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0.01 KB
- 文档页数:11
中医药老人健康管理进一步工作计划一、前言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个性化、全面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药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完善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2. 加强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3. 推广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覆盖面;4. 提高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满意度,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重点任务1. 建立健全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明确管理服务体系的结构和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人才培养。
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
3. 推广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健康管理服务。
积极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方便老年人就医和健康管理。
4. 提高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满意度。
加强服务质量控制和监督,定期对老年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反馈。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提升。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
2. 加大投入力度。
合理安排经费预算,保障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3.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宣传推广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优势和成果,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和交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4.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中医药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正文:一、工作目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全面、细致、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慢性病,并且提高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认知和接受度。
二、工作内容1·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通过对老年人全面体检和询问病史,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疾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
(2)中医药健康咨询:提供中医药健康知识、健康养生方案等相关咨询服务,解答老年人的疑问和需求。
(3)中医药健康指导: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制定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运动保健、中药调理等。
(4)中医药康复训练:通过中医药康复训练帮助老年人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5)慢性病管理:针对老年人的慢性病,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进行长期跟踪和管理。
2·工作流程(1)健康状况评估:老年人到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全面体检,填写健康问卷,提供病史资料。
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
(2)中医药健康咨询: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中医药健康知识、饮食养生方案等相关咨询服务。
(3)中医药健康指导:医生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方案,并进行详细解释和指导。
(4)中医药康复训练:根据老年人的康复需求,进行中医药康复训练,帮助老年人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
(5)慢性病管理: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进行长期跟踪和管理,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三、工作人员1·中医医生:负责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中医药健康咨询、中医药健康指导等工作,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2·康复师:负责中医药康复训练工作,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经验。
3·护士:负责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
四、工作设施和器材1·评估仪器:包括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仪等,用于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健康管理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任务。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老年人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意识,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2. 完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确保服务质量。
3. 提升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降低老年慢性病发病率。
4.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1)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接受度。
(2)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培训班,邀请专家为老年人讲解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3)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咨询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2. 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体系(1)建立健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用药情况等。
(2)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3)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实现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无缝对接。
3. 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1)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2)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3)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体系,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4. 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宣传(1)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宣传月活动,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
(2)利用社区、家庭、学校等平台,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3)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温馨的服务。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
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4.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良好氛围。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方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健康问题逐渐变得复杂化和多元化。
面对这种情况,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实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原则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原则1.以人为本。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核心是保障人们身心健康,并以此为宗旨进行服务。
2.预防为主。
通过提前诊断和预防,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
3.综合服务。
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健康问题,提供多种综合服务,包括疏导情绪、保持健康饮食和锻炼习惯以及用药指导等。
4.个性化服务。
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实现对个体的全面管理。
5.连续性服务。
采取跟踪、回访等机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连续性服务,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服务和指导。
二、实施方案1.服务对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慢病患者、孕妇及儿童等,以及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需要。
2.服务内容根据相应的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也将有所不同,但服务的核心相同,如下:(1)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的制定。
(2)健康风险评估,接受中医体检与诊断。
(3)采用传统中医治疗手段,监测治疗效果。
(4)中医药营养指导和保健指导。
(5)多学科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性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3.服务机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当选择优质、规范的中医药医院或诊所,对服务的效果能够接受质量的监测和管理。
此外,服务机构还应建立自己的服务团队,以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最终为患者创造价值。
4.实施要求(1)建立健康档案,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及治疗经历等信息,并建立服务纪录。
(2)将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进行规范化,确保不同的患者能够得到相同的服务。
(3)设立服务队伍,包括中药师、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以及其他附加专家服务。
(4)提供在线咨询、诊疗分析和预约挂号等线上服务,以方便患者接受服务。
2023年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2023年,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需要全面开展,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延缓老年人机能的衰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标1. 提高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认可度和使用率;2. 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3. 加强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4. 建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1.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老年人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使用率。
- 开展老年人中医药知识讲座,普及老年人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知识;- 制作宣传材料,如宣传册、海报等,面向老年人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 在社区、养老院等老年人聚集的场所设立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展示点,定期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2. 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在社区、养老院等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场所开展中医药体质辨识服务,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中医药保健计划;- 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开展中医药保健咨询和诊疗服务,如针灸、推拿等;- 鼓励老年人参与中医药养生活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3.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 举办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培训班,提高医护人员对中医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鼓励医护人员参与中医药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水平;- 配备专职中医医生,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4. 建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长效机制。
- 与社区、养老院、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 建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档案,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和干预;- 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跨部门联席会议,协调各方力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四、工作措施1. 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政策,制定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3.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 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药专业素质,通过组织培训、定期考核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服务水平;5. 建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在本辖区居住半年以上年满65岁及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四、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
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
五、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六、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七、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为常住本辖区半年以上—36月龄儿童。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安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四、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安康档案。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严格执行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的比例≥100%。
二、对事情中发现的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指导,每年至少测量2次血压。
三、按标准要求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安康管理档案,提高高血压患者发现率,安康管理率达到60%以上。
四、按规范要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包括询问病情、体格检查及提供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每半年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并症发生与发展监测,并将随访管理信息及时录入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率≥80%。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让广大民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方案。
一、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辨识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对民众的体质进行评估,为后续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中医体质辨识:1.1 中药常规辨识通过对民众的面色、舌苔、脉象等进行常规的中药辨识,了解民众的体质特征、身体状况、脏器功能等信息。
1.2 穴位敲诊辨识穴位敲诊是中医诊断的常规方法,通过对民众的相关穴位进行敲诊,可以较准确地了解其体质特征、脏腑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1.3 中医问诊辨识从民众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患病经历等角度出发,进行中医问诊,了解其体质特点与问题。
二、中医药调查研究中医药调查研究是基于对民众中医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旨在掌握民众对中医药的认知与使用情况,有助于为中医药健康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医药调查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中草药使用情况调查通过对民众中草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民众对于中草药的认知、使用频率、来源、用途等等。
2.2 中成药使用情况调查通过对民众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民众对于中成药的认知、使用频率、来源、用途等等。
2.3 中医诊疗方式调查通过对民众中医诊疗方式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民众对于中医诊疗方式的认知、接受程度、选择依据等等。
三、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在前两个环节基础上,为民众提供的针对性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措施,旨在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中药调养通过对民众体质特征、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为民众定制个性化的中药调养方案,帮助民众调整身体状况、保持健康。
3.2 中医健康咨询针对民众的中医健康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为民众保驾护航,定期进行健康咨询和跟踪服务,确保民众的健康状况得到持续关注和升级。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为了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老年中医药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老年人群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使中医药成为老年人群健康管理的首选方式。
2. 建立健全老年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率。
3. 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4. 加强老年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
三、工作内容1. 加强宣传与教育(1)开展中医药知识普及活动,提高老年人群对中医药的认知度。
(2)组织中医药专家走进社区、农村,为老年人群提供咨询服务。
(3)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宣传中医药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成果。
2. 完善服务体系(1)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2)推动中医药与社区医疗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群提供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3)鼓励中医药机构开展居家医疗服务,满足老年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3. 强化人才培养(1)加强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2)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3)加强中医药科研,推动中医药技术进步。
4. 加强老年中医药健康管理(1)建立健全老年中医药健康档案,全面掌握老年人群健康状况。
(2)开展老年中医药体质辨识,为老年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3)加强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提高老年人群自我保健能力。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计划顺利实施。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中医药健康管理。
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工作成效。
4. 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工作计划顺利实施。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老年中医药管理工作计划,预计在三年内实现以下目标:1. 老年人群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显著提高。
XXX镇卫生院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保健方案为做好我镇老年人健康管理进一步拓展,推动我镇老年人中医药服务工作顺利、稳步实施,依据《成都市新都区医院管理办公室2014年度目标考核实施办法》(新都医管办发〔2014〕4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辖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内容。
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为我镇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中医药保健指导,提供中医体质辨识服务。
二、目标任务:为我镇95%(30%?)的65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服务及保健指导;为10%的65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服务。
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提供一次中医健康指导,半年后至少进行一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
三、工作措施: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XXX 院长副组长:XXX 副院长XXX 副院长成员:XXX 公卫主任XXX、XXX……村站医生职责分工:组长负责老年人中医药预防与保健工作的整体工作。
副组长负责推进老年人中医药预防与保健工作的相应的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及监督考核。
成员负责辖区内老年人中医药预防与保健工作的具体开展与落实。
2、成立质控监督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X质控监督小组负责每季度对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服务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中医药保健服务工作真实有效。
3、成立考核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张涛、文庆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每季度对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服务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评定依据,针对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服务工作开展具体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整改。
考核内容:相关工作记录是否保存完善,服务内容是否真实有效,居民是否对应用老年人中医药提高保健意识有所增强,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发病率、并发症、致残率有显著下降,疗效显著提高,参加健康教育、老年人管理积极性有较大增加等。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正文:一、工作目标本工作计划旨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工作内容1·健康调查和评估1·1 进行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普查工作,了解老年人群体的整体健康情况。
1·2 制定健康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力活动情况等进行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中医药健康干预2·1 制定老年人中医药健康干预方案,包括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根据不同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和健康问题进行个性化处理。
2·2 开展中医药养生讲座和培训班,提高老年人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水平,促进老年人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的能力提升。
3·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3·1 与现代医学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治疗和管理模式。
3·2 探索中医药康复技术在老年人康复中的应用,提高老年人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4·建设健康档案和信息平台4·1 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老年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评估结果、中医药健康干预方案等,为后续管理和评估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4·2 搭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健康信息的互动共享,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指导和服务。
5·定期健康评估和管理5·1 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中医药健康干预方案,确保健康管理工作的效果。
5·2 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和康复活动,密切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变化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6·老年人健康管理宣传与推广6·1 制作健康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向社区居民宣传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
6·2 利用社区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健康管理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关注度。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有效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一、工作目标1、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
3、早期发现和干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疾病治愈率,减轻疾病负担。
4、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实现健康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共享。
二、服务对象本计划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三、服务内容1、健康体检每年为老年人提供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腹部 B 超等项目。
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适当增加个性化的体检项目,如肿瘤标志物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等。
2、健康评估收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家族病史、既往病史、体检结果等。
运用科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健康风险等级。
3、健康干预根据健康评估结果,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建议、心理调适、疾病预防等。
定期对老年人进行随访,了解健康干预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4、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包括常见疾病的预防、合理用药、康复护理等。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如宣传册、海报、视频等,方便老年人自主学习。
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相关政策和信息。
5、疾病管理建立老年人慢性病管理档案,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进行规范化管理。
定期监测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和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中医药健康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体质辨识服务,根据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养生保健方案。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1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是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市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0—36个月儿童不同月龄段进行穴位按摩及饮食喂养指导。
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0—36个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不同月龄进行采集信息,现场保健指导、播放视频。
中医药保健指导。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取得成绩:,我市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职工的认真工作下共完成51033个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并认真录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覆盖率33.0%。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5257个;覆盖率36.1%。
基本完成中医药管理服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依从性较低。
个别乡镇覆盖率不足、儿童现场指导欠缺、各月龄段覆盖面欠到位。
三、今后我市将中医药健康管理作为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
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的独特优势,以健康教育、义诊、入户随访等多种形式,加强老年人养生保健行为干预和健康指导,0—36个月儿童不同月龄段将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贡献一份力量,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
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合理安排时间抓进度。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沟通。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2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现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要求,依据《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有关内容,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中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中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意识,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2. 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3.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
4. 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融合。
三、工作内容1. 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宣传教育(1)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讲座,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2)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3)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主题宣传活动,提高中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认知度。
2. 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体系(1)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可及性。
(2)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
(3)鼓励中医药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满足中老年人的需求。
3.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1)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专业水平。
(2)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疗效。
(3)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研究,不断丰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4. 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融合(1)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衔接,提高服务效率。
(3)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
2. 制定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明确服务内容、标准和流程。
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政策保障。
4. 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一、概述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是根据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指导性文件。
该规范旨在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进程,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常见疾病,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二、服务内容1.健康评估:通过中医体质辩证、机能评估等方法,全面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风险,为后续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2.中医药干预:根据老年人的健康评估结果和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干预方案。
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气功等中医疗法,以及中药饮品和食疗等;3.健康宣教: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老年人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他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运用;4.运动指导: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并进行指导和监督,提高老年人的体能和自我抗病能力;三、服务流程1.健康登记:老年人进行健康登记,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调查表,提供服务的基本依据;2.健康评估:根据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调查表,进行体质辨识、机能评估,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3.干预方案制定:根据老年人的健康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方案中包括具体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运动指导等;4.干预实施:按照制定的干预方案,进行具体的中医药治疗和运动指导,监督老年人的服药情况和运动执行情况;5.效果评估: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干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干预方案;6.健康宣教和心理调适:通过不定期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调适活动,提高老年人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和接受程度。
四、服务注意事项1.尊重老年人的选择权,根据老年人的意愿和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干预方案;2.注意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对老年人的用药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3.进行良好的记录和档案管理,保护老年人的隐私权;4.健康宣教和心理调适应与干预方案相结合,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五、质量控制1.指定专业人员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2.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知识储备;3.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合作,建立健康管理服务的联席会议,共同制定和优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规范。
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应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时写出总结。
三、按要求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
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五、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肺部、心脏、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和腹部B超(肝胆胰脾)检查。
六、告知居民健康体验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
1。
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同时开展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对患有其他疾病的(非高血压或糖尿病),应及时治疗或转诊。
3.对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或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
4.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认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导.5.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七、老年人管理工作实行定期上报.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二)、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目标规划:1. 改善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2. 研究老年人中医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3. 拓展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增加老年人的中医药治疗和康复机会;4. 促进中西医药的融合,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1. 建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档案,记录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中医药治疗方案等信息。
时间安排:半年内完成。
2. 组织老年人中医药健康咨询和体检活动,向老年人传授中医药健康知识,建立养生意识,评估老年人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时间安排:每季度组织一次。
3. 设计老年人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包括中医药治疗方案以及穴位按摩、食疗调理等中医药康复方案。
时间安排:每6个月更新一次。
4. 拓展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与社区医院、养老院等协作,提供更广泛的中医药治疗和康复服务。
时间安排:每月与合作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
资源调配和预算计划:1. 人员:组建一支由中医师、护士、保健师等组成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团队。
2. 设备:配备中医药辨识仪、中药配方机、针灸治疗仪等专业设备。
3. 预算:根据每季度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咨询和体检活动的规模,制定相应的预算,同时预留一定资金用于推广和宣传。
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1. 由于老年人多病多灾,中医药治疗需要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2. 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团队学习,更新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评价等。
工作绩效管理:1. 设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2. 定期组织内部学习和讨论,持续提高团队的治疗水平;3. 定期组织问卷调查和满意度评价,收集老年人的反馈意见。
作沟通和协调:1. 定期与社区医院、养老院等单位沟通和协调,加强中西医药的融合;2. 加强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沟通,及时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变化。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
实施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代码
淮安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方案
一、背景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
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指标体系》及《中医药健康管理
服务规范》,结合地区实际,特制订淮安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实施细则—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方案》,以指导我区
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目标指标
1、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各乡镇有分村65岁
以上老人名单,并有相应统计表,按季度动态更新。掌握老年人的
中医体质辨识情况。
2、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
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
务率≥35%,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90%。
三、对策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各单位要成立专门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
理服务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形成管理服务制度,落实奖惩措
施。各行政村有专(兼)职人员开展中医药服务,并做好工作记
录。各乡镇要按照区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对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
识工作的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加强与村(居)委会、
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2、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
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开展。
3、各乡镇要设置和配备开展老年人中医药管理服务的相应的
设备和条件。
4、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5、及时完成老年人中医药服务健康管理档案,完整记录相关信
息。
四、进度安排
1、10月份,全面启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管
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召开村医会议,安排各项工作。
2、11月份,完成辖区35%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五、考核评估
各单位对工作进度开展情况实行周报,区卫生局实施考核,对
项目各项指标进行评价。考核严格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
核方案》进行。考核结果直接与经费挂钩。
六、经费兑现
参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兑现发放工作
经费。
二○一三年十月
淮安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突击月工作细则
为做好11月份中医药管理服务突击月工作,根据区卫生局中医
药服务会议精神,依照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
服务》,特制订实施细则如下:
一、组织管理
1、完善各项台账资料。各乡镇成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领导小
组,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相关各科室(所)负责人及卫生室室长
为成员。建立技术服务团队和人员网络,各村配备专兼职中医服务
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制定中医药服务工作制度、奖惩制度。制定
工作计划,以周为单位分解工作任务和进度,有指标、定数量。
2、加强业务培训。在参加区级培训后,收集并保存参会资料和
笔记;尽快举办二级培训,对院内临床医生和村医进行中医药知识
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体质判定标准表”进
行业务培训,至少有通知、签到、图片、小结。
3、乡镇督导。有督导照片、记录(在村工作手册中书写记
录)。
二、突击月工作的开展
1、登记。各乡镇认真做好辖区内65岁以上老人的摸底登记工
作。及时汇总信息登记资料。各村要形成65岁以上老人名单及各村
统计表,并存归档备查。表格样式见《村工作手册》中老年人登记
表及统计表。
2、服务。由乡镇防保所组织牵头,分批开展辖老年人中医药服
务工作。可将村分成四个批次,每周完成一批村。技术团队负责现
场指导,发现问题与纠正问题。各村先行对1/3组的老人开展中医
药服务,一周内完成;余下的老人由视情况由村医自行再进行。没
有轮到集中进行的村,村医也可自行逐组调查,并注意资料统一与
规范。
3、统计。每天完成后,由村医按组数调查表份数,并在登记名
单后注明。
4、上报。每周五统计上个7天调查的老人数,慢病医生做好分
村统计(表样见附表1),周六上午上报电子版周报表(表样见附
表2)到疾控中心慢病科邮箱()。
5、资料收集。每个村调查后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
录表”放在村里保存,在电子网络平台完善后统一录入区域信息平
台,录入完成后再插入居民健康档案袋中。镇收集每个村开展调查
的现场照片,拍摄调查结束后的调查表照片(调查表排开拍到一张
照片,能粗略显示出数量)。收集调查表。
6、其他部分。乡镇设置中医科,挂牌。中医门诊有中医药健康
教育处方,有服务登记簿(表样见附表3)。村有中医药宣传材料
发放登记。村宣传栏有中医药部分内容,有照片存根。村有门诊服
务登记簿(表样见附表3)。
收集老年人的电话号码,身高、体重信息、是否有高血压或糖
尿病信息,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内容、无差别惠民精神。
三、指标要求:
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率≥35%,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90%。
附表1:
**乡(镇)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调查统计
统计时间:
村名 老年 人数 应完成服务数 已完成调查数 完成率% 完整调查份数 完整率% 备注
示例 200 60 30 50 45 90
附表2: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周报表(待定)
上报单位:上报人:上报日期:年月日
村名
65岁以上老人中医药管理服务
65岁以上老人数 应完成服务数 已完成服
务数
完成率%
合计
附表3(封面+内页):
**乡镇(**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门诊登记簿
二○一三年
就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中医诊断 服务情况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