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癌药物分类

抗癌药物分类

抗癌药物分类
抗癌药物分类

1.传统抗肿瘤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物按作用机制分类: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抗嘌呤药:即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如巯嘌呤、硫鸟嘌呤、喷司他丁等。

抗嘧啶药:主要靠抑制嘧啶的生物合成而起到抗瘤作用,如:氟尿嘧啶。

抗叶酸药: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蝶呤。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

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

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烷化剂、丝裂霉素、顺铂、丙卡巴肼等可与DNA交叉联结;博莱霉素靠产生自由基破坏DNA结构。

嵌入DNA中干扰转录DNA的药物,如放线菌素类、柔红霉素、阿霉素等。

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门冬酰胺酶、紫杉醇、秋水仙碱、长春花生物碱类等。

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如雌激素、孕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新型抗肿瘤药物

传统抗肿瘤药物都是通过影响DNA 合成和细胞有丝分裂而发挥作用的,这些肿瘤药物的作用比较强,但缺乏选择性,毒副作用也比较大。人们希望能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高度选择地打击肿瘤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组织。

随着生命科学学科的发展,有关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机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始走向靶向合理药物设计的研究途径,产生了一些新的高选择性药物。

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靶向药物。从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的角度看,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把药物定向地输入到肿瘤发生的部位,如临床上已采用的介入治疗,这是器官水平的靶向治疗,亦称为被动靶向治疗。

第二个层次: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或代谢等生物学上的特点,将药物定位到要杀伤的肿瘤细胞上,即细胞靶向,它带有主动定向的性质。

如利用瘤细胞抗原性质的差异,制备单克隆抗体与毒素、核素或抗癌物的偶联物,定向地积聚在肿瘤细胞上,进行杀伤,效果较好。

第三个层次:分子靶向,利用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基因、酶、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细胞融合、吞饮及代谢上的不同特性,将抗癌药定位到靶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最后使其死亡。

血管抑制剂药物的发展。肿瘤生长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在癌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新的血管生长是必要的条件。新的血管生成涉及到多种环节,例如在血管内皮基底膜降解时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重建新生血管及形成新的基底膜时有许多生长调节因子参与,包括纤维生成因子(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及转化生长因子(TGF)。它们能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使DNA 合成增加。另有一些调节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生长,如血管抑素、内皮抑素、干扰素α和干扰素γ等。针对上述不同的环节及有关靶点,已研发出多种

血管生成抑制剂,例如对金属蛋白酶有抑制作用的Marimastat,抑制血管内皮生长的内皮抑素Endostatin,抑制整合蛋白识别的Vitaxin 抗体及非特异性抑制剂反应停等。此类新药进入临床试用的已有数十种,对多种肿瘤及肿瘤转移显示出治疗效果,它们与常用抗癌药合用时能提高疗效,但其确切疗效仍需临床验证的最后报告。

3.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前景

3.1 靶向抗肿瘤药物将继续不断发展

3.2MDR(多药耐药)逆转剂

肿瘤细胞的抗药性机制

细胞对抗癌药吸收减少或排出增加。

靶酶增加或改变靶酶对药物的亲和力,如甲氨蝶呤

使药物的活性减弱,如巯嘌呤和氟尿嘧啶

加速药物的灭活,如阿糖胞苷

加快DNA修复,如烷化剂

增加嘌呤和嘧啶生物合成抢救通道,如抗代谢药

MDR(耐药性)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肿瘤化疗的一大难点,因此寻找发展MDR(多药耐药)逆转剂是非常必要的,或者加用两种或更多种抗肿瘤靶向药物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传统细胞毒化疗方案的抗肿瘤效果。

3.3 抗肿瘤转移药物

90%肿瘤患者死于转移:临床上约有50%的肿瘤病人在确诊时已发现转移,在临床治疗(手术、放化疗)后的3个月内转移的比例更高达69%,而一年内复发转移的比例几乎达到90%以上。结果是90%的肿瘤病人最终的死亡原因都是由于肿瘤的复发、侵袭和转移。

防治肿瘤的侵袭、转移是降低肿瘤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抗肿瘤的关键

3.4 基因治疗

2002 年10 月7 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的发现项目是:“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这项发现使得人们认识到,随着基因导入系统、基因表达的可控性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好更多的治疗基因的发现,人们可以通过导入野生型抑癌基因、自杀基因、抗耐药基因及反义寡核苷酸、肿瘤基因工程瘤菌等来治疗癌症。基因治疗将会成为综合治疗恶性肿瘤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4.总结

传统抗肿瘤药物虽然作用比较强,但是特异性较差,毒副作用较大,因此,它在今后的抗肿瘤药物市场中所占比列将会日益下降;同时,具有靶向功能的抗肿瘤药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占据市场很大的份额;而基因治疗手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全球各国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大约有130 ~150种。各种抗癌药物制剂大约有1300~1500种。目前在抗癌药物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西药中包括化疗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等,中药包括临床上常用的方剂药物和中成药。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第一位致疾病。在众多抗肿瘤药中,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所占的比重最大,占据了27.0%的份额,其次为抗代谢类肿瘤药,占26.1%。在单品排名前10位的抗肿瘤药中,植物类

抗肿瘤药占据了前两个席位,为紫杉醇和多西他赛。预计今后5~10年内,以单克隆抗体、生物工程疫苗和反义寡核苷这3类生物工程抗癌药将居世界抗癌药物市场的统治地位。

新型抗癌药物概念:

华神集团(000790)

公司拥有的原发性肝癌药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是国家一类创新药,是全球第一个运用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肝癌的基因药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中晚期肝癌治疗。一支售价达2.88万元。华神集团主营中西成药生产和销售以及建筑钢结构的生产与销售。两个业务的销售规模基本相当,但医药业的毛利率较高,公司的净利润多由之贡献。

公司明确要成为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健康医药企业集团,目前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基本符合预期,未来以利卡汀为代表的生物产业前景值得期待。

江苏吴中(600200)

公司重点项目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皮抑素注射液于2011年2月取得SFDA三期临床试验研究工作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并于同年10月底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正式启动三期临床试验。国家一类新药“来氟米特的研发、产业化与再创新”项目获得江苏省及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取得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

据业内专家介绍,完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III期临床研究工作所需要至少2年左右的时间,最快今年底便可完成。其在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的注射液中,对比在分子结构、作用机理上与恩度十分相像,从恩度上市以后的销售情况和规模来看,吴中的新药如果在疗效等方面优于恩度,则年销售规模至少可达到2亿元。要是能实现进口替代,那么市场规模将会很大。

业内人士表示,公司每股收益基数较底,一旦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上市,公司的业绩将会有爆发式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项目的进展,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海欣股份(600851)

公司主营业务为纺织和医药。近几年,海欣股份大力整合医药产业,医药产业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持股51%的海欣生物抗癌一类新药“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项目在2008年便结束Ⅱ期临床,2009年年报披露,三期临床已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专家论证,去年以来,不断传出Ⅲ期获批消息。

相关资料显示, APDC是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疫苗。上海市科技局高新技术转化服务中心对其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APDC是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开发的新一代治疗性肿瘤疫苗,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肿瘤患者,对于原发、转移肿瘤都有明显的疗效。

按公司给出的估计值推算,APDC作为大肠癌治疗用药投放市场后,年销售额也将高达11.26亿元。平安证券研报告预测,2025年,谨慎保守估计“抗癌疫苗”将为公司带来50亿元的收入和7.65亿元的净利润。

岳阳兴长(000819)

公司参股子公司芜湖康卫研究开发的用于预防人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病的国家预防类Ⅰ类新药“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胃病疫苗) 于2009年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新药证书。该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胃病预防的疫苗。目前公司仅持有芜湖康卫31.64%的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

根据公司的公告,芜湖康卫160万人份/年产能的正常年销售收入为6.03亿元,达产后平均利润总额2.97亿元(税后2.72亿元),预计2014年8月前完成该项目试生产,2015年6月前完成申请药品批准文号及GMP认证。按岳阳兴长持股比例测算,芜湖康卫投产后每年可贡献利润约8400万元,增厚每股收益约0.40元。

人福医药(600079)

全资子公司深圳新鹏生物工程正在研发一类新药“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和其他系列药物,“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和“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属特异性基因工程抗癌药物。有望在3-5年内取得一类新药证书。

西南合成(000788)

公司与方正医药研究院合作的康普瑞丁磷酸二钠(CA4P)及注射剂是一种血管靶向药物或内皮破坏药物.

复星医药(600196):公司与国际医药企业Chemo集团在上海凯茂生物医药平台上建设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项目将引进4个治疗肿瘤和类风关单克隆.

传统药物:

海正药业(600267):公司在建制剂出口基地项目年产细胞毒抗肿瘤药水针剂2500万瓶公司基因药物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目前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生产表柔比星。

中新药业(600329):主导产品"安福隆"-第二代基因工程α-2b干扰素。世界上第一支“预充式”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安福隆水针

海南海药(000566):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抗肿瘤药紫杉醇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

华润三九(000999):公司持股83.68%的安徽金蟾生化主要生产抗癌用药华蟾素注射液,可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得治疗。

誉衡药业(002437):公司生产有抗肿瘤药物盐酸吉西他滨主要用于治疗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市场份额较高的是原研厂礼来和江苏豪森)

恒瑞医药(600276):公司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左亚叶酸钙可用于增强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活性,主要治疗骨肉瘤经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与叶酸拮抗相关的症状和结肠癌、肾癌;公司多种抗肿瘤药品在国内排名第一,其中3个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现有仿制药奥沙利柏、多西他赛处于成长期,伊利替康也正在进入快速成长期;公司要拥有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

丰原药业(000153):公司与中人科技合资的丰原中人药业(公司占60%股权)保证顺铂植入剂抗癌新药在2012年9月底前上市;公司大力投入癌症辅助治疗新药研发工作。

莱美药业(300006):抗肿瘤药物主要为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氟腺嘌呤)

吉林敖东(000623):公司控股子公司延吉药业拥有的“注射用复方胰核糖核酸的制备方法”专利是以牛胰脏为原料,具有抗癌、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功能,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

使癌细胞引起空泡样变性,癌细胞溶解(在嘧啶碱基上有特异性)。

中药系列:

中汇医药(000809):公司拥有辅助治疗肿瘤化疗的川黄口服液和治疗妇女子宫肌瘤的宫瘤

清胶囊。

独一味(002219):公司拥有宫瘤宁胶囊产业化项目。

益佰制药(600594):公司拥有基因技术的抗肿瘤中药艾迪注射液产品。

哈药股份(600664):主要产品是化症回生口服液和转移停胶囊。化症回生口服液和转移停

胶囊均为独家的中药三类新药。化症回生口服液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的纯天然抗癌药物;

转移停胶囊的抗癌症转移效果非常显着。

片仔癀(600436):片仔癀胶囊抗癌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

亚泰集团(600881):投资医药行业——公司以生物疫苗和抗肿瘤系列药为新品开发方向,已形成以“参一胶囊”,抗癌生物导弹为主导抗癌系列产品,同时还储备白介素-11,人

参皂甙Rg3注射剂等在研抗癌新药。主导产品人参皂苷Rg3及其制剂参一胶囊,是我国第

一个被批准生产国家一类中药单体抗癌新药。参与研发新型系列抗癌生物导弹药物比欧米

赛Ⅰ期临床试验于2005年6月开始,至2007年2月结束,开始进入II期临床试验研究阶段,该药物作为国家治疗用生特制品一类新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