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计算机总线 总线和接口的区别
- 格式:pdf
- 大小:86.08 KB
- 文档页数:3
计算机系统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的公共通道,也称为系统总线或主板总线。
它负责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之一。
计算机系统总线通常包含三种类型的线路: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其中,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内存地址和I/O设备地址,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例如读写命令、中断请求等。
计算机系统总线的速度和带宽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和更新,计算机系统总线的速度和带宽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计算机系统总线的标准包括PCI、AGP、USB、SATA、Ethernet等,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接口和设备。
除了速度和带宽之外,计算机系统总线还需要具备可靠性、兼容性和扩展性等特点。
因此,计算机系统总线的设计和开发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满足不同用户和应用场景的需求。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八章习题解答(部分)1. 什么叫总线和总线操作?为什么各种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普遍采用总线结构?答:总线是模块与模块之间传送信息的一组公用信号线;而模块间信息传送时与总线有关的操作统称为总线操作;模块间完成一次完整信息交换的时间称为一个总线操作周期。
总线标准的建立使得各种符合标准的模块可以很方便地挂在总线上,使系统扩展和升级变得高效、简单、易行。
因此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普遍采用总线结构。
2.微机总线有哪些种类?其数据传输的主要过程是什么?答:微机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总线标准包括系统内总线标准和系统外总线标准两类:系统内总线标准一般指微机主板插槽(系统扩展板)遵循的各种标准,如PC/XT总线标准、ISA 总线标准(PC/AT总线标准)、VL总线标准(VESA具备总线标准)、PCI局部总线标准等;系统外总线标准指系统互连时遵循的各种标准,多表现为微机对外的标准接口插头,有时也称为接口标准,如EIA RS-232异步串行接口标准、USB通用串行接口标准、IEEE-488通用并行接口标准等。
一个总线操作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总线请求及仲裁阶段、寻址阶段、传数阶段和结束阶段。
在含有多个主控制器的微机系统中,这四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仅含一个主控制器的单处理器系统中,则只需要寻址和传数两个阶段。
3.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系统外总线(通信总线);用于连接微型机系统内各插件板的总线称为系统内总线(板级总线);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片内总线。
4.一次总线的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依次为总线请求及仲裁阶段、寻址阶段、传数阶段和结束阶段。
8.同步总线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主要用在什么场合?答:同步并行总线时序是指总线上所有信号均以同步时钟为基准,所有接在总线上的设备的信息传输也严格与同步时钟同步。
同步并行总线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缺点是无法兼容总线上各种不同响应速度的设备,因为同步时钟的速度必须以最慢的响应设备为准,这样总线上的高速设备将无法发挥其高速性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 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数学习十六进制数的目的是什么在计算机中由于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仅能存储和识别两种状态的特点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送均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
可以说二进制数是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并进行处理的惟一形式。
十六进制数可以简化表示二进制数。
2, 1,01111001 79H 2,0.11 0.CH 3,01111001.11 79.CH 4,11101010.1010EA.AH 5 ,01100001 61H 6, 00110001 31H3. 1. 0B3H 2. 80H 3. 17.AH 4 .0C.CH4. 1. 01000001B 65 2. 110101111B 4315. 1. 00100100 00100100 00100100 2. 10100100 11011011 11011100 5. 10000001 11111110 111111116. 00100101B 00110111BCD 25H7. 137 119 898.什么是总线总线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的信号线。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系统总线和外总线。
系统总线应包括地址总线AB 控制总线CB 数据总线DB 地址总线ABCPU根据指令的功能需要访问某一存储器单元或外部设备时其地址信息由地址总线输出然后经地址译码单元处理。
地址总线为16位时可寻址范围为21664K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所寻址存储器容量或外设数量的范围。
在任一时刻地址总线上的地址信息是惟一对应某一存储单元或外部设备。
控制总线CB由CPU产生的控制信号是通过控制总线向存储器或外部设备发出控制命令的以使在传送信息时协调一致的工作。
CPU还可以接收由外部设备发来的中断请求信号和状态信号所以控制总线可以是输入、输出或双向的。
数据总线DBCPU是通过数据总线与存储单元或外部设备交换数据信息的故数据总线应为双向总线。
1.什么是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说明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各自的作用。
【解答】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
(1)数据总线(DB):用来传送数据,主要实现CPU与内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内存储器与I/O设备或外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16位机有16条数据总线,32位机有32条。
数据总线是双向的。
(2)地址总线(AB):用来传送地址。
主要实现从CPU送地址至内存储器和I/O设备,或从外存储器传送地址至内存储器等。
地址总线的多少决定了系统直接寻址存储器的范围,如8086的地址总线有20条,可以寻找从00000H-FFFFFH共220=1M个存储单元,可以寻址64K个外设端口。
地址总线是单向的。
(3)控制总线(CB):用于传送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等。
2.8086CPU具有20 条地址线,可直接寻址(220=)1MB 容量的内存空间,在访问I/O端口时,如果使用地址线16条,最多可寻址(216=)64K 个I/O端口。
3.8086CPU的数据外总线宽度为16 位,指令缓冲器为 6 个字节,选通存储器或I/O接口的信号是;8088CPU的数据外总线宽度为8 位,指令缓冲器为 4 个字节,选通存储器或I/O 接口的信号是。
4.解释逻辑地址、偏移地址、有效地址、物理地址的含义,8086存储器的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的?怎样进行计算?【解答】逻辑地址:表示为段地址:偏移地址书写程序时用到,一个存储单元可对应多个逻辑地址;偏移地址:是某一存储单元距离所在逻辑段的开始地址的字节个数。
有效地址:是指令中计算出的要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是CPU访问存储器时用到的20位地址,是存储单元的唯一的编号。
物理地址计算公式:物理地址= 段地址×10H+有效地址(或偏移地址)5.已知堆栈段寄存器(SS)=2400H,堆栈指针(SP)=1200H,计算该堆栈栈顶的实际地址,并画出堆栈示意图。
什么是计算机总线总线和接口的区别什么是计算机总线这个和计算机主机的构造有关系,首先,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的cpu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控制单元,另一个是算术逻辑单元,cpu的控制单元负责计算机各个组件的协调与沟通,什么是沟通?就是数据传输,比如输入设备将信息传输到主存储器中,主存储器将数据传输到cpu中,cpu计算结果输出到输出设备等等。
而cpu 的算术逻辑主要是进行逻辑上的运作,判断等,比如加减乘除运算。
cpu只负责运算和协调控制各个组件,那么它所需要的数据从哪里来呢?答案是从主存储器那里来,输入设备会将用户输入的数给cpu(这是Intel的构架,AMD直接将主存储器和cpu连接而不通过北桥),北桥通往cpu的总线,因为需要连接主存储器和显示适配器等,因此需要极高的速度,我们把这条总线称之为系统总线,总线一次能传输的数据一般是32bit和64bit两种,而这些连接北桥通往cpu的设备,又有一个用来衡量传输能力的标准,叫做外频,举个例子,如果外频是333MHz的话,就意味著这些连接北桥的设备,每秒进行3.33*10 次传输,计算机中还有一个被固定死的倍频,cpu的主频(及每秒运作多少次)=外频*倍频,据说这个概念是为了协调高速cpu与低速外部设备而设计的==。
外部设备的每秒数据传输量=每秒传输多少次*总线宽度即可得之。
下面来说一下南桥,南桥和北桥一样,也是用来连接计算机设备的,主要是连接低速的网卡,USB设备,音频,硬盘等设备,连接这些设备也是由一条总线牵连,我们叫做I/O总线,至于PCI,PCI-Express是啥?我们就拿PCI-Express说事吧,PCI-Express就是总线接口,从主板表面上看,就是主存储器,显示适配器的插槽嘛,PCI-Express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用来取代老式的PCI,AGP等,别小看这个东东,他影响着数据的传输速度哦,现在很多硬件都是往匹配PCI-Express方向发展,SATA是啥?和IDE插槽一样,是用来连接硬盘设备的,最后附上一张图:总线和接口的区别CPU与外设设备、存储器的连接和数据交换都需要通过接口设备来实现,前者被称为I/O接口,后者称为储存器接口。
系统总线和具有基本输入输出功能的总线接口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总线与总线接口的概念,了解总线接口的基本输入输出功能。
2.学习使用系统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3.掌握总线接口的基本编程方法。
二、实验原理系统总线是一种计算机系统中实际存在的、能够传输信息的一组导线或卡槽。
实现计算机各个部件间数据传输的功能。
具有高速、可靠、灵活等特点。
总线接口是指计算机中各种扩展设备与主板、芯片等之间连接器的一种电路设计。
总线接口的基本输入输出功能包括数据读取、数据写入、地址读取、地址写入等。
总线接口的编程方法由物理地址访问和逻辑地址访问组成。
物理地址访问是将实际存放数据的地址传递给总线接口,逻辑地址访问是将对应的逻辑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然后传递给总线接口。
三、实验器材1.个人电脑2.跑虚拟机的电脑或实机3.开发板或仿真器4.计算机总线卡5.串行通信接口6.实验用数据、程序4.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开发板或仿真器连接到计算机,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2)将计算机总线卡插入计算机的PCI插槽中,并与开发板或仿真器之间进行连接。
(3)将串行通信接口连接至开发板或仿真器的相应引脚上。
2.完成数据传输(1)先进行地址写入和数据写入操作,以确定要传输的数据的位置和内容。
(2)再进行地址读取和数据读取操作,以读取相应位置上的数据。
(3)读取到的数据会被传输到串行通信接口,然后通过串口发送到外部设备。
(4)如果需要,可以重复进行以上操作以进行连续数据传输。
3.编写程序根据实验内容,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数据的读取和传输过程,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5.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系统总线和总线接口的基本输入输出功能,并学会了总线接口的编程方法。
同时,我也掌握了数据传输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并能够编写相应的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6.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系统总线和总线接口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会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技巧。
计算机上的总线知识计算机上的总线知识一、什么是总线总体上来说,总线是PC机的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
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
1、计算机工作原理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是基于提出的"存储程序计算机(Stored Program Computer)",又称冯·诺依曼结构。
冯·诺依曼结构具有两个特点:1.使用二进制;2.全部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数据处理单元到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并顺序执行。
冯·诺依曼结构的核心思想就是"存储程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结构比较简单,便于控制。
基于这种结构,1949年制造出了电子计算机EDIAC(而非1946年制造的ENIAC),宣告人类历史上的电子计算机时代开始了。
尽管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计算机经历了4代的变迁,发展到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时代,但是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延续了冯·诺依曼当初的设计思想:如上图所示的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核心部件是运算器和控制器,我们想要处理的信息指令通过输入设备进入存储器,再由存储器进入运算器,运算结果从输出设备反馈给我们,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的。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CPU,存储器就是内存、硬盘、光盘、U盘,当然还有一些老掉牙的设备(软盘、磁带、磁鼓…);输入设备就是鼠标键盘,当然还有一些不常用的如扫描仪、光笔等等;输出设备则是显示器、打印机等等。
那么CPU和这些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如何完成的呢?有的读者可能说:是通过主板完成的!这个答案可以算对,但是不太精确,其实CPU和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指令通讯是通过总线完成的。
2、总线的概念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PC机的各个部件都要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总线一、什么是计算机总线计算机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之间传递信息的通道。
计算机总线是一组导线或其它组件,用于传送数据、控制信号和电源。
它们通过总线上的不同部分与计算机各个部分相连,从而实现计算机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通信和协调工作的目的。
二、计算机总线种类计算机总线主要分为三种:系统总线、I/O总线和存储总线。
1.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的通讯渠道,它主要负责CPU、内存、图形处理器和其它外围组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操作。
系统总线由三根不同颜色的导线组成,包括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
(1)地址线:用于向指定的内存单元、I/O设备或其它外设发送地址信息。
地址线的长度取决于计算机中内存的容量和CPU所支持的最大地址值。
(2)数据线:用于传送数据。
数据线的长度也取决于计算机中内存的容量和CPU所支持的最大数据位宽。
(3)控制线:用于传送指令或控制信号,例如CPU的启动、操作指定的设备等。
控制线的数量取决于具体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总线规范。
2.I/O总线I/O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外设的通讯渠道。
I/O总线是主板上的另一组总线,其目的是为计算机外设(如硬盘、显示器、鼠标、键盘等)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通信接口。
I/O总线分为两类:ISA总线和PCI总线。
(1)ISA总线:传统的ISA总线不支持多道数据传输和总线抢占,数据传输速度慢、传输不稳定等问题。
(2)PCI总线:效率高,同时可以支持多个外设同时工作,其速度和稳定性都大大优于ISA总线。
PCI总线的速度可以达到266MB/s,PCI-Express总线的速度可以达到 2.5GB/s。
3.存储总线存储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存储设备的通讯渠道,它主要用于在存储器中读取和写入信息。
存储总线包括DRAM总线、SRAM总线和FLASH总线等。
其中DRAM总线是主芯片组和处理器之间的连接通道,在处理器和DRAM之间传输指令和数据;SRAM总线是存储器和外围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在存储器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FLASH总线是存储器和外围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在存储器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读取和写入。
微机原理简答题1.微型计算机由那些基本功能部件组成?1).微处理器,2)主存储器,3)系统总线,4)辅助存储器,5)输入/输出(I/O)接口和输入/输出设备2.什么是总线?在计算机中,连接CPU与各个功能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线路,称为总线,在计算机中一般有三组功能不同的总线,传输地址信息的称为地址总线,传输数据信息的称为数据总线,传输控制信息的称为控制总线。
(只要答出总线定义,即可)3.简述微型计算机主要特点。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各式各样的数据存储,数值计算,逻辑推理,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功能的电子机器。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即:高速性,准确性,逻辑性,通用性。
(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得分)4.BCD码运算修正规则是什么?BCD码运算修正规则:(1)凡是对应位运算结果为冗余码时,加(减)6修正。
(2)如该位和数有向高位进(借)位时,也在该位加(减)6修正。
(3)如低位修正结果使高位大于9时,高位进行加(减)6修正。
(只要意思相近即可)5.简述微处理器的基本功能。
CPU是组成微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能如下:(1)算术和逻辑运算,执行数据处理。
(2)暂存数据。
(3)实现程序控制,即可取指令,对指令寄存,译码分析并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还能提供整个系统所需的定时和控制信号。
6.什么是机器数?什么是机器数的真值?数在机器内的表示形式为机器数。
而机器数对应的数值称为机器数的真值8个总线周期8. 8086CPU内部由哪两部分组成?各完成什么工作?在8086内部由BIU和EU两大部分组成,BIU主要负责和总线打交道,用于CPU与存储器和I/O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交换;EU主要是将从指令队列中取得的指令加以执行。
9. 简述8086内部EU和BIU两大功能单元各自的功能和这样组织的意义。
在8086内部,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BIU和EU两大部分,BIU主要负责总线接口,与存储器和I/O接口进行数据传递;而EU则是执行部件,主要是执行指令;这两部分分开可以在执行指令的同时,从存储器中将将要执行的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使两部分并行工作,提高CPU 的速度。
总线、并/串口、USB接口、ps/2接口、I/O接口、扩展卡一、总线、1.总线的概念:多个功能部件共享的信息传输线称为总线。
采用总线结构便于部件和设备的扩充,使用统一的总线标准,不同设备间互连将更容易实现。
2.总线的分类:总线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
内部总线指芯片内部连接各元件的总线。
系统总线指连接CPU、存储器和各种I/O模块等主要部件的总线。
外部总线则是微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总线。
3.系统总线:⑴数据总线DB(Data Bus):用于CPU 与主存储器、CPU 与I/O 接口之间传送信息。
数据总线的宽度(根数)决定每次能同时传输信息的位数。
因此数据总线的宽度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
计算机总线的宽度等于计算机的字长。
目前,微型计算机采用的数据总线有16位、32位、64位等几种类型。
⑵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用于给出源数据或目的数据所在的主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
⑶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用来控制对数据线和地址线的访问和使用。
4.常用的总线标准常用的总线标准有:ISA总线、EISA总线、VESA总线、PCI总线。
目前微机上采用的大多是PCI总线。
5.系统总线的性能指标⑴总线的带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传送的数据量。
⑵总线的位宽总线的位宽指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位数。
⑶总线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越高,总线工作速度越快,总线带宽越宽。
总线带宽=总线位宽/8×总线工作频率 MB/s二、主板并/串口并口又称为并行接口。
目前,并行接口主要作为打印机端口,采用的是25 针D 形接头。
所谓“并行”,是指8 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这样数据传送速度大大提高,但并行传送的线路长度受到限制,因为长度增加,干扰就会增加,数据也就容易出错。
串口叫做串行接口。
现在的PC 机一般有两个串行口COM 1 和COM 2 。
串行口不同于并行口之处在于它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地传送出去的。
通信接口网络协议总线的区别和联系通信接口、网络协议和总线是计算机通信领域中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计算机网络和硬件设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对通信接口、网络协议和总线进行解释,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通信接口通信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
它连接计算机与外设或其他计算机系统,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通信接口通常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部分负责电信号的传输和转换,而软件部分负责协调数据传输和通信过程。
通信接口的特点:1. 物理连接:通信接口通过一组物理线路连接计算机与外设或其他计算机系统。
2. 数据传输:通信接口负责将数据从计算机传送到外设或其他计算机系统,或从外设或其他计算机系统传送到计算机。
3. 协议支持:通信接口支持特定的通信协议,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正确解析。
二、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数据通信规则和格式的约定。
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方式、数据包的格式、错误处理等细节。
网络协议使得计算机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能够进行有效地通信。
网络协议的特点:1. 规范化:网络协议是一系列的规范和约定,用于确保计算机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都遵循相同的通信规则。
2. 分层结构:网络协议通常由多层组成,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HTTP、SMTP等。
3. 执行方式:网络协议通过软件实现,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网络协议栈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三、总线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连接各个内部组件的传输线路。
它是一种并行传输结构,将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部件。
总线起到了连接和协调各个部件的作用。
总线的特点:1. 并行性:总线是一种并行传输结构,能够同时传输多个比特或字节。
2. 多功能性:总线可用于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3. 高带宽:总线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提供较大的带宽。
区别和联系:通信接口、网络协议和总线在计算机通信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章系统总线第一节总线的基本概念一、总线的分类1.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2.系统总线:连接计算机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或设备的总线,作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干。
3.内部总线:连接CPU内部各部件的总线。
4.总线的分类:①按传送格式分为:串行总线、并行总线;②按时序控制方式分为:同步总线、异步总线;③按功能分为:系统总线、CPU内部总线、各种局部总线。
④按数据传输方向分为:单工总线和双工总线,双工总线又分为半双工总线和全双工总线。
历年真题1.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2001年)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3年)A.半双工总线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信息,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传输信息B.半双工总线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信息,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信息C.半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传输信息,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信息D.半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信息,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传输信息【分析】根据总线上信号的传递方向,总线可分为单向传输(单工)总线和双向传输(双工)总线,而双工总线又可分为半双工总线和全双工总线。
其中单工总线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递信号,半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传递信号,全双工总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递信号。
【答案】C二、总线的信息传输方式1.串行传输:是指数据的传输在一条线路上按位进行。
(只需一条数据传输线,线路的成本低,适合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在串行传输时,被传输的数据在发送设备中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在接收设备中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
2.并行传输:每个数据位都需要单独一条传输线,所有的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
3.复合传输:又称总线复用的传输方式,它使不同的信号在同一条信号线上传输,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片中轮流地身总线的同一条信号线上发出。
什么是计算机总线总线和接口的区别
什幺是计算机总线
这个和计算机主机的构造有关系,首先,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的cpu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控制单元,另一个是算术逻辑单元,cpu的控制单元负责计算机各个组件的协调与沟通,什幺是沟通?就是数据传输,比如输入设备将信息传输到主存储器中,主存储器将数据传输到cpu中,cpu计算结果输出到输出设备等等。
而cpu的算术逻辑主要是进行逻辑上的运作,判断等,比如加减乘除运算。
cpu只负责运算和协调控制各个组件,那幺它所需要的数据从哪里来呢?答案是从主存储器那里来,输入设备的总线,将数据传给cpu(这是Intel的构架,AMD直接将主存储器和cpu连接而不通过北桥),北桥通往cpu的总线,因为需要连接主存储器和显示适配器等,因此需要极高的速度,我们把这条总线称之为系统总线,总线一次能传输的数据一般是32bit和64bit两种,而这些连接北桥通往cpu的设备,又有一个用来衡量传输能力的标准,叫做外频,举个例子,如果外频是333MHz的话,就意味着这些连接北桥的设备,每秒进行3.33*10 次传输,计算机中还有一个被固定死的倍频,cpu的主频(及每秒运作多少次)=外频*倍频,据说这个概念是为了协调高速cpu与低速外部设备而设计的==。
外部设备的每秒数据传输量=每秒传输多少次*总线宽度即可得之。
下面来说一下南桥,南桥和北桥一样,也是用来连接计算机设备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