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输卵管显微复通术后宫内孕率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9
输卵管显微复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作者:熊根娣胡白娥熊燕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2期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部分育龄妇女由于子女伤亡、婚姻变化等因素。
在输卵管结扎后希望能恢复生育能力。
随着显微外科学科的发展,显微外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学科,而输卵管显微复通术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再孕的机率。
自2007年至今我院共实施了42例双侧输卵管显微复通术。
患者术后效果满意,双侧输卵管显微复通通畅率达到100%。
已受孕28例。
现将手术期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关键词:输卵管显微复通术;手术配合;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7年至今我院共实施了双侧输卵管显微复通术42例,女性,年龄26~44岁,平均年龄35.6岁。
42例育龄妇女平日月经规律,卵巢功能正常,身体健康,无严重心、肝、肾及高血压等妊娠禁忌证,其丈夫的精液常规检查大致正常。
1.2手术时间手术均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第3~7 d进行。
1.3方法术中取下腹部正中纵行切口,长约7.0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直肌鞘,分离腹直肌,切开腹膜,洗手进入腹腔。
托起子宫,于子宫底两端分别找到输卵管,探查结扎部位,峡部35例,漏斗部4例,壶腹部3例。
把输卵管提至腹腔外,在显微镜下剪除结扎部位,用平针头分别插入远近断端做通水试验,证实通畅后用7-0无损伤缝线分别端端吻合输卵管黏膜层及浆肌层。
清洗腹腔后放置6%低分子右旋糖酐300 mL加地塞米松5 mg、a糜蛋白酶4000 u以防粘连,常规关腹。
1.4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均行输卵管通液试验证实输卵管显微复通通畅率达到100%。
2护理2.1术前准备2.1.1心理护理手术室护士除了常规术前1 d访视患者,参加术前讨论,查看各项检查是否正常外,应重点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心理反应。
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手术的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患者的过分焦虑、恐惧以及对手术的高度畏惧可降低手术耐受力。
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以及术后妊娠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不孕症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均有较大的影响,且输卵管引发的不孕症便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输卵管在人体生殖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具有运输配子、识卵、输送卵子到子宫腔内、提供受精和卵裂时需要环境等作用,在女性怀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输卵管引发的不孕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受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使用输卵管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治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的应用,且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远期效果也较好,随访发现输卵管再次梗阻率非常低,利于女性患者健康及受孕。
【关键词】腹腔镜;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8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21-01输卵管性不孕在女性不孕中占比为20%-45%,近端梗阻和中-远端梗阻分别占有20%-45%和35%-80%[1-2];据报道称,输卵管性不孕在亚洲中占有30%-40%的比例,且输卵管性不孕发病原因较为复杂[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渐发展,腹腔镜下进行诊治输卵管性不孕及术后妊娠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术后妊娠术也得到了临床界的关注和重视,其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诊断和治疗融为一体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其是诊治腹腔镜输卵管性不孕的金标准。
1输卵管性不孕近些年来女性不孕发生人数逐年增加,输卵管病变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研究表明,继发性不孕患者中有812%的患者有人工流产史[4],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患者极度缺乏性保健和性健康知识;②婚前性行为和青春期性行为人群明显增加,计划外的妊娠人数也在明显增加,如此进行人工流产的人数也在增加;③宫腔内的操作次数较多,增加了宫腔感染的几率;④在取放宫内节育器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⑤急性或者慢性的输卵管感染、急性或者慢性盆腔炎、盆腔结核等疾病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⑥生殖道炎症。
提高输卵管显微复通术后宫内孕率临床分析作者:缪冬贤,马建军,鲁萍,胡旺凤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输卵管显微复通术后宫内孕率方法。
方法将绝育术后要求作输卵管复通的育龄妇女分为两组,Ⅰ组用普通显微手术器械吻合210例,Ⅱ组应用自行研制的4件显微复通专用手术器械和相应的复通方法吻合289例,两组分别于吻合后2年随访宫内孕数,比较吻合效果。
结果Ⅰ组宫内孕151例(71.90%),Ⅱ组258例(89.27%),两组宫内孕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
结论应用4件专用手术器械和相应改良吻合方法,可大大提高女扎后输卵管多种梗阻显微复通宫内孕率。
【关键词】输卵管显微复通;器械;吻合法;宫内孕率
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女夭折,来我站要求恢复再生育能力者,凡符合政策要求,笔者应用自行研制的4件输卵管显微复通术专用(利)手术器械和相应的改良复通方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1年1月-2009年12月来本站要求做输卵管复通术的绝育术后育龄妇女499例,年龄26~41岁,绝育后时间<5年483例,6~8年16例,均经术前相关检查,无明显禁忌证。
根据手术使用的器械和吻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Ⅰ组使用普通显微手术器械进行输卵管显微吻合210例,Ⅱ组应用自行研制的4件专用手术器械和相应的改良显微复通方法吻合289例。
两组的年龄、绝育后时间及输卵管状况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输卵管通液或声学造影[1]
入院后受术者常规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或声学造影,用以了解输卵管梗阻近段通畅情况。
术前常规向宫腔注入染液,扩张梗阻近段输卵管并染色。
1.2.2 术中寻找并显露输卵管
进腹探查后,Ⅰ组向宫体后方填塞大纱布垫将宫体垫起,用卵圆钳钳夹、上牵子宫圆韧带,显露宫体,再寻找输卵管;Ⅱ组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脏器牵宫钳[2]中牵引子宫的功能显露输卵管,即将其夹钳头深入盆腔,在手指指引下钳夹牵出宫体(图1)并予固定,此时,
输卵管便可长时间、无张力显露在手术野。
1.2.3 显微镜下显露吻合口
Ⅰ组用两把鼠齿钳分别钳夹输卵管吻合口两端,由助手手持“固定”于显微镜下供吻合;Ⅱ组用研制的多功能人体管道固定吻合器[3](简称固定拢合器)中固定脏器的功能,固定输卵管吻合口,即将固定拢合器上两夹钳分别钳夹输卵管近端和远端(图2、图3),通过调节螺旋调节好吻合口两端间距,在15倍镜下用8-0/9-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吻合口显露的后壁/前壁肌层黏膜层2针,再用5-0丝线间断缝合吻合口浆肌层2~3针;翻转固定拢合器显露吻合口另一侧壁(前壁/后壁),以同法缝合该壁,从而确保输卵管吻合后两端通畅且“同心”。
牵出宫体显露附件图 1 牵宫钳固定两端调节间距图 2 固定拢合器精确缝合两个侧壁图3 固定拢合器1.2.4 输卵管移位复通切除输卵管梗阻瘢痕后,两侧近段和远段之和都<4cm时,取一侧近段较长的输卵管与另一侧远段较长的输卵管(带血供)移位复通,Ⅰ组仍用两把鼠齿钳钳夹固定吻合口,Ⅱ组用固定拢合器上两夹钳固定移位复通的输卵管两端,在宫体后方/前方相吻合,层次清,逢合准而快。
1.2.5 输卵管植入
两侧间质部/近宫角的峡部梗阻,无法施行吻合时,则取远端较长的输卵管(>6cm)自体宫角部植入,即经阴道放置金属导尿管(通水导管),于宫角处用尖刀片挖除条索状输卵管,用直血管钳自创口插入至宫腔,尖端与放入宫腔的金属通水导管相碰有“金属音”感,拔出血管钳,Ⅰ组用直血管钳夹住输卵管希望送入宫腔,Ⅱ组将隧道扩张器[4](见图4)插入至宫腔,张开两叶刮刀,刮去输卵管壁及隧道壁上部分肌肉组织。
于距待植入的输卵管口0.5cm处,用5-0丝针缝穿浆肌层,去掉小针头,线两端各穿一根大弯圆针。
用持夹钳[4](图4)夹住输卵管,沿输卵管扩张器放至宫腔。
将2根大弯圆针分别自扩张器裂口深部缝出,在宫壁上打结,使管口固定在宫腔内,再将创口外管壁与宫壁浆肌缝合固定。
最后经通水导管加压注入NS查看伞端是否流液。
1.2.6 套夹宫颈,阻止液体反流
当宫颈口有陈旧性裂伤,当注入宫腔的液体反流出来,则用研制的环状双爪宫颈钳[5](图5)套夹宫颈,可阻止液体反流,迫使液体进入两侧输卵管而使通液或声学造影成功。
1.3 统计学处理
数字用百分率表示,并经χ2 检验。
扩张隧道持管植入图4
隧道扩张器、持夹钳套夹宫颈阻液反流图5 环状双爪宫颈钳
2 结果
Ⅰ组施行输卵管显微复通210例,2年后宫内孕151例(71.90%);Ⅱ组复通289例,2年后宫内孕258例(89.27%),两组宫内孕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4.82,P<0.01)。
两组皆未发现宫外孕者。
3 讨论
女扎后输卵管梗阻状况多种多样,复通成功率除复通技术外,与手术器械和方法有重要关系,现将两组吻合操作效果分析如下。
3.1 快速牵出宫体,显露两侧输卵管
我国经产妇大多数为后位子宫,Ⅰ组按传统方法寻找、显露输卵管吻合口,极易损伤子宫、输卵管浆膜,且需专人“固定”吻合部位;Ⅱ组应用脏器牵引钳可快速牵出宫体(无创性),两侧输卵管便可长时间、无张力显露在手术野。
3.2 固定吻合口,镜下精确吻合
Ⅰ组助手手持2把鼠齿钳钳夹输卵管吻合口两端,在镜下供术者吻合,因15倍显微镜下焦平面上下清晰范围仅几毫米,显露难以持续清晰,吻合操作慢而不精确,宫内孕率不理想。
Ⅱ组用固定拢合器固定吻合口两端,始终无张力显露在15倍镜下,吻合口显露清晰持久,复通操作方便精确,成功率高。
3.3 输卵管自体植入输卵管植入通常很难成功,Ⅰ组用直血管钳夹住输卵管,其管口难达宫腔,管壁易被宫壁肌肉压瘪,粘连不通。
Ⅱ组应用自制的宫角部创口扩张器和持夹钳,具有扩张隧道、夹送管口至宫腔、不回缩、植入到位功能。
总之,应用4件新研制的已获专利的手术器械和相应的吻合方法,可使女扎后多种类型梗阻的输卵管,快速持久无张力显露在手术野,吻合口固定显露清楚,方便镜下精确吻合,从而大大提高输卵管多种梗阻显微复通宫内孕率,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缪成松,郭榕,秦玉兰. 输卵管通液及声学造影在输卵管显微复通术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1997,3:10.
2 缪成松,郭榕. 自制多功能脏器牵引钳的临床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1997,1:28.
3 缪成松,张永发. 自制多功能人体管道固定吻合器的临床应用.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3, 4:236.
4 郭榕,马建军,缪冬贤. 自制输卵管植入器和持夹钳的临床应用.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7,11:36.
5 郭榕,缪成松. 自制环状双爪宫颈钳的临床应用.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5:3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