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859.50 KB
- 文档页数:27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介绍
一、抗抑郁药物
二、镇痛药物
右美托咪定在镇痛治疗中也有应用。
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
疼痛感知,并提高疼痛阈值,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它主要通过抑制大
脑内的疼痛传导途径来发挥镇痛作用。
右美托咪定常用于轻度到中度的疼
痛管理,但对于重度疼痛,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其他镇痛药物。
三、咳嗽抑制剂
右美托咪定的主要临床应用是作为咳嗽抑制剂。
它可以抑制中枢性咳
嗽反射,并减少咳嗽的频率和强度。
右美托咪定可以通过作用于咳嗽中枢,抑制咳嗽反射的咳嗽中介物,如组胺、5-羟色胺和神经肽的释放,从而起
到镇咳作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非产品性咳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
嗽和支气管炎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右美托咪定不适用于干性刺激性
咳嗽和充血性咳嗽等特殊类型的咳嗽。
四、咳嗽抑制作用的改善器官保护性功能
研究还发现,右美托咪定可以改善支气管粘液除去功能,减少粘液潴留,并保护支气管黏膜免受刺激。
右美托咪定还可以减少肺部损伤和氧化
应激反应。
这一作用使得右美托咪定在创伤后的呼吸支持治疗中也有应用。
右美托咪定在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监护室(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入住ICU的54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镇痛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
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丙泊酚,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及预后情况。
结果两组24 h后的肌酸激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PaCO2水平均低于入ICU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24 h后的CK-MB、MYO、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APACHE Ⅱ评分高于对照组,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3 d内的病死率为10.7%,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ICU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标签:ICU;心力衰竭;右美托咪定;心肌功能;预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由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而引发的一类综合征,为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给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
右美托咪定为常用镇静药物,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但是否可作为首选用药还存在较大争议[2]。
本研究选取我院ICU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临床应用中的镇静、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入住ICU的54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造血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以及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根据镇静、镇痛用药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麻醉应用进展摘要:右美托咪定在临床属于常用麻醉药物,镇痛镇痛效果明显,对呼吸抑制效果较轻微,所以,临床手术与临床麻醉中被广泛运用。
右美托咪定可使镇静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还可以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现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运用进展予以阐述。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麻醉;进展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常见麻醉药物,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也有明显的抗焦虑效果,即使于睡眠状态下因为外力刺激苏醒,也可快速进到睡眠状况。
因为此种药物对呼吸抑制不显著,所以,对神经有一定程度的保护效果。
虽然偶有低血压出现,但可是术中应激反应明显降低,此药的优势慢慢被发现[1]。
现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妇产科、骨科、神经外科以及儿科等中的应用情况予以分析。
1妇产科妇产科中右美托咪定运用十分广泛,研究发现:与异丙酚对比,右美托咪定于宫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更明显,但右美托咪定麻醉缓和,需对其血压与心率有效监测[2]。
有学者借助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予以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予以舒芬太尼麻醉,另一组予以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结果显示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较低,且睡眠质量更好,表明右美托咪定于妇科手术中与其他用药联合使用,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
并且右美托咪定在产科手术中也获得了较好效果[3]。
有学者将右美托咪定在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患者中?,发现其可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镇静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好。
学者把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每组30例,于全身麻醉中分析予以生理盐水与右美托咪定麻醉,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与呼吸抑制的干扰不明显。
所以,右美托咪定运用于妇产科手术中,对患者与新生儿生理指标有积极影响[4]。
2心血管手术右美托咪定对快速心律失常有抵抗作用,可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使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降低,所以,其在保护心脏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5]。
有学者将右美托咪定于成人心脏瓣膜术中运用,结果显示:其可使心脏术后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程度明显减轻,还可以保护心肌,稳定血流动力学[6]。
艾贝宁(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目的:分析艾贝宁(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在临床中的麻醉作用。
方法:选取全身麻醉的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共6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舒芬太尼以及咪达唑仑。
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咪达唑仑以及舒芬太尼。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时间等各项指标进行记录。
结果:使用右美托咪定能保证插管和拔管的平稳,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论是在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恢复时间上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能够降低插管中的应激反应,减少患者丙泊酚的用量,确保血液动力学处于稳定。
标签:盐酸右美托咪定、临床麻醉、丙泊酚现如今随着外科手术复杂难度的不断提升,再加上患者术前并发症的增多,要求手术人员需要越来越高的麻醉技巧。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现在有更多新型麻醉药出现在人们眼前,种类也越来越多,进一步提升了麻醉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1]。
将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临床麻醉,不但可以减少麻醉用药剂量,同时还能减少患者镇痛药使用剂量。
盐酸右美托咪定具有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以及镇痛等作用[2]。
我院将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临床,其效果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共6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5例,女1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为(40.1±11.2)岁;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2±12.3)岁。
所有患者全身手术麻醉时间大于2h。
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性别、以及麻醉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术前均为服用任何麻醉药物。
右美托咪定作为局麻药佐剂的应用患者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和麻醉药物的选择具有直接联系。
临床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就是全身麻醉,能够对术中麻醉深度进行有效控制以及合理调节。
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抑制效果和机体中的血液浓度具有密切联系,容易对患者机体循环功能造成影响,故如何选择麻醉药物,既能够保证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又能够避免伤害患者的循环功能,这始终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
通过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术后会产生相对强烈的应激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患者的内分泌功能以及预后效果产生影响。
如果产生严重情况,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故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镇静效果良好的药物,不会使患者的在苏醒期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可以促进术后康复效果。
右美托嘧啶属于咪唑类药物的衍生物,属于α受体激动剂,其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选择性抑制,针对性以及特异性均较强。
根据临床实践表示:右美托咪啶既能够提升镇静稳定性,改善苏醒效果,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减少麻醉诱导药物应用剂量,降低手术应激反应程度,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反应快速恢复。
目前,右美托咪啶因其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故广泛应用在麻醉学领域中,且该药物的麻醉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
右美托咪啶属于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够高度选择的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且该药物的半衰期较短、应用小剂量该药物即可得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除此之外,右美托咪啶能够对突触前膜α-2受体产生激活作用,进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量有效抑制,从而对疼痛信号的传递产生终止效果;右美托咪啶通过对突触后膜受体产生激活作用,对交感神经活性有效抑制,进而降低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
当右美托咪啶结合脊髓α2受体时,右美托咪啶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其能够对突触前膜α2受体产生刺激作用,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能够起到镇静效果以及良好的镇痛效果。
另外,随着临床中逐渐深入研究右美托咪啶,应用右美托咪啶之后,可以将全身麻醉药物的应用剂量明显减少,避免过度引发应激反应,缓解神经内分泌反应,避免血流动力学血液过度波动,与此同时,右美托咪啶还具有觉醒能力镇静效果,不会明显抑制呼吸功能。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摘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重要的镇痛药物,其在神经外科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和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重要性。
随后详细探讨了右美托咪定在脑部手术、神经损伤修复和脊髓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其在保护神经系统和术后镇痛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前景,呼吁进一步研究其应用价值,以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和患者的治疗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神经外科、脑部手术、神经损伤修复、脊髓手术、神经系统保护、术后镇痛、前景、研究、应用价值、治疗方案。
1. 引言1.1 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作为术中和术后的镇痛药物。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元的钠通道和向内氨基酸受体,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达到止痛的效果。
右美托咪定是左旋麻黄碱的对映体,具有与左旋麻黄碱相似的作用原理,但却比左旋麻黄碱更具选择性和效力。
右美托咪定还被认为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可以减轻手术过程中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其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痛觉传导通路的神经元兴奋性,从而降低疼痛感知的强度。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重要性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局麻药物,在神经外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出色的麻醉效果。
通过其局部麻醉的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同时减少手术中的术中出血和神经反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常常需要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而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神经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DOI:10.3969/j.issn.1672-9463.2020.02.017右美托咪定滴鼻在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金鑫 郎凤娇 王辉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细针穿刺(US-FNAB)可充分发挥其定位精准的优势,有效提高甲状腺结节穿刺的准确性[1]。
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有创检查,单纯的局部浸润麻醉通常不能消除行US-FNAB患者的焦虑、恐惧,甚至在穿刺过程中因为疼痛等原因而难以配合。
为施行US-FNAB的患者提供一定的镇痛、镇静措施,减少穿刺过程中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应激反应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特点;同时,它可以减少麻醉药用量,对呼吸影响小[2]。
近年来,右美托咪定滴鼻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因其操作简便且不需要建立静脉通道,适用于不能配合的老年人和儿童门诊检查和门诊小手术[3,4]。
而对成年人在手术室外的使用,则研究较少。
本研究将60例30~60岁需要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观察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5月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细胞活检术(FNA)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30~60岁;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术前麻醉分级Ⅰ~Ⅱ级;③改良Mallanpati气道Ⅰ级;④体质指数18.5~27.9kg/m2。
排除标准:①心脏传导阻滞疾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②低血压病史;③长期服用镇静药物史,患精神疾病;④鼻咽部畸形。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麻醉同意书。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
以患者住院号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20例。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岁)体质指数(kg/m2)A组206/1447.8±9.223.7±2.4B组205/1545.9±7.924.1±2.2C组206/1445.6±9.224.0±2.0 1.2方法 配置体积为1ml的滴鼻溶液于1ml注射器中,其中A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B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C组生理盐水。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9-01T01:11:23.53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作者:史明亮[导读]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镇静药物,通常情况下其剂型为注射剂史明亮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摘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镇静药物,通常情况下其剂型为注射剂,主要是用于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过程中的镇静,同时在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也有效应用,对插管或者用呼吸机的患者起到镇静作用。
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综述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临床麻醉应用研究进展一、引言右美托咪啶是无色的澄明液体,主要用于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的镇静,同时也用于重病监护治疗期间开始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病人的镇静,在临床麻醉过程中呈现出十分显著的疗效,为患者的麻醉和治疗提供必要支持,在当前临床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据此,有必要针对该药物在临床麻醉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探讨和综述。
二、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作用机制在临床麻醉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啶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脑部和脊髓部位的 α2AR进行相对应的作用,这样可以使其神经元放电情况得到充分的抑制,进一步有效产生镇痛镇静效果,对其交感活动进行抑制,与此同时也能够呈现出比较良好的利尿、抗寒战以及止涎的效果。
三、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3.1可以有效确保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
在患者的腹部外科或者妇科手术之前,有针对性的应用该药物实现静脉滴注,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对于患者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程度,使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Talke等相关专家学者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之后应用该药物,通过临床调研可以看出,这种药物可以使患者麻醉苏醒期间的心率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使心率增快的程度有效降低。
同时通过临床调研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在针对全麻条件下进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而言,采用该药物实施头皮剥离,把颅骨锯开等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抗血压药物的用量,同时,在麻醉诱导之后使用该药物,一直到手术结束之后的48小时之内,可以看出,这种药物对于患者心率增快的情况能够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