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跳楼时间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90.00 KB
- 文档页数:26
深圳富士康第十跳终成事实,21岁男青年坠楼身亡据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证实,2010年5月21日凌晨四点多钟,富士康一名年仅21岁的男性员工南钢从F4栋楼跳下身亡,这是今年以来富士康科技集团第十个坠楼的员工,这些坠楼者8死2伤。
凌晨四点五十分,南钢被送到深圳龙华人民医院,确诊已经死亡。
据医生介绍,系头颅受到重创致死。
目前大批媒体记者聚集在停放遗体的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
第十一跳再度发生,引发大众思考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
这是富士康最新一起员工坠楼事件,是继第十跳之后的又一次引发社会连续关注的跳楼事件。
深圳市公安局周二确认了上述坠亡案件,但尚未确认是自杀还是意外事件,死者是一名19岁的男性。
据消息人士称,该男子今早6:30分从富士康观澜园区的一幢楼房上跳下。
他是一名19岁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来自中国中部地区,在富士康工作一个半月。
警方正在调查这起事故是自杀还是意外事件,但新华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该男子留下了一封遗书,并在信中向其父亲道歉。
富士康尚未回复要求置评的电话和邮件。
第十二跳再度发生2010年5 月26日11时许,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又一名男性坠楼身亡。
这是富士康今年以来在深圳厂区发生的连环坠楼事故的第12起。
这一系列事故目前已经造成了10人死亡,2人重伤。
事情发生在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现场尚存血迹。
死者是C2宿舍一位男性。
昨晚11时32分,富士康一名叶姓员工打电话向媒体报料,称其10分钟前在富士康龙华园区D2宿舍楼宿管办门口见到一男子倒於地上,现场已被封锁。
富士康媒体办随后向记者证实了新发的坠楼案件。
富士康再发第13起自杀事件,据了解,一男员工欲跳楼自杀,发现后被制止。
回到宿舍后再割腕自杀,发现后送医救治现已没有生命危险。
据报道,这位割腕自杀的男子25岁,湖南人,住富士康员工宿舍C 栋,进入富士康工作才两个多月。
廊坊富士康廊坊富士康:不但有坠亡还有童工猝死,公司通知官方控制媒体。
富士康跳楼门的管理学分析一、背景资料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 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 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然而这个著名的企业,在2010 年,有一个事件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那便是如同“多米诺骨牌”般触目惊心的富士康“十四连跳”事件。
自2010 年1 月23 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 年11 月5 日,富士康已发生14 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并且,于2011 年7 月18 日凌晨3 时,又有一名员工跳楼,年仅21 岁;2012年1 月1 日上午,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园发生一名男性员工坠楼事故。
二、跳楼门事件的管理学分析富士康屡屡发生员工坠楼事件让人警觉和深思。
坠楼事件所涉员工均为“80后”、“90 后”,大多进职时间不长,面临工作和生活的较大压力,在适应社会、处理情感问题方面缺少经验,这属于社会问题。
但仅从社会或是心理方面分析是不够的,还要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找原因,坠楼事件的连续发生,暴露富士康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理念、方式等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
(一)简单粗暴的管理和毫无人文关怀的等级分化富士康的基层组织结构是操作人员——生产线线长——班组长——课长——经理——厂长的模式,这些管理人员都是从一线工人提拔而来,提拔后又缺少相关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培训,这一举措无疑降低了富士康一线的管理成本,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悲剧的发生。
其管理人员管理方式一般可概括为四个字“简单粗暴”,仅仅注重最终结果,而不考虑其过程以及为员工提供支持性环境。
作为一线管理者的生产线线长所负责的只有最终的结果,只寻求最终绩效,而省去了指挥与监督过程,且将自我利益置于他人利益之上:一线员工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时,奖赏往往被线长一人独占,而一旦任务未能及时完成,则线长往往会找各种理由推脱到一线生产工人身上。
虽然企业没有明文规定的末位淘汰制度,但线长打压那些未能及时完成指标者,逼迫其自离,从而将其剔除出厂。
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案例分析针对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在,通过对西方管理思想史以及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我想提出一些自己关于此事件的看法.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富士康跳楼事件:自2010年1月23日19岁的富士康员工马向前坠楼自杀以来,陆陆续续已有12名富士康员工选择跳楼自杀(其中新进女员工田玉经抢救生还)。
在十数个青春美丽的生命相继夭折的情况下,作为“超级世界工厂”的富士康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
尽管富士康集团发言人及高层管理人员一直未曾对12连跳事件给出令人满意的合理解释,我们还是可以从它的诸多制度体系中看到一些问题。
在富士康,严格的门禁制度(严禁携带一切金属物入场,对佩戴工卡的严格要求)限制着工人的出入自由,层层的压力体制(官大一级压死人,上下级之间除利益关系外缺乏基本的人格尊重)表现着官僚化集团的残酷冷漠,脱离民主的晋升机制(晋升只由主管人员控制,由很大主观随意性)是普通工人的前途一片渺茫,沟通机制的严重不完善(工会组织形同虚设,关爱中心不支持匿名投诉)使工人的生活压力和心理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暴力的安保制度(庞大的保安队伍只是工厂管理员工的工具,而不负责)从侧面体现着普工在富士康工厂里的地位之低,离职规定繁琐的手续成为企业制约和剥削(离职程序出错会不结清工人工资)的手段。
总之,为了缩减成本和增加效益,富士康劳动体制是以高强度生产、低工资和低消费、暴力规训体制、缺乏民主的沟通制度为特征的工厂管理方式。
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所说:“目前所谓现代管理方法,如果不说是绝大多数,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勒及其追随者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
这些管理方法虽然已经改进和发展得几乎同原来面目全非了,但其核心思想通常可以在泰勒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
”富士康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沿用了科学管理思想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生产经营上更加强调效率。
在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美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管理也开始出现混乱,劳资关系紧张,由此引发了进步时代的效率运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勒站出来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即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工作程序来提高效率。
富士康“跳楼事件”分析一、公司简介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10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连续8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2010年位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112名。
富士康持续提升研发设计和工程技术服务能力,逐步建立起以中国大陆为中心,延伸发展至世界各地的国际化版图。
目前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25个城市(深圳、佛山、中山、东莞、昆山、杭州、上海、南京、嘉善、淮安、常熟、烟台、天津、北京、廊坊、秦皇岛、营口、沈阳、太原、晋城、武汉、南宁、郑州、重庆、成都)拥有生产基地,并在捷克、巴西、墨西哥等国家投资设厂,为包括苹果、惠普、戴尔、思科、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英特尔以及RIM(黑莓手机生产商)等全球著名科技企业代工生产,被称为“全球代工之王”。
二、事件梳理2010年上半年,一系列事件使全球五百强之一的富士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自2010年1月23日至5月26日期间,富士康多达12名员工先后发生跳楼事件,震惊全国,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无不高度关注。
国内外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把富士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0年1月23日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警方调查,马向前系“生前高坠死亡”;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田玉从三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女工饶淑琴坠楼,摔成重伤,18岁;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22岁;2010年5月6日,龙华厂区男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身亡,24岁;2010年5月11日,龙华厂区女工祝晨明从9楼出租屋跳楼身亡,24岁;2010年5月14日,龙华厂区福华宿舍安徽籍梁姓男员工跳楼,21岁;2010年5月21日,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男性员工坠楼身亡,21岁;2010年5月25日,富士康观澜园区一名男性员工坠楼身亡,19岁;2010年5月26日晚,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员工坠楼身亡。
富士康跳楼案及校园屠童惨案研究分析XX小组:周丹丹卞闻胡晶晶吉心怡胡莹钱炜楠焦点一:富士康跳楼案(一)案件回顾1、2010年1月23日,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此事经过家属猛追不舍及媒体持续曝光,目前二次尸检结论为“高坠致死”,警方决定不予立案。
2、2010年3月11日晚9时30分,富士康龙华基地一名20多岁的李姓男工在生活区C2宿舍楼5楼坠亡,原因疑为过年加班费被盗,一时想不开而轻生,对员工自杀的原因,富士康公司仍未表态。
3、2010年3月17日上午8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田姓女子从宿舍楼跳下摔伤,其本人表示跳楼原因为“活着太累”。
4、2010年3月29日凌晨3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从湘潭大学毕业的23岁湖南籍男工,被发现死在宿舍楼J1楼一楼过道,后被警方认定为“生前高坠死亡”。
5、2010年4月6日下午3时许,富士康观澜工厂C8栋宿舍一名未满19岁的江西籍饶姓女工从宿舍楼7楼坠楼,目前仍在医院治疗,该员工进厂才28天,是公司的一线作业员,跳楼后在空中被树枝挡了一下,当时保住了性命,跳楼原因初步怀疑系感情纠纷。
6、2010年4月7日下午5时30分许,富士康观澜工厂一名18岁云南籍宁姓女工从厂外宿舍楼坠亡,目前厂方已报警并通知家属。
同时当天租住在观澜樟阁村的一位富士康男员工被和他一起住的父母发现不省人事。
7、2010年5月6日凌晨4时30分,富士康再现跳楼悲剧。
一名年仅24岁入职不到一年的男性员工从富士康龙华总部招待所6楼房间阳台纵身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8、 2010年5月14日,在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北大门附近的福华宿舍,晚间富士康一名梁姓员工坠楼身亡,安徽籍,21岁。
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九名坠楼员工,共造成7死2伤。
8、2010年5月21日4时50分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0跳”,死者为21岁男性员工。
10、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
富士康跳楼事件分析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富士康“跳楼门”事件案例分析摘要:本次案例分析以富士康科技集团连续自杀事件为切入点,在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富士康企业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参考社会评论,探析并总结事件原因,进而为富士康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将关注焦点升华至社会层面,即在打工者日益年轻化的形势下,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企业如何协调与新生代打工者之间社会矛盾。
关键词:富士康企业管理人性化1.引言2010年富士康深陷“跳楼门”,接连13起自杀事件(阻止了近三十起),造成10死3伤,跳楼者均为80、90后新生代打工者,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仅为18岁,为什么这样的流血悲剧反复出现?2.原因分析2.1外部分析2.1.1 经济环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富士康来自这些大客户的订单锐减;智能手机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的经济压力使得富士康企业效益下滑,底层管理者和普通生产线员工可切分的福利蛋糕进一步压缩。
2.1.2 政策环境——最低工资率在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当产品定价下降30%,你首先一定要让订单数量增加30%,接下来再多下超过30%的订单,才增加三成营收,但问题是你一定不可以增加30%的人力!”2的理论下,不得不通过员工加班来实现这一目标,而忽略了员工爱与归属的需求。
2.1.3 社会环境——目标管理人群变更、就业压力打工者日益年轻化的今天,制造企业的目标管理人群变更为80、90后的新生代打工者。
上一代大量的农民工进到城市主要是为了生存,而新生代农民工有更高的要求——梦想和机会。
当这两个诉求遇到了企业与社会的剧烈挤压,必然导致许多个体萌生自杀的念头。
2.1.4 技术环境——技术成本高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为了获取更高的代工利润,选取苹果、英特尔等世界名牌作为客户,产品更新换代快,科技水平要求高;同时处于“制造”向“科技”转换的富士康在全球建有多个自主研发中心。
这一切的技术支持都需要庞大的资金规模作为后盾,也就注定了技术成本不能无限制地压缩。
富士康自杀事件浅析201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连续13起的富士康自杀事件,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在这个拥有80万员工,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代工企业里,这13个人是80万分之十三——比例寻常,但密度惊人,这13个人注定作为一个群体,为这个时代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一、事件1.2010年5月27日,25岁青年员工欲跳楼,被制止后回到宿舍割脉2. 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田玉从三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3.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4.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女工饶淑琴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5. 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6.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22岁;7. 2010年5月6日,龙华厂区男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身亡,24岁;8. 2010年5月11日,龙华厂区女工祝晨明从9楼出租屋跳楼身亡,24岁;9.2010年5月14日,龙华厂区福华宿舍安徽籍梁姓男员工跳楼,21岁;10.2010年5月21日,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男性员工坠楼身亡,21岁;11. 2010年5月25日,富士康观澜园区一名男性员工坠楼身亡,19岁;12.2010年5月26日,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一男性员工坠楼身亡;13.2010年5月27日,25岁青年员工欲跳楼,被制止后回到宿舍割脉。
二、原因分析1、高强度的工作及苛刻的管理制度2010年5月25日,18岁的李海因不堪高强度的工作,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C栋404房间跳楼身亡,就在2个月之强,同样不堪工作辛苦与近乎苛刻的管理的田玉,在富士康龙华园区宿舍楼跳下,却自杀未遂。
富士康的工作对很多人来讲,陌生而残酷,富士康声称从不强迫工人加班,但事实上,为了丰厚的加班费,工人不得不加班,富士康内部管理人员,在每个月开始,就要求员工签订一个加班契约,同意则每次都必须来加班,不同意则一个小时的加班都没有,只能获得基本工资900元,加班则高达两千多元。
一、十二连跳的事件简介2010年5月26据台湾中天电视台消息,深圳富士康26日晚发生第12起跳楼自杀。
2010年5月27日凌晨又有一位员工自杀,其后据证实:“关於第13起富士康职工跳楼自杀的说法,鸿海公司发言人副总丁祈安在27日中午驳斥这项说法。
不过根据香港大公网报道,经过查证,确有1名约20岁男性职工凌晨4时左右,在富士康鸿泰职工宿舍区,用割腕方案自杀。
这名职工经送龙华人民医院紧急抢救後,已无生命危险”。
2010年5月26日晚11点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1]发商场前发生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现场尚存血迹。
死者是C2宿舍一位男性。
RTHK引述新华社报道,称2010年5月26日晚11时32分接到富士康一叶姓员工电话,称其10分钟前在富士康龙华园区D2宿舍楼宿管办门口,见到一男子倒于地上,现场已被封锁。
富士康媒体办向记者证实,富士康当晚确有一名员工坠楼身亡。
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
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1宗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9死2重伤。
2010年5月21日4时50分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0跳”,死者为21岁男性员工。
2010年5月14日,在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北大门附近的福华宿舍,晚间富士康一名梁姓员工坠楼身亡,安徽籍,21岁。
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九名坠楼员工,共造成7死2伤。
现场发现一把带血匕首,死者身上有四处刀伤。
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2010年5月11日晚上7时许,在深圳宝安区龙华街道水斗富豪新村11巷某栋住宅楼,一名租住在该楼的女子突然爬到8楼的楼顶,然后一声不吭地就往下跳,摔到地上一动不动,后经赶来的120急救人员现场确认,该女子已经死亡。
2010年5月6日凌晨4时30分,富士康再现跳楼悲剧。
一名年仅24岁入职不到一年的男性员工从富士康龙华总部招待所6楼房间阳台纵身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2010年4月7日下午5时30分许,富士康观澜工厂一名18岁云南籍宁姓女工从厂外宿舍楼坠亡,目前厂方已报警并通知家属。
富士康跳楼案例剖析011010304沈飞从2010年1月23日开始,富士康就遭遇多起员工跳楼事件。
此次危机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思考。
那么,面对这四个月内频繁发生的跳楼事件,每个人内心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员工走向极端的呢?作为当代大学生,结合自身特点的进行一些分析,现将原因总结如下:一、当今企业由于80后年轻员已经快成为主力,所以沿用以前的一些管理方式,可能将不再适应。
他们大都长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从小没有接受过磨难,心理更加脆弱,应有其自身特殊的管理特点。
富士康公司其之所以能成为全球代工大王,就是因为它实行了“三高一低”的运营战略,即高交货速度、高品质、高柔韧性和低成本,通过实施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快速转换以抢得先机。
而且为了达到低成本高效率这一目标,制造企业内部往往采用的是非常严格的层级管理制度。
二、当今中国大部分制造业核心领导多为“50后”、“60后”,他们的仍然沿用着老一套的集权制管理。
这类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依赖高度集权和超凡的个人能力进行管理和领导的,是一种英雄式的领导。
在中国企业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英雄式领导成为了主流。
而秉持这种管理理念的领导者往往不注重制度建设,以个人直觉代替详细决策论证,凭个人好恶对员工提要求;另外,工作中不肯放权,认为员工不需要想的太多,只要执行好领导人的决策就足够了。
但是80后、90后的员工们显然对此相当抵触,对领导的行为也有不同的解读。
比如说,新生代员工将自身与企业的关系看作纯粹的雇佣关系,注重工作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愿意为了企业目标牺牲自身的利益。
华为的“床垫文化”、富士康的“半军事化管理”问题频出,其实就是忽略了员工个体的需求和个性。
三、领导和员工的价值观的差异原来新生代员工多为独生子女,这一代的成长正好是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期,对企业和商业社会有了较早的认识,此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这一代接触到了大量的来自于不同社会的文化和知识。
富士康案例分析第一篇:富士康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富士康的“跳楼门”材料一:2010年5月26日晚,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再次发生员工跳楼事件。
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2宗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10死2重伤。
这一事件,不仅让富士康跳楼事件在短短5个月内达到第12起,更令富士康深陷“跳楼门”的风口浪尖。
材料二:曾经有一本书叫《虎与狐》,揭秘了富士康的经营之道:老虎般的凶狠,狐狸一样的狡诈。
《郭台铭与富士康》一书进一步总结:富士康以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大量生产,从接单到交货一气呵成,让客户抢得先机。
尤其是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短,能否攻占市场供货稳定的商品,取决于代工厂的交货速度。
这种“虎狐”文化,让富士康打败了日本企业,并在2004年超越了美国的伟创力和美商旭电公司,成为全球代工大王。
据报道,富士康很多员工都认为:“富士康的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缺乏温情,但却是有效的、成功的、正规的。
”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带给员工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
台资企业的特点是工资相对偏低,工作压力却非常大。
“狼文化的精髓是让员工学习狼的自信、自强、团结、坚韧、负责等优点,但狼也有着贪婪、凶残、狡黠的一面。
当狼文化成为一种霸道的管理文化时,狼的负面效应则可能传染给企业管理者,这时狼文化就会变异,受这种文化侵害最深的无疑是一线的工作人员。
”一位分析人士说。
材料三:今年2月,“一名昆山富士康员工给郭台铭的一封信”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回响,信中指出,富士康的一些部门经常用加班管控来降低公司成本,以实现公司盈利,或用取消休息时间来完成出货目标等。
中国媒体质疑,这种唯盈利是图的管理方式,是否是导致短时间内多名员工坠楼的原因呢?媒体引述在富士康工作5年的员工李捷的话指出:“富士康的工厂在中国,但它的市场在中国吗?富士康并不在意自己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产品加工完了,运出去了,富士康和当地还有什么联系?正是这种代工模式促使富士康敢于给工人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低廉的薪酬,不在意工人的感受。
富士康“跳楼门”公关分析一、事故原委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但是鉴于富士康粗狂的管理模式、极为苛刻的员工工作制度、以及与员工关系处理不当出现了以下悲剧的上演: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亡,公司悬赏50万元征集线索。
2010年3月11日富士康龙华基地生活区一李姓员工从宿舍楼5楼坠地身忘。
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23岁湖南籍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饶姓女工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
2010年4月7日富士康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云南人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孙丹勇身亡,死者22岁,湖北人2010年5月11日晚间,又传来一名女工跳楼的消息。
这已经是自今年1月23日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坠楼死亡后的第八起跳楼事件。
2010年5月14日一名年仅21岁的安徽籍男工,从宿舍楼7楼楼顶坠下,当场身亡。
富士康“九连跳”事件引发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2010年5月19日,深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李铭来到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就富士康近期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进行调查,并与该集团高层商讨防范措施 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1跳”,坠楼者不幸身亡。
2010年5月27日4时10分许,龙华富士康宿舍E楼有一男子割脉。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经发生了14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二、社会各界反映:(一)政府深圳市相关部门此前已经开始就富士康频频发生的跳楼事件采取了一些措施,深入富士康展开调查。
于此同时督促企业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形成“以人为本、尊重员工,携手发展、共荣共赢”的企业文化。
富士康15跳事件案例分析第1跳: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员工马向前(19岁)坠楼,死亡。
原因:警方调查,马向前系“生前高坠死亡”。
其室友蒙景迪透露,马向前出事前,曾在宿舍床上躺了三天,没有人过问。
有人看见他大把吃药,但也没有问过为何吃药。
司法鉴定结果显示,马向前尸体内检验出精神类药物残留物。
马向前死后,其姐姐稍早曾在央视节目上表示,富士康基层干部不尊重员工自尊心,员工被训练成一台机器,工作十分辛苦。
富士康5月26日上午首度开放全球媒体进入深圳龙华厂采访,年初死亡员工马向前的家属突然出现在厂区门口跪地陈情喊冤,称“马向前死的不明不白,警方至今仍未说明死亡原因,家属也还没有收到赔偿”。
媒体一涌而上采访,场面十分混乱。
第2跳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女工田玉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
原因:3月17日上午8时,富士康龙华园区女工宿舍一名姓田的女工从宿舍楼跳下,跌在地面摔伤。
她表示生活压力较大。
第3跳: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23岁)从宿舍楼上坠下,死亡。
原因:3月29日凌晨3时左右,富士康科技集团龙华厂区的一名湖南籍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
该男子坠下楼时,身上穿着工厂的衬衫,下身只穿一条底裤。
富士康方面表示,该员工是去年进入公司的储备干部,富士康对其死亡表示痛心,将全力配合警方进行调查。
内部后勤人员反应:2010年3月29日凌晨3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从湘潭大学毕业的23岁湖南籍男工,被发现死在宿舍楼J1楼一楼过道,后被警方认定为“生前高坠死亡. 在外人看来警察说怎么死就怎么死的、真的是这样吗?你们太小看富士康了、这个人是被活活打死的、不因别的、就是学历高、来这里觉得高人一等所以调子也高、保安看不顺眼、就把人给活活打死了第4跳: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女工饶淑琴(18岁)坠楼,在医院治疗中。
原因:4月6日下午3点半左右,富士康观澜工厂C8栋宿舍,江西籍女工饶乐琴从宿舍楼7楼坠楼,因在空中被树枝阻挡,得以幸存。
富士康跳楼事件分析事件介绍:2010年5月21日,男工南钢从楼顶跳下身亡。
年仅21岁。
2010年5月14日,梁超从楼顶跳下,不幸身亡。
21岁。
2010年5月11日,祝晨明从租住房屋的楼顶跳下,身亡。
24岁。
2010年5月6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不幸身亡。
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
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
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田玉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
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深圳园区一名23岁男性工人跳楼自杀……富士康一共发生了13起跳楼事件,造成10死2重伤的严重后果,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可以查找到500万条“富士康跳楼事件”的相关新闻这在中国企业界、社会甚至国际上都引起来了强大的反响。
一些媒体纷纷指责.怒骂富士康的残忍和不人道,相关部门一开始对富士康展开调查。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逆势成长,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跃居《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分析:一、政府在事件中没有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政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担任保护者、促进者、调停者、规划者的角色。
政府在处理产业冲突中的角色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部门。
政府对不同经济和社会问题采取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创造了宏观环境。
富士康的员工超过国家法律规定每月上限36小时的加班,员工动辄得咎,但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的监管是否到位了?长达5个月时间里,当地政府部门是否实施了足够有效的防范措施,或对富士康进行调查?事实是,报道称,由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专题调查组日前已进入富士康――而就在调查组进驻之后,“十连跳”又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