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同仁堂古训
- 格式:docx
- 大小:16.28 KB
- 文档页数:3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医人济世同仁堂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在荧屏上热播不衰,让全国观众认识并熟悉了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药业世家白家老号。
但了解内情的人们都知道,这个白家老号的生活原型,就是具有三百年历史、誉满天下的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同仁堂。
同仁堂,是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不约而同会想到三个字。
同仁堂(原名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是乐显扬创建于中国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家药店。
其服务宗旨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
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
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
一、同仁堂简介“同气同声济民济世,仁心仁术医国医人。
”这副对联已在同仁堂药店悬挂了300多年,作为目前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医世家,几百年来同仁堂一直秉承“济民济世、医国医民”的优良传统,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优势得天独厚。
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
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199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1998年,中国全国总工会授予同仁堂“全国五一奖状”。
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二、同仁堂的创立、传承与发展(一)创立之初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创始人乐显扬。
乐氏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水镇,祖上自明朝永乐年间迁至北京,以串铃走方行医卖药为业。
据文字资料记载,乐显扬秉性朴诚,居躬简约,喜阅方书,善辨地道药材疑似。
同仁堂聚名义坐诊老药铺集百草争芳句子同仁堂聚名义坐诊老药铺集百草争芳句子经典句子集锦•同仁堂,历经百年荣耀,聚名义于老药铺。
•同仁堂,古方新用,传承中医智慧。
•聚名义,以德立身,以诚待客。
•坐诊老药铺,千年智慧,医者仁心。
•百草争芳,同仁堂珍贵秘药尽显草本奇迹。
•同仁堂,匠心独具,勇于创新。
•聚名义坐诊老药铺,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同仁堂,用医者之心感念初心。
•古法制成,中医药传承,同仁堂名闻遐迩。
•质量保证,草本精华,同仁堂名副其实。
•同仁堂,医药安全第一,百年信誉有口皆碑。
•聚名义坐诊老药铺,医者仁心,为健康保驾护航。
结语同仁堂聚名义坐诊老药铺,集百草争芳。
经过百年荣耀的历练,同仁堂注重传承中医智慧,坚持用德立身,以诚待客。
他们的草本秘药,以匠心独具的制作工艺,勇于创新,将古方草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仁堂坚守医者仁心的原则,用百年的信誉和口碑,向世人证明他们的药品质量,是名副其实的。
同仁堂聚名义于老药铺,一直以来都将医药安全放在首位,以医者之心感念初心。
他们用古法制成的草本精华,一直传承至今,名声远播。
经典的句子集锦中,呈现了同仁堂拥有悠久历史和珍贵草本药材的特点,也展示了他们对中医药传承的重视和匠心独具的药品制作工艺。
文章以标题副标题的形式整理,清晰地表达了同仁堂的品牌形象和核心价值观。
同仁堂聚名义坐诊老药铺,集百草争芳,将医者仁心和百年信誉融入到每一颗草药之中,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仁堂聚名义坐诊老药铺集百草争芳句子经典句子集锦•坚持聚名义,传承医者仁心。
•同仁堂,中医草本的智慧结晶。
•草本之王,同仁堂是最佳选择。
•百年老药铺,草本药品的标杆之作。
•同仁堂的名义,凝结着医药传统的神奇力量。
•草药的奇迹,同仁堂见证着医学史上的辉煌。
•草本聚宝盆,同仁堂带您重温中医草本的魅力。
•高科技与传统智慧完美结合,同仁堂引领中医草本的未来。
•同仁堂,医者们信赖和百姓们拥戴的品牌。
同仁堂的经营理念是怎样的推荐文章顺丰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怎样的热度:腾讯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怎样的热度:怎样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热度:孤芳不自赏何侠结局怎样热度: 1到100数字联想记忆法教你怎样快速记数热度: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
如今同仁堂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呢?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同仁堂的经营理念,希望能帮到你。
同仁堂的经营理念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是在继承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并融入宫廷制药规范的基础上,经过三百余年的实践与创新,中医与中药的结合,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价值取向、质量文化、经营理念和队伍建设的总和。
这一表述包括以下要点:同仁堂是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继承者。
中医药理论是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它吸收了中国古典哲学和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特别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理念。
同仁堂自创立伊始,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生产和使用中药,收集并研制有效方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提高,至清末同仁堂有文字记载的中成药已多达近五百种,以医带药的模式传承至今。
供奉御药使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独具特色。
在供奉御药期间同仁堂以身家性命担保药品质量,采用最高标准的宫廷制药技术,磨练出诚实守信的制药道德,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形成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并得以世代弘扬。
同仁堂的价值取向源于“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的创业宗旨。
它所体现的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德、善”。
因此,“患者第一,顾客至上”始终是同仁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同仁堂质量文化是以药品疗效为核心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和现代制药规范。
它概括为“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证合理用药”。
它所形成是一种对药品质量高度负责的文化理念,并渗透于制药、营销管理和各项工作之中。
同仁堂祖训的相关事迹
北京同仁堂历数代而不衰,载誉达三百年之久,成为中国医药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经营者坚持品质第一,从而为同仁堂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
即使在动乱年代,同仁堂也不放松对质量的监控。
同仁堂质量文化可以概括为:“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证合理用药。
”它所形成的一种对药品质量高度负责的文化理念,以药品疗效为核心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和现代制药规范,渗透于制药、营销管理和各项工作之中。
章永俊 | 文章永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医药行业的古训,意思是做药的过程无人了解,但其动机好坏,上天自会知晓。
修,指对未加工药材的炮制;合,指对药材的取舍、搭配、组合。
修合就是指中药的采集、加工、配制过程,它涉及药材的产地、成色、质量、加工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
据传这句话最早即是由同仁堂提出的。
北京同仁堂是中医药行业的老字号,至今已有三百四十余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几经改朝换代,同仁堂几度兴衰,历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同仁堂300年兴衰史97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尽沧桑,金字招牌始终屹立不倒, 从未失去在中国中医药界最强势品牌的地位。
金字招牌背后,蕴含的是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对古训的执着坚守。
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同仁济世为宗旨,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铸就了同仁堂“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产品特色。
创业:养生济世坐落于前门外大栅栏的同仁堂药店,为乐家首创。
乐氏家族原籍浙江省宁波府慈水镇,明永乐年间移居北京,以串铃走方行医为业。
清初康熙年间,四世祖乐尊育(1630一1688年)做了朝廷太医院的吏目,积累了一些产业,开始坐堂行医。
乐尊育广读方书典籍,致力于方药研究制作。
他制售的丸药取材纯正地道、加工精细严谨,患者用后疗效显著。
乐尊育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养生济世、效力社会的最高追求。
他常对其子说:“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
”由于具备了这样的学识、经验和条件,乐尊育于1669年(康熙八年)创办同仁堂药室。
堂名“同仁”是乐尊育亲自拟定的,他解释说:“‘同仁’二字,可命堂名,吾爱其公而雅。
”一开始就确定了同仁堂今后要“济世养生”、“诚实无欺”、“货真价实”等行为规范。
乐家五世祖乐梧冈(1661—1742年)因乡试落第,秉承先人遗志,于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在前门外大栅栏路南正式开设同仁堂药铺。
同仁堂:“德诚信”令老字号永葆青春作者:宋联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百年老字号,可是能让我们记住的已为数不多,能经住历史变革和经济大潮考验的更是少之又少。
但是提起“同仁堂”,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个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
是什么力量让同仁堂永葆青春,蓬勃发展呢?许多老字号有着非常好的事业基础,可是靠着吃老本或守着旧思想,最终消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让人痛惜。
在市场竞争中,只有适者生存。
而适应市场的企业必然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仁堂正是完好地继承了先祖留下“德、诚、信”思想,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将其发展成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使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一、风雨三百年北京同仁堂的前身为乐家老铺,由祖籍浙江宁波、明代迁居北京的乐家第四代传人乐显扬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
乐显扬拟定堂名为“同仁”,同仁一词出自《易经》,意思是和同于人,宽广无私,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
雍正元年,钦定同仁堂供奉御药房,从此独办官药至清末将近200年。
然而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年),因乐家后人不善经营,加上天灾人祸,乐家无力经营同仁堂。
不得不由乾隆批准,同仁堂交给乐家世交张世基继办,乐家获二股分息。
但情况仍未改善,业务难以维持,又不得不按典让的方式合股经营。
直到1831年(道光十一年),第十世子孙乐平泉继承同仁堂,他努力重振祖业,累积资本,排斥外股。
终于在1843年,正式将同仁堂股份全部收回,使同仁堂得到了巩固的发展。
其后,国内战争不断,乐家的书籍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的大火之中,同仁堂的情形也日旷而下。
直至1949年北京解放,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同仁堂公会,乐家负责人乐松生出任同仁堂经理,同仁堂是当时北京最著名的私营企业。
到1966年又正式改为全民国有制企业。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同仁堂的牌子取消、科研中断、文献被毁,直到1979年才恢复原名。
为了保护这个老字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在1989年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而且“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同仁堂管理故事同仁堂是中国著名的中医药品牌,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多年的发展中,同仁堂一直秉承着“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古训,坚持诚信、敬业、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成为中医药行业的佼佼者。
本文将从同仁堂的管理故事入手,介绍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一、管理理念同仁堂的管理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诚信经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
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1. 以人为本同仁堂非常注重员工的发展和成长。
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
同时,企业还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和健康培训,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2. 诚信经营同仁堂一直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同时,企业还注重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3. 质量第一同仁堂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
在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企业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同时,企业还注重对药品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顾客至上同仁堂始终将顾客放在首位。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注重顾客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
同时,企业还注重与顾客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口碑效应。
二、管理方法同仁堂在管理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包括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规范化管理同仁堂注重规范化管理。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同时,企业还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行为和操作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精细化管理同仁堂注重精细化管理。
北京同仁堂的来历感悟句子
同仁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家百年老字号的中药饮片商行,也是中国中药的象征和文化的缩影。
一部分源自古代的精髓,一部分源自新生的萌芽,混合着历史文化中的熔炉,同仁堂把文北京化,让中草药变得更深入人心。
同仁堂,即同仁制药,既有古老传统,又有前瞻未来的思想。
从明朝内阁大臣夏侯寿诞生的以后,千百年间,同仁堂经过历代百姓的用心培育与礼崇,逐渐成为京城入户的老字号,也成为文化涵养的象征。
同仁堂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大院的形象,可以看出当年的古人药圃的气魄,以及对草木植物祖谱感悟的真挚敬礼。
用他们观察大自然、仰慕一代代先人审慎积淀的伟大智慧,体会明确祝福未来祥和的斗志,把健康的精神传承世代。
同仁堂也是一种深远的文化决心,为历史存留每一份智慧的瞬间,实现更加持久的文明熏陶。
同仁堂百年以来,以通天教义、崇尚德行和不断创新贯穿牌子核心,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作为存在的原则,也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异议。
在坚持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变革、创新,让更多世代更深刻领入古今之韵。
走进同仁堂,仿佛回到千年前的中国,在这里不只有中草药的祖谱,更有一段丰富的历史底蕴。
走入同仁堂,聆听千古智慧,感受古今的文明熔铸、古今的文明碰撞,是一种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历史沿革的新表格。
同仁堂恪守的古训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之一,成立于同治十年(1871年),现已有150年的历史。
在这长期的发展中,同仁堂秉持着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和企业信仰,这些信仰形成了同仁堂恪守的古训,成为公司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1. “薪火相传,历史长存” —关注传承同仁堂的第一条古训“薪火相传,历史长存”强调了中药品牌在接力传承的过程中所要做的事情。
同仁堂不但在保护传统瑰宝的过程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来,而且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希望员工能够把这些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以保证传统的价值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
2. “求实创新,勇于进取” —关注创新同仁堂的第二条古训“求实创新,勇于进取”强调了公司的创新精神和敢于冒险的企业精神。
这种鼓励员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寻找新的创新点,创造出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3. “裕民众福,回报社会” —关注社会责任同仁堂的第三条古训“裕民众福,回报社会”强调了社会责任。
同仁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实力,公司也明白这些资源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全盘考虑对社会的负责,做出合规经营,尽可能回报社会。
4. “诚信为本,服务如宾” —关注服务行业同仁堂的第四条古训“诚信为本,服务如宾”关注的则是自己所运营的行业服务。
同仁堂希望员工能够将企业品质直接传递到消费者和客户等相关利益方中,遵守诚信原则,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并尽其所能地为客户、消费者提供更完善、更优质的服务。
总的来说,同仁堂恪守的是一种传统文化和企业信仰。
公司肩负着中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同时在市场中发掘自身的优势,不断推陈出新,不但为人们提供了优良的药材和中药配方,同时全力支持创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优化,公司也对自身管理和服务要求之高要求自身,才有今天的高度发展。
感悟同仁堂古训
唐程理
一个偶尔的机会,看到我国老牌著名企业北京同仁堂的古训:“言行当至诚,立世信为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心有感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言行当至诚,立世信为基”。
讲的是为人处世应当以诚信为基本要求,做人如此,做产品也是如此,给所有做事的人提出了要求,是企业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信条。
给客户以信任,也是给自己和企业铺就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人无信不立,业无诚不兴,一个人讲诚信,会得到一个好口碑;一个企业讲诚信,就会树立一个好的品牌。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一个“敢”字,讲的是自律,也就是职业道德。
做事的人应兢兢业业,实实在在,不能因为工艺过程的繁琐而投机取巧走捷径,也不能想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而随意减少投入以次充好。
作为一个以服务为主的维修企业,我想,取得客户,赢得市场的前提是诚信。
一个没有赢得他人信任的人怎么会走得遍天下,一个没诚信的企业怎么会赢得了市场。
达成诚信
共识,应该是维修中心人赢得客户与市场的先决条件。
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问心无愧使自己充满信心,同事间相互信赖,与客户坦诚相待,必定会赢的更多的合作。
诚信做人,实在做事,不能因为无人监管就为所欲为,毫无自制。
以工艺标准、规范为准绳,严格按照检修工艺流程进行检修,按照工艺标准规范作业,以规范的操作过程赢得信赖,以可靠的检修结果回报客户。
任何不良的操作,即使质量监督人员未能及时发现,也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或者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暴露无遗,给企业造成名誉损失,给自己或同事造成不必要的劳动付出,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受到怀疑,使个人发展受到制约,百害而无一利。
“存心有天知”,一切不符合工艺流程和规范的操作行为,必定会暴露在广大员工雪亮的眼光中,而收获的,必将是惩罚和发展的於塞。
设备检修工艺流程由于设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检修工序繁多,劳动强度大。
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一定要有自律的精神,也就是职业道德。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就是药工对自己的提醒,对本岗位职业道德的阐述。
忽略了一道工序,减少了一个步骤,检修质量就不能得到可靠保障。
如何保障设备检修的每道工序都能规范的进行,除了质量监督人员尽职尽责监管,更需要广大操作层员工的细致入微。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使用者想一想,为日后有
可能付出无谓的劳动想一想,为由于设备故障而造成的损失想一想,良心不容许我们省略不该省略的工序,良心不容许我们放过每一处瑕疵,这是我们维修人职业道德的底线。
红柳林支架的出厂,是维修中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中因为各种原因多次返工,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的企业好多
方面还需要改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维修人诚信做人,踏实做
事的风范,他们在以实际行动夯实企业崛起的根基,以实际行
动回报着我们的客户。
作为一名质量管理人员,我要说的是:诚信,是维修人创业的根本;自律,是维修人追求发展追求进步的自我鞭策;为客户提供至臻至美的设备检修质量,则是维修中心人不懈的追求。
相信维修中心全体员工会众志成城,树立百年老店的思想,以诚信为基石,以自律为导向,不断学习,不懈努力,打造至臻至美的神南维修品牌,再造一颗升起在中国能源之都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