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措施的重要性及维护探讨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输电线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需要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因此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防雷接地措施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和维护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防雷接地措施的必要性1. 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2. 保障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性输电线路设备在雷电天气下极易受损,特别是塔架和绝缘子等部件,若遭到雷击而受损,会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通过有效的防雷接地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输电线路设备受雷击的风险,保障设备的安全性。
3. 保障供电可靠性对于输电线路而言,供电可靠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雷电天气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的短路、烧毁等故障,而这些故障将直接影响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强防雷接地措施,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1. 输电线路周围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影响防雷接地措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地形、植被、降雨、降雪等因素都会对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产生一定影响。
而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如高寒、高温、多雨、多雪等地区,防雷接地措施的设计和维护将更加复杂和困难。
2. 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标准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标准也直接影响到防雷接地措施的有效性。
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就应当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形条件,合理设置雷电防护装置和接地设施,以保证输电线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3. 防雷接地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对于已建成的输电线路,接地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也直接关系到防雷接地措施的有效性。
只有定期进行接地设施的检测、维护和修复工作,才能保证防雷接地措施的有效性。
2. 加强接地系统的管理对于接地系统,必须加强其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的接地设施档案和管理制度,对接地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确保接地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相关人员的防雷接地知识培训,提高其对防雷接地措施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防雷接地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接地设施的维护水平。
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探究摘要:现在电网发生雷击的现象很多,有的雷击现象不仅对电网造成影响,甚至危害了人的生命,因雷击电线出现意外事故的事情每年都有发生。
所以相关部门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设施更加重视,现在多数的线路电压都是35kv,这样低的电压更容易遭到雷击,所以必须对35kv的输电线路做好防雷措施,以免因雷电的击打发生不必要的影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探究引言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雷电可以分为感应雷和直击雷。
对于感应雷的防范已经较为成熟,直击雷是目前防雷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
广东省清远市为丘陵地形,气候湿润,春夏季节常出现雷雨天气,极易发生雷击,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雷击造成的输电线跳闸率,减少雷击造成的停电现象,必须对输电线及杆塔进行防雷改造。
防雷改造需要选择合适的防雷技术,并且要制定合理的防雷方案。
1. 由雷击引起跳闸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由于绝缘水平较低,35kV输电线路因雷击造成短路是无法避免的。
雷击线路而造成的跳闸现象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单相接地短路形成,即由于脉络的原因形成的稳定工频电弧引发的线路跳闸;第二是线路的绝缘水平低于雷击的闪电过电压,造成休克线绝缘闪络,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几十微秒而不足以有时间进行跳闸。
1.1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雷击档距中避雷线时,一般情况下空气间隙不会发生闪络,而雷电流在向两边杆塔传播时,由于强烈的电晕,当传播到杆塔时,幅值已大为降低,如果杆塔的接地电阻不高,杆塔的电位的升高不足以引起绝缘子串发生闪络。
雷击杆塔引起反击过电压时,绝缘子串能否闪络,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值有直接关系,接地电阻越大,塔顶电位越高,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差越高,容易造成绝缘子串的闪络,甚至造成多串绝缘子串的同时闪络,导致相间短路,引起跳闸。
1.2消弧线圈的整定情况消弧线圈的设置如果不准确,输电线路因为雷击容易引起导线当单相对地短路,此时的消弧线圈补偿是不够的,如果35千伏线路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对电容电流,当消弧线圈补偿过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感应电流。
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探析陈 卓 陈嘉康(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北碚供电分公司)摘 要:我国高压输电线路中220kV电路分布较为广泛,此类电路往往通过户外架空方式进行连接,因此,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出现故障,如常见的雷击故障是破坏高压输电线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保障电路安全,本文对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进行探析,详细分析常见的高压输电线路雷击形式,并针对防雷接地技术的实际情况,提出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的设计和使用方式,全面提高防雷措施的有效落实程度,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关键词: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继电保护0 引言输电线路受到雷电威胁较大,在电路连接设计时,需要考虑其防雷性能和特点,确保防雷效果符合要求,保障高压电路的正常使用。
目前常见的防雷方式可以归纳为两种,其一为将雷电阻挡在设施之外,避免雷电进入而影响系统运行;其二为将雷电引导到其他区域,减轻雷电对重点区域相关设备的影响。
1 220kV输电线路雷击形式高压输电线在被雷击时会发生闪络,以此为依据,将输电线路的雷击形式分为两类:其一为直击。
在雷电直击塔顶避雷线时,电流会通过避雷线传导入相邻的杆塔结构,随着杆塔传输到大地。
该情况下一部分雷电电压会留在杆塔中,与导线上的电位形成高位电压差,从而引发杆塔导线闪络。
此类雷击故障在山区输电线中发生概率相对较高。
其二为绕击。
在雷电经过线路时,受到电感影响,容易出现雷电绕击故障,发生时会产生瞬间高压,使导线电位快速提高,此时导线的电位差与杆塔电位差相差过大,引起绝缘子串击穿放电,随之出现闪络现象[1]。
由于绕击产生的瞬时电压和电流较大,使其危害相对较大且发生较为频繁,其中高压线路发生概率更大,一般占总绕击的80%左右。
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与高压线路保护角有关,具体公式如下:Pa=β槡h/86-3 35(1)其中,Pa为输电线路绕击率;β为高压线路保护角。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遭遇雷击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防雷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避免雷击引发的事故,并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 针对输电线路防雷的必要性由于电线塔高耸在空中,且输电线路往往贯穿大片平原或山区,使得其成为雷击的主要目标。
雷电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而输电线路一旦遭到雷击,就会直接或间接的对电力系统造成重大的影响。
如果不采取充分措施,将可能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危害:(1) 冲击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雷击所形成的强电场和磁场会产生瞬间的电压和电流,从而导致电力系统的短时过电压,进而导致电力设备应力增大,引发闪络或击穿事故,当然其主要是会对输电线路及其相关设备造成损害。
(2) 损坏电力设备雷电经常会把电力设备击穿,引发设备失灵,损坏的设备不仅会导致电能损失和维修成本,也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3) 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由于输电线路的遭雷可能会导致城市停电,影响工业、商业等领域正常生产生活,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甚至在大暴雨等恶劣气象条件下,也会引发灾害级别的事故,使得灾情失控,威胁人类安全。
因此,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对输电线路防雷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实施。
(1) 避雷器的设置避雷器是防止输电线路被雷击的主要设备之一。
避雷器的主要原理是采用空气放电管和瞬时回路,使得雷电电流通过避雷器而不是通过输电线路。
因此,合理设置避雷器对于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通常可根据输电线路的性质、工作电压等考虑避雷器的选择和数量,实际规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执行。
地线是避雷器接地引线的延伸,它主要用作电流接地保护及向地排放雷击电流。
地线数量、长度、直径、接地电阻等应根据雷电环境和视情况而定。
地线的设置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3) 金属隔离开关的使用金属隔离开关能够提高用户的个人安全和抗雷性能,可以将雷击电流的磁场和电场分离开来,降低磁场辐射,同时保持线路的稳定运行。
浅析 11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与接地电阻的设计摘要:110kV的输电线路在当今社会的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110kV的输电线路多在高空和山区中架设,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很容易遭受鸟粪、污秽物附着、雷电等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线路跳闸、短路等电网事故的发生。
所以说防雷技术与降低接地电阻可以增强架空线路安全性,提高综合防雷技术,降低对110kV输电线路的维护费用。
因此11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与降低接地电阻的设计至关重要。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接地电阻一、110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原理以及降低铁塔接地电阻的必要性110kV输电线路对整个电网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地位,在社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10kV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110kV输电线路的安全也十分重要。
110kV输电线路现在已经广泛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雷击导致的架空输电线路事故。
而雷电属于自然现象,雷云放电一般在云中或者是云间进行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电子会对地发生,而雷云相对于其他云较低,再加上110kV输电线路的周边没有任何的带其他电性的电荷云层,这样110kV架空输电线路就会对带电雷云造成吸引,雷云集聚足够多的电荷后雷云电子被吸引且会形成电流,这些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值,之后再逐渐的衰减下去,其冲击波陡度和雷电流幅值也会到达最大值。
当铁塔接地电阻没有较大时,雷击塔顶时将导致塔顶电位较高,塔顶电位Uk=Ik×R×a。
其中:Uk-塔顶电位;Ik-雷电流;R-铁塔接地电阻;a-雷电流冲击系数。
这个电压Uk足够高时,可以击穿空气,雷电流向导线释放。
再加上绝缘子表面脏污,导通电流不能及时恢复绝缘强度时,形成持续性放电,最终导致跳闸和引发一系列的事故。
这个雷击后电流也会通过输电线路的铁支架传递到地面,可能对当地的居民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探讨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较高电压的输电线路之一,需要特别注意防雷措施。
以下是对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探讨。
1. 地线防雷:地线是输电线路中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感应到的雷电能量迅速引入大地,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对于35kV输电线路,地线的导体应采用符合规定标准的裸导线,以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还需注意地线的布设,尽量减少接地电阻,提高抗雷击能力。
2. 减少结构突出部分:为了减小35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风险,可尽量减少结构部件的突出部分,如减少绝缘子串数量,降低杆塔高度等。
这样可减少雷电击中的可能性,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
3. 良好的绝缘性能:35kV输电线路的绝缘设计需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以确保绝缘性能良好。
绝缘子的选择应遵循正常工作电压和附加电压等要求,防止中间相间隙电晕放电和绝缘子表面电晕放电产生,从而提高绝缘系数和耐电气击穿性能。
4. 防雷接地装置:35kV输电线路应配备有效的防雷接地装置。
这些装置包括避雷针、防雷带、防雷网等,通过引雷和集流放电的作用,将雷电能量迅速引入大地,保护线路设备。
5. 防雷检测:定期进行防雷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对电力线路的防雷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防雷设备的有效性。
6. 防雷杆塔绝缘和绝缘子串绝缘:对于35kV输电线路的钢管杆塔,应对其表面进行绝缘处理,以防止雷击短路。
绝缘子串在安装时应满足规范要求,确保良好的绝缘性能。
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包括地线防雷、减少突出部分、良好的绝缘性能、防雷接地装置、防雷检测以及杆塔绝缘和绝缘子串绝缘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备有效的防雷设备,能够有效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抗雷击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电力行业中,输电线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防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为雷电天气是一个自然界的大自然灾害,在雷电天气下,如果没有合适的防雷设计,输电线路可能会受到严重的损坏,给电力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文将会从防雷设计的重要性、防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对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进行探讨。
一、防雷设计的重要性我们来谈谈防雷设计的重要性。
雷电天气对于输电线路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输电线路如果受到雷电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线路短路、设备损坏、停电等问题。
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者其他严重事故的发生。
防雷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护输电线路不受雷电的影响,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防雷设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经济性上。
一旦输电线路发生了雷击,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设备损坏,维修和更换成本非常高昂。
通过合理的防雷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输电线路的使用寿命,达到一种经济节约的效果。
防雷设施的合理配置以及相关材料的选用也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防雷设计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人身安全上。
一旦输电线路发生了雷击,可能会引发火灾等问题,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合理的防雷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防雷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保护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降低维修成本,保障人身安全。
无论是现有的输电线路还是新建的输电线路,在设计过程中都应该高度重视防雷设计。
防雷设计是工程技术的一门重要技术,它有其自身的原则。
防雷的原则就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护、综合治理”。
从预防为主来讲,就是要在建设输电线路时,就要考虑到防雷问题,避免在后期才开始进行防雷设计。
综合防护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多种设施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雷体系,提高防雷的效果。
综合治理就是通过对山区、森林等自然环境进行的防治措施,来降低雷电危害。
关于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究
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电力输电线路的
特殊性,极易受到雷击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防雷措施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
行。
电力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应包括对线路本身进行保护和对边缘设备进行保护两个方面。
对于线路本身的保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要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雷能力,选择合适的
材料和结构设计,增加线路的耐雷能力。
要加强线路的接地保护,将线路接地良好,降低
雷击的危害。
要合理设置避雷装置,增加线路的耐雷能力。
对于边缘设备的保护,可以采
用防雷罩、避雷母线等设备来进行保护,有效地减轻雷击对设备的损害。
防雷措施还应包括预防和应对两个方面。
预防方面,需要加强对雷电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合理安排输电线路的巡视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还需要对线路进行
定期的检测和维护,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在应对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
机制,确保在雷电天气来临时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输电线路的防雷问题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对电力输电线路防雷
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减少雷击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在研究方面,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场地试验等手段,探讨电力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机理和特点,为制定
科学的防雷措施提供依据。
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通过开发新型材料、新型设备等手段,
提高线路的抗雷能力,并减轻雷击对设备的损害。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接地<六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工区阮兵〉论文摘要:通过对六安市近几年来输电线路跳闸的统计分析,得出雷击跳闸的迅猛攀升是六安市线路跳闸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本文还就雷击跳闸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防雷措施。
论文关键词:线路;防雷;接地;措施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输电线路的重要性已日益明显.众所周知,电网大致由两部分组成,即线路和变电。
我们供电企业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着这两块来进行的。
无“线”不成“网”,输电线路是电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市输电线路频频跳闸。
如何降低线路跳闸率,迅速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是摆在公司面前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据统计,在近几年的线路跳闸中,因雷击导致线路跳闸的约占80%左右,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重。
因此,做好线路的防雷工作,降低雷击跳闸率,能迅速遏制线路跳闸率的持续攀升,从根本上改善我市线路跳闸率居高不下这一不利现状。
根据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仅就线路防雷接地这一课题谈一点个人浅漏的看法。
一、线路雷击跳闸情况统计分析近几年六安市220KV线路跳闸情况见表1、表2。
表1:2010—2015年220KV线路雷击跳闸率统计次/100公里·年 40雷暴日表2:2010-2015年110KV线路跳闸情况从以上图表中可以看出,近两年来我市雷击跳闸次数较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但同期相比线路跳闸总次数却有所下降。
这说明线路跳闸总体来说正朝着好的态势发展,以往线路常见的鸟害、污闪、树竹放电、外力破坏等事故均有不同程度地收敛;而雷击跳闸却反而在肆虐飙升,在线路跳闸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主导地位。
如果能尽快降低雷击跳闸率,那么我市的线路跳闸率也一定会急转直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将大大提高.因此,降低雷击跳闸率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六安境内气候潮湿,日照时间较长,故雷电活动较为频繁。
其年平均雷暴日为40,属于多雷区。
浅谈输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技术【摘要】本文阐述了输电线路雷电的原因及危害的种类,介绍了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了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法,探讨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降阻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网;接地降阻措施为了减少输电电路的雷击故障,近年来,我们采取了多种防雷措施,如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采用负角保护,架设耦合地线,安装线路避雷器等,这对维护好供电企业输电线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输电线路雷电的原因及危害的种类1.1输电线路雷电的产生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
通常我们认为由于大气中热空气上升,与高空冷空气产生摩擦,从而形成了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
当正负电荷累积达到一定的电荷值时,会在带有不同极性的云团之间以及云团对地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从而产生云团对云团和云团对地的放电过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闪电和响雷。
1.2输电线路雷电危害的种类输电线路线路上出现的大气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直击于线路引起的,称为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直击线路附近地面,由于电磁感应所引起的,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雷击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1)直击雷。
是指雷云对大地某点发生的强烈放电。
它可以直接击中设备,雷电击中架空线,如电力线,电话线等。
雷电流便沿着导线进入设备,从而造成损坏。
(2)感应雷。
它可以分为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
一旦雷云对某目标放电,雷云上的负电荷便瞬间消失,此时导线上的大量正电荷依然存在,并以雷电波的形式沿着导线经设备入地,引起设备损坏。
(3)地电位提高。
当10kA的雷电流通过下导体入地时,我们假设接地电阻为10’Ω,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知在入地点A处电压为100kV。
2.输电线路防雷有四道防线2.1要保护导线不受雷击为此可以采用避雷器、避雷针或改用电缆。
2.2如果避雷线受雷击后最好不要使线路的绝缘发生闪络为此,需要改善避雷线的接地,适当加强线路的绝缘,个别杆塔可以使用避雷器。
2.3即使线路绝缘因雷击发生闪络也不要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即线路上不要发生短路故障,所以不会跳闸为此应该减少绝缘上的工频电场强度或电网中性点采用不直接接地的方式。
浅谈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技术鲁宇摘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电网工程不断完善,输电线路也开始朝着高空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输电线路的敷设包括了架空线路和地埋线路两种,不过地埋线仅仅适用于短距离电力传输,在长距离输电方面仍然是以架空线路为主,而架输电空线路露天设置的环境使得其很容易造成雷击的影响,如何对雷击危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是电力技术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本文就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接地技术1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影响因素分析(1)自然原因。
接地电阻要受到地形、地质条件、土壤等客观原因影响。
当杆塔所处位置岩石裸露,土壤电阻率大都超过1000Ω•m,这对杆塔的接地电阻影响较大;加上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土壤干燥,线路杆塔所在位置土层很薄甚至根本没有,造成土壤电阻率较高。
(2)设计原因。
近年来,电网建设发展迅猛,线路设计存在工作量大、时间紧等问题,很多输电线路通道地形和土壤结构复杂,难免造成勘察设计不到位。
加上部分电气设计人员不根据实际土壤电阻率进行验算,直接按经验估算设计,造成杆塔接地形式不适应现场实际,产生设计偏差。
(3)施工原因。
在部分交通不便和土壤电阻率高的山区和岩石区域,施工十分困难,而接地工程又属隐蔽工程,监督困难,造成不按图施工、接地体埋深不够、回填土不符合要求、降阻剂用量不够、接地装置内部连结时采未按要求进行焊接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2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2.1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我国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主要是使用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作为标准。
而线路绝缘能承受的最大直击雷电流幅值就是耐雷水平,接地电阻也是判断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重要指标。
因为接地电阻能够相对准确的表现金属接地电阻和散流电阻。
而金属接地电阻又是架空输电线路中冲击电流与电压共同作用而形成;散流电阻则是雷电波形和幅值变化而形成的。
关于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究电力输电线路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地点的重要通道。
而随着气候变化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雷电发生机理、电力输电线路的构造以及防雷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究。
雷电是由于云与地面之间产生强电场引发的自然现象。
在雷电形成过程中,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压差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电荷的放电,形成强烈的雷电。
雷电对电力输电线路造成的威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雷电击中线路导致设备损坏,二是雷电感应电对线路产生干扰,影响电力传输。
电力输电线路的构造决定了其对雷电的抵抗能力。
电力输电线路通常由输电塔、绝缘子、导线等组成。
输电塔作为电力输电线路的支撑物,对于抵抗雷电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绝缘子则是将线路与地面进行隔离,防止雷电通过绝缘体引起电弧放电。
而导线则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以确保电力传输的稳定。
针对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可以采取多种防雷措施。
一是提高输电塔的防雷能力。
通过加大输电塔的高度、增强塔身和导线的导电性能等方式,提高输电塔的防雷能力。
二是加强绝缘子的设计和选择。
选用高品质的绝缘子,合理配置绝缘子串,增加线路的防雷能力。
三是增加接地装置。
通过加强线路的接地系统,将雷电流引入地下,减少对线路和设备的损害。
科学合理的维护和检测也是电力输电线路防雷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发现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及时处理线路上的损坏和故障,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
利用先进的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时掌握雷电活动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需要从雷电发生机理、线路的构造以及采取的防雷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究。
通过加强线路构造设计、合理布置防雷措施,减少对电力输电线路的损害,确保电力的传输安全和可靠。
维护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只有科学有效的预防和维护措施,才能提高电力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初探发表时间:2018-07-09T10:26:07.7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包瑞涂小明[导读] 摘要:多数供电系统的运行故障是由于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突变等因素造成。
(国网兴安供电公司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摘要:多数供电系统的运行故障是由于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突变等因素造成。
供电系统当中的输电线路设置通常直接暴露在地面之上,多受雨水、风力、雷电、冰雹、降雪等各类型种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其中雷电袭击的危害性最大,有时还会造成大面积输电线路损毁,导致电力系统运行停滞。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措施分析 1.输电线路雷电的原因及危害的种类1.1输电线路雷电的产生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
通常我们认为由于大气中热空气上升,与高空冷空气产生摩擦,从而形成了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
当正负电荷累积达到一定的电荷值时,会在带有不同极性的云团之间以及云团对地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从而产生云团对云团和云团对地的放电过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闪电和响雷。
1.2输电线路雷电危害的种类输电线路线路上出现的大气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直击于线路引起的,称为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直击线路附近地面,由于电磁感应所引起的,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雷击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1)直击雷。
是指雷云对大地某点发生的强烈放电。
它可以直接击中设备,雷电击中架空线,如电力线,电话线等。
雷电流便沿着导线进入设备,从而造成损坏。
(2)感应雷。
它可以分为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
一旦雷云对某目标放电,雷云上的负电荷便瞬间消失,此时导线上的大量正电荷依然存在,并以雷电波的形式沿着导线经设备入地,引起设备损坏。
(3)地电位提高。
当10kA的雷电流通过下导体入地时,我们假设接地电阻为10'Ω,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知在入地点A处电压为100kV。
2.防雷接地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防雷接地技术可在很大范围当中降低甚至避免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干扰和危害,其防雷接地装置具有相当突出的抗雷电功能。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的设计探析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供应所采用的最主要的输电方式,在电力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架空输电线路通常设置在露天环境中,容易受到雷击等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架空输电线路出现雷击跳闸的事故,导致输电线路无法正常运行,相应的电力系统也受到一定影响。
对此,文章将重点分析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的设计,希望对于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击有所助益。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设计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用电越来越多。
此情况下,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输电线路就要朝着大型化、高空化的趋势发展。
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优化架空输电线路。
从目前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情况来看,的确有很多优点,如成本低、易检修、易施工等。
但其设置在露天环境中,容易遭到雷击,使其无法正常运行,降低架空输电线路的应用性。
所以,优化设计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提高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击性能,使其长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1架空输电线路受雷击跳闸的因素分析1.1线路设计因素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首先要选择最佳的路径方案,充分论证导线、地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的正确性,确定各种电气距离,认真选择杆塔和基础形式,合理地进行通信保护设计等。
随着电网建设迅猛发展的步伐,线路设计出现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等问题,更因为输电线路通道地形和土壤结构都比较复杂,有时候可能造成勘察设计不到位的现象发生,而部分电力工作人员没有按照实际土壤电阻率进行验算,这便造成杆塔接地形式与现场实际不相适应,导致设计出现偏差,最终使架空输电线路对雷击的耐受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2线路环境因素在对架空输电线路受雷击跳闸的因素分析中,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架空输电线路是设置在露天环境中的,其必然受到各种各样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了地形、地质条件、土壤电阻率等许多方面,尤其在一些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复杂区域就更容易造成架空输电线路或杆塔接地电阻高的状况。
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初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网络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输电线路雷电危害会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防雷和接地措施已经被全面纳入电力系统设计的考虑范畴。
本文以输电线路为探讨对象,对其防雷和接地装置的构成、制约防雷接地装置发挥作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加强防雷保护的具体措施,力求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事业;雷电;输电线路;防雷接地
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网络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防雷和接地措施的更新改造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由于电力输送系统覆盖范围十分广阔,其输电线路自然也就呈现出网点众多、辐射面遍布的特点,加之我国大部分输电线路选择的路径在较为开放的自然环境之中,其运行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野外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接地网烧断等现象的罪魁祸首,严重的雷电过电压甚至会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和人员伤亡等电力事故,影响整个电力供配系统的正常运作。
因此,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是实现安全用电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造成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无法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
虽然我国输电线路具备一定的防雷保护措施,但近年来雷电天气造成的电力系统故障还是屡见不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雷电天气预测难度大
目前虽然有卫星云图系统、大气监测系统等数字信息技术对自然环境进行监测,但大气活动的随机性较强,且复杂多变,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实现对雷电天气进行准确的预测,导致无法及时准确地获悉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相关技术参数,雷电预测相关技术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二)输电线路设计安装缺陷
部分地区的电力设计部门欠缺一定的责任感,在输电线路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电阻率、雷电绕击率、地质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阻与输电线路不匹配,极易导致雷电天气出现跳闸现象。
另外,在输电线路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照相关安装标准进行操作,导致地网接头焊接不到位、地网铺设不达标等不合格现象出现。
(三)输电线路的接地电阻居高不下
接地装置是防雷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人为破坏、使用年限超期、阻降剂腐蚀等原因造成的接地装置损坏,使得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大大超过正常适用范围,为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危害埋下了隐患,尤其在雷电天气多发的地区,更是成为导致输电线路雷击频发的重要诱因。
与此同时,在运用回路测法对接地装置进行测试时,一旦由于测试电极放置过远、内部杆塔锈蚀或不通畅造成测量失误,则会导致对接地装置性能的不准确判断。
二、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和接地的有效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和接地措施一般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雷电活动的强度、当地的土壤电阻率及地质地貌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设置,目前常用的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将避雷线和线路避雷器配合使用
传统的防雷保护措施通常通过增设避雷线来减少线路遭遇雷电过电压的影
响,但是部分线路还是会因为雷击现象而造成线路跳闸。
因此,将避雷线和避雷器配合使用,是全面提升输电线路的防雷击水平的有效方法。
具体来说,架空的避雷线具有防止雷电直击导线的功能,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分流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流经线路杆塔的雷电电流、降低杆塔顶部的电位,加之避雷线还可以通过对导线的耦合作用或屏幕作用降低线路绝缘上电压和感应过电压,因此,对电压较高的输电线路采用避雷线防雷,是十分有效的。
另外,针对电压相对较小的输电线路来说,避雷线的防雷效果不太显著,此时,线路避雷器就可以发挥相当程度的防雷作用。
一旦雷击造成的电流超过核定标准,线路避雷器可以通过分流动作将多余雷电导入大地,避免电压迅速升高造成的安全事故,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性。
(二)有效降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
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是输电线路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安装是旨在确保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从而使电力设备达到绝缘的效果,有效降低由雷击造成的线路跳闸现象,避免跨步电压造成的人员伤亡。
线路杆塔接地应该首先调查杆塔所处区域的土壤电阻率,对土壤电阻率较低地区的自然接地电阻进行充分利用,如若杆塔所处区域土壤电阻率过高,无法有效降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时,则应该通过使用降阻剂、增加地网辐射线、安装放射性接地体、延伸接地体或增大地网型号等多种方法来对接地电阻值进行有效处理,对杆塔与地网两点联结改成四点联结增加雷电流导入大地通道,使其满足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相关要求。
(三)加强输电线路绝缘处理
部分输电线路架设的地形特殊,需要架空线路跨越极其长的一段距离,这就要求线路杆塔也随之进行大幅度跨越,大面积的输电线路暴露在自然界中,一旦遇上强风天气,大幅度的震荡极容易增加输电线路落雷的几率。
如若线路杆塔顶部的电位过高,一旦发生雷击,则会迅速形成感应雷过电压,造成雷电绕击现象,威胁电力运输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上述现象的发生,可以在位置较高的线路杆塔上添加绝缘子串,扩大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距离。
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不平衡绝缘方式,一旦遭遇雷击,绝缘子片数较少的一侧回路先对地进行闪络,经过闪络之后的导线随即具备避雷线的基本功能,加强了对另一侧回路的耦合作用,使其对雷电的耐受性大大提高,从而持续输送电力,保障电力配送畅通。
(四)设置耦合地线
前面提到,可以透过降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来进行防雷保护,如果这种方法不可行,那设置耦合地线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在导线下方安装一条地线或者复合地线光缆,可以增加导线和避雷线之间的耦合作用,提高输电线路的对雷电的耐受力,降低线路上的雷电过电压,从而实现雷击跳闸几率的大幅度下降,保障电力输送安全有效。
(五)对保护角较大或地处山坡角度较大的杆塔、频临水系的杆塔和大跨越、大档距的特高杆塔和地势较高杆塔,结合易击区段安装侧向避雷针、接闪器和直击雷保护装置,从而提高线路耐雷水平。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用电量不断加大,供配电系统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日常工作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后备力量,电力企业应该在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兼顾电力安全。
因此,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措施,并对其进行定期巡视检修,排除线路障碍,可以有效降低雷电过电压造成的输电线路跳闸、导线烧断等现象的发生,确保用电安全,对电力企业和各行各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巍.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2,(2):291-291
[2]谭义生.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改造探讨[J].机电信息,2011,(33):57-58.
[3]余力,李和国.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J].江西电力,2010,34(2):15-17.
[4]吕官强.探讨电力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J].科技与生活,2010,(19):88-88,188.
[5]高鑫.浅谈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设计与维护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1,30(9):45-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