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抗恶性肿瘤药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91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其药理作用和化学结构的不同,抗肿瘤药物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从分类和临床应用两个角度入手,简要介绍抗肿瘤药物的相关知识。
一、抗肿瘤药物的分类1.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和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只在某一个细胞周期时起作用,通常作用于细胞分裂的S期和G2期。
例如,氟尿嘧啶(5-FU)就是一种S期特异性药物,而卡铂则是一种G2期特异性药物。
非特异性药物则不受细胞周期的影响,能够在各个细胞周期都起作用。
例如,环磷酰胺就是一种非特异性药物。
2. 清除范围和生物利用度药物在体内的清除可以是肝脏、肾脏和细胞内酶催化的多种方式,药物清除范围的不同会影响其药理效应和半衰期。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达到其所需治疗效果的程度。
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通常较低,需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3. 化学结构不同的化学结构决定了抗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强度,例如抗酸类似物质包括纳福替肟、红霉素、双氰胺等,而丙泊酚、卡铂、吉西他滨等是不同化学结构的抗肿瘤药物。
二、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1. 化疗抗肿瘤药物常在化疗中使用。
化疗可以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
化疗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增长,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
2. 术后治疗术后治疗可以帮助减少恶性肿瘤的复发和扩散。
通常在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后,医生会建议患者接受一定周期的化疗和放疗,以提高治愈率和延长生命。
例如,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可以帮助减少恶性肿瘤复发的风险。
3. 治疗依赖性骨髓移植治疗依赖性骨髓移植是一种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高剂量的化疗药物来摧毁患者的骨髓,然后再输入供者的骨髓来替代病变的骨髓。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杀死恶性肿瘤,而缺点是可能导致治疗后的并发症。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使用抗肿瘤药物或其他药物来针对肿瘤细胞的特点进行治疗。
《临床药理学》形考任务3答案(2022年3月28日搜集整理)如果题目秩序都打乱了,请使用查找功能(Ctrl+F)进行搜索形考任务3 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90分)试题 1脂溶性药物在老年人体内Vd的变化是()。
正确答案是:对女性影响大于男性试题 2老年人表观分布容积的改变与下列哪个因素无直接关系()。
正确答案是:胃排空变慢试题 3影响老年人药物分布的机体因素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药物剂型试题 4以下有关老年人药动学特点说法不对的是()。
正确答案是:体重减轻,肝血流量增加,生物利用度下降试题 5下列药物与奎尼丁合用会使血药浓度明显升高的是()。
正确答案是:地高辛试题 6以下有关老年人应用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首关效应增加试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老年人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多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试题8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的有()。
正确答案是:地西泮试题9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诱发深度昏迷的有()。
正确答案是:吗啡试题10肝功能CTP分级为C级,一般用药剂量可调整为()。
正确答案是:应使用临床验证安全性好或药动学过程不受肝病影响或能进行有效监测的药物试题11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静脉给药可不需调整剂量试题12肝功能不全的CTP分级共分为几级()。
正确答案是:3试题13肝功能CTP分级为B级,一般用药剂量可调整为()。
正确答案是:用正常患者25%的维持剂量试题14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可不考虑肝功能不全时机体对某些药物敏感性的变化试题15肝功能不全对患者代谢的影响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重度肝硬化时,使肝代谢能力明显增强试题16慢性肾功能不全3级,GFR[ml/(min●1.73m3)]的范围是()。
正确答案是:30~59试题17慢性肾功能不全5级,GFR[ml/(min●1.73m3)]的范围是()。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题及答案(中级)抗肿瘤药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小题,共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出)【A型题】1。
主要作用于M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药物是()。
A.放线菌素D B。
阿霉素 C.拓扑特肯 D.依托泊苷 E。
长春碱2。
主要作用于S期的抗肿瘤药物是( ).A。
抗癌抗生素 B。
烷化剂 C.抗代谢药 D。
长春碱类 E。
激素类3。
用环磷酰胺治疗下列哪种肿瘤疗效显著?( )A。
肺癌 B。
恶性淋巴瘤 C。
多发性骨髓瘤 D.乳腺癌 E.神经母细胞瘤4。
下列哪种抗恶性肿瘤药可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使核蛋白体分解,抑制有丝分裂?( )A.长春碱B.顺铂 C。
紫杉醇 D.氟美松 E。
高三尖杉酯碱5.对神经系统有毒性的药物是( ).A。
5—氟尿嘧啶 B.甲氨蝶呤 C。
喜树碱 D.巯嘌呤 E。
长春新碱6。
能干扰DNA拓扑异构酶Ⅰ的活性,从而抑制DNA合成的药物是()。
A.长春碱B.喜树碱 C。
丝裂霉素 D.羟基脲 E.阿糖胞苷7。
甲氨蝶呤主要用于()。
A。
室管膜瘤 B。
儿童急性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神经母细胞瘤E.髓母细胞瘤8。
破坏DNA的烷化剂不包括()。
A。
塞替派 B.环磷酰胺 C。
卡莫司汀 D.白消安 E.依托泊苷9.烷化剂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
A。
通过与细胞中DNA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B。
又被称为细胞毒类药物C.细胞增殖周期非特异性抑制剂D.细胞增殖周期特异性抑制剂E。
具有广谱抗癌作用10。
肿瘤对烷化剂类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不包括()。
A。
由于自身DNA修复功能受损 B.限制化疗药进入细胞、增加化疗药从细胞中排出C。
机体发生基因突变 D。
细胞内灭活药物E.DNA受损后缺乏细胞凋亡机制11。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口腔黏膜反应的处理措施不包括()。
A。
进行有效口腔护理B。
真菌感染应用制霉菌素液(1000U/100ml)漱口C。
局部应用硫糖铝—利多卡因-苯海拉明组成的糊剂、氯己定口腔溃疡膜等 D。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抗肿瘤药是一类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和分类是非常复杂的。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目标,抗肿瘤药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类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
1.细胞毒性药物:细胞毒性药物是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其作用机理是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增殖。
细胞毒性药物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两大类。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在细胞的任何生长期发挥作用,例如DNA交联剂如环磷酰胺和顺铂等。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只在细胞特定的生长期才发挥作用。
例如,紫杉醇可以干扰分裂中的微管组装。
2.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性肿瘤,例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或抑制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来起作用。
典型的激素类药物包括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和抗雄激素药物如阿那曲唑等。
3.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抗肿瘤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一些分子靶点来起作用。
靶向治疗药物不同于传统的化疗药物,其更加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激酶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举例来说,伊马替尼是一种慢性髓系白血病和普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药物,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4.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其目的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来抗击恶性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和癌症疫苗等。
例如,白介素-2和亚硝酸盐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之,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多种多样,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将不断涌现,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药理学》化疗类抗结核和恶性肿瘤类药物笔记第八部分化疗类抗结核和恶性肿瘤类药物(包括46,48章抗结核和恶性肿瘤类药物)A.抗结核药抗结核杆菌一线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一.异烟肼药理作用特点: (全效杀菌药)1、特效:高度选择作用于结核杆菌(窄谱)2、高效:对生长旺盛的细胞有杀菌作用,对静止期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3、穿透力强:对细胞内外杆菌均有杀灭作用二.利福平作用特性1、抗菌谱广: G+,G-2、抗结核杆菌作用强4、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3.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效3.流感综合征、过敏反应4.能致畸形,妊娠早期禁用。
三.其他抗结核药其他抗结核药特点乙胺丁醇水溶性好,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泛抗菌作用强:繁殖期结核杆菌,对异烟肼或链霉素耐药的分枝菌酸有效机制:干扰菌体RNA合成常联合用药治疗各种结核病,不良反应较少见有球后神经炎吡嗪酰胺体外抗菌作用弱、体内抗菌作用强;在酸性环境下抗菌效果好与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协同作用机制:进入巨噬细胞内,菌体内酰胺酶使其脱去酰胺基,转化为毗嗪酸而杀菌用于其他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或不能耐受的复治患者。
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诱发痛风链霉素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弱于异烟肼和利福平穿透力差,对巨噬细胞内细菌无作用联合应用,不良反应有耐药性和耳毒性。
对氨基水杨酸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体液及干酪化病灶中,不易进入脑脊液和细胞内。
抗菌谱窄:细胞外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机制: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合成辅助药物:与异烟肼和链霉素合用,防止耐药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肝肾损害、过敏反应氧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对已耐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的结核杆菌有效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少而轻B.抗恶性肿瘤药一.肿瘤概述(此处请回去复习病理学)二.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多数抗癌药作用于S期复制DNA:烷化剂,抗代谢药等。
一些抗癌药物作用于有丝分裂M期:如长春碱,紫杉醇。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指能够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在现代医学中,抗肿瘤药物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分类有化疗药物、生物治疗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一、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也被称为细胞毒性药物,主要通过干扰恶性肿瘤细胞的DNA 、RNA 和蛋白质代谢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化疗药物的广泛使用始于1940 年代。
迄今为止已有几百种化疗药物被研制出来,可以分为六大类:癌细胞新生物化疗药物、抗肿瘤植物药、抗代谢药、抗激素药、抗生素和碱剂。
1. 癌细胞新生物化疗药物:癌细胞新生物化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生来阻止癌症的发展和扩散。
常见的癌细胞新生物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卡铂等。
这些药物广泛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2. 抗肿瘤植物药:抗肿瘤植物药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常见的抗肿瘤植物药物有紫杉醇、多柘植物生物碱和侧柏叶等。
这些药物被广泛用于乳腺癌、肺癌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3. 抗代谢药:抗代谢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癌细胞的代谢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常见的抗代谢药物有二氢叶酸、6-MP 和5-FU 等。
这些药物广泛用于胃肠道、肝、直肠和乳腺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4. 抗激素药:抗激素药主要是通过抵制激素对癌细胞的影响,从而达到预防癌症发展的目的。
常见的抗激素药物包括雌激素拮抗剂、雄激素拮抗剂和酮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广泛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的治疗。
5. 抗生素:抗生素是从细菌中提取的一类化合物,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部分抗生素具有抗肿瘤作用。
比较常用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有紫杉醇、多柘植物生物碱、波立夫霉素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的不同亚型,如前列腺癌和肺癌等。
6. 碱剂:碱剂是一类阻断癌细胞的DNA转录和复制过程的药物。
常用的碱剂有环磷酰胺、苯甲酸氮芥和顺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