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石潭记》默写题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2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汇编1.《小石潭记》中的“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三句,衬托作者心境,生动地刻画了游鱼自由轻灵的姿态。
2.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地用“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把潭中游鱼由静止不动到瞬间逃离两种情态写了出来,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之态。
3.《小石潭记》写潭中小鱼,动静结合:“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水之清冽,鱼之游弋,给柳宗元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4.柳宗元《小石潭记》描绘了潭中鱼儿似与游人嬉戏的画面,写鱼儿静止的一句是“佁然不动”,写鱼儿来回游动的一句是“往来翕忽”,有静有动,趣味盎然。
5.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两句,描写了小鱼由静而动的活泼情景,生动形象。
6.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巧妙地把潭中游鱼静止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映照,动静结合,凸显出鱼的活泼可爱。
7.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写潭中的鱼时静时动,鱼动时“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好像将怡然自乐传递给观看的人。
8.《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9.《小石潭记》中和《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描述的画面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0.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借鱼的活动表现潭水“水尤清冽”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1.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先写鱼呆呆地一动不动,然后写它们“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12.《小石潭记》中“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句写出游鱼自由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1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4.在《小石潭记》中,当阳光照射下来时,潭中鱼的影子清楚地映在石床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乎在和游人作乐。
15.《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一.《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强化试卷(学生版)
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经过的句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
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了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
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间接(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
7.《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
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
1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中小鱼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
1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神秘莫测的句子
1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运用比喻,描写溪身、溪水蜿蜒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语句
1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边周围树木优美姿态的句子
1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久坐潭边游人的感受,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点
1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
2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
2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多角度描写景物,其写作方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
1.《小石潭记》中运用形象的比喻,
7.《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8、《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9、
10、《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11、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2、写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句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17
18、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句子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课文默写班级八()班姓名得分(总分100)一、《桃花源记》默写。
(共18空,每空3分,共54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有、、之属。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遂。
问今是何世,,。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二、《小石潭记》默写。
(共15空,每空3分,共45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明灭可见。
其岸势,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三、填空。
(1分)“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1。
古诗文情景式默写《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柳宗元(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闻水声,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潭中鱼可百许头,象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如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情趣。
(7)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游览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8) 本文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空竹,水声,小潭,潭边青树、翠蔓。
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
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隔篁竹”呼应,又为下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本文第二段写潭水有清,澄的特点,用到侧面描写,好处是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景物描写潭水;无一字在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潭水,游鱼,用到特写镜头写法。
作者写鱼采用手法,先写鱼“佁然”即静止不动的样子,潭底石头上清晰映着鱼的影子,这是静止的画面。
又写“俶尔远逝”一些鱼一会游到这,一会游到那,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
(9)文中既表现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潭这可从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和“潭西南而望”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本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乐之)。
(12) 本文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摇缀,参差披拂。
(15)《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快活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6)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伐竹取道。
(17)描写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18)描写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
1.运用形象比喻,描写溪身和溪水的句子是:,。
2.“,,”写出了小石潭边的植物长得非常茂盛的状态。
3.作者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
4.“”一句写出了小石潭水声清脆悦耳。
5.“,,,”借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
6.“,”两句写出了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
7.偏僻的地理位置和凄清的自然环境使作者产生“,
”的感受。
8.“,”写出了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
9.“,,”写小石潭中的小鱼与游者逗乐,十分调皮,活泼可爱。
10.“”写出了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
11.“”一句写出了小石潭的底部特点。
12.描述许多鱼儿好像空中游动无依靠的句子是:,。
13.“,,,”表明了小石潭中的石头形态各异特点。
14.表明溪水蜿蜒曲折的句子是:。
15. 描写鱼静态的句子:,,。
《小石潭记》默写答案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如鸣佩环。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9.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0.皆若空游无所依。
11.全石以为底。
1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3.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14.斗折蛇行。
1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小石潭记》默写
(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
句:。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
句:。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
句:。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
句:。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
到:。
(6)《小石潭记》中“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10、小石潭记复习题一、默写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4、青树翠蔓, , 。
5、 ,皆若空游无所依。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
7、《小石潭记》中,从动态角度描写潭边植物的语句是: ,。
8、《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和《小石潭记》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趣和水的清澈。
9、文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句子是: ,。
10、文中描写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11、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
12、文中描写游鱼动态,勾勒出一幅鱼乐图的句子是: ,。
13、写小石潭源流的溪身和岸势时,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两句是“”和“”。
14、文中写作者凄凉感受的语句是: ,。
15、文中从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是:①。
②,。
,。
③。
16、写作者在小石潭边总体感受的句子是:,。
17、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的句子是:,。
18、文中写小石潭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句子是: , , 。
19、文中写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 。
答案:1、皆若空游无所依2、斗折蛇行3、水尤清冽4、萦络摇缀,参差披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
6、悄怆幽邃7、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青树翠蔓,萦络摇缀,参差披拂。
11、佁然不动。
1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3、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5、①全石以为底。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1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7、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1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对比阅读阅读(甲)(《小石潭记》)(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初中《小石潭记》默写
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小石潭记》默写题
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