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大剧院消防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63.59 KB
- 文档页数:7
剧场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简介剧场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消防安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剧场建筑消防设计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剧场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建筑布局- 剧场建筑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消防规定和法规的要求。
建筑布局应合理,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 剧场的主入口和紧急出口应明确标识和指示,便于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
- 剧场内的座位、楼梯和过道应符合相关消防规定,保证人员疏散的便利和安全。
消防设施- 剧场应配备有效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火灾,并通过声光报警提醒人员疏散。
- 剧场应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覆盖剧场内的各个区域,以控制火灾蔓延,并提供灭火用水。
- 剧场应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以便在初期火灾阶段进行灭火。
- 剧场的消防设施应定期维护和检查,保证其正常运作。
疏散和逃生- 剧场应制定详细的疏散和逃生计划,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
- 剧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紧急出口,并确保其畅通无阻。
- 剧场内的楼梯和过道应满足相关安全规范,以方便人员疏散。
原动力和照明- 剧场的电气线路和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 剧场应配备备用电源系统,以确保在电力故障等意外情况下,紧急照明和消防设备能正常使用。
培训和演练- 剧场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理的认识和能力。
- 剧场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疏散和灭火预案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结论剧场的消防设计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按照本文档所规范的消防设计要求,剧场建筑可以更好地预防火灾的发生,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措施。
国家大剧院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家大剧院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投标方案说明2.图纸设计主要依据下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9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图像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DB34/183-1999;3.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出的施工(一次)图纸。
4.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及招标文件。
5.相关专业为本系统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6.2004.12.1日会议纪要内容。
二、建筑概况1.国家大剧院工程属北京市重点工程,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总建筑面积约19.4万平方米,为一多功能大型公共建筑,防火等级为一类。
2.工程共有三个分区,分别为北区(201区)、中区(202区)和南区(203区)。
201区位于壳体北侧景观水池下部,地下二层面积约6.5万平方米,内有六级人防地下车库、水下通廊、商店、茶室、咖啡厅、预售票、检票处、艺术用房等。
202区为主体建筑区,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及其附属用房,壳体南侧的景观水池下为203区,面积约为1.43万平方米。
三、系统说明1.系统组成和消防控制室(1)系统组成: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②各消防联动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灭火系统、气体灭火联动系统、防火卷帘门系统、防排烟与正压送风系统、普通照明及普通电源自动切断和应急照明自动投入、与车库管理系统的联动③火灾紧急广播系统④消防通讯系统⑤大空间火灾探测系统⑥气体灭火系统(2)消防控制室国家大剧院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为集散式控制系统,消防系统设置1个消防总控中心和4个分控中心。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剧院消防设计方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剧院1.2 消防设计方案1.3 2024年第二条设计范围与要求2.1 设计范围2.2 设计要求第三条设计原则3.1 安全第一3.2 预防为主3.3 合理布局第四条设计内容4.1 消防设施设计4.2 消防通道设计4.3 消防疏散设计4.4 消防控制系统设计第五条设计标准与规范5.1 国家标准5.2 行业标准5.3 地方标准第六条设计时间进度安排6.1 设计启动时间6.2 设计完成时间第七条设计费用与支付7.1 设计费用7.2 支付方式7.3 支付时间第八条设计成果交付8.1 设计文件交付8.2 设计成果验收第九条设计修改与完善9.1 设计修改9.2 设计完善第十条设计责任与风险10.1 设计责任10.2 设计风险第十一条保密条款11.1 保密内容11.2 保密期限第十二条违约责任12.1 设计方违约12.2 委托方违约第十三条争议解决13.1 协商解决13.2 调解解决13.3 法律途径第十四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14.1 合同生效条件14.2 合同变更14.3 合同终止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剧院:指本合同约定的剧院建筑,包括但不限于演出厅、观众厅、舞台、后台、办公区、停车场等区域。
1.2 消防设计方案:指本合同约定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消防疏散、消防控制系统等设计内容。
1.3 2024年:指本合同约定的合同履行起始和结束时间,即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第二条设计范围与要求(1)消防设施设计: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泵房、消防喷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疏散指示系统等。
(2)消防通道设计:包括消防车道、疏散通道、消防电梯等。
(3)消防疏散设计:包括疏散楼梯、疏散走廊、紧急出口等。
(4)消防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广播系统等。
第七部分观演类建筑消防设计7-1 观演类建筑消防设计—综述7.1.1 观演类建筑包含的内容●剧院——歌剧院、戏剧场、音乐剧院、演播剧场、影剧院●音乐厅——音乐厅、室内乐厅●演艺厅——观演剧院、观演餐厅、曲艺厅、●电影院——巨幕影院、三维影院、动感影院、数码影院●多功能厅——舞厅、戏剧厅、表演场●会议厅——会议厅、报告厅、大会堂●室内表演场——杂技场、马戏场、带有舞台表演功能的体育馆●露天表演场——露天音乐场、带有舞台表演功能的体育场7.1.2 相关的消防设计国标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称《建规》) 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称《高规》) GB 50045—95(2005年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简称《内装规》) GB 50222—95(2001年修订版)《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简称《影规》) JGJ58-8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简称《剧规》) JGJ57-2000《体育建筑设计规范》(简称《体规》) JGJ 31-20037.1.3 建筑物等级●其观众厅面积不超过200㎡或观众容量不足300座的剧场,建筑等级不低于附属建筑物等级。
●附属于高层建筑内的剧院、演艺厅、电影院多功能厅应不低于一级。
7-2 观演类建筑消防设计—等级、层数与面积7.2. 1 防火分区面积与建筑面积控制剧院电影院多功能厅体育馆单层或多层建筑一、二级2500并可适当放宽2500并可适当放宽25002500并可适当放宽三级1200且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以上1200且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以上1200地下一层500 500 500高层建筑一级1000 1000 1000二级1500 1500 1500地下一层500 500 500注: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 倍。
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 倍计算。
7.2.2 厅室的位置布置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具有卡拉OK 功能的厅必须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
第七章防火与疏散第一节防火第7.1.1条剧场建筑防火与疏散设计除应按现行防火规范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各条之规定。
第7.1.2条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舞台台口应设防火幕,并应同时设置水幕保护,如受条件限制未设防火幕时,应符合第7.3.2条之规定。
第7.1.3条舞台主台通向各处洞口均应设甲级防火门,或按7.3.2条规定设置水幕。
第7.1.4条舞台与后台部分的隔墙及舞台下部台仓的周围墙体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小时的非燃烧体。
第7.1.5条舞台(包括主台、侧台、后舞台)内的天桥、渡桥码头、平台板应采用非燃烧体。
第7.1.6条变电间之高、低压配电室与舞台、侧台、后台相连时,必须设置面积不小于6m2的前室,并应设乙级防火门。
第7.1.7条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应设消防控制室,位置宜靠近舞台,并有对外的单独出入口,面积不应小于12m2。
第7.1.8条观众厅吊顶内的吸音、隔热、保温材料和观众厅(包括乐池)内装修材料均应采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采用可燃材料时必须作阻燃处理。
第7.1.9条观众厅吊顶内应设置检修马道,宽度不应小于0.65m,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剧场检修马道应采用非燃材料。
第7.1.10条观众厅及舞台内的灯光控制室、面光桥及耳光室均应采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第7.1.11条观众厅屋顶或侧墙上部应设置通风排烟设施。
第7.1.12条舞台上部屋顶或侧墙上应设置通风排烟设施,当采用自然排烟时,排烟窗的净面积不应小于主台地面面积的5%。
排烟窗应避免因锈蚀或冰冻而无法开启。
在设置自动开启装置的同时,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第7.1.13条舞台内严禁设置煤气或天然气加热装置,后台使用上述装置时,应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分隔,并不应靠近服装室、道具间。
第7.1.14条剧场建筑如与其它建筑合建或毗连时,则应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隔开,并不得开门窗洞,如设门应设甲级防火门,上下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小时。
剧院消防系统安全设计实例探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剧院建筑消防设计进行了探讨,结合车道设计、防火分区设计、防排烟、安全疏散设计等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建筑中的重要部分的设计问题进行介绍,可为大型剧院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标签剧院工程;消防设计;防排烟设计引言大型剧院工程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使用功能复杂,合理的消防设计将会给其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某大型剧院工程占地面积6245m2,总建筑面积约2.1万m2。
其中,利用地形高差形成一层半地下层,建筑面积5264m2,地上4层,建筑面积16580.3m2,高22.50m。
第一层为剧场前厅、剧场观众厅及舞台、13个80人会议室和有关配套用房,第二层为剧场观众厅楼座、13个80人会议室和若干间办公室等配套用房,第三层亦为剧场观众厅楼座、13个80人会议室和若干间办公室等配套用房,14.93m层为1个200人会议室和若干间办公室等配套用房,20.43m层为1个观光厅及屋顶造型。
从第一层起,会议室群区的2个休息中庭和剧院舞台、剧场观众厅、剧院休息厅等部分均为大空间单层。
其使用年限为100a,耐火等级为一级。
由于该建筑功能和结构的特殊性,给消防车道、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自动灭火系统等方面的消防设计带来了一些难题。
1 消防设计难点及采取的措施地域特色与适当创新的有机结合,该剧院将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标建筑。
该建筑16.43m观光厅屋面面层的高度为18.93m,其上的造型层屋面面层(檐口)的建筑高度达到27.60m,该建筑定性为多层公共建筑,依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的要求进行消防设计。
1.1消防车道设计该剧院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
该建筑位于一个南高北低的坡地上,故此在建筑东边、西边中部偏南处分别设置坡度为8%的消防车道坡道,使北边的车道向南边的连接,四边的消防车道形成了环道,并保证其宽度大于4m,最小转弯半径大于9m,消防车可以通达建筑各主要入口。
大型剧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大型剧院越来越多,大型剧院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剧院火灾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为了防范剧院火灾的发生,自动报警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剧院中。
本文将介绍一种大型剧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并详细介绍系统的性能和实施方案。
一、系统设计大型剧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火灾探测、报警、撤离。
火灾探测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它通过探测烟雾、火焰、温度等信号,快速准确地发现火灾。
报警部分是通过文字、语音、声光等多种形式进行报警。
撤离系统是指通过指示灯、声音等方式,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1. 火灾探测火灾探测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烟雾探测系统和热探测系统。
烟雾探测器主要用于感知烟雾颗粒,通过光学、电离、化学等原理检测烟雾。
热探测器主要用于感知温度变化,通过热敏电阻、热电偶、红外线等原理检测温度。
当烟雾或温度持续升高时,探测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2. 报警报警系统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声光等方式进行报警。
文字报警可以通过显示屏、通信系统等途径向操作员提示火灾信息。
语音报警可以通过广播等方式告知人员。
声光报警可以通过喇叭、警报器等方式发出警报声。
声音和光信号通常是一起发出,既可以看到又可以听到,提示人员要立刻采取安全逃生措施。
3. 撤离撤离是指通过指示灯、声音等方式,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在大型剧院中,安全出口一般分布在观众座位旁,以及剧院各个角落。
通过指示灯、声音等方式,提示人员安全撤离方向。
此外,疏散路径要明确、指引清晰,方便人员快速撤离。
二、系统性能1. 灵敏度高火灾探测系统使用了灵敏度高的烟雾探测器和热探测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感知到火灾的发生。
2. 报警及时报警系统采用文字、语音、声光等多种方式进行报警,可以让人员在第一时间得知火灾信息。
3. 撤离迅速撤离系统引导人员安全疏散,上述提到,疏散路径要明确、指引清晰,方便人员快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