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谢谢观看
4.(2018•江苏高考)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 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 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 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
C 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学将能够进行追潮性研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但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②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③事物本质呈现有一个过程,人们只能静观其变 ④政府决策应该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18•全国卷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大会通过的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终
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九大行星家族,被降级为“矮行星”。
探究:
冥王星从一开始被确认为九大行星的一员,到现在又 被“开除”,为什么人对冥王星的认识不能一次到位
呢?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为什么?
认识的主体: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把真理用在那些其存在对谁都不重要的、认识它又一
无用处的无谓事情上,那就是对真理这个神圣的名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