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U3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8
牛津英语M4U3教案修改版一、教学内容1. 词汇:飞机、火车、汽车、船、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词汇。
2. 句型:询问和描述交通工具的句子,如"What do you like?", "I like cars."等。
3. 情境对话: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场合,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询问。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使用本课的生词和句型。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询问。
3.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掌握并正确使用本课的生词和句型。
2. 在实际情境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询问。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询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录音机、磁带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录音机、磁带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录音,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词汇和句型。
2. 课堂引入(10分钟):教师出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本课的生词和句型,并通过例句进行解释。
4.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询问。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本课的主要生词和句型。
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的生词,每个单词写5遍。
2. 用本课的句型,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调查家人或朋友喜欢的交通工具,并用英语进行描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解析1. 交通工具词汇的掌握: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英语词汇,如飞机(plane)、火车(train)、汽车(car)、船(ship)、自行车(bicycle)等。
2024年外研版九年级下册英语M4U3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外研版九年级下册英语教材M4 Unit 3,主要内容包括:Grammar:Present Perfect Tense;Reading:The USA;Vocabulary:countries,nationalities,capital cities,landmarks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现在完成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现在造成的影响。
2. 通过阅读文章,了解美国的基本信息,如地理、历史、文化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描述不同国家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尤其是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2. 教学重点:阅读文章的理解,词汇的掌握,现在完成时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PPT,黑板,教材。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讨论各自了解的国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展示:呈现PPT,介绍现在完成时的用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阅读文章: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了解美国的基本信息,同时学习新词汇。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现在完成时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现在完成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现在的影响。
6.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用所学词汇描述不同国家的特点,并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M4 Unit 3 The USA2. 内容:Grammar:Present Perfect TenseVocabulary:countries,nationalities,capital cities,landmarksReading:The USA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所给句子,用现在完成时改写。
b.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七下英语外研版m4u3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研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材Module 4 Unit 3,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并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学习一般过去时的动词变化规则;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 掌握一般过去时的动词变化规则,并能正确运用。
3. 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一般过去时的动词变化规则,特别是不规则动词的变化。
2. 教学重点:运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句子编写,以及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学生过去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图片中的活动。
2. 新课内容呈现: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讲解一般过去时的动词变化规则。
3. 例题讲解:针对一般过去时的动词变化规则,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给情境,运用一般过去时编写句子,并进行小组交流。
5. 小组活动:每组编写一个关于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故事,要求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6.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编写的故事,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Module 4 Unit 32. 内容:一般过去时的动词变化规则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ent to the park. What did you do there? I played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七、作业设计情境:你和你的朋友小明上周六去动物园游玩。
A: 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B: I went to the zoo with my friend Xiao Ming.A: What did you see at the zoo?B: We saw many animals, such as pandas, tigers and elephants.A: Did you take any photos?B: Yes, we took a lot of photos. It was a great day!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对不规则动词的变化掌握不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牛津英语M4U3教案修改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未来世界在交通、家居、教育等方面的相关英语表达。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未来世界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笔记本电脑(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未来世界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新课内容呈现:a. 讲解1.1节“未来世界的交通工具”,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
b. 播放1.1节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提高发音准确性。
c.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并介绍未来家居生活(1.2节)。
d. 讲解1.3节“未来教育”,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未来教育的看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章节,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未来世界的各个方面,并进行课堂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探索未来2. 主要内容:a. 未来交通工具:词汇、表达方式b. 未来家居生活:词汇、表达方式c. 未来教育:词汇、表达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用英语描述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
b. 设计一份未来家居生活的方案,并用英语进行介绍。
c. 针对未来教育,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未来世界的知识。
M4U3 Word power教案中心一、教学内容1. 词汇:围绕“自然灾难”主题,学习相关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
2. 词汇运用:通过例句和语境,让学生掌握词汇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自然灾难”相关的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为写作和口语表达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汇的用法和词义辨析。
2. 教学重点:掌握与“自然灾难”相关的词汇,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词汇卡片、例句卡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a.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
b. 学生分享对图片中自然灾难的了解。
2. 词汇学习:a. 教师呈现词汇卡片,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
b. 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标准发音。
c. 教师通过例句,解释词汇用法。
3. 例句讲解:a. 教师展示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
b. 学生尝试替换词汇,进行句子练习。
4. 随堂练习:a.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
5. 小组活动:a. 学生分组,讨论与自然灾难相关的词汇。
b.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主题:M4U3 Word power 自然灾难2. 词汇:洪水、地震、台风、干旱、火山爆发、海啸等。
3. 重点句型:There was a heavy flood in the area.(这个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所给词汇,编写一段关于自然灾难的短文。
b. 选择一个自然灾难,用英语介绍其成因、影响和预防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家进行自然灾难主题讲座。
外研七上m4u3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pollution, environment, recycle, etc.(2)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语法,如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2. 能力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进行交流和表达。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2)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难点。
(1)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掌握和运用。
(2)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激发。
三、教学过程。
1. Warm-up。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环境保护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Presentation。
(1)呈现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进行语音、语调的训练。
(2)介绍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并通过例句进行解释和训练。
3. Practice。
(1)进行听力练习,让学生听录音,找出关键词汇和短语。
(2)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论环境保护的问题,并运用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进行表达。
4. Production。
(1)进行书面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环保海报,展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5. Summary。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激发。
6. Homework。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背诵单词、短语,完成练习题等。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
2. 录音机。
3. 教学挂图。
4. 教学实物。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3. 小组活动的合作情况。
六、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上海牛津小学英语3A M4U3 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上海牛津小学英语3A教材,涉及M4U3章节,详细内容围绕“我的家”主题展开,包括家庭成员介绍、房间及家具名称、日常活动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拼写与家庭成员、房间及家具名称相关的词汇。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3.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目标语言进行简单对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成员、房间及家具名称词汇的拼写和运用。
2. 教学重点:介绍家庭成员、房间及家具的句型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英语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英文歌曲《Family Song》,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a. 播放教材M4U3的录音,学生跟读,学习家庭成员、房间及家具名称词汇。
b. 引导学生用所学词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c. 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巩固所学句型。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示范,讲解家庭成员、房间及家具名称词汇的拼写和句型运用。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M4U3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六、板书设计1. 词汇: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房间、床、桌子、椅子等。
2. 句型: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y room. I have a bed,a table and a chair.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英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不少于5句话。
2. 答案示例:My family has four members.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brother and me. We hav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nd a kitchen. In the living room, we have a sofa, a TV and a table. In the bedroom, we have a bed, a wardrobe anda desk.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句型运用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外研七上m4u3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3 Language in use,内容包括教材第46页的1a1c,主要围绕“my family”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不同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描述家庭成员和关系的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关于家庭成员和关系的词汇和句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掌握描述家庭成员和关系的词汇和句型。
2.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呈现:展示教材第46页的1a1c,让学生跟读并模仿,掌握词汇和句型。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关系。
4. 交流: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分享自己的家庭情况。
5. 巩固:设计一些关于家庭成员的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词汇: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pa, grandma等。
2. 句型:This is my He/She is years old.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英语描述你的家庭成员,并介绍他们的职业和年龄。
2. 答案示例:I have a happy family.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 My father is a teacher. He is 40 years old. My mother is a doctor. She is 38 years old. I have a brother. He is 10 years old and he is a student.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外研七上m4u3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4(Unit 3)《Is this your pencil?》。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物品归属的表达,包括一般疑问句和回答。
具体章节内容涵盖:1. 学习如何询问物品归属;2. 学习如何回答物品归属问题;3. 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如:pencil, ruler, eraser, this, that, mine, yours, is this yours? 等;2. 能够运用一般疑问句和回答询问物品归属,进行简单对话;3.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本课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如:pencil, ruler, eraser, this, that, mine, yours, is this yours? 等。
难点:一般疑问句和回答的语序及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实物(铅笔、尺子、橡皮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学生用中文描述,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a.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学习新单词和短语;b. 学生跟随教师读单词和短语,并进行角色扮演;c. 教师板书句型,引导学生学习一般疑问句和回答。
3. 例题讲解(15分钟)a. 教师讲解例题,引导学生理解一般疑问句和回答的用法;b.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c.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检查学习效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b.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c. 教师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讲解。
5. 口语练习(5分钟)a. 教师设计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b. 学生分组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外研版九年级下册英语M4U3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研版九年级下册英语教材M4 Unit 3的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详细内容包括:1. 阅读文章《The Little Prince》节选,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新词汇和短语;2. 学习现在完成时态,掌握其用法和构成;3.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现在完成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现在造成的影响;2. 能够熟练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扫读、精读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和用法,以及阅读策略的运用;2.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现在完成时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王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 阅读策略指导:指导学生运用预测、扫读、精读等策略进行阅读;3. 阅读文章:让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新词汇和短语;4. 例题讲解:讲解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和用法,结合文章中的例句进行分析;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现在完成时态进行句子练习;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六、板书设计1. M4U3 The Little Prince2. 内容:a. 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和用法b. 阅读策略:预测、扫读、精读c. 新词汇和短语d. 故事人物和寓意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所给图片,运用现在完成时态描述小王子在不同星球上的经历;b.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王子与狐狸、玫瑰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 a. 例如:The Little Prince has visited five planets and met various characters.b. 例如: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tle Prince and the fox/rose is a symbol of friendship/love. It teaches us the importance of trust and responsibility.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a. 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小王子》原著,深入了解故事背景和寓意;b. 开展英语角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外研版九年级下册英语M4U3学习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故事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的区别与运用。
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成功人士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成功的关键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语法讲解:详细讲解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并通过例句和练习巩固知识。
4. 听力训练: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听力水平。
5. 口语交流:分组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Reading部分:成功故事的关键信息。
2. Grammar部分: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及区别。
3. 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听力练习和口语交流的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关于自己梦想的故事,运用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成功人士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口语练习,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的区别与运用。
2. 教学目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 教学过程:随堂练习的设计和实施。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解析。
一、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的区别与运用1. 过去进行时表示在过去某个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状态,通常与某个时间状语连用,如:at that time, at 7 o'clock last night 等。
牛津英语M4U3教案一、教学内容1. 阅读:介绍中西方饮食差异,涉及餐桌礼仪、饮食习惯等方面。
2. 语法: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现在进行时态。
3. 词汇:与饮食相关的词汇,如:menu、dinner、appetizer、dessert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掌握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并能灵活运用。
3. 学会与饮食相关的词汇,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的区别和用法。
2. 教学重点:与饮食相关的词汇和表达,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卡片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西方饮食图片,引发学生对饮食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主题。
2. 阅读: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了解中西方饮食差异,同时讲解一般现在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
3. 语法:结合教材中的例句,讲解现在进行时态,并与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进行对比。
4. 词汇:通过卡片游戏,让学生学习与饮食相关的词汇,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5. 例题讲解:针对时态和词汇,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M4U3 Today's Diet2. 内容:中西方饮食差异时态: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现在进行时态词汇:menu、dinner、appetizer、dessert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描述自己的一日三餐。
列出你所了解的中西方饮食差异,并用所学词汇进行描述。
2. 答案:I usually have porridge, eggs and bread for breakfast. Now I am having lunch with my friends. We had hotpot fordinner last night.Chinese people use chopsticks to eat, whileWesterners use knives and forks. In China, we often have rice, noodles and dumplings, while Westerners prefer bread, cakeand steak.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外研版九年级下册英语M4U3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研版九年级下册英语M4U3,主要内容包括:Reading 部分“Hollywood's Brightest Star”,涉及好莱坞明星介绍,重点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同时结合听说读写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talent, achieve, performance等。
2. 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介绍自己喜欢的明星,培养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以及阅读理解的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教材。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词汇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好莱坞明星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讨论各自喜欢的明星。
2. 阅读前: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如:Who is the brightest star in Hollywood? Why is she/he so famous?3. 阅读中: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教师针对重点句型和词汇进行讲解,指导学生阅读策略。
4. 阅读后: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并介绍自己喜欢的明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Hollywood's Brightest Star2. 重点词汇和句型3. 阅读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明星的短文。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在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外研版九年级下册英语M4U3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研版九年级下册英语M4U3,主要内容包括:Grammar focus: present perfect tense; Fun with English: past participles; Reading: A visit to the UN; Vocabulary:与联合国相关的词汇。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着重讲解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分词的用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能正确运用该时态描述过去发生且与现在有联系的 actions。
2. 学习并掌握过去分词的形式和用法,能灵活运用其描述被动语态。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现在完成时的运用,过去分词的形式和用法。
重点: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即“have/has + 过去分词”;过去分词的构成及在句子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联合国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联合国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呈现:a. 讲解现在完成时的结构,通过例句展示其用法。
3. 阅读环节:a. 学生自主阅读Reading部分,了解联合国的基本情况。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 课堂练习:a. 学生完成Fun with English部分,巩固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分词的用法。
b. 教师挑选部分练习进行讲解和反馈。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用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分词描述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现在完成时的结构,例句。
2. 板书右侧:过去分词的形式和用法,例句。
3. 中间部分:联合国相关词汇。
七、作业设计a. 用现在完成时填空。
b. 用过去分词填空,完成句子。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分词的理解和运用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