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7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二、服务内容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三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四健康指导.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3.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4.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五、考核指标一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二健康体检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抽查的健康体检表数×100%.六、附件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该表为自评表,根据下表中5个方面进行评估,将各方面判断评分汇总后,0~3分者为可自理; 4~8分者为轻度依赖;9~18分者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二、服务内容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一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二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五、考核指标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100%.六、附件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2.体质判定标准表附件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填表说明:1.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平时的感受,避免采集老年人的即时感受.2.采集信息时要避免主观引导老年人的选择.3.记录表所列问题不能空项,须全部询问填写.4.询问结果应在相应分值内划“√”,并将计算得分填写在相应空格内.5.体质辨识:医务人员应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见附件2进行辨识结果判定,偏颇体质为“是”、“倾向是”,平和体质为“是”、“基本是”,并在相应选项上划“√”.6.中医药保健指导:请在所提供指导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其他指导请注明.附件2体质判定标准表。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正文:一、工作目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全面、细致、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慢性病,并且提高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认知和接受度。
二、工作内容1·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通过对老年人全面体检和询问病史,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疾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
(2)中医药健康咨询:提供中医药健康知识、健康养生方案等相关咨询服务,解答老年人的疑问和需求。
(3)中医药健康指导: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制定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运动保健、中药调理等。
(4)中医药康复训练:通过中医药康复训练帮助老年人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5)慢性病管理:针对老年人的慢性病,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进行长期跟踪和管理。
2·工作流程(1)健康状况评估:老年人到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全面体检,填写健康问卷,提供病史资料。
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
(2)中医药健康咨询: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中医药健康知识、饮食养生方案等相关咨询服务。
(3)中医药健康指导:医生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方案,并进行详细解释和指导。
(4)中医药康复训练:根据老年人的康复需求,进行中医药康复训练,帮助老年人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
(5)慢性病管理: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进行长期跟踪和管理,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三、工作人员1·中医医生:负责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中医药健康咨询、中医药健康指导等工作,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2·康复师:负责中医药康复训练工作,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经验。
3·护士:负责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
四、工作设施和器材1·评估仪器:包括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仪等,用于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一、健康评估
1.定期健康体检
(1)检测生命体征和基本健康指标
(2)进行疾病筛查和评估
2.中医辨证施护
(1)进行中医辨证施护评估
(2)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二、健康档案管理
1.建立老年人中医健康档案
(1)录入健康评估数据
(2)记录中医诊疗信息和用药情况
2.定期更新和维护档案
(1)对健康档案进行定期审核和更新
(2)根据个体化健康需求调整档案内容
三、健康管理服务
1.中医药保健指导
(1)提供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指导
(2)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养生方案2.健康服务跟踪
(1)定期进行健康服务跟踪和回访(2)监测健康状况和用药效果
四、康复指导
1.康复评估
(1)进行老年人康复需求评估(2)制定康复指导计划
2.康复服务跟踪
(1)提供康复指导和服务
(2)跟踪康复效果和调整指导计划。
关于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中医药的预防、保健、治疗等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该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中医体质辨识是指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检查老年人的脉搏、舌诊、问诊等方法,判断老年人的体质类型,如气虚质、阳虚质等,并根据体质类型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草药调理等,以提升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
二、中药保健品推荐与使用指导: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结合中医理论,推荐适宜的中药保健品,并为其提供使用指导,包括用药方法、剂量、用药时间等。
中药保健品可以通过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等方面,起到保健、延缓衰老的作用。
三、中医按摩与针灸:中医按摩和针灸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两种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老年人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老年人的脏腑功能,促进老年人的康复和养生。
中医按摩和针灸可以应用于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肩周炎等,有很好的疗效。
四、中医营养膳食指导:中医营养膳食指导是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需求,结合中医膳食理论,为老年人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
指导老年人合理搭配食物,选择适宜的食材和调味品,并注意饮食的烹调方法。
中医营养膳食可以帮助老年人调养脾胃、增强体质、改善睡眠等。
五、中医调理养生推拿:中医调理养生推拿是通过经络按摩、特殊手法推拿等技术手段,刺激老年人体内的气血运行,调理经络系统,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调节内分泌,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推拿可以缓解老年人的疲劳、肌肉痛症等问题,并具有舒筋活络、调节气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通过中医药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帮助他们调理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该服务能够得到更多老年人的重视和认可,为他们的健康和幸福生活贡献力量。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在本辖区居住半年以上年满65岁及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四、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
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
五、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六、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七、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为常住本辖区半年以上—36月龄儿童。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安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四、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安康档案。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严格执行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的比例≥100%。
二、对事情中发现的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指导,每年至少测量2次血压。
三、按标准要求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安康管理档案,提高高血压患者发现率,安康管理率达到60%以上。
四、按规范要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包括询问病情、体格检查及提供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每半年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并症发生与发展监测,并将随访管理信息及时录入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率≥80%。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引言1.1 简介为了提高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工作制度,以规范和指导相关工作。
1.2 目的本工作制度旨在保障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推动中医药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和传承。
二、工作范围2.1 定义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是指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干预和管理的工作。
2.2 负责部门本工作由卫生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推进。
三、工作机制3.1 组织领导设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3.2 专家团队选聘专业的中医药专家组成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3.3 健康管理档案建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档案,全面记录老年人的健康信息、体检结果和中医药干预方案等重要信息。
四、工作内容4.1 健康评估对老年人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中医体质辨识、疼痛评估、脏腑功能评估等,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2 中医药干预根据老年人的健康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干预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气功等,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4.3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认知和理解,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健康管理工作。
4.4 定期复查制定定期复查计划,对参与健康管理的老年人进行复查评估,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并追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五、工作要求5.1 服务规范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提供规范、专业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5.2 保护隐私严格保护老年人的个人隐私,妥善保存健康档案信息,禁止泄露和滥用。
5.3 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合力。
附件:附件2: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药管理部门:指国家药监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
2、健康评估:指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标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引言概述: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一种以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案,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服务形式。
规范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调理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内容。
一、服务对象的确定1.1 服务对象的范围: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患有慢性疾病、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群等需要进行健康管理的人群。
1.2 服务对象的评估: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等方法,对服务对象进行个性化评估,确定适合的健康管理方案。
1.3 服务对象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健康管理需求,将服务对象分为预防、保健、康复等不同类别,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
二、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2.1 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根据服务对象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健康需求,结合中医药理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2.2 健康管理措施: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疗法等多种中医药健康管理措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3 健康管理计划:制定详细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定期体检、药物调理、饮食调节、运动锻炼等内容,确保服务对象按时按量完成。
三、服务过程的监督3.1 专业医师的指导: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2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3 健康档案的建立: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记录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过程和效果,为后续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四、服务效果的评估4.1 健康指标的监测:定期监测服务对象的健康指标,包括体重、血压、血糖等指标,评估健康管理效果。
4.2 生活质量的改善:通过健康管理服务,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应得到显著改善,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交活动等方面。
4.3 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概述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指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对个体或者群体进行全面、系统、持续的健康管理,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性服务。
本规范旨在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流程、技术要求和评估指标,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服务安全。
二、服务内容1. 健康评估:通过问诊、观察、望闻问切等中医四诊方法,综合评估个体的体质、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等健康指标。
2. 个体化健康方案制定:根据健康评估结果,结合个体的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为个体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3. 中医药干预:根据个体的健康方案,采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服用、针灸、推拿等,调节个体的阴阳平衡,促进健康。
4. 健康指导:为个体提供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引导个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发生。
5. 健康监测:通过定期的体检、生化指标检测等方式,对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服务流程1. 健康评估:个体进行中医四诊,医生根据四诊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记录个体的体质、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等健康指标。
2. 制定个体化健康方案:医生根据健康评估结果,结合个体的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为个体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3. 中医药干预:根据个体的健康方案,医生进行中医药干预,包括中药服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调节个体的阴阳平衡,促进健康。
4. 健康指导:医生为个体提供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引导个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发生。
5. 健康监测:个体定期进行体检、生化指标检测等,医生监测个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技术要求1. 医生资质:从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医生应具备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学历和资质,具备相关的临床经验和技能。
2. 服务设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具备符合卫生标准的诊疗设施和设备,确保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3. 服务团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包括中医医生、护士、健康指导师等,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技能。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二、服务内容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三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四健康指导.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3.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4.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五、考核指标一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二健康体检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抽查的健康体检表数×100%.六、附件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该表为自评表,根据下表中5个方面进行评估,将各方面判断评分汇总后,0~3分者为可自理; 4~8分者为轻度依赖;9~18分者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二、服务内容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一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二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五、考核指标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100%.六、附件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2.体质判定标准表附件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填表说明:1.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平时的感受,避免采集老年人的即时感受.2.采集信息时要避免主观引导老年人的选择.3.记录表所列问题不能空项,须全部询问填写.4.询问结果应在相应分值内划“√”,并将计算得分填写在相应空格内.5.体质辨识:医务人员应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见附件2进行辨识结果判定,偏颇体质为“是”、“倾向是”,平和体质为“是”、“基本是”,并在相应选项上划“√”.6.中医药保健指导:请在所提供指导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其他指导请注明.附件2体质判定标准表。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独特优势,特制定本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通过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和管理能力,预防和减少老年病的发生,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具体目标包括:1、为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 1 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服务覆盖率达到 70%以上。
2、提高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知晓率达到 80%以上,满意度达到 90%以上。
3、对老年人的中医体质进行准确辨识,并根据体质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三、服务内容1、中医体质辨识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通过询问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状态等,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对老年人的体质进行辨识。
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9 种类型。
2、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老年人的体质辨识结果,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1)情志调摄:根据老年人不同的体质特点,指导其采取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平和质的老年人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气郁质的老年人应多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
(2)饮食调养: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如阳虚质的老年人宜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核桃等;阴虚质的老年人宜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
(3)起居调摄:指导老年人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调整起居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如痰湿质的老年人应居住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潮湿。
(4)运动保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推荐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如气虚质的老年人宜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较为缓和的运动;血瘀质的老年人可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
— 1 —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二)中医药保健指导。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
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
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100%。
六、附件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体质判定标准表
— 2 —
附件1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 3 —
— 4 —
— 5 —
填表说明:
1.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平时的感受,避免采集老年人的即时感受。
2.采集信息时要避免主观引导老年人的选择。
3.记录表所列问题不能空项,须全部询问填写。
4.询问结果应在相应分值内划“√”,并将计算得分填写在相应空格内。
5.体质辨识:医务人员应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见附件2)进行辨识结果判定,偏颇体质为“是”、“倾向是”,平和体质为“是”、“基本是”,并在相应选项上划“√”。
6.中医药保健指导:请在所提供指导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
其他指导请注明。
— 6 —
附件2
体质判定标准表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