,需要辅助物品支撑。
损伤步态:评分为20分,病人主要表现为从椅子上站立困难,站立后低头,眼睛看地板,病人平衡差,下肢颤抖,当护士协助病人行走时发现病人关节强直,小步态或病人不抬腿拖着脚走。
6、精神状况: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病人非常自信,对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均为15分,正常为0分。
Morse跌倒评分说明:之邯郸勺丸创作
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入院后曾跌倒(晕厥)的历史或是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
2、病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医学诊断:如果病人有多过一个或以上医学诊断评分为15分,没有为0分。
3、病人使用丁形拐杖/手杖/学步车则评分为15分,行走时需要的辅助物:如果病人行走不需要任何物品辅助而步态自然,或使用轮椅,或病人卧床休息不克不及起床活动,或由护士协助活动而不需辅助物评分为0分。
4、留有静脉内置管:病人正在进行静脉内治疗(留有静脉内针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醉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颠痫抗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抗抑郁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均评分为25分,没有为0分。
5、病人步态:正常步态或卧床休息:评分为0分,病人自然挺胸,肢体协调。
病人年龄超出65岁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评分为10分。
乏力:评分为10分,病人可自行站立,但迈步时感觉下肢乏力或无力,需要辅助物品支撑。
损伤步态:评分为20分,病人主要表示为从椅子上站立困难,站立后低头,眼睛看地板,病
人平衡差,下肢哆嗦,当护士协助病人行走时发现病人关节强直,小步态或病人不抬腿拖着脚走。
6、精神状况:病人表示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病人非常自信,对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均为15分,正常为0分。
跌倒坠床评分表值标准跌倒坠床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住院期间发生的不受控制的跌倒或坠床事件。
跌倒坠床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法律责任。
因此,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
而跌倒坠床评分表就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通过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来判断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跌倒坠床评分表通常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用药情况、行走能力、认知能力等。
不同的评分表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评分表的目的都是为了评估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
下面将介绍一份常见的跌倒坠床评分表的值标准,以供参考。
1. 年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年龄是影响跌倒坠床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年龄越大,跌倒坠床的风险就越高。
因此,评分表中会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分值。
2. 性别,研究表明,女性在医疗机构发生跌倒坠床的概率要高于男性。
因此,在评分表中,女性患者可能会被赋予更高的分值。
3. 病史,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会增加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
因此,评分表中会对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进行相应的评分。
4. 用药情况,一些药物,尤其是镇静剂、抗抑郁药等,会影响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警觉性,增加跌倒坠床的风险。
因此,评分表中会对使用特定药物的患者进行评分。
5. 行走能力,患者的行走能力是评估跌倒坠床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行走不稳、需要辅助器具或他人帮助的患者,其跌倒坠床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6. 认知能力,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对周围环境和自身情况的认知能力受损,跌倒坠床的风险也会增加。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跌倒坠床评分表的值标准,通过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同时,对于患者的评估和管理也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重视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工作,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022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分级
跌倒风险等級评估根据《坠床以及跌倒危险因子评分法》,跌倒危险性评估分数范围为1到35分值,1到5分,为1级危险,存在会跌倒的可能,6到15分,II级危险,容易发生跌倒情况,16到35分级危险,患者存在经常跌倒现象。
跌倒因发生率高、伤害严重成为住院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而跌倒风险评估和预防,在国内缺乏指导临床实践的护理标准。
因此,本标准旨在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和预防提供最佳护理实践指导,帮助护理人员识别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现就标准进行解读。
跌倒评分表(外科)
注:1-7分,低风险不再评估;8-14,中等风险1次/周;15-21分,高等风险1次/3天。
护理方法
一、低风险:
1、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洗手间铺有防滑垫及防跌倒标识,
保持通道的通畅。
2、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穿防滑鞋,患者服不可过大
过长,病情要求卧床的情况下要在病床上大小便,助行器要放于患者可触及的地方。
3、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特别是镇静催眠药、麻醉药、抗精神病药,
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
4、放置物品于患者所及之处:如水杯、电视遥控器、纸巾及助行器等。
5、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呼叫铃:告知患者有需求时使用呼叫铃,等待护士到来
后,由护士关呼叫铃。
6、需要时提供合适的助行器:根据科室特点,设有拐杖、助行器、沐浴凳等,
供患者免费使用。
老年人心理不服老,有行动能力者对辅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护士要做好解释工作,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6-7]。
加强宣教、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辅助工具,使其认识到合理使用辅助工具是一种安全措施。
二、中等风险
1、除执行低危组1~6项措施外,加以下两项:
2、按要求上好床栏,每一次查房、治疗,护士主动为患者上床栏,告知上床栏
的必要性。
3、协助患者行走及上下床: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由护士进行评估,选择合适
的助行器,并指导患者使用。
三、高等风险
1、除执行低、中危组共8项措施外,加以下措施:
2、悬挂跌倒风险的高危标识:高危跌倒风险患者(>45分),管床护士除了在患
者床头悬挂“防跌倒”警示牌、还要进行交班,引起值班护士的重视(加强巡视)。
3、必要时予肢体约束:根据患者情况上约束带,但定时观察肢体的血运及受压
情况。
4、根据情况留陪护:要向陪护告知防跌倒知识及助行器的使用。
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外科)
18分最佳诊断界值,15-18分轻度危险,13-14分中度危险危险,10-12分高度危险,9分以下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