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完整word版)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情况
1.某厂铆工段工人范某在使用卷板机作业时,听到卷板机滚筒振动并发出异常声响,便赶去检查测听滚筒轴承和齿轮。
2。
范某打开滚筒后部的大齿轮安全护罩,见齿轮是因为没有油才发出声响,便取来干油在转车时用毛刷蘸干油为齿轮抹油。
3.抹油时齿轮咬合处一下子将毛刷带进,范某措手不及右手也被带进至手腕处,范死命强拽将被绞碾粉碎的右手拽掉.
二、事故原因
范某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违反规程操作,在转车情况下违章用毛刷为转动的大齿轮抹油,造成绞掉右手的重伤事故。
三、防范措施
1.安全工作规程明确规定:检修和保养转动机械设备,必须先撤电源,停机后方可进行检修或保养。
严禁在转机情况下靠近转动部位进行打油、擦拭、清扫等保养工作。
2。
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克服侥幸麻痹思想,禁止习惯性违章行为.
3。
平时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19”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机械伤害
“4·19”机械伤害事故“4·19”机械伤害事故
2000年4月19日,某石油机械制造公司石油构件厂二车间职工孙某在操作车床加工紧绳螺杆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发生车床伤人事故,造成孙某死亡。
一、事故经过
4月19日14时15分,该公司石油构件厂二车间职工孙某(女,28岁)在操作6140车床加工紧绳螺杆过程中,因操作失误,不慎将套袖连同左侧胳膊卷入运转中的紧绳螺杆内,由于车床高速运转,卡盘将孙头部左侧击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孙某在高速旋转的车床运转过程中,精力不集中,操作失误,将套袖卷入车床;
2、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理不及时,无人紧急切断电源,造成人员受伤过重导致伤亡。
三、事故教训
1、要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防止因工作精力不集中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2、应加强岗位人员自救和互救技能教育培训,一旦发生设备伤人应立即切断电源,避免人员重复受到伤害。
1。
铅锌选矿厂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时间:2009年1月18日事故地点:铅锌选矿厂事故性质:责任事故事故类别:机械伤害伤亡情况:死亡一人,轻伤一人一、事故经过2009年1月18日11点许,铅锌选矿厂因砂泵发生故障,磨浮车间主任王某(死者)组织设备维修人员更换砂泵。
维修工作进行到下午6点时,砂泵泵体已更换完工,需进行皮带更换。
在跟换砂泵皮带时,王某和同事周某分别站在砂泵皮带轮的两侧负责更换皮带,现场还有多名技术及维修人员在协助工作,由于新皮带较紧,王某利用管子钳来撬皮带入位。
作业过程中由于砂泵房的水在不断上涨,影响检修施工,在场的黄某说:“水涨上来了,要开水泵”,便准备去开潜水泵。
当时刚进来几分钟的唐某正好站在启动控制柜的旁边,随手错误按下了砂泵的启动按钮(误认为砂泵的启动按钮是潜水泵的启动按钮),因砂泵突然启动,皮带轮转动,而管子钳插在皮带与皮带轮之间,导致砂泵的皮带断裂,插在皮带下的管子钳弹出,先擦过周某的头、手臂后击中王某的头部。
该事故导致王某头部开放性颅骨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周某受轻伤。
二、原因分析直接原因:肇事者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未弄清潜水泵和砂泵的启动开关和确认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状况的情况下,未征得现场检修领导同意擅自启动砂泵按钮,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检修人员违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在没有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砂泵检修,设备启动开关处没有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启动”警示标牌和明显的水泵、砂泵启动区分标识,开关启动监护缺位。
三、防范措施1、加强安全宣传及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熟悉了解本职工的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技能。
2、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从严从重罚治“三违”现象,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3、改善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解决好砂泵房的积水问题,落实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完善检修及生产作业的安全条件。
4、严格执行检修安全的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设备检修必须作好断电保护,专人值守,悬挂警示标牌等相关的安全措施。
案例一、物体打击事故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月×日硫酸分厂维修工负责×分厂大修期间一段炉前更换水箱任务,在水箱卸下后值班干部离开现场,交由维修工四人转移水箱,在转移过程中由于推动水箱人员和更换滚杠人员视线存在盲区,造成更换滚杠人员彭某某右手拇指挤伤。
事故发生的原因1、作业人员彭某某自我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包片干部未做好职工安全防范教育且未全程监护,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3、××分厂安全管理不到位,未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二、“×.×”事故经过×月×日下午,××分厂浸金工段对酸浸浓密机底流软管泵软管进行更换,在软管泵打反转过程中,维修工贺某某站起时未站稳将左手按入软管泵泵腔观察孔处,被转动的软管泵压棍将其左手打伤,造成左手手掌骨折。
事故发生的原因1、作业人员贺某某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2、软管泵泵腔观察孔安全防护设施损坏,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3、分厂未组织维修工学习软管泵安全操作维修知识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经过×月×日15:00左右原料班5号铲车司机董某某在×分厂装矿,在装好矿倒车时铲斗下落挂住转矿车车箱板,当时转矿车司机杨某某站在驾驶室上面没站稳,摔倒在驾驶室车厢板上,造成转矿车司机杨某某脊椎损伤。
1、5号铲车制动故障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2、铲车司机董某某对装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估计不足,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铲车班长建某某未按时对铲车进行维护保养,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四、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1、各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记录、签名表等材料于×月×日前上报安环科。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份(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份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以案为例、警钟长鸣。
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研究分析,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今后预防事故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下是安全管理部搜集的,近年来发生的机械伤害典型事故案例,并对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预防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希翼各部门负责人和泛博员工,结合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认真学习,从中吸收教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一、大庆炼化分公司腈纶厂“12.28”机械伤害事故1、事故经过2022 年 12 月 28 日零时摆布,大庆炼化分公司腈纶厂成品车间二班正常接班,打包岗位的邢某、吴某、王某(女) 等 3 人启动H1801B打包机进行打包作业。
在启动打包机过程中,排料门发阻塞,机器浮现故障报警。
班长刘某赶到现场指挥处理故障,刘某安排邢某在操作盘,自己到打包机的二层位置处理故障。
故障排除后,刘某指示邢某进行预压操作,在预压头下降过程中阻塞卡死,打包机再次停机。
零时 30 分摆布,班长刘某联系的肇某推着手推电瓶车到达现场并将监视窗打开,刘某与邢某二人交替站在高为 1.7 米的手推电瓶车上进行清理阻塞物的作业,由另一位打包工吴某负责监护操作盘。
4 时 10 分摆布,预压头上部积累的短纤维基本清除,班长刘某在操作盘上进行开机操作,但未能升起预压头,此时邢某站在监视窗前方的叉车上观察,刘某告诉邢某不要动,他去打包机二层关闭风线阀门,切断打包机动力源,就在他转身上楼时,蓦地听到邢某的喊声,回头看邢某已经被升起的预压头带入打包机内,班长刘某即将返回到操作盘前,急忙按下“预压启动”按钮,将预压头降下来,在闻声赶来的班组其他成员的匡助下,将邢某从监视窗中救出,邢某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案例一公司车间机械伤害事故【案情】2003年9月17日晚,某公司生产部挤塑车间发生一起工伤事故,现将事故通报如下。
一、事故基本情况当事人:刘某参加工作时间:2002年3月,本工种工龄12个月安全教育情况:接受过入厂三级教育受伤部位:左手挠骨中段伤害程度:轻伤致害物:单工位吸塑机辅助压模架(171F门吸塑模)事故经过9月17日晚上约22:30分左右,挤塑车间6#单工位(设备编号:599-129)操作工刘某在操作设备生产时,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擅自对安全门及行程开关进行捆绑(短接),使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失去了安全联锁功能。
当刘某发现吸塑辅助压模架压刀移位,设备已经处于自动生产状态,但是刘某在没有停机的情况下,用左手伸进危险区域对压刀位置进行调整修正,被迅速下行的辅助压模架压着左手小臂,造成左手挠骨中段骨折。
【问题】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措施的建议;3、你认为这起事故的责任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章操作:a.当晚刘某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擅自对安全门及行程开关进行捆绑(短接),使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失去了安全联锁功能。
b.当压刀移位需调整时,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停机进行。
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松懈和设备本质的不安全。
管理松懈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车间管理层对安全生产重视度不够、安全培训教育不够和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在设备异常情况下违章操作,归根结底是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做的不够。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不够重视和监督管理不力,吸塑机安全门及联锁开关是为了避免操作者在设备正常生产时进入危险区内的一个保护装置,是设备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允许人为的对其进行破坏或使其处于失效的状态。
但仍有一些员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人为短接行程开关。
挤塑车间一直未能足够重视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违章现象“屡禁不止”!此外,工装辅助压架及压刀容易移位,造成工人生产时,需频繁调整压刀,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也增加了工人操作设备的风险度,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机械伤害事故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的故障或者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一种伤害事故。
这种事故往往会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下面,我们来看一起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以此为启示制定更好的安全管理和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案例描述:某厂家在印刷厂加工印刷品时,工人在机器上进行操作。
由于这台机器开启的时间太长,加工质量增加的同时,机器也开始发生故障。
机器操作人员为了达到生产要求,往往会忽略机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一天,机器在加工一些排版时出现故障,机器操作人员开始拆卸机器进行修理。
由于过于匆忙和急躁,工人没有关好机器的安全装置,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不慎被机器卡住。
由于机器的运转速度非常快,工人受到的伤害非常严重。
工人被卡在了机器上,等到其他员工发现后,他已经失去了意识。
随后,救援人员及时赶到,将工人送往医院,经过治疗,生命得以保住。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操作员冲动和机器未得到及时维护导致的。
作为员工,安全意识非常重要。
如果工人在维护机器时更加小心谨慎,遵循工作流程规范,遵循安全注意事项,他就不会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此外,机器设备使用的时间太长,也会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导致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因此,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完好和使用规范对于减少机械伤害事故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论:对于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为了保障安全及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1.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帮助员工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检查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确保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
3.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员工的工作强度和操作时间不会过长。
4.完善员工培训体系,确保员工能够掌握使用和维护机器的方法技能。
重要的是要时刻关注和了解机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和生产计划,保障员工的安全,避免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选矿厂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4年6月19日,某选矿厂皮带工曹某在2号粗碎机输送皮带岗位上班,2号输送皮带出现打滑、跑偏现象,曹某向班长进行了汇报,班长找来皮带油让曹某往主滚筒上擦油。
过了大约十分钟,曹某在不通知停止皮带运转的情况下,擅自向主滚筒上擦油,被皮带卷下右臂,幸被赶来查看皮带运转情况的丁某发现,打了工伤停车铃,与赶来的工友将曹某送往医院,因伤势严重无法救治,做了截肢手术。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曹某在皮带运输机未停的情况下向主滚筒擦油,被皮带卷入右臂造成事故。
2、间接原因:
①班长违章指挥,曹某违章操作,作业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②设备带病运行。
皮带主滚筒橡胶包层损坏,没有及时更换,皮带超负荷运行,造成皮带打滑。
③从违章作业可知,该企业安全管理不严,从业人员不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④此次事故反应出该厂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教育部到位。
三、防范措施
①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安全管理,监督从业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②定期对各类设备检修,消除设备故障和隐患,确保设备安全有效。
③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利用班组安全活动,组织职工认真讨论,举一反三,吸取深刻教训。
④通过加强安全教育,严格安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减少和消除事故的最根本的
方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
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2001年5月18日,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
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
在一年前,就为了解决无安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案例二)2000年10月13日,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
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
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
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
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电机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
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
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二、危险作业不当心,用手操作招厄运一些机械作业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尤其是工作时间长了,更不把危险当回事,操作规程和要求抛在脑后,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机械制造事故案例合集及预防措施一、机械制造事故案例案例一2018年6月26日凌晨1时50分左右,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园区的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机械伤害生产安全事故,导致1人死亡。
案例二2023年2月4日18时43分,浦东新区江山路5000号的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焊装二车间,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
案例三2020年6月27日,重庆铜梁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破碎车间检修板喂机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较大机械伤害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04.5万元。
近期,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公布该起事故调查报告。
调查认定,重庆铜梁西南水泥有限公“6·27”较大机械伤害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案例四2014年12月31日9时28分许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车间三的车轴装配车间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8人死亡、3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786万元。
案例五2021年2月22日13时40分左右,柳州十一冶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在进行YS-20型压力气罐人孔盖安装作业过程中发生燃爆,造成1人当场死亡,其余2人经救治无效分别于3月5日、3月16日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97.9万元。
案例六2023年6月6日17时10分左右浙江宁波宁海县桃源街道康尔内衣厂区发生一起机器设备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
案例七12月31日,溧阳市新金峰水泥有限公司原料分厂均化库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2万元。
案例八2020年6月27日,重庆铜梁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破碎车间检修板喂机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较大机械伤害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04.5万元。
案例九2021年7月8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工业园区江西新宏信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宏信陶瓷公司)原料车间1号球磨生产线9#球磨机球磨工岗位操作平台作业现场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0.5万元。
案例一1、事故经过:1月5号下午约15:00左右,冲压车间冲床操作员胡某某在G-3冲床从事Berlin产品冲压工作,在启动冲床压合开关后,胡某某发现产品位置未放好,需要重新调整,于是伸右手进入机台调整产品位置,此时,上模压下,将其右手压合在上下模中间,上模切料口在压力作用下将其右手手指切伤。
2、原因分析:胡某某安全意识较薄弱,在操作机器时,未完全符合冲床作业安全操作指引,在启动压合开关后,仍然伸手进入机台区调整产品位置,违反FMMTI-400冲床作业安全操作指引第6.2.2条款:冲床运行时,主机手保证主控台不被其它任何人乱动,非本机操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区。
滑块运行时严禁将手或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入滑块运行区域内。
该机台的光电保护器存在一定的保护盲区,当人手从光电下沿进入机台滑块运行区域,则起不了保护作用;3、防范措施:首选从工程技术层面进行改善,生产部门组织机修力量对所有冲床,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查验是否存在类似的光电保护存在盲区的现象,发现后立即停机整改,调整光电保护区域或维修或加装光电保护器;部门对违章操作的事故责任人给与纪律处分,并对所有其他员工进行培训教育,重申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指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使其他员工也从该起事故中吸取教训,在本岗位的操作中严格遵守冲床安全操作规程,杜绝类似的违章操作发生;完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事故管理责任人,切实履行相关的管理规程,如每日机器安全点检制度等,从而在开线前查出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1、事故经过:某化肥厂机修车间,1号Z35摇臂钻床因全厂设备检修,加工备件较多,工作量大,人员又少,工段长派女青工宋某到钻床协助主操作工干活,往长3m直径75x 3.5不锈钢管上钻直径50的圆孔。
28日10时许,宋某在主操师傅上厕所的情况下,独自开床,并由手动进刀改用自动进刀,钢管是半圆弧形,切削角矩力大,产生反向上冲力,由于工具夹(虎钳)紧固钢管不牢,当孔钻到2/3时,钢管迅速向上移动而脱离虎钳,造成钻头和钢管一起作360度高速转动,钢管先将现场一长靠背椅打翻,再打击宋某臀部并使其跌倒,宋某头部被撞伤破裂出血,缝合5针,骨盆严重损伤。
兰州石化“3.17”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2005年3月1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聚乙烯三车间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一人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经过:2005年3月17日16时,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聚乙烯三车间孟洁所在班组化工丙班开完班前会,孟洁与同岗位操作工杨淑贞(女)到A线包装岗位开包装线,试车3分钟后开始包料。
16时07分左右,同岗位另一名操作工田宜仙(女)从车间领完独生子女费回到岗位,田宜仙与孟洁一起操作A包装线,操作期间包装机头内抓袋器由于吸不起袋子和掉袋,田宜仙分别停车处理。
杨淑贞由于按照惯列当天负责打扫卫生和打开水,16时50分左右杨淑贞打扫完已停车的B包装线卫生离开现场去打扫交接斑室卫生。
17时左右,由于A 线包装机头内袋撑袋器发生故障,田宜仙将正在擦玻璃的代理班长孙国林叫到岗位处理。
孙国林检查发现是撑袋器撑不开、错位,于17时4分左右处理好后便又去搞卫生。
17时20分左右田宜仙因托盘仓内的空托盘未放到链条上,出现报警,前去处理,孟洁一人在包装机头看线,田宜仙在处理完托盘仓问题回包装机头的过程中,发现不出袋,便走到包装机头发现孟洁倒在吸袋器下部,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同时赶紧叫搞卫生的孙国林、张润民,孙国林到现场后告诉田宜仙赶快打气防电话,迅速跑到包装A线机头跟前。
田宜仙这时跑到休息间对正在搞卫生的杨淑贞说:“孟洁出事了”,同时拨打兰化177事故电话叫气防车。
张润民此时停包装线压缩空气气源,孙国林将包装机的磕头机掰开,张润民、孙国林二人将孟洁扶起,与同时赶过来的田宜仙将孟洁送到包装厂房外的气防车上,迅速送往兰化职工医院抢救。
经兰化职工医院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较重,抢救无效于2005年3月17日19时4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1、违章作业。
石油化工厂《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包装码垛岗位操作法》第九条“安全技术”中明确规定:“出现故障进行设备拆卸和维修时,电气系统必须断电,空气系统必须断开”及“出现故障,在电气系统未断电的情况下,禁止进入以下区域:b.装袋机投料门行程范围内”。
机械伤害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机械设备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机械设备的不正确使用或者故障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机械伤害案例,强调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重要性,以及预防伤害的措施。
案例一:手指被切割张先生是一名木工匠,他的工作主要是使用各种木工机械来制作家具。
一天,他在操作木工带锯的时候,因为疏忽大意,没有戴上防护手套。
突然,他失去了平衡,手指被锯片割伤,造成严重的出血。
他被送往医院进行紧急处理,并最终失去了中指。
这个案例展示了机械设备不正确使用所导致的伤害。
使用机械设备时,特别是能够接触到运动部件的部位,如手指、手臂等,务必要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类似的伤害发生。
案例二:工人被压碎李工在一家制造工厂工作,在一次操作重型压力机时发生了可怕的事故。
由于没有正确停放机器,保持安全距离,压力机意外地启动并将李工的双腿压碎,造成严重伤害。
幸运的是,他被及时救援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但他的工作和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个案例强调了正确操作机械设备、维护设备安全的重要性。
在任何操作前,工人必须接受充分的培训和指导,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确保操作环境安全,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
案例三:机械故障导致事故王先生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他在某天维修一辆汽车时遇到了机械故障。
他试图修理汽车的发动机,但在清洁工作时,发动机突然启动,并使他的手被钢丝绳绞住。
这样的意外事故导致王先生的手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并需要长时间的康复。
这个案例提醒人们,机械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发生,因此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定期维护和检查机械设备是必要的,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在操作之前,要确保机械设备的所有零部件都处于良好状态,并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关于机械设备安全的重要教训:1. 了解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并接受充分的培训。
2. 维护和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机械伤害案例分析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一1.事故简介2006年6月28日,河南省郑州市某工程1号楼,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人货两用外用电梯)因吊笼冒顶,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2.事故发生经过郑州市某工程,建筑面积32000m2,高33层,建筑高度109m2,框架剪力墙结构。
该工程由中建某局一公司总承包,工程监理单位为河南某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土建由南通市某建筑公司分包,施工机械由南通市某建筑公司负责提供,垂直运输采用了人货两用的外用电梯。
2002年6月工程主体进行到第24层,6月28日电梯司机上午运输人员至下午上班后,见电梯无人使用便擅自离岗回宿舍睡觉,但电梯没有拉闸上锁。
此时几名工人需乘电梯,因找不到司机,其中一名机械工便私自操作,当吊笼运行至24层后发生冒顶,从66m高处出轨坠落,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3.事故原因分析(1)未能及时接高电梯导轨架。
事故发生时建筑物最高层作业面为72.5m,而施工升降机的导轨架安装高度为75m,此高度已不能满足吊笼运行安全距离的要求。
(2)未按规定正确安装安全装置。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规定,升降机“应安装上、下极限开关”,当吊笼向上运行超过越层的安全距离时,极限开关动作切断提升电源,使吊笼停止运作。
“吊笼应设置安全钩”,防止在出事故时吊笼脱离导轨架。
(3)施工升降机安装后不进行验收,在安装不合格及安全装置无效的情况下冒险使用。
(4)该公司对电梯司机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导致工作时间司机擅自离岗且不锁好配电箱。
(5)电梯司机是特种作业,需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机械工私自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6)市场管理混论。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二1.事故简介2000年2月22日在山东济南章丘市某住宅小区工地,在安装塔式起重机时,起重臂滑落,上面的5名安装工人同时从25m高处坠落,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
2.事故发生经过。
山东济南章丘市某住宅小区工地,明水镇某建筑公司购入QTG25A型式起重机,由章丘市某起重机厂雇用李某带领8人对该厂生产的塔式起重机进行首次安装。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已经成为常态。
然而,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机械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机械安全的重视和注意。
案例一,工厂机械操作中的手指受伤。
在某工厂的生产车间,一名工人在操作机械设备时,不慎将手指伸入设备内部,导致手指被夹伤。
事故发生后,工人立即被送往医院进行处理,但手指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工人的手指才得以恢复功能。
案例二,建筑工地上的坠落事故。
在某建筑工地上,一名工人在操作高空作业设备时,由于没有系好安全带,不慎从高处坠落。
工人在坠落过程中受到严重伤害,需要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经过多次手术,工人的伤势才得到控制,但仍需要长期康复。
案例三,农业机械操作中的意外。
在农业生产中,农机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某农民在操作农业机械时,不慎将手部伸入机器内部清理杂物,结果手部被机器夹伤。
由于及时就医,农民的手部得到了有效处理,但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
案例四,家庭机械设备的误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某家庭中,一名家庭主妇在使用搅拌机时,不慎将手部伸入机器内部,导致手部受伤。
经过紧急处理,伤势得到了控制,但仍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治疗。
以上案例表明,机械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在工业生产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我们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务必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装备,切勿随意触碰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件。
只有保障自身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提高对机械安全的重视,共同营造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
1.山西省太原某焦化厂皮带运输机伤害事故
2001年6月14日,山西省太原某焦化厂发生了一起皮带机伤害事故,导致1名操作工死亡。
[ 详细情况及分析]
--------------------------------------------------------------------------------
[ 事故经过]
6月14日15时,该厂备煤车间3号皮带输送机岗位操作工郝某从操作室进入3号皮带输送机进行交接班前检查清理,约15时10分,捅煤工刘某发现3号皮带断煤,于是到受煤斗处检查,捅煤后发现皮带机皮带跑偏,就地调整无效,即向3号皮带机尾轮部位走去,离机尾约5—6m处,看到有折断的铁锹把在尾轮北侧,未见郝某本人,意识到情况严重,随即将皮带机停下,并报告有关人员。
有关人员到现场后,发现郝某面朝下趴在3号皮带机尾轮下,头部伤势严重,立即将其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现场勘察,皮带向南跑偏150mm,尾轮北部无沾煤,南部有大约10mm厚的沾煤,铁锹在机尾北侧断为3截,人头朝东略偏南,脚朝西略偏北,趴在皮带机尾轮下方,距头部约200mm处有血迹,手套、帽子掉落在皮带下。
从现场勘察情况推断,郝某是在清理皮带机尾上沾煤时,铁锹被运行中的皮带卷住,又被皮带甩出,碰到机尾附近硬物折断,郝某本人未迅速将铁锹脱手,被惯性推向前,头部撞击硬物后致死的。
--------------------------------------------------------------------------------
[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了分析,认为:
(1)操作工郝某在未停车的情况下处理机尾轮沾煤,违反了该厂“运行中的机器设备不许擦试、检修或进行故障处理”的规定,是导致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皮带机没有紧急停车装置,在机尾没有防护栏杆,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3)该厂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是造成这起事故
的原因之一。
来源:中国安全网
--------------------------------------------------------------------------------
2.操作工疏忽大意维修工痛失四指
[ 详细情况及分析]
--------------------------------------------------------------------------------
[ 事故经过]
1998年2月7日20时46分,某化工厂电仪车间维修仪表工张某和李某,接受检查维修成品车间2#高炉炉顶超压放散阀任务后,2人立即带上工具,赶到检修现场。
当班操作工杨某与赵某将控制系统由自动改为手动,并进行了自动阀开关阀门、手动阀开关阀门试验。
试验完成后,确定了故障检修点,张某与杨某口头约定不再启动自动阀门。
这时,张某开始检修,李某负责监护。
23时15时,高炉原料罐已装好原料向炉内放料开车,于是,操作工杨某就按照常规将系统由手动改为自动,将自动放散阀自动关闭,致使液压缸推杆下移,将正在检修该阀门的张某的左手手指截断4根,仅剩大拇指独苗一个,张某顿时疼昏过去,虽被及时送医院救治,但落下了终身残疾。
--------------------------------------------------------------------------------
[ 事故原因]
1.电仪车间仪表工张某严重违反设备安全检修规程。
检修作业不办证,也不挂“禁止启动”警示牌,只是与操作人员口头协议交待一下了事。
操作人员在接到开车指令一时疏忽操作失误,致使张某断指受到伤害,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检修作业监护人李某严重失职,是个聋子耳朵——摆设。
没有尽职尽责,违章作业、违章操作没有及时制止,视若罔闻,没有起到一个监护人的作用,是发生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3.操作人员杨某严重违反操作法,开车前对检修的设备阀门不认真仔细检查,不验收、不确认,接到指令盲目开车,麻痹大意,是造成此起伤害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维修工严重违反设备安全检修规程,操作人员严重违反操作法,说明该厂安全管理不严格,员工安全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该厂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严重,也是此起伤害事
故必然发生的一条原因。
--------------------------------------------------------------------------------
[ 事故预防措施和应吸取的教训]
1.该厂针对这起事故,责成安全环保部门下基层蹲点该车间,协助该车间建立健全相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
加大对违章作业行为的纠查和考核力度,从严格到严厉进而到严酷,加强安全责任制的层层落实。
2.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反违章作业、反违章操作、反违章行为大讨论,进行安全管理制度教育。
首先从思想上进行落实,极力消除麻痹思想,杜绝胆大、冒险、侥幸、蛮干等违章行为。
3.在生产操作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重温操作法。
要求人人做到操作工六严格,即: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操作法;严格进行巡回检查;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以此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
4.严肃认真落实责任追究。
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除查明事故原因,开展事故现场教育,制订严密的预防事故措施外,述对此起事故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厉的追究。
以此起到对全公司员工的安全警示教育作用。
来源:中国安全网
--------------------------------------------------------------------------------
3. 山西运城某化机厂“318”死亡事故
[ 详细情况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