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故事
- 格式:ppt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74
十二兽首的故事
这十二兽首啊,原本是圆明园里海晏堂前大水法的一部分。
它们可都是铜铸的,那造型,相当精美,就像十二个守护神兽一样。
这十二兽首分别代表着十二时辰,每个兽首在对应的时辰就会喷水,那场面,想象一下就特别壮观。
比如说子时对应的鼠首,到点了就开始喷水,就像在履行自己的值班任务一样,特别有趣。
可是啊,后来圆明园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
这些强盗把能抢的都抢了,这十二兽首也没能幸免,就被他们给掳走了。
这就像一群坏蛋闯进了你家,把你家最宝贝的东西都抢走了,真是气人。
然后呢,这些兽首就流落在世界各地。
这期间啊,很多爱国人士和收藏家都在想办法让它们回归。
就像那些兽首是走失的孩子,大家都想把它们找回来,重新带回祖国的怀抱。
其中有些兽首的回归历程那可真是充满了曲折。
比如说猴首、牛首和虎首,是通过竞拍等方式被咱们中国人买回来的。
这就好比是在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中,咱们中国人凭借着对国宝的热爱和决心,把它们给抢了回来。
还有猪首,也是经过多方努力,被爱国人士捐赠回来的。
这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被好心人送回了家。
【历史史料】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下落及追索大事记背景资料: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原圆明园喷水池中“水力钟”的喷头,该“水力钟”的全称“十二生肖报时喷泉”。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的两旁的人身石台上的。
每个动物就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
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时。
不过到了正午,它们就要一起喷水,此时,景象蔚为壮观。
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目前已经回归的有五件: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
除猪首外,其他四件铜像的回归均与拍卖有关。
2000年4月底和5月初佳士得和苏富比在香港的春季拍卖会上,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现身。
当时这两家拍卖公司拍卖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
最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毅然参拍,以774.5玩港币拍得牛首、818.5万港币竞得猴首,而虎首则以1544.475港币成交(价格均包含拍卖公司佣金)。
2007年9月初,苏富比发布消息称,将以“八国联军-圆明园遗物”专拍之名拍卖马首铜像。
消息传出,各界哗然。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率先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公开拍卖马首铜像”,并提出应以公益方式实现马首回归。
关键时刻,港澳爱国企业家、国宝工程顾问何鸿燊博士于9月20日在拍卖会举行之前以6910万港币购得马首铜像,并宣布将其捐赠国家。
惟一没有拍卖公司介入、而是以公益方式回归的是猪首铜像,不过也与何鸿燊有关。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铜像的下落。
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给该专项基金。
2003年9月,何鸿燊向该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
圆明园十二件生肖兽首铜像有五件已经回归,另外五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一直不知所踪,鼠首和兔首铜像极有可能是最后的两件。
(来源:中新网)溯源:1860年,“英法联军”烧劫圆明园后至今,十二生肖铜兽首构件流失海外140多年。
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是中国历史上一组独特而珍贵的文物。
它们原本是位于北京圆明园中的一组石刻艺术品,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
这些铜像的制作精细以及代表的象征意义使它们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
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它们原本是乾隆皇帝为圆明园建造而下令制作的。
乾隆皇帝是清朝最具艺术天赋的皇帝之一,对于文化艺术的热爱使得他推动了许多文物的制作和收藏。
圆明园作为他在北京郊区建造的一座皇家园林,汇集了许多宝贵的艺术品,其中包括这组生肖兽首铜像。
这组铜像原本共有24尊,每个生肖分为两尊,形状各异。
它们被安置在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钟楼上,以表明皇帝对各个生肖的赞赏和保护。
然而,可悲的是,在19世纪太平天国战争中,圆明园遭到了严重破坏,生肖兽首铜像也不幸失落。
目前,全世界能见到的生肖兽首铜像只有兽首部分,而没有身体。
这组生肖兽首铜像的制作非常精细,每尊雕像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它们的表情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每个生肖的兽首都具有象征意义,传达了对应生肖的特点和品质。
例如,鼠首体现了机智和聪明;牛首象征了坚韧和勤劳;虎首代表了勇猛和力量;兔首表达了灵巧和机灵等等。
这些铜像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动物的崇敬和赞美,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智慧的思考和探索。
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的失落令人痛心,然而,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在人们的记忆中依然存在。
许多人对这些铜像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人努力寻找并收集这些雕像的碎片和残余,以期恢复它们的原貌。
同时,很多艺术家和学者也在自己的作品和研究中将这些生肖兽首铜像进行再创作和解读。
尽管如此,目前仍然没有完整的生肖兽首铜像得以重新出现。
它们的失去让人们对历史的遗憾和对文化遗产的珍惜更加深刻。
无论是作为艺术品还是作为文化符号,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马首马 2007年9月,苏富比发布消息称将拍卖马首铜像。
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博士在拍卖举行之前以6910万元港币购得马首铜像,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马首马 2007年9月,苏富比发布消息称将拍卖马首铜像。
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博士在拍卖举行之前以6910万元港币购得马首铜像,并将其捐赠国家。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羊首羊下落不明猴 2000年在港拍卖中,保利集团以740万港元投得,现放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予公众观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鸡首鸡下落不明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狗首狗下落不明猪唯一以公益方式回归的是猪首铜像。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的下落。
经过努力争取,美国藏家同意将猪首转让给该基金。
2003年9月,何鸿燊向该基金捐款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
其后转赠保利集团,存放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予公众观赏。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的消息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极大关注。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流散海外近150年来,目前已经有牛、虎、马、猴、猪五首通过各种渠道回归中国,而鼠首和兔首铜像也有望通过法律渠道合理索回,剩余龙、蛇、羊、鸡、狗五首至今下落不明。
旧中国的耻辱排名第一靖康之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当金兵攻入东京时,整个赵宋皇室除了一人以外全部被俘北上,而那个侥幸逃脱的皇子就是赵构,而被俘北上的官僚及其家属更是不计其数,而他们大多都被变卖作了家奴,有些低级妓院的妓女竟然是丞相的女儿。
而文化方面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金人在靖康时代是非常野蛮的,见人就杀,见物就抢。
宋朝积累文化财富被焚毁洗劫一空,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大浩劫。
而这也是中国被西方赶超,乃至落后,摆下了伏笔。
也是后来种种历史悲剧的起因。
更为可悲的是,后来的明朝,并没有继承宋的辉煌文治成果,从而导致了甲申国难,中华绝嗣。
而日本也是在那个时期对中国文明由崇拜转向了反思,顺便提一句,象相扑,茶道,插花,马球等等的很多文化艺术也是那时消失的。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详细介绍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相邻,是清朝皇家园林的瑰宝。
圆明园始建于18世纪,在清朝五代皇帝的治理下,历经150余年的精心营造,被誉为“万园之园”。
然而,19世纪中叶,一场由英法联军发动的侵略战争使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遭受了空前的劫难。
其中,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也在这场劫难中流失。
一、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代表了中国的十二生肖,每个兽首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例如,牛代表勤劳,虎代表勇敢,兔代表敏捷,龙代表皇权,蛇代表智慧,马代表自由,羊代表平和,猴代表灵性,鸡代表警觉,狗代表忠诚,猪代表富足。
这些铜像的设计和制造展示了西方雕塑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每个铜像都栩栩如生,其铸造技术体现了中国精密铸造技术的独特魅力。
二、历史背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圆明园海晏堂前喷水池的一部分。
据史料记载,这十二尊生肖兽首铜像是当时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主持设计,由中国工匠通过精密铸造技术制作而成。
每个兽首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文化内涵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代表了中国的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每个兽首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例如,牛代表勤劳,虎代表勇敢,兔代表敏捷,龙代表皇权,蛇代表智慧,马代表自由,羊代表平和,猴代表灵性,鸡代表警觉,狗代表忠诚,猪代表富足。
四、艺术价值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充分展现了西方雕塑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铜像的造型栩栩如生,每个兽首都有精细的毛发和逼真的眼神。
此外,铜像的铸造技术也十分精湛,体现了中国精密铸造技术的独特魅力。
五、流失与回归19世纪中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也在这一时期流失海外。
至今,已有部分铜像被找回,其中包括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
然而,鼠首和兔首铜像至今仍下落不明。
六、教育意义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更在于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教育意义。
圆明园12兽首的故事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铸造,由宫廷西洋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监修,宫廷匠师制作。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自此流失海外,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缩影。
兽首圆明园十二生肖像兽首原是在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喷水台南北两岸12石台上的。
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
这些肖像皆兽首人身,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
这些青铜生肖雕像高50公分,雕刻精细,为清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子鼠:由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中现身,在经历数轮争议风波后,最终被法国皮诺家族买下并于2013年4月26日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2013年6月28日皮诺家族正式将鼠首铜像捐赠给中国,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丑牛: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企业家蔡辰男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得牛首铜像。
2000年4月30日,中国保利集团在香港佳士拍卖行购得牛首,现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寅虎: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企业家蔡辰男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得。
2000年5月2日,中国保利集团在苏富比拍卖行购得,现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卯兔:2009年现身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办的“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专场拍卖会,兔首被蔡铭超拍下,但没有付款,导致兔首流拍。
后来被皮诺家族斥资买回。
皮诺家族2013年4月26日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兔首。
2013年6月28日法国皮诺家族正式将兔首铜像捐赠给中国,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午马: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劫并焚烧后,马首一直流落海外,最终在2007年被苏富比拍卖马首铜像公司拍卖。
圆明园兽首铜像的设计铜像设计者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
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R.Michel. Benoist ,1715-1744)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觉得这有背中国的伦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设计,后来才有了这十二生肖铜像。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当时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大清竟然没有一个工匠还懂得青铜器制作方法,后来他和众工匠查阅典籍,费时费力最终终于造成。
铜像的造型与构造原理圆明园古迹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
“海晏” 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
“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
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
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
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
十二生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郎世宁主持设计,清宫廷匠师制作,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俗文化,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
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
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
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
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是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每到一个时辰,属于该时辰的生肖钟就会自动喷水,正午十二点时,十二生肖则同时喷水,设计极为精巧。
简介圆明园兽首铜像,又称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
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现仅有少量得以收回,因此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圆明园古迹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
“海晏”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
“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
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
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
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
铜像设计者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
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R.Michel.Benoist ,1715-1744)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觉得这有背中国的伦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设计,后来才有了这十二生肖铜像。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当时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大清竟然没有一个工匠还懂得青铜器制作方法,后来他和众工匠查阅典籍,费时费力最终终于造成。
铜像的造型与构造原理圆明园古迹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
“海晏”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
“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
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
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
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十二生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郎世宁主持设计,清宫廷匠师制作,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圆明园12兽首国宝名片姓名:圆明园12兽首出生年代:公元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现居地: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部分下落不明出名理由:除了本身做功细腻、神态一流外,12兽首铜像还是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150多年前,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掉了。
圆明园里的各种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就连圆明园喷泉池上的12颗动物头部铜像也被他们抢走了。
不是金子也值钱奇珍异宝价值连城,肯定招贼。
可是喷泉池上那几颗喷水的动物头部铜像有那么值钱吗?难道是金子做的不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乾隆皇帝统治时期虽然国力强盛,不差钱,可是用来彰显富贵,并不是只有黄金才能做到。
12颗兽首全部由红铜铸造,红铜虽比不上黄金贵重,可在当时也属罕见。
因为红铜其实就是纯度达到90%以上的天然纯铜,储量十分稀少!另外,红铜的颜色发红,看起来既喜庆又庄严,不然,人家乾隆皇帝又怎么会用红铜仙鹤、红铜香炉来装饰自己的皇宫呢。
怎会入了洋人眼?纵然红铜是好东西,可在圆明园的奇珍异宝面前,按理说是不起眼的。
那为什么12兽首还是没能免遭劫难呢?细看每颗兽首头像,不论是皮毛的纹路还是动物的神态,都被工匠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联想当时,西方塑像多是石头刻的,金属雕像应该还是第一次见,更别说这雕像的工艺又是那么细致入微了!所以他们也不嫌费事,硬是把所有头像弄下来扛走了!不只是装饰圆明园里的东西不光设计精美,而且每样东西都有它存在的用意,12兽首雕像当然也不例外,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报时!我国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12只动物就代表了一天中的24小时。
12个动物的嘴巴就是喷泉的喷水口。
每到一个整点时辰,对应时辰的那只动物口中就会喷射出水柱。
但每天正午12点是比较特殊的,因为12只动物会同时喷水。
那时喷泉旁边绝不是聊天的好地方,因为除了水声什么都听不见。
有了这个喷泉钟,圆明园里当值的宫人,只要看一眼喷水的动物就知道是什么时辰了。
巧思只因皇帝喜欢为什么要建造这样大型的动物喷水报时钟呢?答案是皇帝喜欢!要知道,乾隆可是个钟表迷,非常喜爱收藏钟表,还专门组织人制造过钟表。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作者:劳理来源:《新少年》2014年第07期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又称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和圆明园兽首铜像。
乾隆与兽首话说当年有一天,清朝的乾隆皇帝闲来翻阅一本关于西洋宫殿的图书时,发现书中所绘的西洋石造建筑宏伟大方。
尤其是那喷水池,精巧奇妙。
他顿时被吸引住了,心想:这等美妙之物,堂堂大清天朝怎么可以没有呢?于是,他决定在圆明园内也建造一个这样的喷水池,差事落到了意大利人郎世宁的头上。
要说这个郎世宁对于西洋绘画技法颇有研究,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
他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一待就是四五十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受到三位皇帝的重用。
他接受任务以后,立即找来法国籍神父蒋友仁做助手。
这个蒋友仁也不简单,既是数学家,又是天文学家,同时还精通水力学知识。
结果,两个“老外”很快就在海晏堂的大门口设计了一座别具西洋风格的报时喷泉,即“水力钟”。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石台上,它们下面的身子是用石头雕刻的。
每个兽首就是一个喷泉机关,实行的是“换班制”,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兽首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
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时。
不过到了正午,它们就要全部出动,一起喷水了。
那时,喷泉极其壮观。
由于它构思奇特,灵气十足,所以深得乾隆皇帝喜爱。
流失与回归这十二生肖兽首所用材质可不一般,系专门为宫廷所炼制的合金铜。
含有许多贵重金属,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都不会锈蚀,堪称一绝。
担任制作的工匠们呢?个个身怀绝技,兽首的每个部位无不精雕细刻。
可以说,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展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遗憾的是,1860年10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连同大量艺术精品、宫廷典藏被抢劫至海外。
之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无法探知它们的下落,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各方人士才开始发现其中几尊铜像的踪迹,随后几尊铜像陆续出现在拍卖会上。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故事文/美伢新闻背景:最近有媒体报道,备受国人关注的圆明园国宝兽首铜像将再次面临公开拍卖。
“国宝工程·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有关负责人透露,国际知名拍卖行佳士得已宣布将于2009年2月23-25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行拍卖。
这场名为“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的专场拍卖,拍品超过700件,其中包括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估价均为800万至1000万欧元,总价高达2亿元人民币。
也许有人要问,是什么样的国宝,又不是金银打造,怎么就能卖出2亿元人民币这么高的价钱呢?它们产生于哪一年?流失于哪一年?它们原来摆放在哪里?有什么用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如今找回了多少尊?它们流失海外究竟流失到了何人的手中?在它们回归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一番曲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走进圆明园,探寻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故事……有一天,乾隆皇帝闲来翻阅图书,看的正是一本绘有西方宫殿的图书。
书上所绘的西洋石造建筑宏伟大方,尤其是那喷水池,精巧奇妙,乾隆皇帝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
他想,这等美妙之物,我堂堂大清怎么可以没有呢?于是,他决定在圆明园内也建造此类宫殿。
正好,当时有个“老外”宫廷画师,叫郎世宁,乾隆皇帝就把这个任务派到他头上了。
说到这里,要介绍一下郎世宁这个人。
其实,郎世宁也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
他的原名叫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是个意大利人。
康熙皇帝还在的时候,他就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了,在中国这一待就待了四五十年,历经康、雍、乾三朝,受到三位皇帝的重用。
郎世宁进入宫廷后,进入如意馆,成为一名宫廷画师。
他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
他还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
他的《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都是非常好的作品。
圆明园十二兽首马首的故事
圆明园十二兽首马首是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由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以精炼红铜为材,神态栩栩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历百年风雨而不生锈蚀。
马首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自此流失。
直到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即将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消息,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良好意愿,拍卖公司给予积极配合。
当年9月,企业家何鸿燊慨然出资抢救流失文物,结束了马首百余年的离散漂泊。
此后,马首一直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
这就是关于圆明园十二兽首马首的故事。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找回几个|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代乾隆年间铸造的红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前面喷泉的一部分。
圆明园兽首铜像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下面是WTT整理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供大家参考!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兽首铜像流失海外。
截至20XX年,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鼠首、兔首共7个兽首已回归中国;据传龙首目前在台湾,但短期内不会现身;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共4个兽首仍下落不明。
一、历史圆明园古迹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
“海晏” 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
“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
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
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
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
兽首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他以兽头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每座铜像轮流喷水,蔚为奇观。
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被英法联军掠夺后流落四方,其中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马首铜像于20xx年被澳门商人何鸿燊购得后捐献国家;鼠首与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中国,入藏国博;截至20XX年5月,据可靠消息龙首在台湾收藏;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自此流失海外,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缩影鸦片战争后百余年间,因战争、抢掠、盗凿等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多达百万件。
在国外所有知名博物馆中,中国藏品共计有160余万件,包括其他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在内,流散在海外的所有中国文物总数在1700万件以上,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中国本土博物馆与民间的收藏量。
二、设计者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铸造,由宫廷西洋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监修,宫廷匠师制作。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兽首铜像,又称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上的。
每个动物就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
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时。
不过到了正午,它们就要一起喷水,此时,景象蔚为壮观。
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
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R.Michel.Benoist ,1715-1744)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攻陷北京,将圆明园内无数珍宝劫掠一空,火烧圆明园,掠走了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这批国宝流失于海外一百多年。
十二生肖像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法国人归还鼠首与兔首,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
蛇首、羊首、鸡首、狗首则下落不明,圆明园兽首铜像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鼠首(子鼠)由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中现身,在经历数轮争议风波后,最终流拍。
2013年4月法国人归还鼠首。
牛首(丑牛)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企业家蔡辰男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得。
2000年4月30日,中国保利集团以774.5万港元在佳士得拍卖行购得,现存放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予公众观赏。
虎首(寅虎)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企业家蔡辰男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得。
2000年5月2日,中国保利集团以高于底价3倍,即1544.475万港元在苏富比拍卖行购得,现存放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予公众观赏。
十二兽首背后的故事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或去过圆明园,那满园的残垣断壁,向游客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走进圆明园,探寻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故事……圆明园汇集中西文化之精华,也曾成为战争侵略的牺牲品。
清乾隆十二年的一天,乾隆皇帝看到一本绘有西方宫殿的图书,书上所绘的西洋石造建筑宏伟大方,尤其是那喷水池,精巧奇妙,乾隆皇帝瞬间就被深深吸引了。
他决定在圆明园内也建造此类宫殿,于是命法国神父蒋友仁、宫廷画师郎世宁设计大型喷水池。
他们设计了一座“水力钟”,全称“十二生肖报时喷泉”。
现在,你能猜出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用途了吗?没错,它们就是圆明园海晏堂前喷泉的一部分,呈“八”字形排在喷水池两旁的石台上。
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
十二尊雕像都是兽首人身,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兽首铜像,下面的身子则是用石头雕刻的。
喷水池的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用三块巨石雕成的蛤蜊,远远望去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难道是摆在那里做做样子?当然不是啦!其实,这里的每个动物就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
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时。
子时到了,“鼠首铜像”口中就会开始喷水,而一到丑时,“牛首铜像”就开始喷水,“老鼠”就可以休息了,它们实行的是“换班制”。
不过到了正午,它们就要集体出动,一齐喷水。
刹那间场面极为壮观,人们看到哪个生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便可以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了。
这组别致的水力时钟显示出设计师巧夺天工的手笔,是展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賞价值。
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掠走了十二尊青铜兽首。
几经波折,其中一部分兽首已经陆续回归祖国,但还有几尊兽首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铸造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所用的铜,是专门为宫廷所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相同,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