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集团运营管理模式及启示26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26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营销策划书•本策划接受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委托,由第六小组进行中国平安下一经营年度的营销战略策划。
本策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虽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险业却没有得到与之相适应的发展,保险市场还很不饱和,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平安作为一家较有影响力的公司应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壮大?本策划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自身情况,并由此入手,结合整个保险行业特点,提出了一些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在未来一年里可采取的营销战略。
营销策划的目的•了解企业所处的位置,根据与以往业绩的对比,了解公司的营运能力,改进不足,通过制定良好的营销方案,使企业获得更大收益、取得进步,加快完成企业使命的脚步。
一、环境分析•企业的所处的各种环境是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决定因素。
它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竞争环境,及市场环境。
本策划书中将市场环境与外部环境合并为外部环境分析,将市场环境中的顾客因素重点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宏观环境•法律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环境预测1、宏观环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险只“保”不“包”•外资公司人才缺乏,竞争力有限•保险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行业声望危机2、法律环境分析新《保险法》的变化•第一,着重强调了保险活动的诚信作用;•第二,强调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第三,强化了对保险市场的监管,着力打击保险欺诈活动;•第四,明确了保险活动当事人的职责范围,强化了保险人的责任意识;•第五,制定了许多有利于今后保险市场和保险业发展的规定;•第六,履行我国对入世的承诺。
•《反垄断法》的颁布•保险行业经营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决定了保险业的产业集中度相对其他行业更高,保险业也一直与电力、铁路、邮政、银行等行业一同被视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业。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新会计准则变化推动了保险公司的管理模式从以销售管理为中心向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转变,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增强了保险业国际竞争能力;新会计准则打破了所有制和行业的界限,增加保险企业会计数据的可比性。
平安集团司库管理的实践与思考2003年2月,平安正式完成分业重组,形成了“集团控股、分业监管、分业经营、整体上市”的金控模式,集团资金部成立,对专业公司资金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2007年9月,根据集团整体财务改革项目的要求,集团资金部重新进行职能定位,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从传统型的资金管理向集团司库转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年以来,集团资金部启动新一轮司库升级,致力打造“集中型、策略型、智慧型”司库,为集团“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战略落地保驾护航。
一、多业态模式下的资金分类集中管理平安发展初期,为实现业务单元之间高度协同、集团整体层面战略统一的目标,公司推行了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搭建资金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所有集中流程资金作业的后援处理。
2004年,平安首创保险业内总对总收付模式,依托系统将保险资金管理以及资金收付流程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保险资金统一调拨、统一应用、银行账户线上集中管理以及资金集中交易。
早期“强集中式”资金管理的优势之一是标准化,能有效降低资金交易的风险、降低资金运营成本,帮助公司规范业务经营、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资金强集中管理模式要求集团公司高度参与,关注资金管理全过程,适合于子公司不多、行业分布不多、子公到了更高的保证,不仅兼顾了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年报披露的关注和要求,更使得财报信息常态化,应用于日常经营管理成为可能。
5.税务数字化解决方案随着国家对税务电子化的推动,企业对自身的税务管理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税务数字化解决方案积极响应国家税务管理变化,支持企业税务管理实现精细化和价值升级。
纳税申报管理方面,通过打通业务、会计核算和税务核算的数据,并借助PRA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全面自动化工作,高效准确地完成常规税务工作。
基于大数据和风险模型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及税金智能分析体系,对税务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及可视化监控,也为企业综合税负平衡及税务筹划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基础,助力企业将税务工作重点从传统的发票管理、日常申报等事项向高附加值的税务筹划、税收管理、风险控制和分析预警等转移。
前沿65同业2020金融言行杨 飞中国平安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我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
平安将“金融+科技”作为核心主业,以建成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为愿景。
中国平安在香港联交所和上交所两地上市,名列《福布斯》2020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7位。
本报告对平安集团“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综合经营模式进行了剖析,得到几点启示。
一、平安集团综合经营模式的确立(一)初期探索与业务扩展1988年5月,平安保险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
1995年10月,平安证券成立,实现了保险以外金融业务的突破。
2003年2月,作为金融业综合化经营试点,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成立。
同年12月,收购福建亚洲银行,银行业务由此开端。
2006年7月,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
2011年7月,中国平安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的控股股东,之后深发展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由此建立起全国性的银行业务布局。
(二)发展壮大与牌照布局较完善的牌照布局为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战略的深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平安围绕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三大核心金融领域进行布局,旗下拥有各类金融公司27家,涵盖寿险、产险、养老险、银行、支付、网贷、信托、证券、期货、基金、资管及融资租赁等10余个牌照。
平安三大核心业务共享渠道、品平安集团综合经营模式探析66前沿同业2020金融言行牌、后台运营系统,同时以交叉销售为支点,突出集团整体协同优势。
除金融以外,平安还涉足不动产、医疗健康、城市建设等跨界领域。
组织方式上,平安的多元化业务主要采用自建或绝对控股的方式经营。
(三)模式确立与总体成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平安集团确立了以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为“三驾马车”的综合金融模式,并通过不同产品与服务间的协同,实现了盈利、资产的较快增长和客户黏性的增强。
从盈利能力看,2009—2019年,平安集团净利润从145亿元增至14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