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9
事故情况:1、某厂一名铆工段工人范某在使用卷板机时,因看到见滚筒振动并发出声响,便去检查测听滚筒轴承和齿轮。
2、范某打开滚筒后部的大齿轮安全护罩,见齿轮是因为没有油才发出声响,便取来干油在转车时用毛刷蘸干油为齿轮抹油。
3、抹油时齿轮咬合处一下子将毛刷带进,范某措手不及右手也被带进至手腕处,范死命强拽将被绞碾粉碎的右手拽掉。
事故原因
范某思想麻痹,在转车情况下违章用毛刷为转动的大齿轮抹油,造成绞掉右手的重伤事故。
防范措施
1、安全工作规程明确规定:检修和保养转动机械设备,必须先撤电源,停机后方可进行检修或保养。
严禁在转机情况下靠近转动部位进行打油、擦拭、清扫等保养工作。
2、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克服习惯性违章行为。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尽管国家与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 但每年还就是有成百上千得机械事故不断发生. 原因虽然就是多方面得, 但一些操作人员得安全意识薄弱却就是事故发生得根本原因. 要想降低机械事故得发生率,提高大家得安全意识就是非常重要得,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瞧后,对事故发生得原因能有一个更深得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得经验教训; 得到一些有用得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得首位.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就是祸根违章作业就是安全生产得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
在实际操作中, 有得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得安全装置; 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
下面这两个案例就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得事故。
(案例一)20 01年5月18曰,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 00X25X 3 8 0 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 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 遇到节疤, 木板抖动,李某疏忽, 因这台刨床得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 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 瞬间李某得四个手指被刨掉。
(案例二)20 0 0年1 0月13曰,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得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
待旁边得同事听到呼救声后, 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 才使朱某脱险。
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 引起该事故得主要原因就就是烘干机马达与传动装置得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以上两个事故都就是由人得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得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得安全防护装置与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得。
安全意识低就是造成伤害事故得思想根源, 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得安全装置都就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与健康而设置得。
机械装置得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得“老虎” , 安全装置就就是关老虎得“铁笼” 。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机械伤害事故案例:1. 2015年8月,某工厂发生了一起机械伤害事故。
一名操作工在清洗机器时,不慎将手指放入了旋转的机械部件中,导致手指严重受伤。
2. 2016年11月,一名建筑工人在使用电动锤子进行钻孔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锤子失控,砸中了工人的脚部,造成骨折。
3. 2017年5月,一家机械加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机械伤害事故。
一台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工件脱离夹持装置飞出,砸中了附近的工人,造成多人受伤。
4. 2018年9月,一名工人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由于未佩戴防护面罩,导致火花飞溅烧伤了他的脸部。
5. 2019年4月,一名工人在进行装配作业时,操作不当导致一块金属板突然滑落,砸中了他的手指,造成手指骨折。
6. 2020年2月,一名工人在操作起重机时,由于误操作,导致起重机的钢丝绳断裂,致使起重物坠落,造成周围工人受伤。
7. 2021年7月,一名工人在使用割草机修剪草坪时,不慎将脚部放入割草机的刀片下,导致脚部严重受伤。
8. 2022年3月,一台自动化装配线发生故障,机器突然启动,导致多名工人被夹住,造成多人受伤。
9. 2023年10月,一名工人在进行钢筋切割作业时,由于切割机刀片磨损严重,导致切割不稳定,工人手臂被刀片割伤。
10. 2024年6月,一名工人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时,由于未切断电源,导致机器突然启动,夹住了工人的手臂,造成手臂骨折。
这些机械伤害事故案例说明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各个企业和个人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此外,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也非常重要,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机械伤害事故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的故障或者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一种伤害事故。
这种事故往往会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下面,我们来看一起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以此为启示制定更好的安全管理和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案例描述:某厂家在印刷厂加工印刷品时,工人在机器上进行操作。
由于这台机器开启的时间太长,加工质量增加的同时,机器也开始发生故障。
机器操作人员为了达到生产要求,往往会忽略机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一天,机器在加工一些排版时出现故障,机器操作人员开始拆卸机器进行修理。
由于过于匆忙和急躁,工人没有关好机器的安全装置,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不慎被机器卡住。
由于机器的运转速度非常快,工人受到的伤害非常严重。
工人被卡在了机器上,等到其他员工发现后,他已经失去了意识。
随后,救援人员及时赶到,将工人送往医院,经过治疗,生命得以保住。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操作员冲动和机器未得到及时维护导致的。
作为员工,安全意识非常重要。
如果工人在维护机器时更加小心谨慎,遵循工作流程规范,遵循安全注意事项,他就不会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此外,机器设备使用的时间太长,也会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导致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因此,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完好和使用规范对于减少机械伤害事故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论:对于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为了保障安全及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1.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帮助员工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检查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确保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
3.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员工的工作强度和操作时间不会过长。
4.完善员工培训体系,确保员工能够掌握使用和维护机器的方法技能。
重要的是要时刻关注和了解机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和生产计划,保障员工的安全,避免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NO.1机械绞伤事故【事故经过】7月4日,当班值班长张某在用短松节油涂抹在托辊上的松节油发热,托辊与皮带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托辊带动皮带一起转动,造成未来及抽出手的张某右臂绞断事故。
【事故原因】1.张某违反操作规程,用手直接涂抹松节油。
2.员工自我防范意识淡薄。
3.皮带廊无紧急拉线开关设施。
【预防措施】1.加强员工教育,增强保护、互保意识。
2.组织员工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安装皮带廊紧急拉线开关设施。
NO.2手代替工具造成的手指挤伤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12月18日上午八点左右,梁某安排装辊工杨某给现场组装好的精轧支撑辊轴承箱打干油,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气动干油泵出现不出油现象,杨某告诉当班班长梁某,梁某就指派装辊工温某去检查问题,温某怀疑是干油泵缸筒堵塞,然后就将干油泵气源总开关关闭,对干油泵的缸筒及活塞进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干油泵的气缸活塞拉杆突然上升,致使温某正在检查的右手被挤压在缸筒与活塞开始咬合部位,温某喊道:“我的手被咬住了”,梁某及时将气源开关打开,但这时温某已将右手拽出,摘掉防油手套后发现温某的右手中指被切断一节。
【事故原因】1.气动干油泵设备本身存在设计缺陷,缺少气水分离器,导致在冬季使用时,气源管路存在冻冰堵塞现象,致使管路存在余压,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温某安全意识薄弱,干油泵出现故障检查时,本应用工具检查干油泵的缸筒和活塞,但其却用手直接去触摸是否有杂物,造成右手中指被挤伤事故。
既是受害者又是事故责任者,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预防措施】1.对气动干油泵等类似设备应增设气水分离器或在气动干油泵的气缸上部加一个阀门,避免因管路冻冰堵塞存在余压。
2.职工的安全意识及危害识别的能力,特别是对所使用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确认应加强。
3.操作过程中,专用工具的正确使用,严禁用手代替工具。
NO.3挤水辊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事故经过】2002年8月26日10点40分,黑龙江省某合金公司精整车间副主任陈某在经过清洗机列时,发现挤水辊前面从清洗箱出来的一块(2×1820×2080)板片倾斜卡住,陈某在没有通知主操纵手停机的情况下,将戴手套的左手伸入挤水辊与清洗箱间的空隙(约350mm)调整倾斜的板片,由于挤水辊在高速旋转,将陈某的左手带入旋转的挤水辊内,造成陈某左手无名指、小指近关节粉碎性骨折,手掌大部分肌肉挤碎,最后将无名指、小指切掉。
选矿厂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4年6月19日,某选矿厂皮带工曹某在2号粗碎机输送皮带岗位上班,2号输送皮带出现打滑、跑偏现象,曹某向班长进行了汇报,班长找来皮带油让曹某往主滚筒上擦油。
过了大约十分钟,曹某在不通知停止皮带运转的情况下,擅自向主滚筒上擦油,被皮带卷下右臂,幸被赶来查看皮带运转情况的丁某发现,打了工伤停车铃,与赶来的工友将曹某送往医院,因伤势严重无法救治,做了截肢手术。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曹某在皮带运输机未停的情况下向主滚筒擦油,被皮带卷入右臂造成事故。
2、间接原因:
①班长违章指挥,曹某违章操作,作业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②设备带病运行。
皮带主滚筒橡胶包层损坏,没有及时更换,皮带超负荷运行,造成皮带打滑。
③从违章作业可知,该企业安全管理不严,从业人员不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④此次事故反应出该厂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教育部到位。
三、防范措施
①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安全管理,监督从业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②定期对各类设备检修,消除设备故障和隐患,确保设备安全有效。
③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利用班组安全活动,组织职工认真讨论,举一反三,吸取深刻教训。
④通过加强安全教育,严格安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减少和消除事故的最根本的
方法。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汇编一一、事故经过2006 年6 月15 日,某厂车工刘某与郭某谈起零件加工任务,抱怨自己的机床太陈旧,离合器不灵便,停车位稍有偏差主轴便会反转,跟维修工说了几次也没调合适。
郭某听了之后说“这有什么呀,我给你调。
”刘某半信半疑。
郭一只手拿螺丝刀拨压弹簧,另一只手扭可调瓦螺帽。
突然主轴飞转,将郭两手多指绞成粉碎性骨折。
二、原因分析郭某自恃是老师傅,懂机床结构,在不停车情况下冒险在离合器停止位置调整螺帽。
因身体紧靠床头箱,腿不小心碰到床体前离合器操纵杆,致使主轴瞬间转动,郭某两手被齿轮绞伤。
三、防范措施1、检修机床必须在撤掉电源箱刀闸在停机状态下方可进行,严禁开机时调整传动箱机件。
2、处理故障的维修应报由检修人员进行。
3、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某货船航行于长江南京大厂码头段,船工张某在检查机器时发现一台位于甲板上的柴油机有故障,于是开始进行维修。
2、此时江面风比较大,张某身穿长衫风衣维修,风衣不慎被飞转的皮带轮卷住,将张的右腿绞进皮带轮,造成粉碎性骨折。
张某经手术抢救后高位截肢成了残疾人。
1、未断电停机便进行检修作业。
2、违章穿长衫风衣进行接触转动机器工作。
3、皮带轮无安全罩。
1、严格执行航务安全操作规定,检修设备必须靠岸或停船进行,检修必须停机撤电才可以进行。
2、工作时要正确穿戴防护服,操作转动机械严禁穿长衣长衫。
3、转动机器外露转动部分(如皮带轮、连轴器等)必须装有安全防护罩。
事故概况杭州市某单位2007 年3 月发生了一起电梯夹人致伤事故。
事故电梯为一台杂物电梯,型号为TWJ500/0.35,由有资质单位于2003 年安装,且该资质单位一直承担该电梯的维保工作。
事故经过大致如下:该单位使用人员在地下层楼处搬运货物进入轿厢内(厅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电梯突然启动,搬运人员慌乱之中往外逃未果,致使严重夹伤。
事故现场勘查情况该电梯为杂物电梯,4 层4 站4 门。
案例一1、事故经过:1月5号下午约15:00左右,冲压车间冲床操作员胡某某在G-3冲床从事Berlin产品冲压工作,在启动冲床压合开关后,胡某某发现产品位置未放好,需要重新调整,于是伸右手进入机台调整产品位置,此时,上模压下,将其右手压合在上下模中间,上模切料口在压力作用下将其右手手指切伤。
2、原因分析:胡某某安全意识较薄弱,在操作机器时,未完全符合冲床作业安全操作指引,在启动压合开关后,仍然伸手进入机台区调整产品位置,违反FMMTI-400冲床作业安全操作指引第6.2.2条款:冲床运行时,主机手保证主控台不被其它任何人乱动,非本机操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区。
滑块运行时严禁将手或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入滑块运行区域内。
该机台的光电保护器存在一定的保护盲区,当人手从光电下沿进入机台滑块运行区域,则起不了保护作用;3、防范措施:首选从工程技术层面进行改善,生产部门组织机修力量对所有冲床,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查验是否存在类似的光电保护存在盲区的现象,发现后立即停机整改,调整光电保护区域或维修或加装光电保护器;部门对违章操作的事故责任人给与纪律处分,并对所有其他员工进行培训教育,重申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指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使其他员工也从该起事故中吸取教训,在本岗位的操作中严格遵守冲床安全操作规程,杜绝类似的违章操作发生;完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事故管理责任人,切实履行相关的管理规程,如每日机器安全点检制度等,从而在开线前查出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1、事故经过:某化肥厂机修车间,1号Z35摇臂钻床因全厂设备检修,加工备件较多,工作量大,人员又少,工段长派女青工宋某到钻床协助主操作工干活,往长3m直径75x 3.5不锈钢管上钻直径50的圆孔。
28日10时许,宋某在主操师傅上厕所的情况下,独自开床,并由手动进刀改用自动进刀,钢管是半圆弧形,切削角矩力大,产生反向上冲力,由于工具夹(虎钳)紧固钢管不牢,当孔钻到2/3时,钢管迅速向上移动而脱离虎钳,造成钻头和钢管一起作360度高速转动,钢管先将现场一长靠背椅打翻,再打击宋某臀部并使其跌倒,宋某头部被撞伤破裂出血,缝合5针,骨盆严重损伤。
兰州石化“3.17”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2005年3月1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聚乙烯三车间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一人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经过:2005年3月17日16时,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聚乙烯三车间孟洁所在班组化工丙班开完班前会,孟洁与同岗位操作工杨淑贞(女)到A线包装岗位开包装线,试车3分钟后开始包料。
16时07分左右,同岗位另一名操作工田宜仙(女)从车间领完独生子女费回到岗位,田宜仙与孟洁一起操作A包装线,操作期间包装机头内抓袋器由于吸不起袋子和掉袋,田宜仙分别停车处理。
杨淑贞由于按照惯列当天负责打扫卫生和打开水,16时50分左右杨淑贞打扫完已停车的B包装线卫生离开现场去打扫交接斑室卫生。
17时左右,由于A 线包装机头内袋撑袋器发生故障,田宜仙将正在擦玻璃的代理班长孙国林叫到岗位处理。
孙国林检查发现是撑袋器撑不开、错位,于17时4分左右处理好后便又去搞卫生。
17时20分左右田宜仙因托盘仓内的空托盘未放到链条上,出现报警,前去处理,孟洁一人在包装机头看线,田宜仙在处理完托盘仓问题回包装机头的过程中,发现不出袋,便走到包装机头发现孟洁倒在吸袋器下部,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同时赶紧叫搞卫生的孙国林、张润民,孙国林到现场后告诉田宜仙赶快打气防电话,迅速跑到包装A线机头跟前。
田宜仙这时跑到休息间对正在搞卫生的杨淑贞说:“孟洁出事了”,同时拨打兰化177事故电话叫气防车。
张润民此时停包装线压缩空气气源,孙国林将包装机的磕头机掰开,张润民、孙国林二人将孟洁扶起,与同时赶过来的田宜仙将孟洁送到包装厂房外的气防车上,迅速送往兰化职工医院抢救。
经兰化职工医院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较重,抢救无效于2005年3月17日19时4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1、违章作业。
石油化工厂《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包装码垛岗位操作法》第九条“安全技术”中明确规定:“出现故障进行设备拆卸和维修时,电气系统必须断电,空气系统必须断开”及“出现故障,在电气系统未断电的情况下,禁止进入以下区域:b.装袋机投料门行程范围内”。
机械伤害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机械设备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机械设备的不正确使用或者故障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机械伤害案例,强调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重要性,以及预防伤害的措施。
案例一:手指被切割张先生是一名木工匠,他的工作主要是使用各种木工机械来制作家具。
一天,他在操作木工带锯的时候,因为疏忽大意,没有戴上防护手套。
突然,他失去了平衡,手指被锯片割伤,造成严重的出血。
他被送往医院进行紧急处理,并最终失去了中指。
这个案例展示了机械设备不正确使用所导致的伤害。
使用机械设备时,特别是能够接触到运动部件的部位,如手指、手臂等,务必要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类似的伤害发生。
案例二:工人被压碎李工在一家制造工厂工作,在一次操作重型压力机时发生了可怕的事故。
由于没有正确停放机器,保持安全距离,压力机意外地启动并将李工的双腿压碎,造成严重伤害。
幸运的是,他被及时救援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但他的工作和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个案例强调了正确操作机械设备、维护设备安全的重要性。
在任何操作前,工人必须接受充分的培训和指导,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确保操作环境安全,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
案例三:机械故障导致事故王先生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他在某天维修一辆汽车时遇到了机械故障。
他试图修理汽车的发动机,但在清洁工作时,发动机突然启动,并使他的手被钢丝绳绞住。
这样的意外事故导致王先生的手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并需要长时间的康复。
这个案例提醒人们,机械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发生,因此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定期维护和检查机械设备是必要的,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在操作之前,要确保机械设备的所有零部件都处于良好状态,并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关于机械设备安全的重要教训:1. 了解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并接受充分的培训。
2. 维护和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已经成为常态。
然而,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机械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机械安全的重视和注意。
案例一,工厂机械操作中的手指受伤。
在某工厂的生产车间,一名工人在操作机械设备时,不慎将手指伸入设备内部,导致手指被夹伤。
事故发生后,工人立即被送往医院进行处理,但手指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工人的手指才得以恢复功能。
案例二,建筑工地上的坠落事故。
在某建筑工地上,一名工人在操作高空作业设备时,由于没有系好安全带,不慎从高处坠落。
工人在坠落过程中受到严重伤害,需要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经过多次手术,工人的伤势才得到控制,但仍需要长期康复。
案例三,农业机械操作中的意外。
在农业生产中,农机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某农民在操作农业机械时,不慎将手部伸入机器内部清理杂物,结果手部被机器夹伤。
由于及时就医,农民的手部得到了有效处理,但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
案例四,家庭机械设备的误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某家庭中,一名家庭主妇在使用搅拌机时,不慎将手部伸入机器内部,导致手部受伤。
经过紧急处理,伤势得到了控制,但仍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治疗。
以上案例表明,机械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在工业生产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我们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务必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装备,切勿随意触碰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件。
只有保障自身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提高对机械安全的重视,共同营造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钢铁行业安全事故案例集在企业安全教育中,我们要着重强调作业人员和管理指挥人员的安全意识,而安全意识的基础是“危险意识”。
强化“危险意识”着重点是教育员工和管理指挥人员知道什么是危险行为;什么是危险状态。
俗话说“无知者才无畏”,只有员工意识到作业时存在着危险,才会有意识主动去避免危险的发生。
危险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觉察到“危险”的存在,那里才是最危险的。
心存侥幸容易使操作人员在思想上出现盲目的自信、盲目的冲动。
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多是由心理扭曲导致,赶时间、赶速度,变成了图省事、图快捷,抄近路,违反工艺规程这些恰恰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侥幸与不幸只有一步之遥。
几次违章作业可能没发生事故,但是不等于没有危险。
正因为缺少了这种“危险意识”会使个别员工产生思想麻痹,危险就靠近了;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
因此就要强化“危险意识”安全教育。
这本安全事故汇编就是很好的教材。
让全体员工知道避免发生事故,就应当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
“常怀畏惧、方有忧患,常思危险、方有安全”,道理在其中。
根据“轨迹交叉理论”事故是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交叉时出现的,因此要控制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还要清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要清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就要养成随时遵纪守法的习惯,就必须加强自律意识和持续学习,循规蹈矩、严格恪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要重复昨天的事故,要戒仿戒效做一个拒“三违”、杜“冒险”的员工。
只有这样企业才有真正持续发展,安全生产才能长治久安。
读书寄兴于深思,定能深心。
通过这本事故案例集的推出,希望每个员工都能理解每一条安全操作规程后面,都是生命和血作为支撑的,让我们认真坚持读好这本书。
目录第一章机械伤害事故 (1)第二章起重伤害事故 (25)第三章物体打击事故 (48)第四章高处坠落事故 (51)第五章车辆伤害事故 (56)第六章触电事故 (64)第七章灼烫事故 (74)第八章气体中毒事故 (76)第九章火灾爆炸事故 (83)第十章其它事故 (91)第十一章淹溺事故 (102)这本书能否感唤你心灵深处的责任吗?能否唤醒你脑海里盲从的恶梦吗?你想远离可怕的安全事故吗?那你就彻底改掉习惯性违章操作的恶习吧!彻底改掉愚昧违章操作的陋习吧!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呵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真诚朋友。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2004年6月6日,因1号塑料拌料机主轴承损坏需停机修理,整条薄膜生产线停产。
上午8时,修理工李道洪将1号塑料拌料机顶盖打开,并准备继续拆除该机内的拌料臂和机筒。
10时许,李道洪拿来三脚葫芦、钢丝索和拉模,自己在机边扣钢丝索马口扣,炼胶工尹红进入机筒内用三爪拉模拆卸拌料臂。
正在这时,2号塑料拌料机操作工蒋红华加完2号塑料拌料机的原料,准备起动电机拌料。
他在按起动按扭时,误按1号塑料拌料机的起动按扭,使正在修理中的1号塑料拌料机突然起动,并听到1号拌料机筒内有人“啊”的一声惨叫,他马上按停止按扭,将1号拌料机停下来。
这时,李道洪往机筒内一看,尹红已被碾得血肉模糊。
在场的销售负责人上操作台将1号机的总闸拉下,并与车间负责人一起,准备将尹红从机筒内抱出来,但尹红的衣服被筒内的拌料臂紧紧扣住,无法拉出来,就叫人拿来剪刀将尹红的衣服剪了后才抱出来,发现尹红已经停止呼吸。
之后,企业负责人马上打120求救,120过来后,经医生诊断,尹红已经死亡。
后打110报案。
2、现场调查调查组成员通过调查发现:(1)1号机停机检修时没有切断总电源。
(2)配电屏和机台均没有标号。
(3)蒋红华原系1号拌料机操作工,因当天1号机故障停机修理,是生产负责人临时将他调到2号机操作的。
(4)企业没有制定《安全检修制度》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职工缺乏安全教育。
3、事故原因蒋红华原系1号拌料机操作工,因当天1号机故障停机修理,是生产负责人临时将他调到2号机操作的。
在起动电机时,由于习惯性动作,误将1号配电屏按扭起动,造成停机修理的1号机起动,将机内修理人员尹红碾死。
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瑞安市威泰塑胶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安全检修制度》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职工在操作时无规可循;配电屏和机台均没有标号;随意调换职工岗位;职工缺乏安全知识教育;修理塑料拌料机时违规作业,在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修理1号塑料拌料机,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尽管国家与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就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
原因虽然就是多方面的, 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就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就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瞧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就是祸根违章作业就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
下面这两个案例就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2001年5月18曰,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
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
(案例二)2000年10月13曰,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
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
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
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
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就是烘干机马达与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就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与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安全意识低就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就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与健康而设置的。
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就是关老虎的“铁笼”。
当您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二、危险作业不当心,用手操作招厄运一些机械作业的危险性就是很大的,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尤其就是工作时间长了,更不把危险当回事,操作规程与要求抛在脑后,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例如下面的这个案例,就就是因为不把危险当回事,用手代替应该用工具完成的工作,而导致的不幸事件。
1999年8月17曰上午,浙江一注塑厂职工江某正在进行废料粉碎。
塑料粉碎机的人料口就是非常危险的部位,按规定,在作业中必须使用木棒将原料塞人料口,严禁用手直接填塞原料,但江某在用了一会儿木棒后,嫌麻烦,就用手去塞料。
以前她也多次用手操作,也没出什么事,所以她觉得用不用木棒无所谓。
但这次,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
右手突然被卷入粉碎机的入料口,手指就给削掉了。
手就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很多安全生产操作的条文,都就是用曾经流过血的手写成的。
我们千万不要再冒失用手的危险去验证它的正确性。
爱护自己的双手就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
三、习惯不能成自然,休息也得想安全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经常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有一些行为可能就是不经意与习惯做出的,但不知您就是否想过,就就是这些小小的习惯行为,有时会造成终生‘的后悔,甚至就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下面这些行为您有过不?在有危险的地方休息;忽视安全标志的提示而我行我素;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等。
如果您有,就赶快改正吧。
下面这个案例就就是休息时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伤害事故。
2001年8月17曰下午,河北某机械厂职工李某正在对行车起重机进行检修,因为天气热,李某有点发困,她就靠在栏杆上休息,结果另一名检修人员开动行车,李某没注意,身体失去平稳而掉下,结果造成严重摔伤。
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麻痹大意只会招来伤害。
在生产作业现场,我们都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警惕性,不论就是在操作的时候,还就是在暂时空闲,想休息的时候,都要牢记安全第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千万不能习惯成自然地去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
四、环境狭小藏凶险,没有措施惹祸端在机械作业中,各种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安全作业空间,机械设备之间安置不能太过紧密,否则,在一台机械工作时,其危险的工件等物会对临近的机械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1998年5月19曰,江苏省一个体机械加工厂,车工郑某与钻工张某两人在一个仅9平米的车间内作业,她们的两台机床的间距仅0.6米,当郑某在加工一件长度为1.85米的六角钢棒时,因为该棒伸出车床长度较大,在高速旋转下,该钢棒被甩弯,打在了正在旁边作业的张某的头上,等郑某发现立即停车后,张某的头部已被连击数次,头骨碎裂,当场死亡。
上面这个例子就就是因为作业环境狭小,进行特殊工件加工时,没有专门的安全措施与防护装置而引发的伤害事故。
在工作中,我们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有关的要求,不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造成惨剧的发生。
五、旋转作业戴手套,违反规定手指掉不同的工种都有不同的工作服装。
在生产工作场所,我们不能像在平时休息那样,穿自己喜欢穿的服装。
工作服装不仅仅就是一个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它还有保护您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作用。
忽视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就是忽视了您自己的生命。
有时我们的操作人员习惯了戴手套作业,即使在操作旋转机械时,也不会想到这样不对,但就是操作旋转机械最忌戴手套。
因为戴手套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就是非常多的,下面就就是一例。
2002年4月23曰,陕西一煤机厂职工小吴正在摇臂钻床上进行钻孔作业。
测量零件时,小吴没有关停钻床,只就是把摇臂推到一边,就用戴手套的手去搬动工件,这时,飞速旋转的钻头猛地绞住了小吴的手套,强大的力量拽着小吴的手臂往钻头上缠绕。
小吴一边喊叫,一边拼命挣扎,等其她工友听到喊声关掉钻床,小吴的手套、工作服已被撕烂,右手小拇指也被绞断。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懂得,劳保用品也不能随便使用,并且在旋转机械附近,我们身上的衣服等物一定要收拾利索。
如要扣紧袖口,不要戴围巾等,上海某纺织厂就曾经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故。
一名挡车女工没有遵守厂里的规定,把头巾围到领子里上岗作业,当她接线时,纱巾的末端嵌人平时没有注意的梳毛机轴承细缝里,纱巾被绞,该女工的脖子被猛地勒在纺纱机上,虽立即停机,但该女工还就是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所以我们在操作旋转机械时一定要做到工作服的“三紧”,即: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不要戴手套、围巾;女工的发辫更要盘在工作帽内,不能露出帽外。
尽管国家与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就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
原因虽然就是多方面的, 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就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就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瞧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1、什么就是机械伤害机械伤害就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2、机械伤害事故有什么特点机械伤害事故的形式惨重,如搅死、挤死、压死、碾死、被弹出物体打死、磨死等。
当发现有人被机械伤害的情况时,虽及时紧急停车,但因设备惯性作用,仍可将受害造成致使性伤害,乃至身亡。
3、常见伤害人体的机械设备有哪些有皮带运输机、球磨机、行车、卷扬机、干燥车、气锤、车床、辊筒机、混砂机、螺旋输送机、泵、压模机、灌肠机、破碎机、推焦机、榨油机、硫化机、卸车机、离心机、搅拌机、轮碾机、制毡撒料机、滚筒筛等。
4、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原因有哪些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
如人进入设备(球磨机等)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
也有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
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
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就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车;另一种就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作业。
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活、借道、拣物等)。
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她人员乱动机械。
5、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有: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与设专人监护的制度。
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
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
检修试车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进行点车。
2)炼胶机等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与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3)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就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就是避免误开动其她设备。
4)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捅卡料、上皮带腊等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6)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上网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6、机械对人体伤害最多的部位机械伤害人体最多的部位就是手。
因为手在劳动中与机械接触最为频繁。
7、机械手外伤的急救原则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
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忌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
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内,扎紧好袋口,在袋周围放在冰块,或用冰棍代替,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8、发生头皮撕裂伤如何急救发生头皮撕裂伤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①必须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她对症措施;②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③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伤风血清,预防感染;④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9、流动式起重机起吊重物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流动式起重机起吊重物作业时应注意:(1)严格按起重机的额定重量表与起升高度曲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