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古诗有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快速记忆文言文的好方法快速记忆文言文的好方法1、归类法:就是在背诵课文前,先将本册指定的背诵课文提出来,然后再将这些课文进行归类:哪些是写人的,哪些是记事的,哪些是状物的,每一类课文中所写的人有什么不同,所记的事分别有哪些,所描写的景物各是何处何季节的。
这样不仅对本册指定背诵课文有了一个轮廓的了解,而且也不致于课文间内容相互混淆了,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据各课特点确定具体的巧记方法。
2、图画法:即背诵课文时,凭借图画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在自己的头脑中回忆出来。
此法对背诵诗歌,尤其是写景类适宜。
如在背《我的老师》中一首小诗时,要将内容绘成一幅画:上是圆圆的天,下是大海;黑黑的海水托着一只孤舟……这样就形象多了,印象就特别深。
3、自比法:也就是把书上描写的对象当作是自己来记课文文字。
此法用于背诵人物描写甚佳。
像《一面》中对鲁迅先生的三次集中描写,如果把这三次描写当作是对自己的描写,那么不仅易记,而且妙趣横生。
4、表演法:主要用于那些对人物语言、动物、神态以及场面描写比较具体的课文。
《狼》一课,倘若让两同学扮狼,一同学扮屠夫,一人作画外音(朗读文中叙述人的话),四人角色轮换做一遍,台词(课文内容)也就熟了。
5、线索法:是指在理清课文的结构线索的情况之下,按照结构线索来记忆课文。
如《回延安》一课,我们可把"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这条叙事线索当作记忆线索。
6、比较法:对于段落间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几段话,我们要采用比较的方法。
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碑文的三段内容,每段开头都是交待时间,不同的是“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后面的结构都是“在……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所不同的是前两段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后一段是“在历次斗争中”,而且第三段还多了“从那时起,为了……”一小段话。
这样,对比结束了,内容也就记住了。
文言文课文的快速背诵方法抓关键词语背诵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
学古诗的五个步骤口诀:拆、看、读、懂、赏。
学习古诗常用的五种步骤:
一、拆题目。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给即将到蜀州任职的友人杜少府的。
由题目我们可以对诗歌内容有大体的了解。
二、看作者及背景。
知人才能论事,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我们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诗作风格才能对其诗歌有高度的共情,同时我们只有了解了写作背景才能知道诗歌具体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是什么。
三、读诗歌明诗意。
首先我们要根据诗歌内容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概括诗句内容。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悟诗情。
四、懂主旨和情感。
通过诗句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诗人想要写作对象或读者传达什么的内容,想要表达什么的思想感情。
五、手法作赏析。
不同的诗它都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情达意,将其用于找出并逐步赏析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诗句内容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做到三必看:
1、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2、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3、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如何10秒背一首古诗
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快速背诵古诗:
1. 理解记忆法:在背诵古诗之前,先对古诗进行分析,理解诗意,再
从细节入手。
这样可以帮助记忆。
2. 情境想象法:根据古诗的意境,进行想象,想象出一个画面,在这
个画面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帮助记忆。
3. 反复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悉诗文内容的效果,然后在反
复的诵读中尝试记忆。
4. 规律串联法:如果有多首或者同类题材的古诗,可以找出规律进行
记忆。
比如,如果古诗主题是送别,那么可以根据送别的时间、地点、情感来记忆。
5. 反复复习法:背诵之后,要反复复习,最好在一段时间后重新背诵
一次,以加深印象。
6. 创造情境法:创造出一个适合古诗意境的情境,让自己身临其境,
有助于记忆。
7. 唱歌记忆法:把古诗改编成歌曲,通过旋律来记忆,也是一个有效
的方法。
以上方法可根据个人习惯和喜好进行调整,重要的是坚持和反复练习。
通过这些方法,应该可以在10秒内背下一首古诗。
巧记古诗词首————————————————————————————————作者:————————————————————————————————日期:巧记古诗词64首(为了便于记忆,我把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64首古诗词的作者及他们的诗词题目编成一首诗,供老师学生背诵参考。
一般情况,知道题目就能想起内容。
)李白广陵思汪伦敬亭山上两相望万里宿市徐公店舟过安仁去小池苏轼景文湖上饮浣溪沙罢题西林王维画鸟鸣山涧九月九日送安西杜甫闻绝官军到江畔独步寻春雨知章回乡书咏柳曹植七步孟郊游居易作草江南忆吕岩牧童志和渔翁卷四月思张籍安石瓜州庆元日浩然春晓故人庄袁枚绍翁都见到朱熹春日杜牧行禹锡淘沙去洞庭陆游山西令能钓范大四时有杂兴林杰商隐乞嫦娥纳兰性德长相思泽东咏梅白朴秋天竺寺见皮日休弃疾村居黄沙道王观送客去浙东李贺马诗宾王咏昌龄送别芙蓉楼自珍己亥约康节一去就是二三里北朝人唱敕勒歌是把诗经采薇和于谦石灰竹板桥作者诗词要记牢附:诗句内容说明1、李白广陵思汪伦敬亭山上两相望李白:唐代;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思:《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汪伦:《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两相望:《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2、万里宿市徐公店舟过安仁去小池万里:杨万里,宋代;宿市徐公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舟过安仁:《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小池:《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3、苏轼景文湖上饮浣溪沙罢题西林苏轼:宋代;景文:《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湖上饮:《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浣溪沙:《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题西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4、王维画鸟鸣山涧九月九日送安西王维:唐代;画:《画》(远看山有色);鸟鸣山涧:《鸟鸣涧》(人闲桂花落);九月九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送安西:《送元二史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三年级下册背古诗三首技巧
以下是三年级下册背古诗三首的一些技巧:
1. 了解诗意:在背诵古诗之前,要了解古诗的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划分节奏:古诗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划分好节奏后,读起来会更加顺口,容易记忆。
3. 寻找关键词:每首古诗都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记忆。
在背诵时,可以特别注意这些关键词。
4. 多次重复:重复是记忆之母,多次重复背诵可以帮助你记住古诗。
5. 联想记忆:将古诗中的景象、情感与生活中的事物、经历相联系,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6. 尝试回忆:在背诵过程中,不时地尝试回忆整首诗的内容,这样可以检验自己的记忆效果,并巩固记忆。
7. 听录音或音频:可以听一些古诗的朗读或音频,这不仅可以帮助你熟悉古诗的韵律,还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8. 配合讲解:如果有条件,可以听一些古诗的讲解,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记忆。
通过以上技巧,相信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背诵三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
古诗吟唱巧记古诗词七律·拨弦曲
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初风飒瑟瑟,晚雪无声哀。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七绝·蝉
蝉声唤不住,只有吹箫肠断。
萤光下秋水,空留黄昏沙滩。
夜来月明人尽望,妆楼灯火照不眠。
去年今夜闻此声,两重天,一梦中。
谁家新燕啄春泥,整顿粉箔碎。
书架龙凤历世变,纱窗藏帘飞。
催把春来晚,离别容易到。
尽日君王看不足,满城风雨声。
七律·金陵行
金陵渡三宵征
珠帘掩千尺楼。
朱楼破夜鸡啼早,玉堂落景香畔流。
川折米树秋江空,城开桂花未绽红。
银轮回时几多地,千家宴草树风。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巧记推荐初中阶段是学生记忆力和理解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则是这一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古典文学的精髓,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记忆方法:1. 理解记忆法:首先要理解诗词或文言文的含义,通过理解来加深记忆。
对于文言文,可以先查阅注释,了解其背景和作者意图,再进行背诵。
2. 联想记忆法:将诗词或文言文的内容与生活中的事物或情景联系起来,通过联想来加强记忆。
例如,将诗句中的景物与实际的自然景观相联系,或者将文言文中的故事与历史事件相联系。
3. 分段记忆法:将较长的诗文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记忆。
每记住一段后,再进行下一段的记忆,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一次性记忆过多内容而感到压力。
4.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来加强记忆。
可以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复习,或者在不同的场合下多次重复,如在上学路上、睡前等。
5. 视觉记忆法: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如制作卡片、图表或者使用软件等,将诗词或文言文的内容以视觉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记忆。
6. 听觉记忆法:通过听录音或者自己朗读来加强记忆。
可以利用音频软件录制自己的朗读,然后在空闲时间反复听。
7. 情境模拟法:在背诵时,模拟诗文或文言文的情境,让自己仿佛置身于其中,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8. 故事串联法:将诗词或文言文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通过故事的情节来串联记忆。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记忆长篇的文言文。
9. 比较记忆法:将相似的诗词或文言文进行对比记忆,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以加深对各自特点的记忆。
10. 实践应用法:将所学的古诗词或文言文应用到写作或日常交流中,通过实际使用来加强记忆。
通过这些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记忆效果,同时也能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巧记古诗、成语第一章古诗记忆操(一)悯农[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去二三里[宋] 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画[唐] 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池上[唐]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成语接龙联想记忆(由数字“一”到“十”字开头)一步登天—天伦之乐—乐而忘返—返老还童—童言无忌二人同心—心平气和—和风细雨—雨润花红—红男绿女三足鼎立—立竿见影—影只形单—单枪匹马—马不停蹄四面八方—方面大耳—耳闻目见—见多识广—广开言路五彩缤纷—纷纷扬扬—扬眉吐气—气吞山河—河东狮吼六神不安—安闲自得—得意忘形—形影不离—离乡背井七零八落—落花流水—水滴石穿—穿针引线—线断风筝八面威风—风吹雨打—打抱不平—平白无故—故弄玄虚九牛一毛—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大物博—博览群书十指连心—心想事成—成竹在胸—胸怀大志—志同道合巧记古诗、成语第二章古诗记忆操(二)咏鹅 [唐]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所见[清]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yuè)。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鸟鸣涧[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五岁咏花[唐] 陈知玄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馀(yú)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相思[唐]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
夜宿山寺[唐] 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成语接龙联想记忆(以“东西南北中”和“金木水火土”字开头)东奔西走—走马观花—花红柳绿—绿肥红瘦—瘦骨嶙峋南腔北调—调虎离山—山清水秀—秀外慧中—中流砥柱西风落叶—叶公好龙—龙腾虎跃—跃马扬鞭—鞭长莫及北辰星拱—拱手让人—人定胜天—天真浪漫—漫无边际中途而废—废寝忘食—食而不化—化整为零—零敲碎打金童玉女—女娲补天—天马行空—空谷传声—声东击西木已成舟—舟中敌国—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业精于勤水涨船高—高傲自大—大功告成—成千上万—万古长存火上浇油—油然而生—生机勃勃—勃然大怒—怒不可遏(è)土崩瓦解—解囊相助—助人为乐—乐此不疲—疲于奔命巧记古诗、成语第三章古诗记忆操(三)鹿柴(zhài,同“寨”)[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古诗人的别称巧记方法咱来唠唠古诗人别称的巧记方法。
一、从诗人的字号入手1. 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你可以这么想,李白嘛,他的诗写得那叫一个超凡脱俗,像青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青莲居士这个别称就和他的号直接挂钩啦。
而且他的诗风豪放飘逸,就像天上的太白金星一样闪亮,所以“太白”这个字也能让你联想到他那种仙气飘飘的形象。
2. 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子美”这个字,你可以想象杜甫的诗大多关注民生疾苦,写人间百态,有一种质朴而美好的感觉,就像一个内心很美的人。
而“少陵野老”这个号呢,你就记着他住的地方和少陵有点关系,他像个有点沧桑的野老,在那默默地看着世间的悲欢离合,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就像一个经历丰富的老人在讲述历史故事一样。
二、从诗人的风格和成就来记1. 王维王维被称为“诗佛”。
他的诗充满了禅意,画面感超强。
你想啊,他的诗里总是有山水田园那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感觉他像个参透了人生的佛者,在山水之间体悟着生命的真谛。
所以“诗佛”这个别称就很容易和他的诗风联系起来。
2. 李贺李贺被称为“诗鬼”。
他的诗想象奇特,常常写一些神鬼灵异的东西。
比如“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读起来就阴森森的。
他的风格和别人很不一样,鬼气十足,所以“诗鬼”这个别称就和他独特的创作风格牢牢绑定啦。
三、从诗人的籍贯或者生活的地方来记1. 孟郊孟郊被称为“诗囚”,他是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
他一生穷困潦倒,诗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
他就像被生活囚禁住了一样,诗歌里充满了那种压抑和不得志的感觉。
你可以想象他在那个小地方,被贫困和苦难围困着,只能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诗囚”这个别称就好记了。
2. 王昌龄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
他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他的七绝写得特别好,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你就想啊,长安那可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王昌龄在那里练就了一手写七绝的好本事,就像一个圣手在绝句的领域里大显神通,这个别称就很容易记住啦。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二:诗词默写巧记技巧诗词默写巧记技巧诗词默写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默写时,学生不仅需要熟记古诗词的内容,还需要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因此,在诗词默写中,教师需要通过巧妙的技巧来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并加强对其内涵的理解。
以下是诗词默写中的几种巧记技巧。
一、分段记忆法有些古诗词内容繁杂,句式复杂,学生很难把整首诗词一次性记住。
教师可以采用分段记忆法来帮助学生。
分段记忆法是指根据古诗词的内容特点,将古诗词划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记忆。
比如,有古诗词“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教师可以将句子分为“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三个部分,分别记忆。
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记忆混乱和遗漏。
二、意象重组法意象重组法是指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和词语进行组合和重新排列,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
比如,有古诗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再将其意象进行转化,如“白日依山尽,西山红霞满天;黄河入海流,中华文脉绵延千古。
”这样,学生可以在记忆古诗词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三、语音规律法古诗词中有很多重音和韵律,这些是古诗词的语音特色之一。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采用语音规律法来帮助学生。
语音规律法是指,根据古诗词的重音和韵律,将古诗词加以划分,并且注意重读和抑扬顿挫等语音特点。
比如,有古诗词“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句子,分别记忆,同时也需要注意语音的抑扬和重音。
四、联系课文法有些古诗词内容和小学语文的课本内容有联系,将两者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记忆。
比如,有古诗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教师可以将其和语文课本上的“燕子来了”联系起来,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通过以上的四种巧记技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在诗词默写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更好地发掘自己的语言潜力。
整体认读音节记忆口诀
整体认读音节(16个)记忆口诀:zh ch sh r z c s,自成音节后加i。
yi wu yu 一无雨,ye yue yuan夜月圆,yin yun ying隐云影。
注意区分:
(1)翘舌音音节:zhi、chi、shi、ri。
(2)平舌音音节:zi、ci、si。
(3)最容易写错的是整体认读音节“ye”,常易写成“yie”。
需重点记忆。
巧记方法:
1、编成儿歌
整体认读音节前面的10个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 、yu ”,因为与声母表的顺序相同,学生容易记住。
但用儿歌记忆则更有趣。
2、编成古诗
还有一种方法,编辑古诗记忆:zhi chi shi zi ci si 共六个,还有十个:
日隐余依樱ri yin yu yi ying。
月圆夜无云yue yuan ye wu yun。
3、拆开整体认读
整体认读的参差要拆开,拆开韵母,介母和声母,需要不能拆开的音节。
科目:语文教学论文
标题:巧记古诗有方法
——谈如何提高古诗教学课堂质量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小学
作者:梁广敏
巧记古诗有方法
——谈如何提高古诗教学课堂质量
中心论点:
本文通过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述了学生学习古诗时要有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方法巧记古诗。
总结出在学习古诗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方法。
不应随便死记硬背,更不能以机械记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
巧记、方法、理解、灵活运用、记忆、背诵、意境、
正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李白的诗歌可谓千古流传。
可是,当我们让一位六年级的学生默写时,他们往往会把诗题都错写为“静夜诗”为什么?是孩子没下苦功记吗?不是!因为初学时,学生往往能轻易就把诗背好默好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竟然会令孩子哑然!可见,之所以记不牢是没有掌握背记古诗的方法,只要善于总结,好方法还真不少!
一、理解诗意是不可缺的前提。
有意义的记忆远比机械记忆记得容易,记得牢固。
所以要记一首
诗,先要弄懂它的含义。
比如,根据叙事、写景、抒情的几个层次,归纳一下,了解全诗的大意,再反复读,印象就深了。
比如,我们在学习《回乡偶书》时,可以先要弄懂它的含义。
根据叙事诗人年老回到家乡的情景,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感情。
通过归纳,了解全诗的大意,再反复读,印象就更加深了。
像这样通过分层记忆,一首抽象的诗歌就变成了一个有层次的故事,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二、动手画——再现诗歌形象。
记得在教学古诗《渔歌子》时,我先把一幅“细雨独钓”图展示在学生面前。
从孩子们专著的眼神,我知道这幅图他们肯定记牢了!于是我问:“图上都画什么了?能按顺序描述一下吗?”可以想象,当孩子能把图意说个一清二楚时,我们再教孩子背古诗,那效果真是事半功倍的!从中可见好诗一般都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经常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诗的意境和画面,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
三、依诗定法,灵活运用。
其实,背记古诗的方法何止一两种,只要善于发现诗歌的特点,灵活运用,学生就很容易茅塞顿开,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时,可以使用“抓领头字句法”。
背诵中常有这种情况,一些背得熟的诗,往往在中间卡住。
这时,如果有人揭示下一段的领头句或某句的领头字,就能很快接下来。
这说明“领头句”、“领头字”,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
也可以使
用“定时快读法”。
要求学生给自己限定时间,限定数量,如五分钟背出八行诗。
读时逐步加快速度,先稍快。
要做到快而不乱,快而不错。
这就迫使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记忆信息迅速输入大脑,获得强烈印象,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
还可以采用“接力训练法”。
为了培养兴趣,增强效果,在背诵古诗时,可邀请几个同学一起进行接力背诵。
经常进行这类活动,也能巩固记忆。
一首古诗短短数句,可当中包含的意境岂是死记硬背所能体会的呢?作为老师,我们确实该多花心思,让孩子巧记有法,真正领悟古文学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 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第1版
2.丁晓山《中国学生学习法》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3.钟道隆《记忆的窍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4.崔峦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